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点疼而已 ”,把汁挤出来擦在患处,没花钱就治好了。 头龙尾呢,因为带状疱疹中医叫缠腰龙,所以就是在疱疹的起始部位来做这个隔姜灸。 准疱疹进行点灸,可听到“叭”的爆破声。灸疗部位分头、七寸处、尾三部 分,先灸7寸处,再灸头部, 后灸尾部,灸后即感痛减。1~2天后复诊再行此法(一般不超过3次)。(2)围针组:用2寸毫针于疱疹边 缘正常皮肤处手刺进针,针尖刺向病灶中心部分,捻转使之得气,每隔2~3cm刺入一针,接G6805治疗仪 ,调以疏密波,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min左右,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1~2天,继续下一疗 程。 疱疹泡顶上行灸法 ,以爆有声响为佳 ;而后根据疱疹所损伤皮肤面积间距 4~ 5cm选疹泡以行灸法。灸后 给予单层敷料稍保护局部创面。与聚肌胞治疗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 35,治愈 2 7例 ,好转 7例 ,无效 1 例 ,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 30 ,治愈 15例 ,好转 9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为 80 %。两组间疗效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提示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有效。 蛇盘疮(带状疱疹)简易快捷疗法
治疗方法见效慢,最简捷的疗法是用七星梅花针(如果没有可以用三棱针)叩刺病变局部,然后用拔罐将 淤血拔出,用罐后,局部会出很多黑色胶状淤血,痛痒瞬间消失,三天左右就会结痂,疾病消失。 药物疗法:麻黄6附子6细辛3六剂水煎服。
将艾条点燃隔着姜片放在疱疹的起点和终点 全是因为带状疱疹这种疾病的特殊性,带状疱疹的疼痛本身就具有周期长、疼痛剧烈的特点,很多患者在 疼痛无法忍受的时候都会自行选择一些止疼的方法,像石玉琴那样,用冰块敷、擀面杖顶,甚至拿板子使 劲拍打,尽管这些办法能够暂时性的缓解疼痛,但是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严重时甚至会有出现一些损伤 药的原因,出现了手指伸屈不利的后遗症, 约以4~9壮为宜。
治疗方法有两种:第一是手法治疗。如痧病用刮痧法(刮痧、撮痧)治疗;腹痛背痛用拔火罐(拔罐)治疗; 小儿积聚一类的疾病用捏脊(捏积)治疗;疳积用挑疳治疗;“缠腰蛇”(腰部带状疱疹)用闪火法治疗;风 寒感冒、腹痛泄泻、扭伤用火炙疗法,如朱永定的“草纸炙”,用草纸卷成如筷子大小,用火点燃,在一 定部位或穴位上点灼,达到治病效果。高烧惊风、赤眼红痛等用放血治疗;下肢病痛用针刺治疗,还有拍 打法、按摩法等。这些方法简单实用,治小伤小病效果显著。第二是草药治疗。草药分干草与鲜草。每户 农家都贮备数种干草,住家周围荒地还种有鲜草,如虎耳草、海金沙、白毛藤等,以备急需。大多中年以 上农民都掌握10余种草药的功效,能治8~9种病。有的农民把治病医疗实践经验记录下来,代代相传、补 充、完善,逐渐演变成民间单方验方,形成独特的疗法、方药。迄今一些单方验方仍发挥作用。 在我们那里,土话叫这种叫“飞蛇”,环一圈人就挂了。我这个有点发言权 我当时得过飞蛇,一开始只有一点点,看什么鸟医生都没用,中医西医全看过了 那个民间老阿姨拿了符文烧了下往我的影子晃了几下,又拿灯芯对着“蛇头”就是我脖子处的几个穴位( 我那个飞蛇长在肋骨边上,和脖子不沾边)烫了几下,结果过几天就慢慢好了,半个月就痊愈了 民间秘方治疗 1、烟袋油 2、针刺大拇指关节 4天就有明显效果! 上述民间指法都要求忌水,如能做到,一则好的速度快,一般一周左右,二则减少疼痛! 根左右,刮3天即可痊愈,不需忌水!
连翘10g 炒黄芩10g 全当归10g 桃仁10g 山甲片10g 瓜蒌皮15g 丹参30g 生山楂30g 生麦芽30g 薄荷叶5g 忍冬藤5g 酒军3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45天。 适应病证 女性胸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郁热内蕴络脉不通之证。 病案举隅 王某,女,41岁。6个月前右胸(4、5肋间乳线至腋中线)患带状疱疹。治疗4周后,疱疹除 ,遗留下疼痛不止,入夜尤甚。痛不可近衣物,喜冷毛巾外敷。1月后出现停经及少量溢乳,否认有用冬 眠灵、利血平等药物史。今又出现低热(37.6℃),伴乏力,体重减轻,夜间频欲饮,但饮量不多。右侧 患处可见色素沉着斑,乳房无肿块。舌质红,脉细弦。头颅x线片示蝶鞍部无异常。血prl 62ng/l。属带 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异源性高prl血症。为肝郁化火之证。治当舒郁清火通络。予以疏郁清火通络汤,连 服45剂,痛止,乳退,prl<23ng/l。病告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评 按 本方为自拟方。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湿去热存,结聚滞留不能发越,气血涩滞不畅, 郁而化热,气火发于中之病机而设。肝主疏泄,且胸胁为肝经之所循,而女性又多郁证,故本方主要从肝 论治以清郁火。方中柴胡、香附、瓜蒌皮、川芎疏肝顺气;夏枯草、丹皮、生山栀、连翘、薄荷叶、炒黄 芩、忍冬藤清降气火;丹参、全当归、酒军、桃仁、山甲片、生山楂、生麦芽养血活血通络。诸药合用, 达疏肝清火、辛润通络之功,使气机畅,郁热除,络脉通,气血平而病愈。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描述及治疗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 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 免疫。
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 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动繁殖而激发带状疱疹。
皮疹特点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 溃疡。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 自觉症状自觉疼痛,剧烈难忍。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感觉过敏,轻触诱发疼痛。疼痛常持续 至皮疹完全消退后,有时可持续数月之久。 皮疹初起为皮肤发红,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1-2天后迅速演变成为水泡,水泡沿神经近端 发展排列呈带状,数天后,疱壁松弛,疱液混浊,而后逐渐吸收,干痼。愈后遗留暂时性的红斑或色素沉 着。 西医治疗:
2.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3.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4.未生过水痘的小儿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患者,以免波及小儿。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描述及治疗 带状疱疹的特点是,沿神经的走向分布,皮肤上的疱呈一长串,所以中医称之为“蛇丹”。由于它常发生 于胸背部,沿着肋间神经的走向分布,所以民间也称它为“缠腰龙”。这种病毒能长期潜伏于人体内,当 人的抵抗力下降时即会发病。因此,外伤、手术、感染、肿瘤等都能诱发此病。 病变部位的皮肤,有灼热、刺痛感,数天后,会出现密集的小水泡,周围皮肤发红、病变部位如火烧灼一 般疼痛。病情较严重的可见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带状疱疹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偶尔也有两 侧同时发生的。一般发生于胸部,也有发生于面部沿着三叉神经分布的。发生面部的,有时会连累到眼睛 ,影响视力。一般2~3周后自愈。且不留疤痕,但少数病人仍常有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止痛和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用1%樟脑、5%硫磺炉甘石洗剂、0.5%新霉素软 膏加扑粉外用,注射维生素B12。连累到眼部的,可用疱疹净眼膏。必要时,可注射转移因子或丙种球蛋 白。此外,应查出诱发带状疤疹的疾病进行治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常见于腰胁间,蔓延如带,故有“缠腰龙”之称。在中医学中, 还有许多名称,如“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等都是指本病。 带状疱疹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病前局部皮肤往往先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伴有轻度发热、全身 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亦可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患部先发生潮红斑,继而其上出现多数成群簇 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水疱透明澄清,疱壁紧张发亮,疱周有红晕。