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州志(1979

 森林一叶 2014-12-30

随州文化(1979-2000年)

王文虎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后,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事业全面复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管理工作初具秩序。1989年后,由于外来文化产品不断流入,加之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全国开展了文化市场专项治理工作,整顿了文化市场秩序,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人民生活从“温饱”进入“小康”,“富而思文,富而思乐”,文化工作者有了新使命。1999年底,随州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20余项文化服务行业进入市场流通,形成了娱乐、音像、书刊、演出、电影、美术、印刷、文物复仿制等专业文化市场,经营文化户达500多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随州文化事业以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谱写出了新的篇章。

 

                 第一章  文学艺术

    一、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79年1月~1980年7月,文化联合会(简称“文联”)工作由随县文教局负责。1979年11月,县、市分设。1980年7月成立随州市文教局,市文联工作由市教局负责。1980年7月成立随县文化局,县文联工作由县文化局负责。1983年8月县、市合并,行政区域并入随州市。1984年1月成立随州市文化局,市文联与随州市文化局合署办公,随州市文化局设文艺科行使文联职能。

   随州市文联机关内设办公室和创作室,下辖8家协(学)会(社),3家二级学会,3家文化经营实体。共有国家级协会会员6人;省级协会会员56人;本市协(学)会(社)会员1600余人。主要职能是: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开展对市级各文艺家协会的联络协调、指导、服务工作,听取和反映文艺界的情况及意见;组织召开全市文艺界代表大会及文联系统各协会的工作和学术研讨会议;组织文艺家协会会员开展文艺创作、文艺评论、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和调研工作,主办或协同有关部门组织文艺活动及文艺评奖;协同有关部门联系、组织对外文艺交流活动,宣传和弘扬本地区传统文艺;为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服务,开展维护文艺社团和文艺家知识产权等正当权益的工作。

    随州市文联对全市各地、各门类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进行摸底登记,短时间内成立“随州市作家协会”、“随州市美术家协会”、“随州市书法家协会”、“随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随州市摄影家协会”、“随州市音乐家协会”、“随州市楹联学会”、“汉东诗社”等8家协(学)会(社)。为方便协会活动,协助市音乐家协会组建二级分会“随州市音乐文学学会”、“随州市吉他学会”;协助市作家协会组建二级分会“随州市青年诗歌学会”。为方便艺术家集会和培训,协助文化爱好者成立“晶晶摄影社”、“日月图片社”、“神农书画院”等文化经营实体,以后陆续成立“大禹摄影城”、“福安画廊”、“白云书画院”等。各行业文艺协会(社)、实体的成立,有效地团结起各类艺术家及艺术工作者,并以此为平台,构建文艺活动网络、延伸文艺活动通道、扩展文艺的社会影响层面,促使文艺活动朝更深更广泛的领域迈进。

     随州市文联成立前期,随县(市)群众文艺活动活跃,有雄厚的文艺基础和比较完备的文化设施。文联成立后,将服务群众文艺活动列为要务,整合力量,配合文化局,利用优势条件,以时代、社会、民俗为背景,或新作速创,或古调新词,从创作到表演多方扶持,使民间群众文艺活动长盛不衰。代表性活动形式有“随州花鼓(响乐班、锣鼓班)”、“讲善书”、“民间舞蹈”、“采莲船”、“旱车”、“玩狮子”、“踩高跷”、“蚌壳精”、“玩龙灯”、“板凳灯”、“拉犟驴”、“跑竹马”、“独龙杠”等。代表性表演内容有风俗歌《十观》、《孟姜女哭长城》、《卖杂货》、《女儿回娘家》;孝歌《一进孝房把头抬》、《劝世文》;反映太平天国革命的随北民歌《戴九死在西门口》;反映大革命运动的随南民歌《送差》、《妇女放哨》;反映土地改革和生产运动的随中、随南民歌《农民诉苦歌》、《旧式婚姻不自由》、《生产自救》等。

     县、市分设时期,随县办有《随县文艺》、《编钟》、《文化馆站通讯》;随州市办有《鹿鹤》。县、市合并后,市文联以原县(市)办刊力量为基础,整合资源,高规格创办综合性文艺刊物《编钟》。并根据当时经济情况,年出刊四期,为十六开本。后来根据上级指示,《编钟》三次更名,依次为《文峰塔》、《编钟》、《学习之友》。市文联还协助各文艺协(学)会、乡镇,办起多种类专业刊物。如汉乐诗社办的《汉东诗词》,乡镇主办的《小草》、《龙泉水》、《启明星》、《七尖峰》、《春溪》等。办刊宗旨是:立足本地,面向基层,合理借鉴、适当刊载外地优秀作品,使刊物成为随州市业余作者发挥作品的园地,文学辅导干部联系业余作者的桥梁。从而为随州培养了一大批文学艺术骨干。

     1984年7月~2000年8月,文联通过协调组织,对文艺人才培植有了实质性推进。先后在本市举办了各类形式的艺术作品展20余次,报送省及省级以上行业艺术作品展览作品300余幅。以此造就了一大批有成就的艺术家,也呈现一大批有影响的艺术作品。

 

出版的代表性文艺专著名

 

作品名称

作者

出版社

时间

《烽火白兆山》

胡立志

随州市党史办公室

1984年

《何成浚战时日记》

何成浚沈云龙

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6年

《中日战争史》

胡德坤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年

《楚天名胜大洪山》

樊友刚郭国安陈彥昭

中国新闻出版

1989年

《炎帝与神农文化》

陈放杨范中商光敏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炎帝》

李明享王国启龚炎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1年

《当代对联百家欣赏》

石中才

重庆出版社

1991年

《对联写作与欣赏》

石中才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年

《炎帝·编钟·随州》

樊友刚

随州市海内外联谊促进会

1992年

《炎帝神农故里》

刘永国黄道弘罗毅

 

1992年

《炎帝神农传·第一部·烈山圣火》

李厚义、叶青竹、李明享、龚炎、李顺忠

随州市新闻出版局

1993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

省中国历史学会、市委宣传部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随州》

余义明

湖北美术出版社

1993年

《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

王先信、黄光明、肖福洲、郑强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年

《汉东名胜纪行》

包毅国

华夏文化出版社

1996年

《征婚族》

蒋天径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年

《随州史话》

余题铭

随州市党委史办公室

1998年

《滴血编钟》

刘克均

 

1999年

《树神》

包毅国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

 

发表或受奖代表作品表

 

作品

类别

作者

获奖名称

时间

《大鹏歌》

戏剧

随州市花鼓剧团

省戏剧调演演出奖、演员奖2块金牌;文学剧本创作奖、导演奖、舞美奖3块银牌;服饰、头饰2个特嘉奖。

1985年

《飞来土》

散文

孙跃华

《湖北日报》“塔菲克”全国散文征文大奖赛三等奖

1986年

《随州花鼓音乐》

 

朱玉梅

 

