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您了解古代社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mrsh 2014-12-30
千万别被古装剧中那些长发飘飘的男侠女侠、公子小姐们误导,事实上,当时在大庭广众之下披散头发的大致只有五种人:少数民族人氏、道士、囚犯、乞丐或未成年人。

如果你穿越回去的那个世界既没有沙场,也没有江湖,更无法和皇族扯上关系,那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至少,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得体的普通人。

整日在林中喝酒纵歌、庙堂之上逼力士脱靴都是庶民中的才子才有的特权,如果没有天赋异禀的才华,还是别向竹林七贤和李白之流学习了,选一个门槛低一点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讲卫生、懂礼貌就行。事实上,在礼节繁多且科技不发达的中国古代,要做到这六个字并不容易。

资料图:《清明上河图》所反映出的古代市井生活正是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样貌。

讲卫生:洗澡有规定,刷牙有妙招

首先,把自己收拾干净吧。

几乎一脱离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意识到了“讲卫生”的重要性,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沐浴”。“沐”是洗发,“浴”是洗身,按照《周礼》的规定,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才算是有修养的文明人。要知道古人都蓄长发,容易藏污纳垢,顶着一头油腻示人可是相当不礼貌的事。

早在3600年前的商朝,商汤王就用青铜浴盆泡澡了。到了先秦时期,皇宫的浴室设备已经相当“现代化”,供水、供暖和排水系统一应俱全。秦都咸阳一号建筑遗址中就有一间40平方米的豪华浴室,比四星级酒店的标准客房还大,室内的水池长3.2米、宽2.7米,池底还有坡度,能让你舒舒服服地躺着,池边的壁炉把冬天变成春天,泡完之后还要喝点饮料补水,简直不能更安逸。

“洗发水”和“沐浴露”的发明也比你想象的早得多。《左传》中就记载了人们用淘米水洗头发的场景。魏晋时代还出现了一种“澡豆”,由豆粉合药制成,既能去污又能护肤,后世的“药王”孙思邈称它“用洗手面,十日色如雪,三十日如凝脂”。

不过,这东西在当时是皇家特供,平民可轻易接触不到,因此还闹过笑话:晋朝王敦娶舞阳公主为妻,出厕,“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请他洗手,出身寒微的他何时见过这种高级货,竟把澡豆倒入水中一口气灌下了肚,引得“群婢莫不掩口而笑”(出自《世说新语》)。

皇家如此讲究,自然受不了群臣整天脏兮兮地往宫里跑。从汉朝起,官员们就有每工作五天回家洗一次澡的“休沐”假期;到了唐朝,“住宿制”改成了“走读制”,五天一休沐的制度还保留着。

但似乎没人真的用这个假期来洗澡。看看白居易的这首《沐浴》诗吧—“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白老先生官至正五品,且是著名诗人、社会名流,都能几年不洗澡,偶尔洗一次还沾沾自喜于搓掉几层陈泥、“衰瘦”不少,可见历史翻了2000多年,洗澡仍然是极少数人才有的奢侈享受。

同样的例子还有刷牙—确切地说是“揩齿”或“剔牙”。三国时期的贵族墓葬中已经出现了金制小牙签,想来是墓主人生前用以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所用。但直到几百年后的隋唐时代,清洁口腔的习惯才逐渐开始在民间流行,工具也相当简陋:浓茶、盐水、酒漱口,然后用手指或咬软的杨枝蘸上盐当“牙刷”,或者干脆从树上揪一片嫩树叶塞进嘴里嚼一嚼,那就是天然的“口香糖”。

感谢聪明的宋朝人,用马尾毛和动物骨头做成了最初的牙刷,又用柳枝、槐枝、桑枝和生姜煎水熬制成今日牙膏的雏形,将人们从“手揩牙齿”的原始方法中解脱了出来。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公共浴池,无论读书人还是商人、手工业者、士兵、农民,花上几个“汤钱”就能洗个热水澡,还可以享受各种服务项目。《朴通事谚解》里就记载了元大都(今北京)某公共浴池的价目表:洗澡5个钱,挠背2个钱,梳头5个钱,剃头2个钱,修脚5个钱,全套一共19个钱,堪称物美价廉。

背后原因不难揣测:在商业繁荣的宋朝,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个人形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至此,“讲卫生”这件事终于从王公贵族的特权,变成了全民追求的体面生活方式。