数群水疱常沿 皮神经排列呈带状,各群水疱间皮肤正常。10余日后水疱吸收干涸、结痂。愈后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 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疱膜破溃形成糜烂,甚至坏死或继发化脓感染。全病程约2~3周。 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经痛是本病的另一大特点。一般在皮疹出现前1~2天即有神经痛,直到皮疹消退。疼 痛的程度轻重不等,且与皮疹的严重程度无一定的关系。通常儿童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很轻或没有疼痛,而 老年患者多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而且约30%~50%的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 常持续数月或更久。 由于带状疱疹发病较急,疼痛较剧,且在发病之初不断有新疹出现,真如龙蛇爬行一般,有些患者会感到 恐惧。而且在民间还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即缠腰龙如果在腰上缠绕一圈就会死人,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更不会围成一 圈。除常见于腰、腹部外,还可发生于胸部、四肢、颈部、耳、鼻、眼、口腔等。少数严重者可发生带状 疱疹性脑膜脑炎以及胃肠道或泌尿道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与水痘是由同一种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但是临床表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我们 知道水痘是一种传染病,那么带状疱疹是不是也会传染呢? 表面上看,这两种病没有什么关联。水痘好发于3~9岁儿童,无神经痛;带状疱疹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 人,疼痛剧烈。二者的皮疹形态及分布特点也不相同。然而这是同一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先后引起的两种致 病过程。带状疱疹的发生不是由体外的病毒引起,而只能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复发所致。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在体内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症,散布全身,导致人体发生水 痘。水痘愈后病毒可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至成年后由于机体免疫力下 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潜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 可沿神经轴突至支配的皮肤细胞增殖,于是此神经节支配的皮区出现一串带状的疱疹,故称带状疱疹。 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 ① 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会感染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但只有一部分出现水痘的临床表现,还有很多人感染 后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微而被忽视; ② 初次感染后人体产生持久免疫力,很少再患水痘,但特异免疫力不能清除神经节中潜伏的病毒,故不 能阻止带状疱疹的发生; ③ 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其诱因有很多,如感冒、过劳、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艾 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放射治疗、烧伤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锑剂、砷 剂等)。可见,在人的一生中可先后患水痘或带状疱疹,也可只发生其中一种,或虽感染病毒而无任何表 现。 理论上讲,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中有病毒,如果对本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接触了疱液会被感染发生水 痘,但这种机会比较少。成年人则大多具有免疫力,故即使接触也不会发病。所以,带状疱疹不会在人群 中引起流行。带状疱疹患者也不需要特殊隔离,但应避免与儿童密切接触。 西医学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药有阿糖腺苷、无环鸟苷及干 扰素等。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林、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局部患处可用2%龙胆紫溶液或复方地榆氧化 锌油(生地榆10g,紫草5g,冰片2g,氧化锌油加到100g)外涂。若有继发感染,可用新霉素软膏外搽。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 (1)热盛证证见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 苔黄,脉弦滑。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化裁。亦可服用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盛证证见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 。治宜健脾除湿法。方选除湿胃苓汤化裁。 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属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方选柴胡疏肝饮化裁。 外用中药可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或祛湿收干之药水煎外敷,另外水疱未破者可用金黄散,水疱已破 者可用四黄膏外涂。 此外,中医针刺疗法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对后遗神经痛亦有疗效。 不论何种方法,带状疱疹的治疗应掌握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经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带状疱疹完全清退后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肤完好无损却不敢触及。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其疼痛的体质是受累神经节的炎症甚至坏 死,疼痛的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与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 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故很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特别是平素体质较差,或治疗不及 时者,此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治疗】 体针 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 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 有效率为97%[2~8]。 穴位激光照射 :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 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 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 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耳针 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穴位注射 林氧化锌软膏。 皮肤针 状区大小。如在胸胁部,取相当于胸段长度;皮损在下肢,取腰骶段长度。然后,以较强手法叩刺平行线 和环周线,皮肤针针尖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针尖接触皮面应短暂(约每秒2次),针间距离0.5~1.0厘米 左右。