1987年

《极地主人》

版画

霍守敏

湖北省美展一等奖

1988年

《极目楚天》

综艺节目

柳小满

“全国优秀节目奖”

1988年

《古墓花魂》

新编历史戏剧

随州市花鼓剧团剧

省演出“百场奖”

1989年

《赌场深渊》

戏剧

市花鼓剧团剧

省演出“百场奖”

1989年

《三喜临门》

花鼓音乐剧

市花鼓剧团剧

省演出“百场奖”

1989年

《千古绝响》

花鼓音乐剧

李永朝

省第六届戏剧新作展演“革新探索奖”

1989年

《悠悠故乡情》

著音乐专集

周胜利

 

1990年

《麦田包围连队》

电视剧

蔡秀词

 

1991年

《怪茶棋仙峰》

散文

解贵成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全国文学创作二等奖”

1993年

《京都风采……》

对联

解贵成

《中国交通报》发表,中国交通报“微笑杯”交通征联优胜奖

1993年

《良夜》

诗歌

王春梅

第二届华文诗歌大赛“佳作奖”

1993年

《戏子园》

短篇小说

蔡秀词

入选《青年佳作》

1994年

《张三口》

散文

孙跃华

《湖北日报》“东方杯”一等奖

1994年

《椰林里的眼睛》

诗歌

王春梅

“中国鲁迅奖”

1994年

“迎十五大‘驰乐杯’美术作品暨97湖北省美术优秀作品展”作品86幅

美术、书法、摄影

龚凤鸣等

10幅作品分别获“驰乐杯”一、二、三等奖

1997年

《得山水清气》

书法

黄克勇

“中、日、韩国际书法大赛金奖”

1998年

个人画展

美术

蒋昌忠

北京人民大会堂展出

1999年

《洪水中的小姑娘》

舞蹈

朱红庆胡燕罗乐黄俊

“湖北第五届黄鹤美育节文艺节目汇演一等奖”

1999年

《走,到新城去》

诗歌

罗爱玉

“全国第三届语文教师范文”一等奖

1999年

《题编钟》

书法

黄克勇

“全国政协书法展银奖”

2000年

《竹》

国画

梁宏远

入选湖北省纪念政协成立50周年书画作品展,并收入作品集

2000年

《双条屏》

书法

聂亮明

入选湖北省纪念政协成立50周年书画作品展,并收入作品集

2000年

《千古绝响》

花鼓音乐剧

李永朝

随州市第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00年

《牌坊》

中篇小说

包毅国

随州市第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00年

《乐魂》

编钟音乐歌舞

白洁曹新华

随州市第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00年

《不平凡的土地》

小品

邬波

随州市第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00年

《征婚族》

长篇小说

蒋天径

随州市第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00年

《混沌夫妻》

长篇小说

喻之俊

随州市第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00年

 

第二节  群众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州联结市、区、乡、村的文化网络基本形成,各类群众文化设施遍及城乡,集镇文化中心的组建方兴未艾。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不断壮大,群众文化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一、县、市文化馆、艺术馆

    1、随县人民文化馆

    设立于1979年。开展游艺、电视放映等“以文补文”活动。1980年7月,市、县分设。9月,市文化馆成立。在青素大队四生产队征地4亩2分,建露天电影院1座,办公、住宅楼1栋。1983年12月,市、县合并。市、县文化馆合并为随州市文化馆。设“2股1室”,即文艺辅导股、阵地宣传股、办公室,计有干部职工25人。办有活动剧场、文化茶园、工艺服务、摄影、电影、电视录像、曲剧团(巡回演出)等业务活动项目。

    1984年9月,在市文化馆动工兴建新馆。总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主体工程——文化活动楼1200平方米。除行政和业务办公用房外,内设排练厅(舞厅)、影剧厅、展览厅、教学厅、阅览室、游艺室等。

    1985年3月1日,以市文化馆为主体的“随州市广告美术服务公司”成立。它是该馆“补文”活动的骨干项目。5月20日,市财政局、市文化局、市文化馆签订了文化馆“5年经费集中使用”协议。文化馆被列为全市“事企联营”改革试点单位。财政局将文化馆自1985年起5年的人头经费和3年的业务经费共计15万元作为“以文补文”铺底资金和新馆舍建设资金,一次性拨给文化馆集中使用。文化馆在淅河镇余家畈村购山石窑房10间、土地15亩、堰塘1口,开办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厂”,栽培2亩木耳,养殖80头肉猪、100只兔、10亩鱼,开展米、面加工,聘请当地“能人”进行经营管理。文化馆先后投入资金2万元。1987年8月,“综合厂”因亏损而停办。同年,文化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入实质阶段,有8名文化干部办理了留职停薪手续。

    1993年,随州市文化馆获全省达标先进单位。1994年,实行“一馆两制”的作法,业务人员定任务,经营人员定指标,工资与效益挂钩。通过引进竞争机制,推行干部聘任制、全员承包制、效益工资制、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等举措,坚决根除干部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弊病。

    2、随州市群众艺术馆

    1985年8月3号,随州市文化馆更名为随州市群众艺术馆。设文艺辅导部、经营管理部、财务后勤部和办公室。在册干部职工54人,“补文”人员28人。馆办“自负盈亏”曲剧团,有演员36人。1986年9月25日,群艺馆由广场迁入沿河大道新馆。迁入新址后,开办了广告公司、工艺服务、灯箱制作、亭楼雕塑等服务项目。

    1997年3月,广告公司从群艺馆剥离,正式挂牌成立。 

     二、区、镇文化馆(站)

    1979年,随县27个公社均建立文化站,每站配干部职工1~3人。1980年公社文化站属社直单位,统一管理全公社的文化事业。1980年7月,市、县分设。城郊公社文化站划归随州市管辖,其余文化馆、站仍为随县所辖。1983年12月,市、县合并为随州市,同时进行机构改革、设区建乡。全市4个城区、7个市辖镇设文化馆,10个区设中心文化站,计有干部职工56人。

    1984年5月,东城、西城、北郊、南郊4个城区文化馆合并为“随州市城区文化馆”,负责整个城区的群众文化工作。1988年8月,城区文化馆建成一幢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内设办公室、财务室、文艺部、调研部等,全馆共有文化干部职工15人。

    作为群众文化机构的支撑点和连接点,随州的乡文化站最初只建在区一级。1984年设区建乡,此时“乡乡建文化站”,年底,全市142个乡、镇(街道),建立乡镇文化站124个,其中人员、经费、房屋、工作任务“四落实”的有40个。1985年随州市文化局从农村民办老师和农村文艺骨干中招聘了18名文化素质较高、文化业务过硬的干部充实到各乡镇文化馆(站)任馆(站)长。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工作被边缘化,文化场地和文化干部开始流失。1997年后,洪山、淮河、柳林、三里岗、高城、唐镇、尚市、洛阳、吴山、万和等24个乡镇文化馆馆舍被出售。1998年,府河文化馆失火被毁。