资料图:公共浴室的出现在宋朝,在此之前,洗澡也只是一些大户人家的专属享受。

重仪表:从头发到胡子,处处都可做文章

不洗澡尚能见人,反正大家都没这条件和习惯,但乱穿衣就是你的不对了。这可不仅关乎时不时尚、养不养眼,首要的问题是—别犯法。换句话说,穿符合你身份的衣服,别僭越。

在物资匮乏的商周时期,差别倒不是很大,大家都穿着上衣下裙的麻布“套装”,贵族在裙子外面再多系一片革制或丝绣的斧形服饰,就是身份尊贵的标志了。春秋时代,这种上下分开的款式已经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像连衣裙一样、下面垂到脚踝的“深衣”,而且下半身的裙子得用12片布来裁剪,象征着每年的12个月,以表达古人对天时的崇敬。但也只有诸侯、士大夫穿得起这种高级服饰,平民仍然是粗布褐衣。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维持统治秩序,衣着等级制度日益完善。走在大街上,观察衣服的式样、用料、花纹,就能区分出官员和庶民。再看颜色,就知道此人官大还是官小:“一品至四品,绯(红色)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明史·舆服》)在此之前,平民百姓若有点小钱,还能买件压箱底的“深衣”偶尔拿出来当礼服穿穿,当时则是万万不可越级的。

但限制再多,也得至少给自己准备两套衣服,一套素色,一套喜色,才不至于在不同的场合失礼。《红楼梦》第四十三回就讲到贾宝玉先是“遍体纯素”到城外水仙庵给金钏儿烧香祭奠,回来后到怡红院“忙将素衣脱了,自己找了颜色吉服换上”,再去大花厅为凤姐祝贺生日,这样才算是“礼数周全”。

尽管穿衣戴帽由不得自己,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追求时尚,比如发型。

千万别被古装剧中那些长发飘飘的男侠女侠、公子小姐们误导,事实上,当时在大庭广众之下披散头发的大致只有五种人:少数民族人氏、道士、囚犯、乞丐或未成年人。古代女子到15岁就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男子则要在20岁时行弱冠之礼,束起头发、戴上帽子,以宣布自己成年了。也就是说,今日的离子烫、大波浪、波波头在他们的脑袋上完全没有施展空间。

不过,这也丝毫没有减少古人对潮流的追求。一个发髻就贯穿了上下几千年:汉代妇女常梳“倭堕髻”,北朝妇女则钟情“十字髻”,唐朝人发明了“灵蛇髻”、“飞天髻”,宋代又出现了“朝天髻”、“同心髻”。时尚文化最发达的是隋唐时期,女人们为了尽可能多地在头上插珠宝首饰,纷纷将发髻梳得又高又大,以至于伪装浓密的假发成了社会畅销品。朝鲜史料中有当年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记录:“夏四月遣使入唐,献果下马一匹,牛黄,人参,美鬈……”其中“鬈”就是假发。

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浓妆艳抹”的时代,美人们都抹着大大的腮红,把眉毛画得阔而短,额头绘着额黄,双颊贴满各种颜色和形状的面靥,加上绛唇一点,十分华丽。而元和以后“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大概就是今日的“朋克妆”吧。

但你应该很难想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男性比女性更爱打扮。他们出门“无不熏衣敷面,傅粉施朱”,高端一点的甚至“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三月桃花末,涂面及身,二三日后,光白如素”。梁朝韩子高就是美男子的代表,“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以至于处于乱军之中,疯狂砍杀的敌人一见到他,竟然抛掉了手中的兵刃,舍不得伤他一根毫毛。

其他朝代的男人虽然没这么拼,但也相当注重外形。因为要戴冠、巾、帻、盔等物,发型的花样就少多了,于是他们把重心转移到了胡子上。从春秋时期开始,君士们就开始用镊子修理胡子的形状,跟今天的修眉差不多。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比梳子更密的“棕”,专门用来打理长须美髯。

图:在古代,出门提亲访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懂礼貌:你知道做个客有多累吗?

穿衣梳妆停当,终于可以去拜会朋友了,这才是真正考验普通人个人风度的时候。

别急,登门之前准备好礼物先。这倒不费什么脑筋,《周礼》早就规定好了见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礼,“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帝王)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鴈,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

普通的读书人之间以“雉”,也就是野鸡为礼物,这是别有深意的。因为雉这种动物奉行一夫一妻制,是守信义的象征,而且必须是死的,以表达“为君致死”之意,尽管活野鸡留着能生蛋,煮了吃味道也更好。

不管怎么样,你现在终于提着礼物来到主人家门口了。不过,如果你是初次登门,很有可能会吃闭门羹—别慌,主人不是要赶你走,正相反,这是在表达恭敬,类似于“哎呀怎么好意思让您亲自屈驾光临寒舍呢,您还是请回吧,下次我去拜访您”。

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站在门口一再恳请,直到主人接收到你的诚意迎出大门,宾互行拜礼,然后主人三揖从右边入门,你从左边进去,在庭中递上礼物,再经过“哎呀哎呀太客气了拿回去吧”和“那怎么行你就收下吧”的三个来回,主人终于接过礼物,让你进屋了。

