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上石柱山

 lainfengmian 2014-12-31
林枫眠
 
  2013年4月21日我去过一次石柱山。遗憾的是,骑到石柱山后,因体力不支,加上坡度大,我只骑了一小段山路,为此我写下日志《上不去的石柱山》。
  因为没上去,心里总有一个结,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能骑上去,哪怕连骑带推!恰好正能量和富士两个群9月28日共同组队去石柱山,于是我约好习工,一起跑一趟。
  去石柱山要经赞皇县城。骑行公告说:早7点在南二环和红旗大街路口集合,7点15出发。
图片
  集合。
 

图片
  涵涵没吃早饭,我给了她一块月饼。

  三环以南的红旗大街是一条新修的路,虽然没有完全峻工,但已经能够通行,除个别村落道路极烂外,整体路况极好。和装院路比起来,其路况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尤其是大车不多的时候,红旗大街道路宽广,两旁是广阔的原野和成熟的庄稼,田野风光令人心情舒畅、使人陶醉。
图片
  路况不错的红旗大街。

图片
  骑行至南吴会。

图片
  右拐通往赞皇县城。

  7点20分出发,9点50分到达赞皇县城槐泉东路和县城东环路的交叉路口。
  到了赞皇,也就完成了大部分行程。下一个目标就是赞皇县城以南的南平旺水库。我们到南平旺水库的时间是11点,此后,从水库骑行几公里,可到石柱山。
图片
  赞皇县城。

图片
  太行明珠。

图片
  从赞皇县城骑往南平旺水库的途中,卫子从路边的饭店灌了一瓶自来水。

图片
  穿黄衣服的骑友叫豆包,骑到这儿时她的水喝光了,我的后货架上带有一大瓶水,我给豆包的瓶子加得满满的。在帮助骑友方面,我毫不吝惜,自以为是个爷们儿!

图片
  卫子伸出手指。什么意思?不是一直喝,是一直走!

图片
  通往南平旺水库的小路。

图片
  路的对面有一牌子:大量购销核桃。

图片
  通往水库大坝的陡坡。

图片
  真爷们!

图片
  不简单!

图片
  勇士

图片
  水库一旁的建筑,右边的很像子弹,但不知有什么用途。

图片 

  涵涵和豆包坐下来就吃,我要离她们远点儿,因为离太近了容易饿!

图片
  远眺。

图片
  南平旺水库。

图片
  卫子坐船头。

图片
  百味在岸上走。
 
  石柱山位于县城南15公里处,海拔599米,为县南境最高山峰,是赞皇和临城两县的分水岭,历来为官山。其因如刀削斧劈、高耸入云的擎天石柱而得名。石柱山的风光如何,我不用多说,或许我们转的范围不够大,感觉一般,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图片
  石柱山景区入口。

  水库东边有一条混凝土小公路,一路上坡通向石柱山。骑行1公里左右,到赵家庄。再行半公里,石柱山脚下出现一院落,门前石碑上刻着“白衣庵”。
图片
  白衣庵。

  这次来石柱山我才知道,通往石柱山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从白衣庵前直行,盘旋而上,这条路坡度较缓,至少你通过努力可以骑上去。别一条则是从白衣庵右拐,这是一条从北面上山的路,为当地人修建的水泥路。小路没有盘山,直上山顶,基本上全是陡坡,极其变态,“上不去的石柱山”实际是指这条路。
  上次来石柱山走的是南坡,这次我们直接上北坡。上石柱山前,大家意识到难度大,于是一部分人留在石柱山牌楼处,另一部分人上山。当时大家说能上就上,不能上就下来。
图片 
  是上是留?
 
图片
  能上就上,上不去就推。

  “曾经沧海难为水”,当你上山时才发现,这里的坡太难爬,刚上时还勉强骑行,等骑到一片沙石路面时,大家纷纷下车。抬头前望,眼前都是布满碎石的大陡坡。陡到什么程度?有人形容:如果你能骑,用一个小木棍,在你的前轮一拨,你就会一路后滚,如果你身体足够结实,就滚到山底见了;如果不够结实呢?哈,那一准儿散架了!这种陡坡,别说骑了,你推车都很困难,推行过程中码表显示,速度为1-2公里/小时,形同蜗牛!
图片
  遍布碎石的陡坡。

图片
  上山的路不好走。

  推了不长时间,有几位骑友不想上去了,又过一会儿,我前面的一位骑友彻底放弃,推车下来。前面看似垭口,在我前面的5位骑友已经看不到踪影,就剩下我一下人,孤零零的。上还是不上?内心很是矛盾。坚持吧,至少要坚持到前面的垭口。
图片
  不想再上的骑友。
 

图片
  不上了。

图片
  我前面的那位骑友也下来了。
 

  当我推到垭口的时候,才发现,这哪是什么垭口啊,前面还是陡坡。向前看,领头儿的5个人早就不见了踪影。这变态的坡,再推车上去已经毫无意义,其实去还是回也就一念之间,回来的意念终于占了上风:不受这洋罪了,回去! 
  别以为回来就可以骑,这陡坡你也不敢骑,全是推车下来。 
 图片
  我独自推上这个貌似垭口的地方。
 
图片
  我推过的路,走了三分之一多。好漂亮的一只大鸟,五彩斑斓,在天空中飞翔。  

  经过白衣庵的时候,我停下车,想到庵里参观,刚要进大门,院里一条大黄狗不停地狂吠,这条大狗也没拴链子,这明摆着是不让参观啊。这里的出家人,不厚道!!
图片
  白衣庵。

图片
  白衣庵正门。

图片
  不厚道。

  来到石柱牌楼,我一屁股坐下,豆包给我拿来好吃的。这个时候,心里就装着一个字:吃!连卫子的一个驴肉火烧都让我吃了,现在想起来,有点儿对不住人家。  
图片
  小房旁边有我们的留守人员。

图片
  当地收秋的百姓。
 
  从山上下来的一位骑友经过白衣庵时,偷了出家人种的白萝卜,不过骑友说这不叫偷,叫顺。简单地擦一擦,把萝卜剥皮切成块,大家分而食之。一大块萝卜进肚,神清气爽。旁边的一位大姐说,吃这么多中午你还能吃饭吗?嘿嘿,你可太小瞧我了。
  1点半左右,上山的5位壮士下来了,大家合影留念,到北平旺村吃大包子。
图片
  成功登顶的卫子。

图片
  卫子、百味等5人回来了,习工说累得够呛!

图片
  北平旺村。

图片
  大包子。

图片
  鸡蛋汤。

图片
  据说站着吃吃得多。

图片
  抢了一碗。

图片
  想媳妇了。

  北平旺的大包子既便宜又好吃。我吃 了三个半,加一碗鸡蛋汤。一顿饭下来,每人平均4块钱。Kao!太便宜了。
  回去路上,卫子领骑,速度在28迈左右,回来途中三次补带,晚6点在今早出发地赶上百味等人,总行程150公里。
  没去过石柱山的可以去一次见识见识,去过的再去第二次的意义不大。上北坡,坡度太大,失去骑行爬坡的乐趣,还不如就近骑铁过门和骑者岭。只是两次骑行我都没登顶,留有憾。石柱山,对于我来讲想去又不愿意去,如同“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绝不象衡水湖、金华寺那样让我留恋,另我向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