     至2000年,随州市群众文化事业从业人员1386人。其中国家干部、职工324人,从事文化产业和乡文化站招聘人员153人,集体和个体电影放映员216人,各级影剧院管理人员_人,专业文化户和各种形式的民间艺人564人。这支群众文化工作队伍,扎根于乡土,服务于基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参与和管理的骨干力量。 

   三、农村集镇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室 

   1、农村集镇文化中心 

   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文化事业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前进的重要标志。从1980年开始,随州市选择在人口较多,经济条件和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较好的唐镇、厉山、淅河、万店、均川、安居、环潭、洪山等八个社镇试点,建设第一批集镇文化中心。1982年,又在何店、洛阳、新街、三里岗4个社镇建设全市第二批集镇文化中心点。此后,全市7个市辖镇、21个区辖镇,计28个中心集镇,分期分批地进行文化中心组建工作。1986年,全市28个中心集镇中,已有24个集镇形成文化中心,辐射面为86%。在党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市集镇群众文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0~2000年,随着集镇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普遍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群众文化事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各集镇俱乐部、摄影服务部、摄像服务部、小型图书室、书摊、台球桌不断兴起,这些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条件。 

   2、农村文化室

    随州农村文化室始建于1964年生产大队建制时期,各乡镇均设农村文化室,或称青年之家、民兵之家、夜校之类,供农村社员群众,特别是青年学习文化、农业生产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和开展文娱活动之用。文化大革命时期,各大队普遍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文化室为文艺宣传队排练文艺节目的主要场所。1987年撤区建镇,各行政大队更名为行政村,随州市文化局提出村文化室建设“五有”标准:有房子、有牌子、有人员、有活动、有图书、有经费。后来由于各相关部门纷纷要求各村建立“党员活动室”、“青年之家”、“民兵之家”、“妇女之家”等,造成农村房屋、经费、人员的重复和浪费,因此将上述各类活动室合并统称为“文化活动室”。 

附:1996~1998年建一万个村厂图书室、一万个村文化活动中心的计划指标

单位

批标数

年度

1996

1997

1998

指标合计数

镇直

镇直

镇直

大堰坡

2

2

2

2

2

2

12

淅河

2

2

2

2

2

2

12

万店

2

2

2

2

2

2

12

高城

2

2

2

2

2

2

12

殷店

2

2

2

2

2

2

12

岩子河

2

2

2

2

2

2

12

天河口

2

2

2

2

2

2

12

草店

2

2

2

2

2

2

12

小林

2

2

2

2

2

2

12

淮河

2

2

2

2

2

2

12

万和

2

2

2

2

2

2

12

三里岗

2

2

2

2

2

2

12

柳林

2

2

2

2

2

2

12

均川

2

2

2

2

2

2

12

何店

2

2

2

2

2

2

12

洛阳

2

2

2

2

2

2

12

府河

2

2

2

2

2

2

12

新城

2

2

2

2

2

2

12

吴山

2

2

2

2

2

2

12

唐镇

2

2

2

2

2

2

12

尚市

2

2

2

2

2

2

12

厉山

2

2

2

2

2

2

12

封江

2

2

2

2

2

2

12

安居

2

2

2

2

2

2

12

新街

2

2

2

2

2

2

12

环潭

2

2

2

2

2

2

12

涢阳

2

2

2

2

2

2

12

洪山

2

2

2

2

2

2

12

双河

2

2

2

2

2

2

12

长岗

2

2

2

2

2

2

12

万福

2

2

2

2

2

2

12

东城

2

2

2

2

2

2

12

西城

2

2

2

2

2

2

12

南郊

2

2

2

2

2

2

12

北郊

2

2

2

2

2

2

12

合计

2

2

2

2

2

2

12

 

    三、群众文化学会

    1986年9月25日,随州市在群众文化理论讨论会的基础上首次成立了随州市群众文化学会,第一批会员有67名,办公机构设市群艺馆内。1995年,群众文化学会因无活动、未年审而被注销。 

   四、文艺、通讯刊物

   1、《编钟》

     1981年5月,县文化馆编辑的文学刊物《编钟》创刊。9月,市文化馆编辑的文学刊物《鹿鹤》创刊。市、县合并以后,《鹿鹤》停刊,以立足本地,面向基层,合理借鉴、适当刊载外地优秀作品为宗旨的本市综合性文学刊物《编钟》出版,每年多则出刊4期,少则2期。每期16开、48面,约6万字,印量为2500至3000年份,成为本市作者发表作品的园地,文学辅导干部联系业余作者的桥梁。

    3、文学社团

    1990年以后,各种文学社团蓬勃兴起,如青年诗歌学会、青年文学会、楹联学会等;各种文学刊物如《启明星》、《七尖峰》、《春溪》(环潭)、《小草》(新街区、唐县镇联办)等应运而生,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

     为传递文化信息,相互交流经验,市文化馆于1984年9月创办《文化馆站通讯》油印刊物。每期5000字左右,发至区、镇和部分乡(镇)文化站。1985~1986年两年间,编印《神农风》文艺报8期,及时传播了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和信息,加强了业务联络和指导。

 

第三节  图书

    随州市图书馆是随州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是负责随州地区图书、音像等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存储、开发和服务功能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

     一、沿革与藏书

    随州图书馆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代,随即建立有“汉东书院”;1933年,国民政府建“烈山图书馆”,藏书达万册,惜于1947年战乱中尽失。1950年4月,随县文化馆(位于今大十字街新华书店处)办了一个小型的公共图书室,新购图书千余册,订购报刊数十种,抽调两名干部,开展图书借阅业务。1961年迁入乌龙巷(现曾都宾馆),1967年又迁入随县人民广场(现神农公园东入口附近)。1968年数万册馆藏图书在一天之内被抢劫一空。1972年3月,新购图书八千余册,配备两名干部专职管理,开展少量的图书外借工作。

     1978年10月,图书室从县文化馆独立出来,成为随县图书馆,配备专职干部四人(馆长一人),设有阅览室、科技图书室、外借处、采编室和辅导部,开展书刊借阅、解答咨询业务,指导基层、乡镇、工矿、事业等单位图书馆(室)的业务建设。典藏工作主要以预订、选购、邮购和接受社会捐赠等方式进行,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中文普通统一著录条例》编目。藏有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学、历史、数理化学、农业科学及工业技术等22个大类书籍,尤以农业科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数理化学、工业技术书居多。

    1980年9月,随着县、市分设,随州市(县级)图书馆开始组建起来,配备专职干部三人(副馆长一人),在校场巷(现二轻局住宅小区)建有工作用房200平方米。1983年时已有藏书4000余册,报刊20多种,持证读者245人。