每条刺激线连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艾灸 灸痛即吹去未燃尽之艾炷。再以同样的方法,延伸至 远端疱疹密集处各灸一壮。1次即可,如不愈,隔5 天再灸1次。 泛性回旋灸,以病人感觉灼烫但能耐受为度,灸治时间据皮损面积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约30分钟。二为用 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应注意艾火宏壮,集中于疱疹顶部,以有灼热麻苏苏 的特殊感觉沿肋间隙或经脉循行路线感传为佳。三为“围灸法”,用艾卷在病损处由中心向周围围灸,直 灸至局部潮红,患者自觉舒适,不知痛为度,通常需时30~40分钟。上述三法,可任选用,每日1次,4~ 7次为一疗程。 ,均在5次内获得痊愈[18,19]。另30例,用双支艾卷同灸法,经治7次,结果痊愈17例,显效4例,有效4 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20]。 火针 刺疾出。阿是穴则采用疱疹周围围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针孔清洁,勿用手抓挠。 拔罐 将罐依次拔在疱疹密集簇拥之处。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选,但必须拔紧。如松弛不紧者,一定要重新吸拔 。罐数,按病灶范围而定,以排满为度,留罐约15分钟。留罐期间,如罐内出现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后 如有破溃者,外涂龙胆紫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霉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 刺血 许,外涂于疱疹之上,每日3~5次,不计疗程。雄黄酒泡制:雄黄少许研成细末,装入瓶内,罐入酒水各 半调和而成。老年或体虚病久者,同时服人参败毒散,加黄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剂,早晚分 服。 灯火灸 一根,约3寸长,一端蘸植物油,点燃后迅速将燃着端接触穴位的皮肤,一点即起。施灸处可出现绿豆大 的水泡,不必处理,会自行消退。每日1次(注意,第二天灸灼时,宜在原灸点之旁边),4次为一疗程。
民间秘方治疗 1、烟袋油 2、针刺大拇指关节 4天就有明显效果! 上述民间指法都要求忌水,如能做到,一则好的速度快,一般一周左右,二则减少疼痛! 根左右,刮3天即可痊愈,不需忌水! 很不错!很全面.这个问题最重要也是最讨厌的问题就是有些人后遗神经痛迁延不愈,患者非常痛苦! . 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86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 灯草灸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缠腰火丹”,属于中医“蛇丹”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病毒引起的急性 炎症性皮肤病。我们经过反复摸索、探讨,采用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4例中,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围针组,2组病人治疗前各项内容基本相 同,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疱疹部位常规消毒后,取灯心草1根,蘸油(植物油)点燃后,以快速动作对 准疱疹进行点灸,可听到“叭”的爆破声。灸疗部位分头、七寸处、尾三部 分,先灸7寸处,再灸头部, 后灸尾部,灸后即感痛减。1~2天后复诊再行此法(一般不超过3次)。(2)围针组:用2寸毫针于疱疹边 缘正常皮肤处手刺进针,针尖刺向病灶中心部分,捻转使之得气,每隔2~3cm刺入一针,接G6805治疗仪 ,调以疏密波,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min左右,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1~2天,继续下一疗 程。 表1 2组病人治疗前一般资料略 1.3 疗效观察 痊愈:疼痛消失,疱疹全部消退;有效:疼痛明显减轻,疱疹部分消退;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 ,疱疹无甚变化。 2 治疗结果 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略 经统计学处理:χ 2 =24.39,P<0.01。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2岁,干部,2000年9月14日就诊。2天前感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腰背部有灼痛感。今晨起床 时发现灼痛部位出现成簇的疱疹,并向腹部蔓延。诊断为带状疱疹,予以灯草灸治疗,灸后即感疼痛消失 ,第2天发现疱疹全部干结、结痂,随诊半月未复发。 4 体会 用灯心草灸疱疹,使湿热毒邪充分外泄,有“宛陈则除之”之意,湿热毒邪得以及时祛除,疼痛骤减,打 破了“热证忌灸”的传统认识;关键是灸疱疹时,部位要准确;带状疱疹系常见皮肤病,目前治疗方法甚多 ,我们采用传统灯草灸疗法治疗此病的尝试,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法取材方便,费用低廉, 疗效快速。 作者单位:225400江苏省泰兴市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3-09-13) 闪火加浮针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30例 王曼苏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病症,笔者近年来采用闪火加浮针围刺法治疗本病30例,取得了较 满意 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下肢部7例。 燃,甩动手腕,使火苗烧灼皮疹部位,当火苗一接触皮损部位时,立即用消毒纱布压 住火 苗,以局部皮肤感 觉有一过性轻微烧灼痛为度,动作宜轻、快。反复操作3~5分钟,使皮 疹周 围皮肤潮红,疱疹顶部略见焦 暗为宜。随后施浮针围刺,即在距疼痛部位2~3寸的周围用 2~2 .5寸毫针快速刺入皮下,然后沿纵向或横 向将毫针贴于皮下,针尖直对病灶刺进,施用泻 法,以令皮肤 感刺痛为佳。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另配 合谷、太冲、太阳等穴以调节阴阳,每2日 治疗1次 ,痛甚者可每日治疗2次,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 愈者3例,10次以上治愈者1例。 清泄患处经络肌肤热毒之壅滞,同时又起到局部杀菌、干燥病灶的作用。另配合浮 针围 刺,通过刺激肌皮 神经末梢,引起保护性反应,释放出神经介质,使局部微循环得到改善, 达到 调动防御机能,促进机体修复 的作用。本法可大大减少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且简单 易行 ,费用低廉,值得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415000
【概 述】 回旋灸法又称熨热灸法。是指将燃着的艾条在穴区上方作往复回旋的移动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本法能给 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剌激。回旋灸的艾条,一般以纯艾条即清艾条为主,近年来,临床上也有用药艾条施灸 ,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报道较多的为赵氏雷火灸法,以独特的配方研制成的药艾条作回旋灸,用于治 疗某些五官科及妇科病证。 【操作方法】 回旋灸的灸条分为清艾条(包括无烟艾条)和药艾条。回旋灸的操作法有二种:一种为平面回旋灸。将艾 条点燃端先在选定的穴区或患部熏灸测试,至局部有灼热感时,即在此距离作平行往复回旋施灸,每次灸 20~30min。视病灶范围,尚可延长灸治时间。以局部潮红为度。此法灸疗面积较大之病灶;一种为螺旋 式回旋灸,即将灸条燃着端反复从离穴区或病灶最近处,由近及远呈螺旋式施灸,本法适用于病灶较小的 痛点以及治疗急性病证,其热力较强,以局部出现深色红晕为宜。 【主治病证】 本法适于病损表浅而面积大者,如神经性皮炎、牛皮癣、股外侧皮神经炎、皮肤浅表溃疡、带状疱疹、褥 疮等,对风湿痹症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有效果。另可用于近视眼、白内障、慢性鼻炎、以及排卵障碍等 。 【注意事项】 同温和灸法。 【临床应用】 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取穴:阿是穴(茎乳孔)、地仓。 治法:上穴均取,选患侧。嘱患者侧卧位,患侧面部在上。取清艾条点燃悬灸上穴,均为回旋灸。其中阿 是穴即茎乳孔的悬灸范围为乳突及茎突之间。灸时距穴位2~3cm,往复回旋,直至局部皮肤温热,潮红而 无痛感为度。但在灸地仓时应灸至出现轻度抽搐为好。