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学概论基础问题之三

 茶香飘万里 2015-01-02

1.    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①      社会互动,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

②      社会互动必然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③      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才存在互动。

④      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⑤      存在着间接互动。

⑥      互动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不同时间、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⑦      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作用。

2.    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有哪些主要理论?

①      符号互动论:

A.   符号,有意义的能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意愿标志。人们通过符号沟通进行社会互动和角色扮演。

B.   符号在互动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C.   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意义通过特定的符号表现出来。

D.   意义并非固定不变的。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互动过程中确立的。

E.   人们通过扮演他人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F.   互动过程中,人们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G.   两个主要派别:布鲁诺,芝加哥学派,用人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互动。库恩,衣阿华学派,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②      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参照团体理论反映了个人与群体互动的特殊方面。

③      戏剧理论:戈夫曼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其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在别人心目中制造印象,又称印象管理理论。

④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埃默森。着眼于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认为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们之间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酬赏,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最有价值的是服从,即控制他人的权力。

⑤      角色理论: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同时,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⑥      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提出,常人常理方法学。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

3.    社会互动的情景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①      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和多人关系: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可以区分出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多人关系。

②      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互动的目的而划分。

A.   熟悉情境:人们与熟人之间,日常交往的场合。

B.   工作情境:特定的目标、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局限于一定范围,很少有情感的交流。

C.   社交情境,为互动而互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较深的感情投入。

③      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人际关系的性质而划分。

A.   情感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遵循需求法则。

B.   工具关系:个体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遵循公平法则。

C.   混合关系:个体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双方都预期将来会继续交往,有一定的情感联系。遵循人情法则。

4.    如何具体描述社会互动的特定状态?

①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A.   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

B.   评价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

C.   控制阶段(解决行为选择问题)。

D.   三阶段并非直线发展。

E.   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

F.   多人互动中,互动的对象和方面,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②      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派克、伯吉斯)

5.    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

①      竞争: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是一种间接的反对关系。

②      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的方式与过程。是直接的反对关系。

③      强制:互动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通知和制约。

④      顺从与顺应:顺从,一方自愿或主动的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顺应,双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

⑤      合作: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6.    试比较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的不同特征。

①      原因:组织行为,解决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集合行为,社会突发事件。

②      行为方式:组织行为,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集合行为,非常规的方式。

③      互动特点:组织行为,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集合行为,个人情感的相互刺激而产生。

④      持续时间:组织行为,长期的重复行为,组织达到长远目标。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为应付突发事件。

7.    社会学解释集合行为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①      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A.   斯梅尔赛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我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

B.   发生条件包括:环境、结构性压力、诱发因素、行为动员、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

C.   社会减压阀:社会自己的减缓结构性压力的机制。

②      模仿理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多数人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控制自我能力,行为出现“还原现象”。人们本能的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

③      感染理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

④      紧急规范理论:面临突发事件,人们会通过互动产生一种紧急规范。规范一旦产生,对在场者产生规范压力,迫使其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而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作是紧急规范。

⑤      匿名理论:匿名,人们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匿名理论,破坏性集体行为的产生,是由于集合行为中的人处在匿名的地位上,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并降低了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性,从而作出平时很少甚至没做过的事情。

⑥      信息传播理论:谣言的传播,引导一致认识和共同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集合行为。另外,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也会促发集合行为。

⑦      控制转让理论:集合行为中,人们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这种转让是理性权衡的结果,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会发生集合行为。

 

1.    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①      广义社会群体: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②      狭义社会群体: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③      特征:

A.   明确的成员关系

B.   持续的相互交往

C.   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D.   一定的分工协作

E.   一致行动的能力

2.    社会群体如何得以存在和维持?

①      产生与存在,取决于个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

②      个体方面,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希望在群体生活中满足其需要。

③      社会自身,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④      群体具有自我维持的倾向。同时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3.    简述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

①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A.   初级群体: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形成亲密关系。家庭是典型形式。

B.   次级群体: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正式组织是典型形式。

②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

A.   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高,互动制度化、规范网,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有明确、书面规定。

B.   非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低,互动随意、常规。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没有成文规定。

③      内群体与外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A.   内群体: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B.   外群体: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C.   两者常常互相隔离,并对立。

④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

A.   所属群体:规定成员身份的群体。

B.   参照群体:并非某个人身份所属的群体,却被他们用作自己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⑤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所作的区分。

A.   血缘群体: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

B.   地缘群体: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

C.   业缘群体:劳动与职业间的关系而形成。

4.    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

①      群体凝聚力:群体内聚力,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在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表现为三个层次:人际吸引、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成员把群体目标自觉的看作自己的目标,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②      影响因素:

A.   个人与群体的心理互动

B.   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关系

C.   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

D.   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

E.   群体及其环境的关系

5.    如何分析群体内部关系?