1983年8月,县、市行政机构合并,县、市两馆也相应合并为随州市图书馆(县级)。两馆合并后,办公和服务活动在原县馆进行,馆舍面积378平方米。

     1984年,随州市政府决定兴建新馆,选址在现沿河大道128号,随州宾馆北端。新馆于1985年破土动工,历经八年,在1991年6月建成。图书大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呈“7”字形,临街矗立。主体四层,门厅间戴帽两层,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设有采编部、辅导部、社科图书外借处、自科书刊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老干部阅览室、资料室、讲演报告厅等。有阅览座席180个,其中少儿座席60个。实行开架、半开架、闭架三种管理方式。至2000年,馆藏图书总量达到9.8万册,杂志近300种,报纸80余种,并设有地方文献专柜,共收地方文献3400册。馆内较有价值的藏书为康熙年间出版的《康熙字典》1套。 

    二、服务与借阅

     随州图书馆建立采取了外借、阅览、参考咨询、馆际互借、流动服务、送书下乡等方式服务读者。

   1、配合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进行教育

    自1980年始至2000年时已坚持开展了连续21年(届)的“暑期少儿之家”活动(组织少儿开展读书活动,受到共青团湖北省委及共青团中央等单位的肯定和表彰。

    2、收集图书馆服务成果事例

    1983年至1992年共收集图书馆为政府、农业、企业及在校学生服务成果50多例,1987年参加襄阳地区图书馆服务成果展,到各县(市)进行轮换展出,参观人数达到10多万人次,深受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好评。

    3、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1994年至1999年,编印《致富文摘》5期1.5万份分发到各乡镇农民手中,直接为农民服务;组织送书下乡活动19次,所送图书总量达3500册,充实了基层图书馆(室)的藏书;还先后两次邮购“万村书库”6套,建立了6个“万村书库”试点村,推动了“万村书库”的建设。认真办好每年5月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1998年8月,被省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全省第六至十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先进集体”。

    2000年,全年接待读者近4.98万人次,全年图书流通达到6.15万册次,持证读者3257人。1994年和1999年在全国开展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三级馆”和“国家二级馆”。2000年12月升格为地级随州市图书馆,级别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为15人。 

第四节  遗址、文物

    1982年襄阳地区博物馆展开文物普查工作,先后有诸如西花园、莲花寺、冷皮垭、赵家庙和点将台等遗址被发现、发掘。

    一、莲花寺遗址(又名熊家集遗址)

    位于城北90公里的淮河镇东红村。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原面积约1平方公里,农田基本建设时,遗址大部分被改为农田,现存面积约4800平方米。其内涵比较丰富,文化层厚约1.1米。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极为丰富,采集到的陶片较多,以夹砂陶为主,泥质淘少见,多见灰陶,次为红陶、黑陶和棕陶、少见磨光黑陶;陶片纹饰以篮纹为主,次为方格纺、弦纹、还有镂孔、绳纹等;能辨认的器类有罐、碗、豆、盘、鼎等,其文化内涵有石家河文化和东周遗存。

    东周遗物则较少,仅在地面上采集到筒瓦残片和鬲足。

    二、冷皮垭遗址

    位于城西南约40公里处的三里岗镇吉祥村。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遗址南部破坏严重,北部保存尚好,文化堆积层厚约1米,包含物较为丰富。采集有石器和陶器标本,石器主要是石斧。采集的陶器残片标本多为夹砂陶和泥质灰陶,,泥质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还有少量褐陶、黄陶、黑陶。多为素面陶,其纹饰有篮纹、按窝纹、镂孔等,还采集到少量彩陶片,为泥质红陶黑彩。能辨识的器类有罐、碗、钵、盆、缸、鼎、杯、豆等。其时代大致包括屈家岭文化和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的两个不同时期文化遗存。

    三、赵家庙遗址

    位于城西北约20公里处的新街镇胡堂村。遗址分布面积约万余平方米。1974-1976年,填壕造田,动土极大,原有的地层基本破坏殆尽。采集的标本大致包括新石器、西周和东周三个不同时期的遗物。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有石器和陶器。石器有斧、刀、镰等;采集到的陶器残片标本以红陶为主,可辨识的器类有鼎足和豆柄等。采集两周时期标本较多,以陶器残片居多,其陶系以夹砂红陶为主,次为夹砂黑陶、灰陶、泥质黑陶几种。陶器装饰纹样以绳纹为主,也有少量的弦纹、附加堆纹,能辨识的器类有鬲、罐、甗、缸、盖钮等。

    四、点将台遗址

    位于城西南约20公里处的万店镇小河沟村。遗址分布面积约78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2米,遗址保存完好。采集到的标本十分丰富,有石器、陶器残片和人工切割过的骨料等。采集的石器有石斧,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红陶次之,还有夹砂黑陶和泥质灰陶及少量夹砂褐陶,泥质黑陶和红陶,能辨识的器类有鬲、罐、豆、甗等。点将台遗址的时代大致包括整个西周时期,其上限有可能早至商代晚期。

    五、西花园、庙台子遗址

    西花园遗址位于城东约9公里处的蒋家寨村,坐落在漂水东岸。遗址呈长方形分布,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上。发掘(5×5)平方米的探方20个,(2×4)平方米的探沟3条,发掘面积达524平方米。庙台子遗址坐落在漂水东岸冲积平原上,呈长方形分布,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约120米,分布面积约1.7万平方米。发掘(5×5)平方米的探方4个,面积为100平方米,两个遗址发掘面积共624平方米。

     西花园遗址文化内涵有东周、石家河文化和屈家岭晚期三种文化遗存。遗址上面是东周文化堆积层,因平整土地曾遭严重破坏。因此,发掘遗物不多。迭压在文化堆积层最下面的是屈家岭文化层,发掘时,因探方内渗水,操作十分困难,因此,大都未能发掘到底。所以,出土的遗物和遗迹数量不是很多。文化遗存最丰富,出土遗物最多,遗迹保存得较好是石家河文化堆积层。发掘者认为西花园遗址的“石家河文化”是一种新类型,故将其称之为石家河文化西花园类型,该类型是直接继承当地屈家岭文化晚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化。

    庙台子遗址文化内涵有石家河文化时期、商代、西周和东周遗存。尽管发掘的面积少,所获资料有限,但是,这是鄂东北地区首次对商周时期文化遗址进行的科学发掘,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六、安居遗址

     1984年4武汉大学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配合课题研究进行调查。该遗址分布在安居镇及其北面的安居中学之间,其中的范围在安居镇与北邻的杨家湾一带。其分布范围东西宽约800米,南北长约1000米,初步查明该遗址是一处较为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遗址范围内采集的古代遗物较多,以中心部位最为丰富,文化堆积厚约2米。地面至今可见大量的板瓦、简瓦之类古代遗物及器物残片。其中又以各式建筑用瓦最多,根据采集所获分析,该遗址的时代为东周及两汉时期。推测此遗址可能系随国国都故址所在地。

    1989-1990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襄樊博物馆对随州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调查,又有多处古文化遗址被发现。

