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扇子里的吴门风范

 苏迷 2014-12-29
扇子里的吴门风范
 
 
  时下虽已到冬季,但艺术品秋拍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从各大拍卖会情况来看,成扇小品以其便于收藏,占资金小,又是古代文人雅士之爱物的特殊性,得到了众多藏友的追捧。很多拍卖公司均单独搞了成扇小品的专场,且举牌者不在少数,这和大环境也是相匹配的,毕竟几千万的拍品马上出手或者长期持有均有一定的风险,除非是资金雄厚的老板,一般藏友只能和笔者一样“见过即算拥有”了。
  春伟兄有把吴养木成扇作于上世纪90年代,背面是宋词。黄山和迎客松,在吴老笔下崇尚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黄山神韵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在方寸的扇面中,吴老用细腻的笔法和他深厚的传统中国画用笔,对黄山山石、迎客松重点皴擦点染。整幅扇面意境悠远,近处的迎客松层林尽染,依山而上,高耸陡峭的山峰直插云霄,依稀能见远处黄山光明顶建筑,让人身临其境,淡泊清逸之感。笔者认为,吴老的中国画绘画功力和宋人的重造化、重理性,元人的重心源、重意境,重韵致、求天趣是一脉相承的。背面的书法字体苍劲,一气呵成,同晚年的圆润之感有一定区别,这更符合了时代的特征和其当时的风格,吴养木先生诗、书、画、印堪称“四绝”在近代吴门首屈一指,此把成扇令笔者爱不释手。
  我们兄弟俩还在上海嘉禾秋拍中得到一件费新我癸丑年书法,根据落款时间来看也是文革晚期1973年春天所作,是郭沫若同志的梅花诗:闻说寒梅已半开,南山有鸟唤春回。嘉陵江上春风早,绿嫩红肥映碧苔。整幅扇面给笔者感觉即如舞蹈,徐疾相映,笔笔件锋,字字有力,从“闻”字就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将“闻”字结构略加变化,造成左倾险象,然后在“说”字中又造成新的险象,整幅扇面虽小,但因势而变,产生跌宕多姿、左右摇摆的形式,结尾“映碧苔”三字是通篇在跌宕奇险的状况下,达到整体视觉上的平衡,前后遥相呼应,气势磅礴。
  最近拜读季海跃先生刊于“收藏阁”《关注小名头》文章的鼓舞下,笔者近日以捡漏的价格购得了一帧屈承懋的泥金扇面,他是活跃在清代的花鸟绘画小名家,字仲豪,号侣蕉,苏州常熟人。这帧仲豪款的扇面粗看有任伯年的花鸟味道,院内百花齐放,最夺目的是紫色的菊花,树上的柿子也鲜红娇艳,一只小鸟在枝头聆听深秋的黎明。根据落款时间来推断,为壬申年秋日,也就是1872年的作品,仲豪是屈承懋的字,他的作品在雅昌的拍卖信息仅有7条,所以并不适合投资,类似小名头实在较多(要从小名头里筛选出有将来希望的名家,就需要藏友的智慧了),故笔者只是用以收藏,点缀书房之用。 (刘华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