每穴灸5~10min,最长不超过15min,每日1次,10 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7日。在此期间嘱患者用温热水洗脸刷牙,保暖患侧,并停止其他一切治疗。 疗效:共治50例,结果:临床痊愈32例,其中:经治疗3次,临床治愈11例,治疗10次而愈者12例,治疗 20次后愈者9例;经3个疗程治疗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 2.带状疱疹 取穴:分二组。(1)根据脊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规律,确定皮损及疼痛部位所属的胸神经,取该神经根相 应的背俞穴。一般以2~4穴为宜。(2)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任取其中一组穴位。取背俞穴时,先视皮损大小,用清艾条2、3支(每支25g)。点燃后,在局部 行回旋灸,至皮损部充血发红,疼痛瘙痒感消失为度,每次约灸20~30min。阿是穴,即疱疹皮损局部, 可在皮损带四周3cm范围内先常规消毒后,以经严格消毒的三棱针快速点刺疱疹疹点正中,深约0.3~0.5 寸,刺破水疱,可见少许黄水或污血溢出。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挤压疱疹,再将三根清艾条捆成束,点燃吹 旺火、来回往返旋转熏灸每一个疱疹及皮损带四周约3cm范围内,垂直距离以离皮损处约l~1.5寸,以患 者感觉反复出现能忍受的痒、胀、热、舒适为度。要求边吹旺火边回旋熏灸,灸治时间宜长,以灸治黄水 或污血不再溢出,疱疹点由发红至发暗、转黑为止,约30min左右。亦可艾炷无瘢痕灸。回旋灸法同前, 艾炷灸的方法为先以5%稀碘溶液作穴位皮肤擦拭消毒,然后涂以少量凡士林。选用优质艾绒,制作底面直 径为0.6~0.9cm、高为0.6~0.8cm圆锥形艾炷,置穴位处后以线香点燃,口吹或手扇微风,令其速燃。可 在灸处附近皮肤作轻微抓瘙和拍打,以分散灼痛感,待患者实在不能忍受时撤去残炷,更换新炷,每次约 以4~9壮为宜。治疗期间皮损局部不得沾水,可不覆纱布,暴露疱疹面。上述方法1日1次,疗程因人而异 ,直至治愈为止。 疗效 :共治183例患者,痊愈165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100%。其中43例,与针刺治疗41例作 对照。结果提示艾灸和针刺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艾灸治愈率较针刺为优,且艾灸对带状疱疹疼痛 的总体改善及即时、持续镇痛效果均优于针刺。 3.降血沉 取穴:大椎、阳陵泉。 治法:上穴均取,阳陵泉取双侧。用药艾条点燃后,在离皮表2至3cm处,以穴位为中心,2cm为直径所圈 定的范围内施以回旋灸。每穴灸5~10min,其中大椎穴每次不少于10min,灸至局部有明显热感、皮肤呈 现红晕为度。每日灸l~2次,5次为一疗程。间隔2日,行第二疗程治疗。血沉检查时间:患者均在艾灸前 一周内检查血沉为准,灸后则根据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分别在半个月、1个月、2个月内复查血沉并作为 治疗后疗效分析依据。 疗效: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速,常作为风湿热所致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及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 辅助诊断之一。共观察211例,血沉检查在30mm/小时以上(长管法为准)。结果:近期治愈63例,显效78 例,有效5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91.5%。 4.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 主穴:中脘、气海、大椎、大杼、阳陵泉、阿是穴(局部肿胀、疼痛处)。 配穴:手、腕部加阳池、外关、阳溪、腕骨;足踝部加申脉、照海、昆仑、丘墟。照海、太溪。 治法: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外邪重者多灸大椎、阳陵泉,兼灸它穴;正虚明显者灸气海、中脘为 主,兼灸它穴。嘱患者用清艾条以回旋灸法自灸以上穴位,每日1次。同时用艾条自灸疼痛关节(阿是穴 ),令有灼热感为度。使用时点燃艾条在上述穴位来回往复温熏,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0min。 每日或隔日 1 次。内服中药(方一:羌活、独活各9g,延胡索12g,木瓜9g,当归15g,生地黄、熟地黄 各15g,淫羊藿15g,威灵仙15g,露蜂房9g,肉桂3g,附子6g,生黄芪15g,孩儿参15g,生甘草6g组成, 每日1剂。或:生黄芪20g、生地20g、仙灵脾15g、当归10g、青风藤30g、七叶一枝花30g、炙甘草6g、陈 皮10g,加水500ml,二锅头白酒50ml浸泡药物20min后煎煮,每日1剂。)日服2次。所剩药渣可乘热外敷 疼痛关节数次后再弃之。以上灸法及服药,以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疗程。有少数患者在艾灸后出现口 干咽燥,不必停灸,加针刺照海、太溪即可缓解。患者病久关节已变形,肝肾亏虚气滞血瘀较重时,疗效 欠佳。这类患者在全身症状好转之后,可部分恢复四肢关节生理功能,病情缓解。故嘱其长期多自灸以维 持疗效。 疗效:共治81例,结果:近期控制14例,显效25例,有效3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1%。肝肾亏虚型患 者疗效要比其他证型差一些;病程长短与疗效无大关系;疗程与疗效之间无大关系。本疗法对变型关节尚 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5.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取穴: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患者充分暴露患部,首先以75%乙醇棉球消毒患部,待乙醇挥发后即以七星针进行叩刺,叩刺顺序 是由外向内(即从皮损周围向中心)叩刺。叩刺力度属重叩,腕力较重,针体垂直叩打在患处,节奏稍慢 ,以被叩局部皮肤明显发红,微量出血为度,再以干棉球擦尽渗血。然后点燃清艾条,对准患处部位约距 皮肤2cm左右进行反复旋转施灸,每次施灸时间10~15min。 隔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 。 疗效:共观察63例,通过3个疗程的治疗,在治疗期间不用其它方法,结果:痊愈57例,显效4例,好转2 例。其总有效率达到100%。 6.扁平疣 取穴: 主穴:阿是穴(疣多发部位)。 配穴:中渚、丘墟、曲池、鱼际。风热加风池、商阳,郁火加行间、侠溪。 治法:主穴必取,配穴酌加;或据症选加。阿是穴用围刺法,再在疣多发部位行回旋灸。即点燃一长约 20cm,直径为1.5cm的艾条,悬於施灸部位上的3cm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使皮肤有温热 而不致於灼痛,移动范围在3cm左右,每部位每次约15~20min,灸用泻法,即“急吹其火”。其余穴位均 针刺,亦用泻法。 上述灸剌之法,每日 1 次 ,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50例,结果:痊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 7.创口感染 取穴: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创口首先消毒换药后,取用清艾条或药艾条点燃对准创口回旋灸,距离以患者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 ,以创口为中心,缓慢均匀移动艾条,灸至创口及周围皮肤出现明显红晕。如创面化脓范围较大者,可用 2根艾条并为一体点燃后对患处施灸。每次20~30min,每日2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疗效:共治66例,结果全部有效,其中58例均于6日内治愈,8例因创口感染重,创面范围较大11日内治愈 ,总有效率为100%。 8.皮肤表浅溃疡 取穴: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艾条悬灸,距阿是穴即病灶区2~3cm,往复回旋,直至周围皮肤发红,伤口表面干燥、结痂。患者 自觉表皮不甚热,热力往深层透入即可。治疗时,要注意艾条的高度,避免灼伤。一般需要20~30min, 每日1~2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疗效:共治117例,结果全部有效。一般创面经2次治疗后都可明显好转,3~5日可愈,最多不超过7日。 9.褥疮(压疮) 取穴:阿是穴(病灶局部)。 治法: (1)表皮红,未溃烂者,可单独采用清艾条熏灸,取无药艾条或有药艾条一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约 距褥疮处0.5~1.0cm左右进行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不感到灼痛 为宜。每次每处15~30min,每日l~2次。7~10日为一疗程。 (2)表皮已溃者首先对褥疮进行清创,初期表皮破溃有水疱者,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疱内渗液 ;新鲜疮面未感染者,75%乙醇于创面四周皮肤消毒,然后用0.9%生理盐水清洗,如有坏死形成,则应去 除坏死组织;疮面较大,分泌物较多者,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局部湿敷庆大霉素。