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回眸(4):王寿彭的“偶然诗”

 杏坛归客 2014-12-31

王寿彭的“偶然诗”

回眸(4):王寿彭的“偶然诗”

(王寿彭的书法)

    王寿彭(1875—1929年),山东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中状元,曾任湖北提学使、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等职。

    王寿彭能中状元,据说是因为名字吉祥如意所致。殿试之后,原拟一甲第一名是驻防广东的汉军旗人左霈。然而,究其姓名,“霈”固然有“甘霈流滋,五谷丰登”或“仁育为心,霈泽无涯”的雅意,但其姓是“左门旁道”的“左”字,不配当“元”。原拟一甲第二名是贵州遵义人杨兆麟,“麟”为瑞兽,“兆麟”虽吉祥,但其人姓“杨”,再吉祥也不过是别人杨氏一族一姓之事,依然不是做“元”的理想人选。读卷大臣们选来选去,找到了王寿彭这个名字。王,即帝王、天子;寿彭,有“寿比彭祖”的意思,据《神仙传》说,彭祖活了767岁,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人物。恰好,1903年是慈禧太后69岁,清廷正在筹备明年的70寿典,读卷大臣为博取慈禧太后的欢心,有意将不是第一名的王寿彭的卷子置于殿试卷的前列,进呈慈禧太后钦点。慈禧太后一看,非常高兴,毫不迟疑地点了王寿彭为状元。

    后来,当王寿彭听到这一传闻后,非常风趣地写了一首打油诗:

有人说我是偶然,

我说偶然亦甚难。

世上纵有偶然事,

岂能偶然再偶然。

    王寿彭是否是偶然因名字吉祥而中状元,今人难以断言。不过,王寿彭确有真才实学,他活了55岁,留下了《考察录》一书和许多诗文稿,他的书法也颇见功力,在他的家乡留下了不少墨迹。

                            ——发表于《山东工人报》2002年11月3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