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里说的叙事性散文主要是游记、杂记、心得、读后感之类的散文,它刚好是前面〈散文的写作模式〉中的记叙散文的补充。
叙事散文作为散文的一大类,主要功能是叙事、抒情。其与记叙文不同的是,叙事散文有高潮没结果,也不需议论,但抒情却是必须的。
这种散文的写作比较简单,它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让读者感受作者的情怀,一般很受欢迎。它与比抒情性散文的区别也正是多了一个叙事的部分。从头到尾多是叙事,又没有记叙文那种鲜明的开头。
作为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其情节不求完整但要集中。但作为散文,作者之“情”却是要始终贯穿始终的。因此,叙事散文写作特别在意“线索”与“联想”。如果没有它们的施展,则叙事的情节就会不完整,没有条理,让人捉摸不到作者的思路。而少了联想,则可能难以体现“散”的特性及抒发作者的情感,不能有效品尝散文的味道,观赏散文的意境之美。
说的实在些,叙事散文写作只要带有感情色彩的叙述就行。如游记的写作,你就可以尝试着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讲述,稍加整理就行。对那里感触深刻,就重点说那里便是。只是写作时注意把握一下段与段之间的连结是否顺畅就行。当然叙说中要注意言之有物,把见过人与事等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当然,作为散文,它强调的是感情体验,是“心”的历程,需要自己的情感在其中穿插。
另外,为了生动,选材必须要以“我”来衡量,只要是“我”认为能够打动你尤其能让你共鸣的事,相信就能激起你的欲望。
具体在散文的写作格式上,根据有关资料稍作修改,现提供以下6点供大家参考:
1.倒叙式
这里所说的倒叙,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运用此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从哪里开篇,结尾就要回到哪里;二是开篇之事要能策动全篇。
2.领悟式
是通过亲历一事转而悟出哲理的写法。使用此招的人很多,大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有嚼头。
3.失得式
写法顺序为:为甲而去→因乙失甲→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如写买书,由于遇一儿童迷路而哭,同学硬拉他帮助儿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到了,可书却没买上,怅然而归的途中,细细想来,今天确实有所得,从同学的行为中真正懂得急人之难的道理,这是买不到的生活教科书啊!此式最大的效果为别开生面出新意,开人眼界。只是使用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意外之事的急迫性,非到不立即解决而不行的程度,不然放弃本来要做的甲事,而去做乙事,就不合情理;二要注意乙事办完再回到去办甲事上,从甲事未办成的失中寻得,应感情细腻而真实,自然合理。
4.悬念(溯因)式
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使用此式时注意设置悬念要自然,结果要在情理之中,而且这种悬念能够贯穿始终,有些不探明究竟不罢休的味道。
5.集锦式
它是开头抛块“玉”,交代文旨,引出话头,然后从几个不同角度记写几件事,这几件事都能反映人物的品质,或反映开头点明的文旨。
此式无论记事、记人和抒情均可通用。记人可用来写《我的×××》一类文章,记事可写《×××市场行》一类文章,抒情可写景物,如《××景物记》。
6.对比式
模式为:①甲的高大←→乙的渺小,如《一件小事》;②一个人行为几个阶段的对比:甲是乙→甲不是乙→甲是乙→甲不是乙……如《变色龙》。
总的说来,记事的套路有许多,其实也可用来记人,甚至还可抒情。但套路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能够把事情讲的清楚,方法可以多样。
最后,关于叙事散文写作技巧补充说明几点:
1、散文语言要情真意切,为此要求取材要真,选材最好都是自己经历过的,而且这些事能够触动自己的真情,令人难忘。当然,事件即为“真”,人物描写等也就必须“真”如此才有真情实感,反映事件的真实状态。
2、“我”在其中的个性要突出,会展示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都可以在文章中表现出来,不要太隐瞒,好让大家真正认识你!当然,个人情感的抒发要有正向性,符合人类的道德欣赏。在这里,不要求拔高自己,甚至可以揭自己的短,如此才能体现出更真实的“我”。
3、为了情感的“真”,文字也需“真”。文字的“真”主要是要求文字要朴素,不卖弄、不堆砌,要形象、具体,有些“白描”的意味。这里也就稍带有个凝练的要求,删除一切多余可以不说的东西,直接、简单表述最好。
4、要注意细节的刻画。这些细节主要指人物神态的刻画、个性化语言的处理、当时环境的描述、人物内在心里的描摹等,即“立象以尽意”,也就是说,要通过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5、事件选择的要能“小中见大”,蕴意深邃,认识或揭示生活本质。
6、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或情感的抒发等要有个性特色,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