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群

 nqj0108 2014-12-31
 
 

商代鱼形玉器

    鱼形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商代青铜工具在制玉工艺中得到应用,显著提高了琢玉技术,使商代成为中国古代鱼形玉器制作史的第一个高峰期。早商鱼形玉器极少,仅见郑州二里岗及人民公园附近商代遗址有出土,查无详细资料。晚商遗址中出土的鱼形玉器数量众多。仅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各遗存中出土的数量就有100余件;山东滕州前掌大晚商各墓葬中鱼形玉器出土49件。此外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山东益都苏埠屯、河南罗山蟒张后李商墓、罗山天湖商墓、河南辉县褚丘、辉县琉璃阁、湖南宁乡黄材三亩地、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等中晚商遗址中都有鱼形玉器出土。

 

从出土实物来看,商代鱼形玉器主要分有片雕和圆雕两种。

鱼群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墓葬出土

深绿色,有暗褐色沁。双面雕,分尾平直。唇部有一圆孔。长7.45、宽2.2、厚0.24厘米。

  
鱼群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墓葬出土  6.2厘米宽0.8 0.3厘米

青色,有灰白色沁。双面雕,分尾细长平直。圆睛,口大张,口内有一圆孔。


鱼群

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出土 长5.3厘米。

浅绿色,扁平体,呈弯曲状,以孔代眼,雕刻刀法简练。


鱼群

山东省益都苏埠屯墓葬出土

长9、宽2.3、厚0.2厘米

鱼身有阴刻弯形鳞片,以阳线双钩饰鱼尾,头尾各有一孔。


鱼群
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墓出土

上,长7.1、宽1.3、厚0.2厘米

下,长8.7、宽1.4、厚0.2厘米

两件玉鱼身体相对较细,弯成的弧度约在120°到180°之间。浅黄色,带有褐色沁点,阴刻线双面雕,鱼身弯曲似璜形,作鱼跃状,阔嘴、弧背,嘴部有一穿孔,尾部扁薄似刻刀。


鱼群
殷墟妇好墓出土

长7.11、宽2.78、厚0.41厘米

墨绿色,身体圆肥,分别用阴刻弧线和直线表现鳞、鳍和尾,口部有一孔。


鱼群

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墓出土

长5.35、宽1.2、厚0.54厘米

扁圆柱体。较厚,边沿光滑,立体感较强。淡青色,半圆雕、双面雕,头宽尾窄圆睛,鱼身遍布弧线形鱼鳞。


鱼群

觽形尾鱼

湖南宁乡黄材三亩地商墓出土


    鱼形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一大门类。可迄今为止,建立在大量考古出土和传世资料之上所进行的系统研究较为不足。在这里只是对古代鱼形玉器进行简单概括和归纳。希冀为古玉爱好者提供资料,进深研究鱼形玉器的诞生、发展和内涵。鱼形玉器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均有制作,在整个制作的历史上有呈上启下的联系。

 西周鱼形玉器

 

西周玉鱼整体造型仍沿袭商代玉鱼之成规:在片状鱼形轮廓中填进圆眼、一背鳍二腹鳍、腮腺、歧尾等格式化元素,保持造型古拙朴的风格,在某些单体式玉鱼上难以区分商周之别。但在纹饰雕琢细节上,可分析商周玉鱼的区别:西周玉鱼的双圈大圆眼与商代单圈圆眼的做法不尽相同的;多数的西周玉鱼的鱼尾长度相较商代玉鱼有所增加,与身体比例为1:1,它们的尾端多为斜面或下垂作马蹄形。另外,周代玉人在商玉鱼的图案上进行加工、修正,并让玉鱼长出鸟头、兽足,还可以使玉鸟的腹下有鳍、鱼尾等创新图案。

西周玉鱼多出土早在黄河中游的关中、晋、豫一带。在殷墟时期以前,并不兴盛葬鱼的习俗,却在西周时期突然出现了具有宗教意涵的殓葬用鱼习俗,反映了地域与年代共融的俗源。西周初年至西周中晚期的墓葬中均有玉鱼出土,多出自于中小型贵族墓。

鱼群



鱼群



鱼群



鱼群



鱼群



鱼群

由西周墓葬出土的玉鱼可见其在墓葬随葬品所占的比例之大。另外除玉鱼外,石、蚌、铜鱼出土的数量也特别的多,这充分反映了周人对鱼的重视。西周早期玉鱼多出于棺内,中期以后虽有作佩饰之用,但发现在棺上,或堆置于椁室二层台上的很多。一般而言,出于棺内的玉鱼是在棺盖合上之前,即进行殡礼前,被置于棺中的,因此多为墓主生前或贴身爱惜之物。出于棺外的玉鱼,则是在移棺至墓地后,方被置于椁内,属于葬玉。

商周玉鱼的功能

古人崇玉不仅是处于财富积累的表征,更相信相信玉器本身所具备的超自然力量。玉鱼主人生前以玉鱼做饰佩;亡后治玉鱼殓葬。从商周墓葬玉鱼出土位置的不同,可以考证其不同的功能。

商代玉鱼多置于口中作为口晗及腰胸间作为佩饰。西周时期玉鱼出现了手握、头饰、背枕、下肢两股间(佩饰)、瞑目缀玉等不同的用途。如:山西天马曲村西周墓,墓主左手握玉鱼两件,鱼身素面无纹,应为殓葬的握玉。洪洞永凝堡西周墓,一对绿色的直体玉鱼出于墓主人头部左侧;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四件玉鱼皆出土于墓主人头下部,由此可以判断它们皆当为饰发之用。西周玉鱼出现在腹部、下肢两股间的也不少,在天马一曲村西周墓,墓主胸腹部有数串极细小的蚌珠组成的串饰,串饰下有玉鱼两件,偏下还有两件玉鱼压在墓主的背下。另一处墓葬三件玉鱼出于棺北部左上角,两件出于东北角棺盖上。由此可见,玉鱼主要是透过佩饰与殓葬两方面来表现其功能。

玉鱼雕琢工艺有简精之别,也与佩、葬不同的用途有关。简易工的一般作为葬器,精细工的用于随身佩带。此外,还有阴工、阳工的区分,工强、工弱的不同,体量大小的差异等等,符合当时的先民们阴、阳有界的理念。

玉鱼的葬玉功能体现在西周墓葬中,棺罩下作为饰棺之“鱼”的作法正式将玉鱼纳入了葬玉的范畴。玉鱼作葬具之饰,缀于棺罩四角,即所谓“鱼跃拂池”之意。闻一多曾提出“鱼”繁殖说并影响现代,通常认为中国古代以来以鱼、贝类作为生命力和繁殖力的象征。也有一说认为玉鱼因其与河伯有关,故以鱼作为灵魂乘骑以导魂升天的功能。

 

鱼群

鱼群


NQJ0108-欢迎您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