清创前均未取少量分泌 物作细菌培养。然后采用清艾条,在距疮面2~3cm处进行回旋灸,每次20min~30min,每日2次。 (3)对已化脓者,创面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后,配合红霉素软膏外敷,然后用艾条回旋灸,每次30min,每 日2次(注:创面清洗,每日一次,若脓性分泌物减少,创面有愈合趋势,可隔日清洗1次)。 (4)对于瘫痪患者往往伴有感觉减退,局都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 的两侧,这样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调节施灸的距离防止烫伤。即术者手 执点燃的清艾条,对将压疮处,距离以患者感到温热而又能忍受为度,固定艾条集中于一点,连续施灸。 一般每次30min,日1~2次。对水疱及脓液较多的压疮不宜直接将艾条对准患处,而应在其周围施回旋灸 。I度压疮即未渍破者采用药艾条施灸,并可在施灸前按揉局部5~10min。经艾灸后之疮面覆盖有一层薄 黄色油状保护膜,不需擦去,此物有杀菌作用,可保护疮面。可于艾条灸时,医者左手食、中二指张开, 置于创面两旁测知艾灸热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以防烫伤。 疗效:运用艾条回旋灸治疗褥疮176例,结果有效率为93.75%~100%。 10.肛门瘙痒症 取穴:阿是穴(病灶局部)。 治法:先令患者肛门排空,局部洗涤清洁,取侧卧位。将艾条点燃,距肛门皮肤半寸(约2~3cm)用回旋 灸法(艾条在肛门周围皮肤瘙痒区域来回转动,但距肛门皮肤的距离不变),灸治至皮肤略发红,约20~ 30min,患者略感温热即可。每日 1 次,10日为一疗程,一般观察二疗程。 疗效: (1)72例中痊愈26例,显效22例,有效12冽,无效12例,总有效率83%。其中局部干燥者痊愈21例,占痊 愈者80%,无效12例均为局部潮湿者。 (2)所有有效患者艾灸处局部均感温热舒适,其中三次熏灸后,奇痒明显减轻者40例,占有效病例的67% 。 (3)另有25例患者自觉温热透达深部,9例温热感沿大腿内侧向下传导,12例温热感沿腰椎传导至盆腔内 ,此乃所谓“灸感”。有灸感者均为痊愈及显效病例,说明有灸感者治疗效果好。 11.输液发热反应 取穴:命门。 治法:医者手持艾条在命门穴周围5cm处回旋施灸,以有灼热感而不烫伤患者为佳。每次灸2~3min,最多 不超过10min。并减慢输液速度至每min70~40滴,全身反应严重者停止输液。每日2次。 疗效:用艾灸疗法治疗发热反应54例,其中显效4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患者艾灸后 ,一般体温上升不超过38℃,不用其它方法即可恢复正常。 12.耳廓假性囊肿 取穴:阿是穴(耳廓病灶区)。 治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点燃艾条,对准患处,灸至患者感到温暖舒适为度,一般距离为3~4cm。灸时 艾头要时时移动(回旋灸),其幅度与囊肿的大小相符,使患处均匀受热。每次灸艾条1寸,灸后包扎固 定,15min后患者方可外出。每日治疗1~2次。不计疗程 。若患者对热耐受力较差,灸前可在患处皮肤涂 油以防烫伤。 疗效:共治疗30例,结果全部获效。其中治疗1~2次治愈者19例,3次治愈者9例,3次以上治愈者2例。 13.妊娠剧吐 取穴: 主穴:至阴; 配穴:中脘、足三里、内关。 治法:患者取仰卧位,用普通艾条,首先在双侧至阴穴上方约2cm处,施回旋灸与雀啄灸手法,交替灸 15min,以表皮充血发红为度。接着将双侧内关穴乙醇消毒,用1.5寸毫针直刺0.5寸深,待得气后施以泻 法,行针10min留针。隔15min如法行针1次。然后再依次回旋灸中脘、足三里穴,施平补平泻手法,每穴 灸10min。最后再次灸至阴穴1次。10min后起针收灸。如此每日1~2次,7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13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经治疗2次痊愈者5例;3次痊愈者3例;4次痊愈者2例;5次痊愈者2 例;7次痊愈者1例。 14.排卵障碍 取穴:主穴:关元、子宫、三阴交。 配穴:肾虚加肾俞,肝郁加肝俞,痰湿内阻加脾俞、丰隆。 治法:主穴每次灸2穴,配穴据症配加。点燃艾条,距穴位1.5寸,施以回旋灸法,以局部潮红温热为宜。 主穴每穴灸20min,配穴每穴灸15min,每日或隔日1次,月经周期的第12~16日必须每日灸1次,经期停灸 。同时于月经第7日开始配合服用中药,每日1剂,经期停药。肾阳虚型治以温肾益精、调补冲任为主,用 右归丸加减;肾阴虚型,治拟滋肾阴、益精血为主,左归饮加减;肝气郁结,则拟舒肝解郁、养血理脾为 主,开郁种玉汤加减;痰湿内阻,则治以燥湿化痰、理气调经为主,苍附导痰丸加减。1个月为一疗程, 一般治疗3个疗程。 疗效:共治45例,结果:有效4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l%。 15.输卵管炎症性阻塞 取穴: 主穴:神阙、关元、中极、阿是穴(位于两侧少腹,亦即附件相应皮表部位)。 配穴:肾虚加肾俞,肝虚加肝俞、次*s、下*s、三阴交、太溪,输卵管足部反射区。 治法:主穴为主,阿是穴必取,余穴取1~2穴;配穴据症配加。采用雷火针悬灸法:点燃雷火针灸药条之 顶端,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1寸左右,施以回旋灸法,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避免烫伤 ),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主穴每穴灸15min,两侧少腹部加用雀啄法灸疗和按揉手法。配穴每穴灸 5min。每日1次,每次1支雷火灸药条,经期停灸。病情严重配合四逆散加味。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 3个疗程。 疗效:共治54例,结果:痊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7%。 16.小儿遗尿 取穴:背部膀胱经循行的路线(上从大杼至大肠俞)。 治法:患儿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取清艾条1支点燃后沿膀胱经循行背部的路线(上从大杼至大肠俞) 距皮肤2~3cm左右进行循经来回熏烤,使患儿背部产生温热舒适之感为度,每次温灸20min,以两侧膀胱 经皮肤潮红为佳。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2日行第2疗程, 疗效:共治34例中,从第2疗程开始统计疗效。结果:痊愈29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3 % 。 17.新生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取穴:风池。 治法:患儿取仰卧或侧卧位,医者左手固定好患儿头部,右手持点燃的药艾条,对准患侧风池穴,回旋式 温和灸15~20min,然后逐渐向下移至病灶处,再旋灸10min左右,使之有温热感,局部皮肤潮红为度。隔 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疗效:共治80例,均在一个疗程内痊愈。其中,治疗2次而愈者2例,3次而愈者23例,4次而愈者31例,5 次而愈者24例。 18.咽炎 取穴:主穴;以颈局部取穴为主,一线:任脉颈段,其中以廉泉、天突穴为主;二、三线;胃经颈段左右 各一线,其中以人迎、水突,加小肠经天容为主。 配穴:急性咽炎加少商,慢性咽炎加太溪。 治法:患者仰靠坐位或仰卧位,一手持镜子对照颈部,一手持点燃的无烟灸条,先灸一线,后灸二、三线 及其他穴位。方法采用小幅度回旋灸,距离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要求热力深达病位,如患者感觉病位象有 泉水涌出,效果最佳,每次30min,6次为1个疗程。注意防止烫伤;颈部灸时不宜说话和吞咽动作;灸条 燃后的灰烬及时去掉,以保证效力;若热力一次不能透达病位,不可强求,多灸几次逐渐达到。 疗效:急性咽炎208例中,痊愈193例,显效15例;慢性咽炎112例中痊愈90例,显效20例,无效2例。总有 效率99%。 19.青少年近视 取穴: 主穴:睛明、承泣、瞳子*s、攒竹、四白、印堂、耳郭内外侧穴区。 配穴:风池、大椎、肝俞、肾俞、光明、合谷。 治法:每次主配穴均取。点燃雷火针灸药条顶端,用悬 灸法施。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灸至皮肤微 红,感觉发热为度。先眼部各穴灸约2min,再围绕眼睛慢慢旋转各灸1min。接着对准耳廓旋转各穴灸1min 。最后灸配穴,先风池、大椎,后肝俞、肾俞、光明和合谷,每穴灸2min。1次总计灸20min为宜。每日治 疗1~2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5至10日。视力无变化,行第2疗程。视力提高到5.0后,改为1周巩固治疗 1次,连续4次后,改为每月1次,逐渐停止治疗。 疗效:共治74例计143只眼,显效和有效者共计137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为95.8%。 20.鼻炎 取穴: 主穴:迎香、印堂、上星、合谷、颈1~7椎、列缺。 配穴:睛明、上星、印堂、风府、哑门、风池、双鼻孔、双耳道孔、肺俞。 治法:主穴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如为肥大性鼻炎,鼻息肉酌加配穴。