    七、长堰湖遗址

      位于城北22.5公里,为厉山镇古城村所辖。坐落在水东岸,高出河床约18米的岗地上。遗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分布,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50米,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因农田基本建设、遗址东部损毁严重。调查得知,文化堆积厚约0.8-1.2米。地面暴露较多的陶器残片,遗址包含物十分丰富,采集有石斧、石奔和较多的陶器残片。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残片以泥质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夹砂陶少见;其陶色以红、灰陶居多,黄褐陶占一定比例,并有少量的磨光陶和红衣陶;器表纹饰有蓝纹、按窝纹,亦有较多的素面;其制法多为手制,兼以慢轮修整;可辨的器类有鼎、罐、杯、盆及纺轮等。其时代属石家河文化;泥质褐陶绳纹鬲足、泥质红陶豆柄等,则属周代文化。

     八、周家古城遗址

     位于随州城东南部约22公里处的府河镇孔家畈村,坐落在涢水西岸高出河床约25米的岗地上。遗址呈椭圆形分布,南北长约480米、东西宽约320米,面积约15.4万平方米。地表暴露遗物极为丰富,采集有石球和陶器残片。其陶系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次之;陶色多为灰陶,次为黑陶,还有少量的黄陶、红陶;其纹饰多素面,有附加堆纹、弦纹、篮纹、划纹及镂孔;器类有鼎、豆、罐、盘、杯、盆、缸等。该遗址文化内涵为石家河文化遗存。

     九、窑湾遗址该

     位于随州城西北约35.7公里的唐镇肖畈村。遗址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分布,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70米,分布面积84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3.4米。采集有石斧、凿、刀、镰和陶器残片。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并有少量的夹砂黑陶和夹砂褐陶。器表装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按窝纹及镂孔等;器类有鼎、罐、钵、缸、碗、盆、器盖及纺轮等;其文化性质属石家河文化遗存。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夹砂红陶;装饰纹样有绳纹、弦纹;器类有鬲、豆、罐、盆、缸等,属东周文化范畴。该遗址文化内涵有石家河文化时期和东周文化遗存。

 

第五节  电影事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州电影事业从无到有,放映力量不断壮大,管理机构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个正规管理体系的放映网络。 

    一、随州市(随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80年7月,县、市分设。随州市成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负责全市电影工作。8月,随县电影管理站改为随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内设技术、财务、宣传、发行、放管、行政等股(室)。并在厉山办试点,建立公司派出机构“站、院合一”的电影管理站。

    电影公司直属放映单位有随州市电影院,东关露天电影院,均川、安居、殷店电影院,天河口、万店、厉山露天电影院,以及淅河、万店、殷店、草店、淮河、万和、唐县镇、厉山、新街、环潭、洪山、三里岗、均川、何店、洛阳等15个电影管理站。电影院配有正、副经理,管理站配有正、副站长。

    1981年,随县第一座乡镇电影院淅河影剧院落成,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1600个座位。12月12日,襄阳地区农村文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随县召开,随县电影公司被评为随县先进集体。

     1982年,淅河、环潭、安居、洪山、洛阳、万店、唐镇、万和、殷店、草店、三里岗、均川等12个电影管理站先后成立,同时注销12个国办电影放映单位。

     1983年12月,随县并入随县市。市、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合并为随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隶属市文化局领导。财务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对全市电影管理站进行发展布局、人员培训考核、普及放映、影片发行、电影宣传、技术辅导、财务管理与审核等项业务。电影公司内设办公室、宣传股、技术修理器材股、发行股、放管股、财务股、录像股、综合服务部等部门。

     1986年,全市电影部门共有职工153人,月工资开支为11600余元。电影公司所辖电影院7座,建筑面积17780平方米,管理站15个。计有职工住房105间3150平方米,电影公司办公楼、住房7栋123间4856.3平方米。有武汉吉普车1辆,三轮摩托卡1辆,东风牌座机、松花江牌座机各1套,井冈山-X型放映机5套,三峡A型放映机2套,16毫米放映机4套。累计国属固定资产近百万元。

     截止2000年8月,电影公司获得襄樊市文化局命名的“文明公司”、档案管理合格单位,随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随州市文化局授予的“全市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多层次发展的电影事业

    随州市电影系统打破单一的国办模式,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加快了电影事业的发展步伐。

    1、国办电影队

    国办电影队,属于国家批准设立的事业机构。1979年,属于国家批准设立的事业机构。1982年以后,随着集体和个体电影队的发展,全市国办放映单位逐步走向管理岗位,注销国办电影队,建立电影管理站。全市计电影管理站15个,受所在区镇和电影公司双重领导,代表电影公司对所辖区域各类电影放映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多种娱乐形式的出现,看电影已不再是观众的唯一选择。电影院上座率下降,国办电影队解散,电影事业受到严峻挑战。 

   2、民办(集体、个人)电影队

    1979年前,万店公社老店大队成立随县第一个民办电影队。该队使用的放映设备,系湖北出产的8.75毫米的电影机,逐步更换成16毫米的放映设备。有的投资数万元兴建电影院,购买35毫米的放映设备,普及放映工作,改善放映条件。1986年,活跃在全市乡村的各类放映单位274个,其中个体93个,占34%;集体181个,占66%;35毫米放映单位32个,占11.6%;16毫米放映单位217个,占79.3%;8.75毫米放映单位25个,占9.1%,共有民办电影放映人员775名,形成以市电影公司、区(镇)电影管理站为业务指导的、城乡一体的放映网络。到2000年8月以后,由于电影放映业逐步萎缩,民办(集体、个人)电影队逐渐消亡。 

    3、厂(场、矿、校)办电影队

    为活跃和丰富机关厂矿学校文化生活,适应教学和普及科学知识的需要,在省办工厂如油泵油咀厂、汽车改装厂,棉纺厂、齿轮厂、汽车修配厂、七七零、三七三、农电工程处、随州师范、随州卫校、科委、电力局以及附设子弟学校等单位相继成立放映队。共有放映单位21个,其中35毫米放映单位6个,16毫米放映单位15个,拥有放映人员30名。这些电影队专为本单位服务,不对外开展营业活动,各种经费开支均由本单位自理。市电影公司只负责影片、器材供应、技术辅导以及放映设备年检、年审和放映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等。二十世纪90年代末,各厂(场、矿、校)办电影队自行消亡。 

    三、随州(随县)电影院

    随县电影院前身为随县县委礼堂,是第一座市内电影院,该影院为砖瓦木顶结构,内有840个铁架翻板座椅。1976年,县文化局拨款8000元,购置电影放映设备1套,改随县剧场为随县影剧院。1977年,随县在东关(今曾都电影院东侧)建有露天电影院一座,可容观众近2000人。

    1983年底,厉山镇神农大队投资80万元在全市农村率先新建“神农影剧院”。为当时我市农村影剧院之冠。1988年2月,东关电影院(东关露天电影院西侧)开始兴建,总投资46万元,于1991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影剧院引进美国道尔贝立体声设备,是我市第一座立体声电影院,可容纳观众1000多人。1995年8月,曾都影院加入省公司第一批特轮影院,享受第一供片的权利,让随州市民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电影。

