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敖德私家书单|适合爸爸读给孩子的书

 小新绘本馆 2014-12-31

  耕林童书馆总编辑 敖德/文

  在中国做人累,做男人更累!工作强度大,上班路途远,房子往死了贵,开车哪儿都堵,下班后有人还因为应酬晚回家。这个现实可能导致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爸爸们的缺位。孩子缺少爸爸的陪伴,对孩子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我推荐10本书适合爸爸们读的书,希望爸爸们通过给孩子读书,做游戏,回归家庭,懂得和了解孩子。爸爸的肩膀是孩子的山,他的爱里还裹着一颗温柔细腻的心。

  1《我们去钓鱼》

[台湾]邱承宗/文图

  这是一本令人落泪的故事,是爸爸写给孩子的一封深情书,直抵心灵深处的感动。台湾儿童文学作家刘思源在评论文《追寻父亲的背影》中说,如果有一天你走了,你想留给孩子什么?大部分人都希望给孩子留下一下有形资产,如房子或钱财,这反应出心底最真实的盼望(或是恐惧)——孩子能够一生丰衣足食。而本书的作者,却传达另一种无形却真实的资产——如何把思想和信念代代传下去,延续我们的热情、奋斗和希望。

  2《我和爸爸》

[日]宫本忠夫/文图 彭懿/译

  这又是一本父子去钓鱼的故事,熊爸爸和熊宝宝一问一答的对话,令人莞尔并感动。孩子成长中经历的所有事,都会印刻在爸爸的眼里和心里,也会印刻在孩子的心里。童年美好的是无忧无虑、和爸爸妈妈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等孩子长大了,希望他们还记得,那段爱的时光。

  3《大大熊和小小熊》

[美]奥利维尔邓瑞尔/文图,王芳/译

  我相信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200%的,那么孩子对我们的爱也如此吗?大大熊要求小小熊把粥喝光,把红围巾系紧,顽皮的小小熊总爱跟他对着干,可大大熊只要一盯着他的眼睛小小熊总是会妥协下来。一天,强壮的大大熊感冒了,小小熊为他沏上加了好多蜂蜜的蓝莓茶,像大大熊平时做的一样叮嘱他:“快爬进被窝”“把这杯茶喝了”,还给大大熊讲了一整晚的故事。大大熊的爱在小小熊身上的反馈,我想应该是所有父母所期望的吧。

  4《那天,我用爸爸换了两条金鱼》

[美]尼尔·盖曼/文  [美]戴夫·麦基恩/图  杨玲玲 彭懿/译

  你家是不是有一个这样的爸爸呢——每天下班回家后,吃完饭就坐在那里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看手机?书里的爸爸就是这样的人,他看报纸的时候对任何事都不关心。所以当小男孩想换朋友内特的两条金鱼时,恶作剧地选择了正埋头看报、其他什么也不知道的爸爸。没想到爸爸继续“流通”,在孩子们手里被换了电吉他、大猩猩面具、兔子。男孩和妹妹一路追踪,怎样将爸爸被换回来呢?作者是科幻界鬼才尼尔·盖曼,他的绘本会给你更深层的思考和冲击。

  5《长大了当什么》

[美]派特西·斯凯瑞/文  [美]理查德·斯凯瑞/图  敖德/译

  这是美国著名的“小金色童书”系列里的一个故事,收录在《金色童书名家精选》第一辑里。作者是斯凯瑞夫妇,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小小的一本书,传达了一个朴素的价值观:守护家庭。兔宝宝的所有家人亲戚都在构想兔宝宝长大了当什么:警察,小丑,儿科医生,开糖果店,火车司机,海滩救生员,农夫,邮递员……可是,这都不是兔宝宝长大后想做的——原来,他长大了想做一个好爸爸!你知道好爸爸的标准是什么吗?

  6《晚安,小熊》

[美]派特西·斯凯瑞/文  [美]理查德·斯凯瑞/图  敖德/译

  这本书同样收录在《金色童书名家精选》第一辑里,作者同样是斯凯瑞。这本书讲的是睡前父子俩一段甜蜜的游戏时间,熊爸爸假装怎么也找不到小熊,在家里到处找,厨房里,橱柜里,床底下……其实小熊一直就在熊爸爸的肩膀上。如果你家里也有一个这样的小家伙,每晚睡觉前都精力充沛,不肯去睡觉,建议爸爸们像熊爸爸一样做个游戏,孩子一定会带着笑和满足进入梦乡的。

  7《罗拉要去非洲》

[加]安娜·维尔纳夫/文图 王芳/译

  当孩子遇到了委屈,或者受了欺负,你是怎么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的呢?罗拉就是受够了三胞胎哥哥的欺负,要离家出走,去非洲!陪伴她“离家出走”的是家庭司机吉尔伯特,他们“坐船”,“穿越丛林”,“坐飞机”,“骑骆驼”,“穿越沙漠”最后到达了“非洲”。我给儿子读完这个故事后,他说:“爸爸,在中国再也找不出像吉尔伯特这样的大人!”爸爸们一般更有幽默感,一定要看看这本书,不仅会有共鸣,还能学学吉尔伯特不着痕迹的化解孩子负面情绪的方法。姊妹书《罗拉的妹妹配方》里,罗拉爸爸的“生妹妹就像做蛋糕一样需要配方”的解释也是让人醉了。

  8《大提琴之树》

[日]伊势英子/文图 彭懿/译

  对自然和艺术的传承,联结了祖孙三代。爷爷种树,爸爸做琴,“我”拉琴,这本书是“人与树的交响诗”,是能听得见音乐的绘本。在四季循环中,自然和艺术的生命代代延续着。“我”从爸爸和爷爷的身上延续了家族的传统和追求,爸爸们给孩子读了这本书后,它是否会引起你思考——你希望孩子从你和家族身上延续哪些东西呢?

  作者是被誉为“疗愈系绘本天后”的日本人气作家伊势英子,她的作品都离不开“人与树”的主题,唯美浪漫,并充满了人文情怀,在这本《大提琴之树》达到了一个巅峰。

  9《爸爸,你能听见吗?》

[荷兰]塔玛拉·博斯/著  安娜玛丽·梵·哈灵根/绘  王芳/译

  这是一本从绘本到文字书过渡的桥梁书,获得了荷兰旗帜奖。保尔的爸爸去世了,年纪尚小的保尔还不懂得死亡,他觉得爸爸还能听见他。他向爸爸述说他们共同的往事,告诉他正在发生的事情。孩子的语言字字平时,但却句句流进读者的心间,孩子用心跟爸爸交流,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任谁都会动容。

  10《斯洛格的爸爸》

[英]/大卫·阿尔蒙德/著 [英]戴夫·麦基恩/图  杨玲玲 彭懿/译

  这本依旧是桥梁书,作者是获得2010年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的大卫·阿尔蒙德。《斯洛格的爸爸》属于图文小说,画风充满了魔幻和电影语言,融合了实物和虚构,故事讲的也是父子之情,去世的爸爸遵守了生前的诺言:在春天来临时,会回来看斯洛格。

  那天,在公园的长椅上,他真的见到了去世的爸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