点燃雷火针 药灸条顶端,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1~2cm,施以回旋灸法,灸至皮肤微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随时 吹掉药灰,保持红火,主穴每穴灸15min,颈部旋灸3min,每日一次,每次半支雷火针药灸条,6日为一疗 程,一般1~3疗程,3疗程后评定效果。 疗效:经临床对53位患者,其中过敏性鼻炎35例,慢性鼻炎鼻息肉18例,用赵氏雷火灸治疗方法从治疗前 及治疗后疾病证状对比其效果如下。总有效率为88.9%~100%。 【病案举例】 1.急性腹痛 黄××,女,36岁,农民,1990年10月9日下午5时来诊。主诉;腹中绞痛1日、弯腰捧腹,持续腹痛已1日 1夜,经服用镇痉止痛药及注射阿托品效果不显。患者疼痛喜按,腹痛欲便,口渴,喜饮,呕吐,苔簿白 ,脉沉迟。即予藿香正气水1瓶,并用磁钢针针刺痛处,痛不减。改用温灸足三里、涌泉穴各5~7壮;悬 灸神阙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上法灸3min后腹痛消失,观察2小时,未复发,患者步行回家。 2.乳痈 钱××,女,26岁。新产后二旬,自觉右乳下胀痛,有一结块,乳汁分泌欠畅。诊见右乳头有痂痕,乳晕 正中下方皮色红,扪之灼热,可触及2.5×4cm大小的硬块,伴口渴,舌苔微黄,大便干结,脉上数。诊为 乳痈初起,治拟宣通乳络,扶除热毒,取清艾条点燃局部悬灸,距离以患者感到局部微烫为度,从硬块中 部缓慢移动,灸至硬块以及周围皮肤明显红晕为止。每日1次,每次20min。嘱其常用吸乳器吸出乳汁,防 止淤积。灸治2次后,硬块转软,明显缩小,疼痛大减,继灸2次而愈。 3.下肢慢性溃疡 朱××,男,23岁。1995年10月25日入院。 主诉:右小腿外伤溃破不愈7年。患者10年前,因右小腿骨折 致硬化性骨髓炎,7年前右小腿表皮外伤感染经治不愈。入院时,右小腿内侧中上1/3处见8cm×7cm溃疡, 创面肉芽不鲜,渗出淡黄色稀脓水,可见裸露胫骨,周边皮肤色素沉着。X线摄片示:硬化性骨髓炎。细 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入院后嘱予艾条灸,灸前创面常规消毒,灸后创面敷料覆盖。患者费用自理,治病 心急,每日灸近2小时。11月13日记载:创面5cm×3cm,渗液明显减少、变稠,肉芽鲜,周边色素沉着减 退,治疗至1995年12月21日出院。共治58日,创口愈合,患肢色素沉着好转。 4.脱肛 钟××,女,68岁,1996年3月5日就诊。主诉:脱肛4年,加重3个月。平素体弱,有慢性结肠炎病多年, 于4年前患痢疾后久泻不愈以致脱肛,近3个月来,每逢咳嗽或大便必脱肛,而且脱肛后不能自行回纳,必 须他人帮助还纳;近1月来时常有黏液流出肛门外,并伴有头晕目眩。经市中心人民医院内科治疗已控制 了流黏液,但脱肛未见好转,经他人介绍来本科诊治。查:神情倦怠,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白。 脉沉细。诊断:脱肛(症属中气下陷,气血两虚)。治宜补气益血,升提固脱。取两组穴交替使用。第一 组穴:百会,左耳取心、肝;第二组穴:双侧足三里,右耳取脾、肾。百会及足三里用艾灸疗,医者手持 己点燃的艾条,用雀啄法灸,以患者自觉温热量为度。每次灸20min。耳穴用针刺法,耳穴皮肤作严格消 毒,用0.5寸不锈钢毫针,针尖达皮下至耳软骨之间为宜,每5min行针1次,留针20min。艾灸与针刺均为 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间隔5日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按照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脱肛由他人帮 助还纳转为自行回纳,而且脱肛次数已明显减少;待治疗到第二个疗程后,只有在用力大便时脱肛,而且 脱出部分很短;待治疗到第三个疗程后,咳嗽及用力大便也不脱肛了。随访半年,疗效巩固。 5.瘙痒性皮肤病 赵××,女,22岁。初诊1991年8月,身体多处受毒蚊叮咬起红色丘疹,痒甚,经衣物摩擦即成为风疹团 ,范围约3×4cm,无破损水疱。使用风油精、止痒油无效,尿素软膏仅能止痒2~3小时,并延缓恢复。自 诉如不治疗,症状消失需1周许。奇痒难忍,诊为虫咬性皮炎。治疗:艾条悬灸患处,每处5min,以觉轻 微疼痛为度。一般灸一次可止痒2~6小时。之后觉痒则灸,经2~3次灸治,大部分皮损痊愈,痒止肿消。 1992年3月该患者下肢多处受无名毒虫咬伤,初为红色风团,范围0.5~1cm,散在性分布,风团上有一针 头大小的丘疹;不糜烂,当时涂肤轻松止痒。第3日因摩擦、饮食发物使皮损蔓延大至3×3cm,最大呈5× 9cm风团,红色,高于皮肤,界限不清,皮肤肿硬,痒极。仍以前法治疗,每处灸5min。灸后皮损呈深红 色,翌日颜色暗红,界限清楚,痒止肿消;皮损向愈。治疗中曾做一对比试验,取肿势相当的皮损 3 处 ,分别施以单纯艾灸、艾灸加涂用肤轻松、仅涂肤轻松 3 种治疗,效果以单纯艾炎为佳,艾灸加肤轻松 次之,仅用肤轻松效果最差。 6.妊娠剧吐 谢××,女,32岁。1986年 3月 18日初诊。患者自怀孕以来呕吐不止,食欲不振,逐渐消瘦已3月余。近 来呕吐更加频繁,甚至饮水即吐。吐出物中常夹有胆汁样粘液及血液。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又在 本市某医院专科检查,尿酸酮测定(+++),诊为妊娠剧吐。经纠正酸中毒及矫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仍不 见效。体重逐渐下降,在1个月内由原52千g下降至38千g,医生建议终止妊娠。病家因婚后4年才怀孕未能 接受,转来我院诊治。来诊时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眼窝下陷,体瘦如柴,闻水即呕,饮入立吐。用普通 艾条,首先在双侧至阴穴上方约2cm处,施回旋灸与雀啄灸手法,交替灸15min,以表皮充血发红为度。接 着针刺双侧内关穴,待得气后施以泻法,行针10min留针。隔15min如法行针1次。然后再依次灸中脘、足 三里穴,施平补平泻手法,每穴灸10min。最后再次灸至阴穴1次。10min后起针收灸。如此治疗1次,患者 即可进少量流食。治疗3次恶心呕吐便消失,饮食已如常人。遂停止针灸,予饮食调理。1周后尿检酮体已 呈阴性。1月后体重恢复至48.5千g。此后足月顺产 1 女婴。 7.婴幼儿腹泻 张××,男,1岁,1990年 9月15日初诊。腹泻6日,便如水样,呈喷射状排出,日10次左右,时有呕吐, 哭闹不安。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庆大霉素效果不显,即用苍术、吴茱萸、胡椒、肉桂等份杵细为末,以 “藿香正气水”调湿敷于神阙穴,用草纸一层盖之,然后用回旋灸于脐孔,视小儿表情不能耐受则移开。 观察2小时后未再泄泻。嘱其父母回家2小时后再用此法灸之,并嘱用米汤加少量白糖、几粒食盐随时喂服 ,第2日大便正常而痊愈。 【主要参考文献】 [1]鲁冰丰。温和灸加1号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8;(6):45。 [2]姚奉理。艾灸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1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98;18(6):333。 [3]吴炳煌等。艾灸大椎、阳陵泉速降血沉211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94;14(3):11。 [4]郑崇勇。三棱针点刺结合回旋灸疗治疗带状疱疹64例 四川中医1999;17(6):56。 [5]江爱华。回旋灸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亚洲医药 1999;(10):54。 [6]宓轶群。回旋灸结合远道刺治疗扁平疣5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亚洲医药 1999;(10):55。 [7]马天伟。七星针加艾条灸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63例 中国针灸 1996;16(9):19。 [8]战敏。艾灸治疗皮肤表浅溃疡117例 中国针灸 1996;16(11):50。 [9]杨飞。灸至阴穴为主治愈妊娠剧吐13例 中国针灸1997;17(3):162。 [10]廖海清。三线灸治疗急慢性咽炎320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8;17(3):30。 [11]甄俊岩等。艾灸命门穴治疗输液发热反应54例 中国针灸 1992;12(5):12。 [12]范宜文。艾条灸治疗外伤创口感染60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1998;18(5):299。 [13]梁蜻。温灸膀胱经治疗小儿遗尿34例 针灸临床杂志 1999;15(5):36。 [14]万培刚。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50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8;17(2):13。 [15]许山鹰。艾灸治疗肛门瘙痒症72例临床观察 北京中医 1997;(3):30。 [16]葛瑞锋。艾灸治疗耳廓假性囊肿30例 中国民间疗法 2000;(2):7。 [17]王玉霞等。艾灸及药物熏洗治疗褥疮34例 针灸临床杂志1998;14(5):37。 [18]柳刚等。中药加艾灸治疗排卵障碍45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1999;19(2):91。 [19]灸风池穴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肌性斜颈80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5;14(3):121。 [20]任新民等。赵氏雷火灸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1997;13(1):39。 [21]王泽红。灸疗治疗鼻炎有良方赵氏雷火灸疗法 亚洲医药 1999;(10):17。 [22]陈英秋。雷火灸为主治疗输卵管炎症性阻塞54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9;18(6):16。