文化事业基本情况表

单位:个、人

年份

电影事业

艺术事业

文化馆站

电影院

放影队

艺术制作

表演团体

表演场所

个数

人数

个数

人数

个数

人数

机构

人员

个数

人数

个数

人数

1979

3

30

79

236

1

3

1

120

1

 

31

86

1980

3

30

89

267

1

3

1

120

1

 

33

90

1981

10

60

93

275

1

3

2

105

1

 

33

84

1982

14

89

125

360

1

3

2

105

1

 

33

84

1983

23

107

183

515

1

3

2

105

1

 

33

85

1984

39

147

176

520

1

3

1

97

1

 

34

91

1985

48

214

226

541

1

3

1

99

1

 

34

87

1986

42

206

224

540

1

3

1

99

1

 

34

73

1987

27

192

270

504

1

3

1

99

1

 

34

67

1988

27

192

279

514

1

3

1

97

1

 

30

61

1989

24

179

220

490

1

5

1

97

1

13

32

150

1990

24

197

239

451

1

6

1

80

1

15

32

150

1991

25

186

239

450

1

6

1

80

1

20

32

141

1992

18

132

168

352

1

6

1

80

1

17

32

169

1993

15

114

140

297

1

5

1

89

1

16

32

198

1994

14

107

138

290

1

5

1

88

1

19

32

164

1995

14

107

138

290

1

5

1

88

1

18

32

164

1996

11

89

84

205

1

3

1

80

1

18

33

169

1997

8

65

79

180

1

4

1

79

1

18

33

169

1998

5

52

76

167

1

5

1

79

1

18

33

169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呈现多元化态势,改变了过去文化形式匮乏、文化市场单一的格局。文化市场异常繁荣,文化市场管理应运而生。

    1989年3月,随州市文化局向各文化单位颁发“文化经营许可证”。1990年8月,对全市的演出场所进行全面普查,共出去执法人员60余人次、查处违法、违纪10余家,严查经营主体资格,教育引导规范经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做法,进一步规范了演出场所经营行为,确保了正常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秩序。

     1993年6月,随州对全市音像市场开展了全方位的整治,严厉打击销售、租赁、放映走私录像带活动,尤其对内容黄色淫秽、反动的录像带进行了严肃查处,共查处非法、盗版、黄色淫秽录像带500余盘,并对经营者进行了宣传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市场氛围。

     1994年3月,从3月20日至4月2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出版物销售和非法出版印刷行动,查缴市场上翻印、编造的非法出版物和其他出版物,严厉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查缴市场上非法报刊,尤其是各种小报;查处印刷企业承印非法出版物和翻印复制非法出版物的行为;查缴市场上盗版音像制品。共查处违法违规活动42起。

     1996年4月,对全市文化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对无证经营、印刷企业未落实准印证、出版物市场非法出售盗版和非法出版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清理整顿行动,分别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了停业整顿、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次清理整顿共检查各种经营场所130多家,查处无证经营娱乐场所5家,取缔无证出版物经营地摊2个,收缴非法光碟340余盒等,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

     1997年4月,全市加强对电子出版物市场的管理,强调电子出版物市场经营的电子出版物必须是正版、合法和内容健康的,如有违法经营,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对申领电子出版物零售许可证的业主集中进行培训、考核。对符合规定的发给电子出版物零售许可证,加强对电子出版物市场的管理和巡查,逐步规范经营者行为。

     1998年3月,全市开展文化市场法制年工作,展开“扫黄打非”专项治理。抽调20人,共出去车辆83台次、人员456人次,查处非法出版物5种(广告报3种,书籍2种)非法音像出版物12840盘,销毁VCD影碟7282盘,处罚违法经营单位48家,关闭违法经营单位36家,查处无证经营的印刷厂4处,查处非法广告小报1700多张。

     2000年期间,文化市场稽查队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重点时间、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重点问题进行有目的检查。共查缴非法出版物(反动、淫秽、色情、盗版书籍和音像制品)1490册,取缔距学校不足200米的“三室两厅”16家,取缔非法经营户11家,拒绝不健康的外来演出团体10余个,查处色情演出2起,取缔无证无照“黑网吧”6家,收缴并烧毁赌博机47台。通过整顿,净化了文化市场。

 

第七节  管理机构

    一、随州市文化市场稽查队

     1988年,随州市文化局成立“随州市文化系统音像工作领导小组”,主要对录像放映市场进行管理,负责对录像放映点进行登记,提供正规的录像带;1990年前后,随州市文化系统音像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逐渐转化为对全市文化市场进行管理。1994年7月,市文化局请示编制委员会成立文化市场稽查队。1996年4月,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随州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定编6人,实有12人,内设办公室、法制监督科、执法一科、执法二科、主要职责:负责监督管理文化市场;对文化市场政策法规进行宣传和贯彻执行;对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文化产品及文化娱乐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对新闻出版业进行监督管理,打击非法出版经营行为;对文化市场有关经营项目申请进行审核批准或备案;依法参与打击文化市场中黄、赌、毒行为;依法查处文化市场中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协助公安消防部门抓好文化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搞好文化市场从事人员的培训,提高业主守规经营意识;维护文化市场的安全稳定和有序发展。

   1997年5月,按照省文化厅要求,市文化局在原文化系统音像发行站基础上正式设立“市音像制品批发站”。 

    二、随州市新闻出版局

     1989年,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田胜立下派随州市任市委副书记,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县级市成立新闻出版局,并在随州设立试点,随州市新闻出版局由此诞生,为正科级行政局,隶属于市委宣传部。

     随州市新闻出版局的主要职能贯彻执行有关新闻出版、著作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拟定全市新闻出版、著作权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研究拟定全市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参与拟定全市新闻出版行业的经济政策和有关经济调节措施,对全市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依法对全市图书、报纸、期刊(含内部报刊、内部资料)等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实施监督管理;依法对全市音像制品的出版、制作和复制实施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对全市出版物市场进行管理,查处或组织查处非法或违规出版活动和非法出版物;组织实施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参与全市“扫黄打非”工作;负责全市著作权管理工作,组织查处著作权侵权案件,调解著作权纠纷;监督管理印刷业,查处印刷企业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监督执行出版物质量标准,协调管理新闻出版行业的科研工作。新闻出版局成立后,该局与新华书店合署办公。

1992年,随州市政府在沿河大道征地3亩,投资近300万元,新建49套住宅房,其中一套作为办公用房(面积120m2),1995建成后搬迁投入使用。1996年5月,新闻出版局撤销,其职能并入文化局。

    1998年3月,新闻出版局与文化局合署办公,对外保留新闻出版局牌子。市文化局副局长唐平宽兼任新闻出版局局长。其主要职能由文化市场稽查队代行。

    2000年8月,组建地级随州市,市、区文化局分设,人员分流,曾都区成立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加挂新闻出版局牌子。 

