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折扇有风常在手中

 怀旧一家 2015-01-01
         折扇有风常在手中折扇的产生和发展,众说纷纭。但多数人认为我国宋代有关折扇的记述是可信的。在明代初期,折扇就比较盛行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折扇实物是《两宋名画册》中的《柳桥归骑图》。这幅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曾经张珩(héng)、徐邦达、谢稚柳、刘九庵等专家审定,时代是不会晚于南宋(1127-1279)的。画的风格近似南宋马远一派,构图特点完全符合扇面上大下小的要求。纵15.8cm,与普通扇面很相近,横29.1cm,比普通扇面窄五分之二左右。因为短,又没有折叠穿骨的痕迹,所以有的人怀疑它不是扇面,而是扇面形式的灯饰。但明、清以来的扇面形式就是这样。因此叫它扇面总不会错的。可见南宋就有这种扇面形式了。扇面画是一种实用工艺美术,是损耗率高的“小品”。开始出现这种形式时,没有被历代收藏家重视,所以南宋的实物仅此一件。
   
折扇有风常在手中1915年上海文明书局影印的《名人书画扇集》和日本扇面馆影印的《扇面大观》均刊有明初王绂(fú,1362-1416)的《竹深荷净图》扇和夏昶(chǎng,1388-1470)的画竹扇。《故宫周刊》504期也影印有范暹(十五世纪初期)的《鹭鸶》折扇和商喜《濯足图》(1427)折扇。但从这些作品的风格看,都是靠不住的。从明朱瞻基(宣德皇帝)《松下读书图》(1427)起,书画扇不仅连绵不断,而且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仅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书画扇就有两千多件,吴门四家都有画扇。沈周(1427-1509)画扇虽少,也有两三件;唐寅(1470-1523)画扇有七八件之多;周之冕(十六世纪)、陈洪绶(1598-1652)更多。只是白汉(僧,名觉徽,白汉是号,陈洪绶的学生)的作品少见,仅见于补景。清代又比明代多一倍还要多。清初六大家之一的恽寿平(1633-1690)和“扬州八怪”的金农(1687-1764)、郑燮(1693-1756)各有一二十件。为发扬他们的艺术风格,邮电部分别于19827发行“明清扇面”邮票,沈周《秋林独步图》、唐寅《枯木寒鸦图》、周之冕《竹雀图》、陈洪绶和白汉《松下题诗图》、恽寿平《菊花图》、王武《梧禽紫薇图》等六幅扇面都是从故宫博物院编辑的《故宫扇海》中精选出来的。199311月发行的“郑板桥作品选”邮票中,有两枚是他的扇面书画作品。
折扇有风常在手中折扇有风常在手中

折扇有风常在手中折扇有风常在手中

    折扇有风常在手中扇面作为半轮状,不仅上大下小,而且有折叠骨痕。幅式上就不同于册页、纨扇、手卷、挂轴,因此而形成特殊的艺术形式。它虽是半轮状的,但要把它当作平直的幅面来画,题字又须与扇骨相一致。端正的画面、幅线上的题字与半轮的幅面结合在一起,这固然给书画家的创作增添了“麻烦”,但又使书法布局、画面构图产生一种“变化”的艺术效果。以文人画家们多喜爱在扇面上表现的风花雪月,唐寅《枯木寒鸦图》用“一树寒,未定栖”的诗句,虽没有直接画雪,而把雪后寒的“凄凉”表现的非常深刻。又如兰叶一般是向四面倾斜的,而画法多是向左右伸展的。金农的《双勾兰花图》里,兰叶却从左向右一顺倾飘,既适应了扇面的幅式,又似有清风徐来、幽香扑鼻之折扇有风常在手中感。郑燮的风神潇洒的墨竹,寥寥几笔,极力追求神情意趣。他的“板桥体”犹如乱铺街,大小参差,险中求奇,颇有“蔡邑之体,钟繇之笔,羲之之书”风韵。画家们所作的画与他们题的诗、记配合,体现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韵味无穷,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扇面是可以两面书写的。书画家常常喜欢一面题字,另一面作画。书画合璧,别有妙趣。
    折扇便于随身携带,展合方便,不但盛夏广泛使用,就是春末秋初,也有人随手把玩观赏。故民谣:“扇子有风,常在手中。友人借扇,等到立冬”。因而这种艺术也就得到普遍的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