哦对了,这只野鸡最后还是你的。若对方与你身份相当,就会在不久之后回访,待再次见面的时候把它带来。若主人的身份比你高,则这次告辞的时候就在门外还给你了。当然,又免不了三推三拒—唉,做个客真累啊。

进了屋也不能轻松。首先,进门请脱鞋,别踩脏了一会儿的坐席。是的,桌椅这两种现代生活中最基本的家具,出现的时间比你我想象的要晚得多。直到唐宋年间,它们才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因此室内往往满铺筵席,脱鞋甚至脱袜入室就成了最基本的礼节,否则便是对主人不敬。

后果有多严重?据《吕氏春秋》记载,有一次齐王生病,名医文挚用激怒他的方法为其治病,其中一项就是不脱鞋进室。结果齐王见文挚“不解屦(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且“登床,履王衣”,勃然大怒,竟下令将他活活烹死。

君子坐席也有许多讲究,比如效仿孟母教子的“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是指席子的四边要与墙壁平行—她该不会是个强迫症患者吧?此外,《礼记》还规定“父子不同席”、“男女不同席”、“有丧者专席而坐”。

坐的姿势也不能随随便便,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这是一般姿势,跟老友谈天说地无妨;若要向对方表示尊敬,就得抬起臀部,挺直上身,摆出“跽”的恭敬姿态。好不容易坐定,又突然来了一位尊者,还要让席以表谦卑—唉,做个客真累啊。

要是主人留你吃饭喝酒,更累。互相礼让了好一番,座次终于安排好了,开始敬酒。这简直是一场拉锯战:主人先敬宾客,宾客还敬主人,主人再敬宾客;然后主人敬介宾(就是宾客请来的宾客),介宾还敬主人;最后主人向众宾敬酒。

而且,每一轮敬酒之前,主人都要当着众宾的面进行“盥洗”,洗手、洗杯具。这在后来更像是一项重要的敬酒礼仪,但在先秦时代,却主要是为了实用功能。尽管当时已经有了筷子,但它还没有成为日常用餐的工具,只有当从汤中夹菜时才使用,其他情况下则统统直接“动手”,因此,与别人一起吃饭前不洗手也是失礼的行为。

不过,真正风雅的聚会可不只是觥筹交错,就如同真正的谦谦君子可不只是守着这些繁文缛节。连西门庆都雇佣了一位文人温葵轩,在宴饮时陪宾客行酒令、附庸风雅,文人雅士则更需内外兼修。不过,这又说来话长了。

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01、取水

历朝历代的都城都选在水系发达、河流众多之地,比如周丰镐京、秦咸阳城。汉朝定都长安,不仅自然河流丰富,还因地制宜建造了发达的城市水系网络,并在后世不断加以完善,纵横的河流、沟渠加上合理规划的水井,几乎家家户户都临近水源。

02、生火

最原始的当然是钻木取火了,称为“木燧”;后来人们发现了透镜原理,于是把凹面铜镜当玉佩似地挂在腰上,随时取下来聚焦阳光就能点火,这叫“金燧”。到光绪初年又出现了“火镰”,即一个小皮包内放一个铁刃、一片火石、一团火绒(由艾或纸加硝水制成,易燃),需要时取点火绒放在石片上,用铁刃敲击,就能瞬间引火。

03、购物

批发零售的专业店铺,如帛肆、鞋肆、酒肆、书肆等从唐代开始出现。北宋以后,大众服务业日臻完善。就民间看,行医卖药的、箍桶的、掌鞋的、刷腰带的、补角冠的、修扇子柄的、淘井的、做司仪的……应有尽有。

04、娱乐

唐以前,城市分区规划严格,宫廷的娱乐活动不容易传到民间。到北宋时,娱乐活动开始在市井兴起。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出现了大众娱乐场所—瓦舍。到南宋时,临安城内瓦舍有17处,不但演出的剧种繁多,而且配套服务齐全:百货、药品、算卦、赌博、饮食、剃头、纸画、令曲等,应有尽有。

05、安居

在北宋以前,城里人的居住区是严格区分的,不同阶层的人分区而居。宋以后,坊巷制度取消,住房上贫富贵贱的区域界限打破了。不过,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讲究深宅大院,重门套房,造型华美。房中摆设也越来越齐全,坐具、卧具、茶几、桌子、屏风……式样和用料也越来越讲究。到明清时,家具已形成广式、苏式、京式等风格流派,并一直影响到现在。

06、上班

别以为打卡上班是现代的变态发明。古代衙门里公务员的上班时段为:春冬二季,清晨六点签到;夏秋二季,清晨五点半签到。如果谁敢无故旷工或迟到,就不是扣点钱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依天数和情节轻重,可处以笞刑或徒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