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3)闲话刘昌赫现象

 珠江红棉 2015-01-01

闲话刘昌赫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棋道》杂志曾经发起评选围棋“超一流”棋士,根据连续几年的下棋收入高低,评出了六位日本超一流棋手。但这个结果仅限于日本本国,因为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情况不同,所以它并不能代表世界围棋的最高水准。后来中方聂卫平、韩方曹薰铉分别提出自己的见解,列出了他们心目中的棋坛圣手。围棋界和新闻界经过数年的争论、评议,最后形成了一个普遍认可的名单:日本小林光一、赵治勋、大竹英雄,中国聂卫平、马晓春,韩国曹薰铉、李昌镐、刘昌赫。

在这个围棋英雄谱上,只有刘昌赫一人是业余棋手出身——不,应该说在全世界一千多名专业围棋运动员中,纯业余出身的也唯有刘昌赫一个人。世界级的围棋高手大多师出名门,然而李昌镐在学棋阶段却没有经过名师的系统指点,当十八岁的赵治勋和林海峰已经名满天下时,刘昌赫这年尚在打“第六届世界业余选手权战”。

刘昌赫自幼跟父亲学会了下围棋,但很快父亲就教不了他了,此后他便在母亲的辅导下学棋。基本上是个“棋盲”的母亲是怎么辅导他下棋的呢?不过是四处找来许多棋谱,让刘昌赫一盘一盘的背记。就是这样,刘昌赫凭着勤奋用功和过人的天赋,走上了自学成才之路。1975年刘昌赫9岁时,第一次参加全国少年围棋比赛就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冠军。

1979年,13岁的刘昌赫参加第六届“鹤初杯”全国业余围棋大赛,击败了许多成年棋手获得全国冠军,开创了小学生夺取全国冠军的唯一先例。但这时他仍没有成为专业棋手的打算。直到1984年,刘昌赫代表韩国参加第六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此役没能夺冠,对此他耿耿于怀,于是下决心要成为专业棋士,从此开始在围棋界崭露头角。此后他一路过关斩将,扶摇直上。1996年的时候,刘昌赫与李昌镐在年总收入上已不相上下,这一年,刘昌赫分别获得了“应氏杯”冠军和“三星火灾杯”亚军,而此时的李昌镐则拥有十几个冠军头衔,但是含金量与刘昌赫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

人们公认刘昌赫的才气绝不在李昌镐之下,但是在1993年以前刘昌赫的战绩相当不稳定,发挥好的时候下出的棋出神入化,神鬼莫测;发挥不好时,连业余人士也要大跌眼镜。有人说,这大约和他的业余出身有关系,虽有天才,却不是训练有素。但是,当刘昌赫逐渐减少自己身上的“业余”的非良性因子,而又能继续保持并不断激发“业余”特质所衍生的灵气、灵感和无拘无束的创造性的时候,他要成为顶尖高手必然是锐不可挡。

1993年,在第六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棋手锦标赛中,刘昌赫分别战胜石田芳夫、王立诚、大竹英雄、淡路修三等名手,在决赛中力克强敌曹薰铉成为世界冠军。从专业初段到世界冠军,刘昌赫只用了9年时间,这在世界棋坛也属罕见,大概只有李昌镐和他相仿佛。在第八届“富士通”杯比赛上,刘昌赫与日本棋圣小林觉对决,他势如破竹,仅用69手就置小林觉于败境,其犀利的着法、大胆的进攻和精细的计算,令所有的人惊叹不已,有人将这一役比作“温酒斩华雄”。

围棋是智能、体育和艺术的结晶体,艺术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重复就可以达到较高境界的。正是“业余”才不受“专业”的局限,所以刘昌赫才能在棋坛大放异彩,才能不时下出天马行空石破天惊的神来之笔,这些均将成为棋谱上的奇葩留传于世。那些自小当院生,从而一步一步当上九段的棋手,很多人一辈子没有下出几盘具有独创性和自己独立思想的棋,自郐以下更不足论矣。与他们相比,刘昌赫无疑更具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