民间疗法 “带状疱疹”是由嗜神经病毒所致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作“缠腰火丹”、“烂蛇疮”,由于肝火或脾经 湿热循经外溢引起。 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初起时,患部发生红斑,继而出现集簇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群,然后迅 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容清澈,以后逐渐混浊。新水疱群陆续出现,各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数 群水疱常沿一侧皮神经呈带状排列(季肋区),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有时在中线对侧,有少数皮疹。 由横过对侧的神经小分支受累所致。数日后水疱干瘪,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意一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 个别病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无典型水疱,称为不全性或顿挫性“带状疱疹”;亦有形成大疱、血疱 坏死溃疡者,分别称之为大疱性、出血性、坏疽性“带状疱疹”,局部淋巴结常舯大(1)。 中医在临床上习惯分成两型: 肝火型:皮肤红赤,疱疹如栗,密集成片,灼热疼痛,一般不縻烂。 脾湿型:水泡大如黄豆,或黄或白,容易縻烂,疼痛较重。 元寸灸灸疗方法: 辩证取穴:除患(局)部普遍施灸外,以血海、阳陵泉为主。肝火型加灸 太冲、行间、内关;脾湿 型加灸 三阴交、足三里。 操作方法;将元寸灸条点燃,直接灸于血海、阳陵泉及病灶区,每穴(处)灸3——5壮,灸后疼痛立 止或减轻。 近年来,笔者用上述方法治疗发生在季肋区的“带状疱疹”38例,(其中男12例,女26例,年龄最 大54岁,最小17岁。轻者一天(次)可愈,较重者3——7天(次)、重者7——10天即愈。 元寸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机理探讨 《元寸灸》,古称“麝香炼子”,是以20余种中药为原料,经传统特殊方法加工制成的略粗于香烟的 灸条。 基于灸疗对于人体免疫机能的调节、及灸后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国内学者早有研究,上海针灸 研究所赵梓英等,在1998年就提出:“灸疗能提高NR细胞活性,增加免疫杀伤等功能”,“经艾灸治疗后 ,(血液内)CD3+、CD4+明显提高” “灸后,N-2活性提高”(2)。 《元寸灸》所灸穴位如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等具有培补元气、补气益血、疏通经络、清热解 毒的作用,且季肋区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所过(《灵枢·经脉篇》“···· 入腹,属脾··· ·。 循肋里,出气街····循胸,过季肋。”,“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元寸灸》所灸部位, 表皮瞬间温度5壮以75-80oC,6-8壮灸一个部位温度80 oC-85 oC(成都针灸所测试)。 《元寸灸》以其短暂的温热(物理)刺激(信息源)作用于局部,通过神经系统(或经络系统)的感 传(整体调节作用),加上灸条燃烧后残留于皮肤表面药物的敷布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止痒止痛、活血 化瘀(改善局部循环)的效果。再加上麝香的芳香走窜,更加强了通经活络的功能,使疱疹消失、溃烂的 皮肤提前结痂,表皮恢复正常而告痊愈。 褚疹疾病 褚疹疾病 加味三妙湯治風疹 麻杏石甘湯加味治蕁麻疹 皰淨錄治帶狀皰疹 苦參百部湯熏洗治帶狀皰疹 皮康飲治膿皰疹與各類皮炎
子10克,生薑9克。地膚子煎湯薰洗,餘藥水煎服。2劑即愈,百發百中。 玉屏風散加味治表虛型蕁麻疹 荷6克,枳殼6克,甘草3克,桂枝6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中藥煎洗妙治蕁麻疹 水煎洗,3日為一個療程。 麻杏石甘湯加味治蕁麻疹 苦參15克,全蟲5克。如再針刺曲池、合谷、外關、足三裏可立獲速效。肺主氣,外合皮毛,若濕熱戀肺 ,毛竅不利而發隱疹。麻杏石甘湯能清宣肺衛實熱,加苦參祛風清熱、燥濕止癢;全蟲功專熄風;地膚子 清濕熱。 複方冰硼膏治帶狀皰疹 勻,加凡士林充分拌均勻,裝入乾淨瓶內備用(最好現配現用),先將患處用75%酒精棉球消毒,再根據皰 疹部位大小,取藥膏少許均勻塗於患處,每日2~3次,用無菌敷料包紮,直至痊癒。 點刺拔罐法治帶狀皰疹 者將水泡挑破,用閃火法拔火罐,留罐10~15分鐘,使水泡乾癟塌陷,起罐後用酒精棉球擦幹創面即可, 局部不做包紮。視病灶多少每次拔罐3~5只,視病情每日治療1~2次。 瘡淨靈治帶狀皰疹 ”藥粉加適量香油,調成乳狀,外擦患處,再蓋以粘米紙包紮,每日1次。 圍針加灸治帶狀皰疹 ”後留針;同時在皮損處施以雀啄灸,直至皮膚潮紅,有熱燙感為止。此法具有瀉火泄毒,宣散鬱熱之功 效。其特點是:操作簡便,見效迅捷,療效肯定,病情較輕,治療及時者,常可1次而愈。病情較重,病 程較長者,也多在3~5次治癒,而其疼痛則多在1~2次治療後即迅速緩解。且無遺留“神經痛”。 針刺薰灸治帶狀皰疹 破,以酒精棉球擦淨皰液,然後以手持薰灸器薰治20~30分鐘,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內關、陽陵泉。 苦參百部湯薰洗治帶狀皰疹 各1次,一般1~2日即愈,無 針刺龍眼穴治帶狀皰疹 持消毒好的三棱針,患者握拳,局部常規消毒,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擠出2~3滴血液。根據病情每日或隔 日1次。左患刺左,右患刺右。 二黃解毒散治纏腰火丹 皰疹上扣刺或點剌後,再拔火罐, 患處,待藥面被吸收,10分鐘即可,一般不需敷料覆蓋,次日可結痂。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 皮康飲治膿皰疹與各類皮炎 炎、蕁麻疹等。 全蠍4克,山豆根9克。上藥水煎服,日服2次。 外敷方治各種濕疹 克。上藥共研細末,豬脂調勻敷患處(患部先用甘草湯洗淨,再敷藥),每日2~3次,以愈為度。 九虎湯治肛門濕疹 加入明礬,共傾入一瓷盆中。 患部約30分鐘(至藥涼為止),早、晚各1次。
1,麦粒肿的无药疗法
节中部(左眼左中指,右眼右中指),扎6--8小时解开即可. 麦粒肿初起时,只要用食指压患侧眼角,向耳朵方向牵拉数次,使长麦粒肿的眼皮有被牵拉的感觉即可,肿起 当日多牵拉几次,第二天即可痊愈. 2,流鼻血的无药疗法 用手把患者耳道口适当扩张开,以嘴对着患者耳朵用力缓缓向内吹气,双耳各连续吹3口气,血未完全止住等 2分钟后重复吹一趟. 另法用细绳子捆扎无名指根部,左出血扎捆右无名指,右出血扎捆左无名指,同时出就扎捆双无名指. 3,乳腺炎的无药疗法 患者坐位,松解上衣,头伏桌上,放松胸部,上肢肌肉,术者用手掌轻轻拍打患侧肩臂,从上臂中段拍到胸锁部 ,反复拍打使患者乳房抖动感觉舒服为度,每次拍打30分钟左右,每4--6小时治疗一次,一般2--3天痊愈. 4,上火之口角发炎的疗法 用煮饭时锅盖上的热蒸馏水均匀涂抹患处.连续涂抹2--3次即可见效. 5,带状疱疹的疗法 带状疱疹,民间c称为缠身蛇,法用中药六神丸5--20粒米醋2-3滴调糊涂抹患处,每日3次,直至痊愈,一般7天 内可愈.另外用六神丸8--20粒饭后1小时内温开水送服. 6,尿路感染疗法 绿豆芽500克洗净以洁净纱布压挤取汁液,加入白糖适量当茶饮服,效果显著. 7,荨麻疹疗法 用洗净泥沙甩干水分的小白菜3--5棵对患处揉搓15分钟左右,每天早晚个1次,3次即可收效. 8,盗汗的一味桑叶疗法 清晨采摘露水未干桑叶,阴干研末,每次服6克,饭前用米汤送服,日三次,连一周收效.
