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诞节前,我们几个也过了把购物瘾。那天,北京零下16°,上午在华联,没什么收获,中午吃了东来顺的火锅,困劲就上来了,我们一行四人回去休息。五点多了,大家都蠢蠢欲动,心里痒痒得呆不住了。迎着寒风,我们准备出去战斗,某位同学上午买了2900元的精油,被呼啸的风吹回去了。剩余三人在那位手挂佛珠的的哥鼓动下杀向中关村,从欧美汇开始,将周边商场一网打尽,果然满载而归。 购物不仅是物质需要,更是实实在在的精神需要。 女人买衣服总是挑三拣四,买了一堆,回家发现大多数都是没法穿的,或者没有合适的搭配,或者家人、同事、闺蜜说不好看,更有甚者回去就不喜欢了,又不肯去退,于是,大多数女人都常常面临这样的境地,打开柜子满是衣服,看来看去,没一件能穿的,所以,男人说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一件衣服,就是她此刻想穿的那件。 女人不光热衷于买衣服,还热衷于谈衣服。 突然想起刘备那句名言:女人如衣服。对男人来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手足各有一双足矣,再多就会出问题,三只手就不是什么好词,可见,男人的兄弟不能多,否则,为兄弟两肋插刀,还不得插成刺猬。女人却可以多多益善,多了,分类管理,或束之高阁,或转手送人,或压在箱底,以备不时之需,或爱时天天招摇,厌时弃之如履。 男人对女人的态度和女人对衣服的态度颇为相似。 过去人们常说“女为悦己者容”,女权主义者对此不以为然,干吗“为悦己者容”,姑娘我“容”就是为“悦己”的,凭什么我就得“悦人”。是啊!从本质上说“女为悦己者容”就是为“悦人”而容嘛。年少轻狂时,觉得为“悦己而容”的女人好酷,好有个性;年岁渐长,才发现“悦人”其实很难,那得需要实力、心境。 小卢说同学说她穿衣服只“悦己”不“悦人”,问起我们的意见,我坚决表态,我家人说了不许买黑色的衣服,杨博说我有好多件橘色、橙色的衣服,我说因为我儿子喜欢这个色系,去年夏天,我买了件粉色的衣服,蛮贵的,我问儿子这算不算糖果色,儿子说不算,这叫裸色,能穿裸色的衣服说明身材还不错,我很高兴,不只是裸色,旗袍,我也常穿的。我穿衣服一向是悦人的,谈恋爱时,有人帮我选衣服;有了孩子,有两个人帮我选衣服,以至于我几乎没考虑过自己喜欢穿什么,他们父子喜欢的就是我喜欢的。儿子小时候学过7年绘画,对色彩很有感觉,他爹选衣服的标准是女人味,所以,他们总是让我穿得很像女人。曾经有个作家说你一点也不像女博士,我问他是夸我还是损我,赵老师说你姑且就当他是夸你吧! 经过热烈的讨论,我们决定以后还是要“悦人”,小卢和杨博愿意取悦各自的女儿,小卢买了件红色的羽绒服,杨博买了件浅色的羽绒服,腰身做得很好,我和小卢率先被她“悦”了一下下。我也将“悦”的范围推而广之,接受她们的建议,买了一件比较职业的西装,尽管是休闲的,在我,也是一大进步;还在她们鼓动下,买了件艳丽的蓝色羽绒服,结果受到儿子的夸奖,说买菜、上街、旅游都能穿。每次出去旅游,我们都会穿色彩鲜艳的衣服妆扮景色和心情。 有时,做个没主意的人也是一种幸福。 当然,如果“悦人”的同时,也能“悦己”就更好了。 人生总会有一段时日,穿衣既做不到悦己,更做不到悦人。只是遮羞避寒而已。好在,这样的日子早已远去,有时,简单的目标也能成为前行的动力。上大学时,同宿舍一个女生说她人生的理想就是每周都有新衣服穿,当时大家颇不以为然,现在想来也没什么不对。后来还听说过兰州一个女的,因为艳羡女友的博士照,第二年竟考取了兰州大学的博士,如今也成果斐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