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少女们谈起恋爱,她们在谈些什么

 木立 2015-01-01

一个月以前做了一份年轻人婚恋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不科学,样本也少,而且答卷的大部分是女的……事实上,既然会看到我的问卷,代表我们之前可能就是一类人吧,所以想问题的方式多少一致。
发问卷到底是为了了解大家怎么想,还是只是印证自己的想法,或是寻找同类?这我也说不清。
后来,重庆大学的同学邀请我去TED的重大年会做演讲。接受了邀请,然后,就手讲了这个话题。
一开始就应该声明不是什么科学的结论。
如果说,说是我个人的愿景,可能更好。

——————————以下是正文的分割线,演讲稿,有点口语化——————————

大家好,我叫方悄悄,是一个爱情小说作家,被读者们亲切地称为:最懂爱情的女青年。单身。
我猜台下坐着的单身的女孩不在少数。有可能是多数。那么你们为什么是单身?你今年多大?你们计划在什么时候结束单身?想过自己要在什么时候结婚吗?结婚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想过要孩子吗?你已经去相过亲了吗?你遇到奇葩吗?你有过极品前任吗?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恋爱真是女性心里绕不开的话题。
几个星期以前,我在豆瓣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调查的主题就是关于恋爱,关于婚姻,参加调查的大多数是我的朋友和我的读者。
因为样本的局限,调查的结果不保证十分客观。
最后参与答卷的人数是992人,其中女性784人。
事实上还有可能更多,因为我在“性别区”设置了“其他”这个选项……我有好几个女朋友告诉我,仅仅是为了跟我捣乱,她们选择了“其他”。
对这样的朋友,我想说,谢谢,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然后我把你们排除在调查统计范围之外了。

现在我们就摘取只有女性的那一部分统计数据,看看这个调查透露了什么。
首先看看年龄:

绝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女性出生在85年之后。

既然都是我的读者,我就冒昧地为她们命名,事实上她们也是这么称呼自己的:
她们都是少女。
不过,如果正好是85年出生的少女,现在也快要年满30岁。

很多人大概不同意。尤其是男性。
我比较阴暗地猜想,他们认为少女应该在14岁以下,并且长成这样。


就是这样,青春呆傻萌,而且有一对一米五的长腿。
很抱歉没有符合你们的标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大家互相理解吧。

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参加问卷的少女们的情感生活状况。







毕竟超过一半的少女还是单身状态,同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相亲。
不过,不管你是不是单身,甚至已经结婚有孩了,还能当一个少女。

话题回到单身的少女们,她们认为自己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结婚呢?


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单着”,而选择“30岁以前必须结”的人和选择“不打算结”的人,人数差不多。

对于结婚的好处,她们怎么想?


这是一个多选题,所以我们看图形的颜色,“安全感和爱”和“获得真正的人生伴侣”是选择人数最多的。

其次也有一部分少女承认“结婚能使抗击打能力增强”,也就是看中婚姻带来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际好处。
也有因为想要孩子结婚的!但人数不多。
不过,如果婚恋网站认为,所有的女性都是隐性结婚狂,那也是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对婚姻怀有疑虑的少女为数不少:


对于婚姻,除了担心失去人生其他的可能性和担心孩子占有自己的全部人生之外,还有两个热门选项,担心“伴侣拉低生活质量”和“伴侣有可能出轨”。
我应该怎么说?我愿意直接地说:少女们对当前我国男性质量和心理状况有着比较充分清醒的认识。
至于在这种心情下,想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伴侣呢?也是一个多选题,看选择最多的:价值观一致,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其次是我爱他;再其次是“对我好”。
我觉得这一题的结果特别值得男生注意,一方面,几乎没有人会为了你在双十一帮她清空了购物车、或者给她买了爱疯6,就激动得以身相许;另外也只有极少极少的女性斗胆要求你们在北京三环内有房,所以以后再说女孩拜金,我们是要跟你们吵架的。唯一让我遗憾的是,选择伴侣“超级帅”的少女太少了。明明大家平时都嚷着要嫁给金城武(我是木村拓哉)吗!


在这样的要求下,似乎单身也是不可回避的阶段性问题。我们记得问卷里有超过一半的女孩是单身,那么单身的原因是什么?


 “要求高”“没有机会认识异性”——可以理解为没有机会认识理想的异性“自己选择不结束单身”是排在前三位的选项。



问卷的结果就分享到这里。
虽然一开始我就承认,这不是什么权威性的社会调查问卷。
不过,它仍然向我们、向在座的各位,大致地描述出了一个群体:少女,或者以少女为自己命名的女性。
年龄在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能力。对现实生活有要求,但并不把物质看成生活的全部。
她们大体上赞成一夫一妻制,也喜欢谈恋爱。在两性观念上她们其实算不上非常激进。当你接近她们的时候,会发现她们大多数有趣、温柔、但有时候也很强硬,甚至有那么点刻薄。尽管没有明确证据,但我相信正是少女们发明了“直男癌”这个词。

为什么要把自己叫做少女?
并不是在装嫩,这个称呼,与其说是标榜,不如说一种自我要求,要求自己拥有理想中少女的品质:勇敢、改变的力量、对自己的信心。
不要在意年龄了,因为年龄正是少女们所要破除的迷信之一。无论在任何年龄都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更重要的是,可能当你年纪小的时候并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比方说,我就曾经是一个会计。
要跟年龄这个迷信同时破除的还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教诲。
有些来自父母长辈的教诲,比方说 ,门当户对。一位少女在被介绍和妈妈同事的儿子、一个医学博士相亲之后,被对方的庸俗震惊了,这时候她意识到,门当户对不是指你们出生在同一个城市,父母赚的钱差不多,而是拥有相同的价值观。
这里我要特别指出,还有一些危险的教诲来自情感专家,这也是种当代社会特有的迷信,迷信有他人能指导你的情感生活,而实际上她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名气。有一位专家创造了一套打分体系,你贴出照片,公布身高,说出父母的年收入——好了,你是6分女,你男朋友是7分男,你应该跪舔他;要么你8分他7分,他应该跪舔你。要我说,相信情感专家还不如相信星座,因为星座至少不会恐吓你,不会试图让你相信,在两性关系中,你除了年轻貌美,你就不具备其他任何的价值。
少女们应该相信,除去外貌,一个女性的价值更多地应该来自于她的头脑、能力和独一无二的品性。

昨天我在重庆见了一个女孩,她上一次恋爱失败,是因为对方的母亲不满意她没有正当的职业。顺便说,她是一个作家。她一度为这种嫌弃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想,我要不要去考一个公务员?她用了很长的时间从这种自我怀疑里走出来,当然,最大的原因是她书卖得越来越多。她说:我痛苦了两年,现在才意识到,根本一开始就不应该让别人挑选我,而是我自己来做选择。
选择,这就是我想说的。
尽管这个时代有诸多缺陷,但仍然要感谢它孕育出了少女们,原因很多,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了女性更多职业上的选择,住在哪里的选择,和谁交朋友的选择,生存方式的选择。
有了这些选择,一个少女、还有越来越多的少女,就要凭借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的伴侣。
爱你,不再是说“想和你结婚,想给你洗衣做饭生孩子”。
而是“爱你,是因为我们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并且愿意选择你跟我一起完成人生的追求”。
选择,就是通向自由的第一步。今天少女们最大的特质,就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我相信这是一个不起眼、但了不起的进步。对我自己来说,我很高兴骄傲拥有这样的读者,我很高兴为她们写作。
在我真正的少女年代,我喜欢过作家三毛。她说过一句话,非常简单,也很有力。她说: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