每天都忙于“百转千回”,也许只有到了生离死别时,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疱疹的过程写下,马上就要过节了,希望对受同样病痛折磨的人能有点借鉴作用。 齐,有时心脏突然突突地跳动,又有时心脏好像要掉下去了,去年十月因为心脏病入院治疗并做的全面检查 ,西医的方法能查的全查了,说没什么大病,就是心瓣膜闭合不严,心缺血,脑缺血。出院后就一直在喝中药 调理。 ,只能平躺着睡,现在整个背及胁下都痛,就更睡不好了。后来我发现母亲前胸,后背,及胁下长有米粒 大小的疙瘩,一触就疼,而且位置是在心脏的前后,特别是胁下有一撮梅花状的疙瘩,简直是痛不可触。 当时我还想是不是喝中药在排毒呀,于是我拒绝了母亲的挽留,当天晚上就带着孩子回了婆家。 早上就去看病,医生说是带状疱疹,幸亏发现的早,还好医治,先给消毒,然后用药棉花撕成薄薄的片铺 开放在疱疹上烧,再抹药,还打了针(可能是消炎的),医生说得这个病都是因为内火太大的缘故。 母亲大年三十的晚上意外崴了脚,然后就开始疼,出泡疹,因为是过年,加上误诊(一直以为是心脏的 毛病),初三才去治疗的,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我想也是母亲应该有此劫难吧。 ,俗称“蛇丹”、“蛇缠腰”等。它是由小儿时期感染水痘病毒以后,潜伏在人体某神经部位的“定时炸 弹”,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老年体弱者可出现坏疽性疱疹,愈后留下疤痕,称为坏疽性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可全身泛发,此时常伴有高热,并出现肺炎或脑炎,病情严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 。经过片刻的深思我做好了决定。等到晚上儿子睡熟后,我把孩子他爸叫到了身边,我说孩子他姥姥现在 病的很历害,加上心脏本来就不好,我很担心引发老人的心脏病,加上年三十就崴了脚,屋漏又逢连阴雨 ,到现在已经一星期没合眼睡过好觉了,精神也到了崩溃的边缘了,父母养我这么大也不容易,现在到了 我报答老人的时候了,我得回娘家住了,就是什么忙也帮不了,守在她身边也好呀,咱们的孩子从小就没 离开过我的身边,你就多辛苦一点,看好我们的儿子,要是我妈有个什么三长二短我肯定也活不了。。。 孩子他爸搂住我拍着我的肩说:不用担心,情况也许没有你想的那么糟,一切都 会好起来的,你放心的 去老人那吧,孩子这有我呢,不用担心反正过年我们休息。 我在屋里就听到出租车响,心里还盘算是不是小静来了,结果一看果然是你!”(我家住的是一楼)真是 母女连心呀,母亲怎么就知道是我来了呢? 开了针剂,可注射还可外用。回到家母亲是坐卧不安,于是我用医生给她开的针剂,用棉签蘸着给她擦, 但也只是能缓解一会刺痛,不会超过二十分钟。自从母亲确诊得了带状疱疹,我第一时间给单桂敏阿姨去 了电话,一是给阿姨拜年,二是咨询一下母亲的带状疱疹如何医治。单阿姨说她知道这个病,痛起来真是 不得了呀,要是想快点治好用西医不好使,只能把这身皮肉舍了,用中医的方法治。阿姨告诉我要在病灶 的地方用梅花针扣刺放血后拔罐。看母亲那痛苦的神情我真是心如刀割,于其这么坐以待毙的看着母亲受 罪,不如放手一搏,我准备亲手为母亲治疗!因为单阿姨就是用这种方法治病的,和阿姨通过电话后,自 己心里踏实了许多。赶紧翻出从阿姨那里邮购的梅花针,仔细的研读说明书,因为之前我一直也没有用过 这个东西,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先找来酒精,脱脂棉,棉签,真空拨罐器,给梅花针消毒,叫来弟妹 给我在一旁当助手,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我对母亲说:妈,单阿姨说了,得了带状疱疹就得这 么治, 阿姨就是用这种方法治好了好几例带状疱疹,你忍着点,受一时之苦,治好你就不痛了。母亲说没事,我 相信你和单大夫,你就敲吧。可当我的梅花针敲在母亲的疱疹上时,她还是痛的叫出了声,真是痛在母身 痛在我心呀我没有心慈手软,一下,二下,三下,伴随着梅花针每一次的敲击,母亲都会痛的喊出来,看 来是真的很痛。再敲过的地方上真空罐,一把就出血了,而且都是黑色的血。 看到时已多了很多,整个病灶位置都拨完用了大概四十多分钟,然后又用棉花烧,因为医院的医生说带状 疱疹就怕火,用火一烧就好了。虽然我把药棉撕的很小很薄,但母亲还是痛的直喊,弟妹在一旁都看不下 去了,说姐,我可不行,我下不去手,我说我这也是第一次用这个梅花针,看妈这样我也心痛,可这是在 给妈治病呀,心不狠点不行。 ,看来这招还真挺有效,只是治疗的过程太痛苦了。 ,而我也不确定这带状疱疹是否会传染,虽然我每次都不让别人插手接触母亲,可我这心里还真是没底。 于是初五的一早,弟弟一家三口带着孩子回老家了,我也在电话里回绝了要前来探望的亲友,这样我就可 以日夜守候在母亲的身边,专心的为母亲治疗了。 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呀!紧急充电后,我做了如下决定:首先饮食上要清淡,海鲜,鸡蛋类的发物不能 吃;其次,母亲现在气血很虚,要多吃大枣,每次拨完罐后要给母亲服用人参生脉饮(中里巴人推荐的) ,这样即可补气血又可防止母亲心脏病发作;再次,母亲会得带状疱疹,一定是经络上出了问题,要从整 体上考虑,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要循着经络给母亲按摩拨罐,于是找来纸和尺子把书上的子午流注表格画 下来贴在了墙上;最后,母亲已是一个多星期没睡过个安稳觉了,不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让母亲睡着, 否则等不到母亲的身体垮掉,她的精神首先就会崩溃。 感,痛的母亲根本就躺不下,别说是睡觉了,只能是在房间里来回溜达。夜色已深了,母亲让我先睡,可 在这种情形之下我怎么可能睡的着。初四的晚上因为实在是疼痛难耐,母亲服用了一粒长效的芬必得止痛 片,还在病灶处擦了医生给开的止痛针剂,可母亲并没有睡着,半夜里我又给母亲抹了两次针剂,可也止 不了多久的痛。
感冒胶囊(止痛还帮助睡眠),然后我让母亲在床上平躺,我拿艾条在母亲的头顶百会穴的位置艾灸。我 让母亲万缘放下,什么都不要想,调息,缓慢而均匀的呼吸,我则一手按着母亲的头发一手拿艾条给母亲 灸,嘴里默诵佛号,多一层的保护总是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惊喜的发现母亲居然打起了鼾声,我没 有放松,一直等到母亲的鼾声已经打的很响了,我才慢慢的在母亲的身边躺下。可能是太长时间没有睡好 的缘故了吧,母亲这一觉居然睡的很好,到早上五点钟才醒。 了,听老人说过要是连成了整个一圈,可能人的命就不保了。我开始怀疑我自己了,母亲也痛的整日在屋 里坐卧不安,一圈一圈的转,而持续不间断的疼痛也引发了母亲的心脏病,一向乐观的母亲居然自言自语 的说,不如死了的好,是卧轨好还是跳楼呀。。。 母亲输液的那三个小时更是不好熬,输进去的液冷冷的,而且整个手臂都痛,又不能随意走动,躺 也不是坐也不是,可谓度分如年呀,医生一边给她输治疱疹的液,还得一边给她按摩治疗心脏的穴位内外 关,临走还要给她配口服的治心脏的药。而且我还让母亲拿着我订阅的针灸杂志,让医生按上面的方子给 母亲进行穴位注射。母亲回家后告诉我医生问拿去的针灸杂志是谁的,母亲说是家里订的,医生奇怪的说 你们家里订这个,谁看呀,这可是专业的杂志呀,母亲说是我女儿订的,她喜欢这个(其实是单阿姨说这 类杂志很好能学到很多东西我才订的)而杂志上真有几篇介绍如何治疗带状疱疹的文章,方法也是用梅花 针放血,不同的是她们还用了穴位注射,而这是我所不会的,所以只好让母亲把杂志拿给医生,(医生不 会主动用这种方法,不知是为什么)医生说杂志里面介绍的那种穴位注射其实打的是一种封闭,打这种针 很痛,而母亲打针时居然没多大感觉。唉,这一天真是难呀,我清楚的记得初六那天中午吃的是面条,为 什么呢,因为那天的午饭我没有吃。那天快到了吃饭时间,而母亲却痛的又苦不堪言了,我和母亲都没有 吃饭的心情,母亲是被病痛折磨的吃不下去饭,而我是看母亲那样心痛的吃不去饭。好不容易老爸把面条 揣了上来,母亲胡乱的吃了两口,我却一口没吃。没等到饭后半个小时,我就开始给母亲“上刑”,一个 一个放血,用梅花针刺的时候还好受些,关键是起罐时,用母亲的话说真是钻心的痛呀,撕心裂肺。接着 就是用棉花烧了,一片一片的在疱疹上烧,因为母亲得疱疹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而我治疗的时间也在不 断的延长,治到后来母亲哭了,号陶大哭,我也忍不住放声大哭。。。 是一种痛苦的煎熬。这时父亲翻腾出一个治湿疹的外用药方,也算是病急乱投医吧,准备上药房给母亲抓 药去,反正是外用的,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我却感觉不妥,但又没有说服父亲的理由,在父亲换好衣服准 备出门时,我叫住了父亲,我决定再给单阿姨去个电话,详细的再说一下,打完电话再去买药也不迟。我 和阿姨是用免提通的话,为的是让坐在一旁的父母听清楚。原来不是我方法不对,而我下手不够狠!阿姨 治疱疹都是每个地方拨四,五遍罐直到不出东西了才再“开辟“新的战场,而我每个病灶只是拨一次;还 有就是我放的血太少了,我每次放的血也就是每罐四,五毫升吧,而阿姨说要每次至少得十毫升左右才行 ,最后告诉我带状疱疹和湿疹不是一回事,那药不用抓了。
明白了症结所在,我马上着手给母亲治疗。这次狠点,多放血,考虑到母亲的实际情况,每处少拨 点,拨两遍吧,我估计这已经是母亲能承受的极限了。结果拨出的都是黑色的,粘稠的像果冻一样的东西 。也不用棉花烧了,直接点艾条熏吧,这样也少受点肉之苦,可能疗效还更好。拨完薰完后马上喝两支人 参生脉饮,吃一碗大枣,桂圆,稍后喝一碗姜糖水就盖着被子让母亲休息了。一天服用二次板蓝根临睡前 用热水泡脚,足底按摩,喝一片安定,然后我让母亲平躺,给母亲艾灸百会,母亲一觉到天亮。 上放血开拨,果然出了黑色的果冻样的血;会出带状疱疹一定是脾经和膀胱经出了问题,好说,按照子午 流注上的时辰,一天两次在脾经和膀胱经上循 经拨罐。都 出了很深的印子。 脉饮二次,服用板蓝根二次,吃一碗大枣,桂圆,喝一碗姜糖水,临睡前泡脚,按摩,薰头顶百会。 心,战胜了可怕的带状疱疹,打赢了一场攻坚战,完成了一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守候住了我的 母亲,守候住了生我养我的母亲,也守候住了全家人的希望,而这一切都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伟大的单 阿姨!真的谢谢您!我代表我的家人对您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您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再一次深深的感谢 您!! !直到永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