    三、随州市演出管理公司

    1985年成立,属市文化局下属单位。有管理人员2名,经理1人。主要业务是负责接待和安排外来文艺演出团体的巡回演出;管理全市影剧院开展业务活动;制定、安排全市戏剧演出活动计划;并对文艺演出市场进行检查和监督。1986年,发放各类演出许可证323份,接待各类演出团体40余个。1996年后,演出公司的职能逐步转化为文化市场管理科。

 

第二章 档案地方志

 

第一节  档案

    原随县档案馆最初设在县委大院内的福音堂,为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面积120平方米。后来随着进馆档案、资料的增加,库房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于1976年在县委大院内新建36间砖木结构的平房,面积180平方米,作为新馆。老馆库房由县政府行管科收回安排他用。

    1980年,随州市档案局(馆)成立后,馆址设在市委办公大楼四楼,面积105平方米。1983年11月,县、市档案馆合并后,档案馆馆址仍为两处未变,原市档案馆馆房面积减少30平方米。

     1993年初,随州市档案馆综合楼竣工。新馆投资96万元,主楼5层,楼房长60米,高15米。总建筑面积为2751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880平方米,办公用房面积1543平方米。截止2000年,档案馆配有档案密集架32列192节、仓储档案柜130节、空调5台、除湿机2台、监控器1套、温湿度自动记录仪2台、通风机6台、计算机2台、数码摄像机1部、扫描仪及复印机各1台。馆藏档案有204个全宗,85770卷(册、盒、盘),馆藏资料18732册(套),馆藏档案共有31个门类。其中专门档案和科技档案占馆藏总数的74%。专门、科技档案门类有:地藉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调资档案、死亡干部档案、违纪案件档案、工业普查档案、人口普查档案、声像档案、印章档案、复退军人档案、公证档案、律师事务档案、神农节档案、农机科研档案、地图档案、林权证存根、婚姻档案、编钟发掘档案、名人档案、阶级成份档案、敌伪人员档案、右派摘帽档案、新闻档案、族谱、实物档案、革命历史档案、民国档案、保险理赔档案、人防工程档案。馆藏档案形成时间最草为清代嘉庆22年(公元1817年)的房地产契约。

    馆藏资料,主要内容分四大部分:图书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全集、选集、传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自然科学、地理、历史、工具书共3577册。连续出版物:主要有《人民日报》、《解放报》、《湖北日报》、《光明日报》、《随县报》、《红旗》、《新华月报》等6441册。自编文件汇集和其他参考资料主要有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委、政府关于各项工作简报、文件汇编、法规汇编、资料汇编共8714册。史志:有地方史志、专业志、史记、汉书、宗史,形成时间最早为(同治八年本)、明清、康熙共154册。

    珍贵档案资料:清代嘉庆、同治、光绪年代房地产契约。新四军第五师主要领导照片资料,中央领导李先念题词。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随县党政机关(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乡政府、警察大队)议会文件、会议记录,军事、共青团组织、有关训令及人员证件、名册、照片、任用人员名单、聘书、考试监察、毕业证、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员、司法、财政金融、邮电、教育文化等。革命历史时期江汉军区洪山地委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十分珍贵,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979年~2000年,接待利用档案110000人次,查阅档案资料31500卷(册)。利用档案资料编辑《随州志》、《随州大事记》、《中国共产党随州市组织史》、《随州历史简介》、《东西南北随州人》、《随州市档案馆指南》、《档案信息开发指南》、《档案利用效果选编》、《科技政策文件资料汇编》、《减轻农民负担文件汇编》、《死亡干部人名索引》、《右派改正人名索引》、《复退军人人名索引》、《随州市三资企业简介》、《农村实用技术精选》、《随州市工业产品创优名册》等37种400多万字。

     1995年,经过湖北省档案局考核验收,随州市档案馆达到湖北省一级馆目标管理标准。

 

第二节  地方志——无论内容

                      第三章  广电报刊

                      第一节 广电

    一、随州市广播电视局及工作机构

     随州市广播电视局前身为随县广播事业局和随州市广播事业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县、市分设),为随州市政府下设的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全市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宣传管理工作,实行以市委、市政府领导为主和省广播电视厅业务管理与指导的双重领导体制。1986年元月,局机关内设机构调整为人秘科、宣传科、计财科和事业科。次年7月,增设总编室,并将宣传科更名为录音录像制品管理科。1988年10月,局机关内设机构又调整为宣传科、技术科、录音录像制品管理科、人事保卫科、计财物资科和办公室6个科室,行政编制16人。1997年2月,局机关由6科室调整合并为办公室、宣传科、技术科、计财审计科和政工科5个科室,原录音录像制品管理科工作职能划归宣传科,行政编制11人。1998年4月,局机关实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1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6人。

    二、随州人民广播电台、调频广播电台

     1、随州人民广播电台

      在随县广播站的基础上成立的。1956年3月,随县建立有线广播站,当时,有工作人员4人。1979年底,随县设为随州市(县、市分设),次年3月新建随州市广播站,有工作人员10人。1984年4月,县、市广播站合并组建随州人民广播站,隶属市广播电视局。1988年5月,电台被市编委明文为副科级单位。1998年8月,随州人民广播电台内设办公室、编播部、经济信息部和技术部等机构,全台共有31名工作人员(编制3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7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5人。2000年12月底,全台共有工作人员28人,大专以上学历15人,中级以上职称13人,党员13人。

    2、随州市调频广播电台

     位于厉山镇南九龙山,初为随县调频广播电台,隶属随县广播事业局。其于1982年5月1日建成开播,使用50瓦功率专用调频广播发射机,向基层广播站转发县站广播信号(工作频率159.57兆赫)。1984年4月,其更名为随州调频广播电台,隶属市广播电视局,收转随州人民广播站信号。同年10月,改为转发随州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建台初期,有3名工作人员(编制4人),以后增加到5人,其中党员1人,编入市广播电视局机关支部。随着独崇山调频广播开通,该台于1992年10月撤销,其人员分别调配到系统内其他台、站工作,房地产及供电、供水设施移交给厉山镇人民政府。

       三、随州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电视调频发射台

    1、随州电视台

    于1984年5月开始筹建,当年10月建成并试播。是年11月,市政府办公室正式批准设立“随州电视台”。1988年5月,随州电视台被市编委明确为副(科)级单位,隶属市广播电视局。到1988年初,随州电视台内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部、专题部、文艺部、广告部和技术播出部,全台共有42名工作人员(定编2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23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27人。2000年末,有工作人员56人,大专以上学历38人,中级以上职称12人,党员23人。

    1990年5月,随州市广播电视局报经市政府办公室批准,在原城区有线广播站基础上建立随州有线电视台。1994年5月,随州有线电视台被市编委定为副局(科)级单位,隶属市广播电视局。1998年初,随州有线电视台内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专题部、工程部、维护管理部和播出部等,全台共有46名工作人员(编制2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7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26人。

    2、随州市电视调频发射台

    初始隶属随州电视台,1985年9月动工兴建,1988年元月正式投入运行。发射台利用七、十二两个频道发射随州电视台节目和差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发射功率分别为1000瓦和300瓦。1989年7月,其脱离随州电视台建制,成为市广播电视局直属单位。

    1992年10月,市广播电视局投资在该台安装1000瓦功率的调频广播发射机,利用106兆赫频率(次年10月改为96.2兆赫)发射随州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998年初,电视调频发射台内设办公室、技术播出部等机构,全台共有21名工作人员(编制15人),其中大专学历2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1人。

        四、随州市中波实验台

     随州市中波实验台初为随州人民广播电台中波发射机房。始建于1985年6月,次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1989年7月,其脱离随州人民广播电台建制,成立随州市中波实验,为市广播电视局直属单位。1998年初,中波实验台内设办公室和技术播出部,全台共有21名工作人员(编制13人),其中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13人。2000末,有干部职工27人,大专以上学历9人,中级以上职称2人,党员7人。

    五、随州市玉皇顶广播电视转播台

     随州市玉皇顶广播电视转播台地处随北淮河镇,成立于1986年11月,隶属市广播电视局。其电视发射机功率为50瓦,收转湖北电视台节目。后因省台信号较弱,改收随州电视台七频道节目,用四频道转播,信号覆盖淮河、小林、草店等3镇和河南邻近几个县市的部分地区。由于七频道同频干扰,1996年8月又改为收转湖北电视台十频道节目。1998年初,全台共有5名工作人员(编制4名),其中党员3名,隶属市广播电视局机关党支部。

 

广播电视事业基本情况(一)

年份

广播电视站(个)

人员(人)

有线广播

无线广播

喇叭总数(万只)

杆程公里(KM)

功率(KW)

覆盖率(%)

中波(KW)

调频(KW)

1979

28

209

12.32

8360

15.00

 

 

 

1980

28

216

11.45

8250

16.50

 

 

 

1981

28

218

10.32

8210

16.50

 

 

 

1982

30

219

9.70

7950

14.25

 

 

0.05

1983

20

232

8.32

6420

12.70

 

 

0.05

1984

21

245

1.56

5080

9.70

86.5

1.00

0.05

1985

21

249

1.30

280

7.60

86.5

1.00

0.05

1986

21

258

0.50

230

5.20

86.5

1.00

0.05

1987

35

265

0.41

200

5.20

86.5

1.00

0.05

1988

37

265

0.37

180

4.75

86.5

1.00

0.05

1989

38

268

0.37

152

4.70

86.5

1.00

0.05

1990

39

285

0.33

130

4.20

86.5

1.00

0.05

1991

39

290

0.31

130

3.85

86.5

1.00

0.05

1992

39

298

0.29

125

3.55

86.5

1.00

0.05

1993

39

312

0.28

120

3.42

93.02

1.00

1.05

1994

39

321

0.25

115

3.15

93.02

1.00

1.05

1995

39

350

0.24

100

3.00

93.22

1.00

1.05

1996

40

362

0.24

85

2.50

93.22

1.00

1.05

1997

40

380

0.22

80

2.50

93.22

1.00

1.05

1998

40

412

0.21

80

2.50

93.22

1.00

1.05

 

 

 

 

广播电视事业基本情况(二)

年份

无线电视

有线电视

卫星地面接收站(座)

电视发射差转台站(个)

发射功率(KW)

电视综合覆盖率(%)

有线电视台站(个)

终端用户(户)

传输线路(公里)

1984

2

1.05

65.00

 

 

 

 

1985

4

1.02

68.00

 

 

 

 

1986

5

1.15

70.00

1

130

1

1

1987

5

1.15

70.00

1

150

2

2

1988

6

1.18

72.00

3

270

5

5

1989

6

1.18

72.00

4

320

10

21

1990

13

1.29

73.70

5

780

30

28

1991

15

1.36

75.90

6

2100

50

30

1992

16

1.58

78.40

8

11350

80

32

1993

18

1.67

80.10

9

29640

110

34

1994

18

1.67

80.10

36

32525

150

52

1995

18

1.67

80.10

43

33670

180

68

1996

18

1.67

80.10

59

38150

200

89

1997

18

1.68

80.10

74

41345

220

116

1998

18

1.68

80.10

85

48570

245

129

 

                       第二节  报刊

         随州本地出版发行的纸质媒体有《随州日报》和《编钟之声》两家。

   一、《随州日报》

     前身为《随州报》,为中共随州市委机关报,由随州报社出版发行。随州报社成立于1984年7月,《随州报》,核定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下设编辑部、报社印刷厂;同年11月,报社成立总编室、新闻组、政文组、群工组;1985年2月,市委批准报社设立新闻科、政文科、群工科、办公室,5月增设总编室;1996年11月,随州报社更名为随州日报社,内设12个部室:办公室、财务部、总编室、群工部、经济部、政文部、副刊部、专刊部、记者部、摄影部、广告部、出版部,核定事业编制50名;2000年5月,随州日报对内设机构进行了微调,共设11个部室:办公室、总编室、记者部、摄影部、副刊部、专刊部、出版部、广告部、发行部、财务部、新闻研究室。

1984年10月1日试刊第一期发行,1985年1月1日正式出刊,时为四开4版,先为每周一期,13期后定为周二刊;1991年1月1日改为周三刊。1995年1月1日,创办《随州日报·星期刊》,报纸由周三刊改为周四刊;1997年1月1日,《随州报》正式更名为《随州日报》,并由周四刊改为周六刊;1999年1月1日,《随州日报·星期刊》扩版为四开8版;2000年8月1日,报纸再次调整刊期,由周六刊改为周七刊。、

         二、《编钟之声》

      初期为《随州广播影视》,创报刊于1989年4月。由随州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主办,由随州广播电视报社出版发行。1990年3月,定名为随州市《编钟之声》,刊发内容为本地社会新闻及广播电视节目。本报初设编辑部,1994年4月,又更名为随州市《编钟之声》报社,设采编部、广告部。1998年初,报社共有11名工作人员,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4人,初级以上专业职称的5人。2000年前,《编钟之声》的发行量曾达到35000多份。

 

第三节  服务经营

     一、随州市广播电视服务公司

     随州市广播电视服务公司于1984年4月在原县、市广播站服务部的基础上成立。主营广播电视器材和家电电器及其维修。1998年初,公司员工发展到4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6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5人。2000年底,公司有干部职工5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人,中级以上职称4人,党员10人。

    二、随州市音像制品发行站

     市音像制品发行站于1989年8月成立,主要经营录像节目出租与发行业务,为全市乡镇有线电视站提供影视节目。全站共有9名工作人员,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2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4人。站内有党员1人,编入市广播电视局机关支部。2000年底,音像制品发行站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人,助理级职称3人,党员3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