①      群体内部关系:成员间比较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      分析:

A.   群体规模: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

B.   社网图: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

C.   信息沟通方式:了解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

6.    如何评价群体决策及其功能?

①      群体决策: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而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②      正功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水平,减少失误。

③      反功能:降低事情的严重性,造成责任分散。也容易导致冒险决策,造成失误。

7.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意义。

①      有助于全面、深入的把握社会过程。

②      增进对社会的认识。

③      研究初级群体中人们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发展。

④      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引导、改造初级群体,促进其正功能的发挥。

8.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①      成员有限。

②      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

③      成员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全部个性。

④      交往富于感情。

⑤      成员难以替代。

⑥      群体整合程度高。

⑦      群体控制常常是依靠非正式手段。

9.    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①      认识:

A.   加入或退出初级群体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增加。离婚与结婚。

B.   原有功能不断外移。

C.   初级关系日益松懈。

D.   有些初级群体已名存实亡。

E.   地位和作用有下降趋势。

②      影响

A.   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

B.   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C.   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D.   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

E.   妨碍人们的感情生活

 

1.    什么叫家庭?家庭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①      家庭: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和财产共享的初级社会群体。最重要的活动是性、生育和经济往来。

②      发展:

A.   血婚家庭:人类蒙昧时代。群婚制的早期阶段。基本特征是族内通婚,排除不同辈分的婚姻。

B.   普纳路亚(伙婚):愚昧时代。族外通婚,排除同族同辈亲属婚姻。

C.   偶婚家庭:野蛮时代。群体婚向个体婚过渡。族外通婚。有主妻、主夫。

D.   父权制家庭:野蛮时代晚期。偶婚家庭向一夫一妻家庭过渡。夫权至上。稳定的丈夫有多个妻子。

E.   一夫一妻制家庭:文明时代。

F.   推动演变的主要因素是自然选择和私有制的出现。其中私有制起决定作用。

2.    简析婚姻准备及其意义。

①      婚姻准备:婚姻当事人在性、爱情、婚姻三个方面持续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

②      四个阶段:

A.   学龄前儿童培养亲密感的时期。

B.   青春期前少年品味和学习知心的时期。

C.   进入青春期的小青年培养相互吸引的时期。

D.   成年以后培养对人之关切和体贴的时期。

③      各准备阶段的缺乏、间断和失衡会造成婚姻失败。意味着一个人缺乏生活能力和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能力。

④      引人注目的问题:婚姻动机的培养和择偶标准的提出。

3.    什么叫家庭关系?请列举家庭关系的几种主要类型。

①      家庭关系: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偶尔也包括收养关系。

②      类型:

A.   核心家庭:夫妇家庭,以婚姻为基础,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B.   主干家庭: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C.   联合家庭: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D.   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合称扩展家庭。

4.    简述家庭的功能。

①      持续、专一的满足性生活。

②      生育子女、教育子女以及赡养老人。

③      组织家庭成员的生产和消费。

④      提供家庭成员休息和娱乐的特殊场所。满足感情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5.    试论转型社会中的家庭变化及其问题。

①      变化:

A.   缔结婚姻和组成家庭的自由度增加。

B.   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关系简单。核心家庭增多。

C.   家庭的许多功能外移。

D.   生活的目标日益浪漫化。

②      问题:凡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妨碍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均为家庭问题。由家庭内部关系失调引发。

A.   夫妻关系失调。夫妻冲突增加和离婚率上升。

B.   亲子关系失调。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关系失调。

C.   老年人问题。老年人地位下降。

 

1.    简述社会组织的含义及其特征。

①      含义:

A.   广义: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

B.   狭义:为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      特征:

A.   非人格化。否定人们自身个性,要求个人变成组织人。

B.   非合理性:以功能合理性为基础,否认实质合理性。

C.   非道德性:不管服务的目的,仅仅是工具。

2.    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标准是什么?

①      有效性:组织实现各种目标的实际能力。

②      效率:实现目标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产出的结果之间的比例。

③      人道主义:追求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人才能。

3.    什么叫组织目标?它对于社会组织的意义是什么?

①      组织目标: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②      意义:

A.   是组织的灵魂。

B.   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C.   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4.    什么是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它对于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有何影响?

①      非正式群体: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

②      对组织成员:

A.   给以认同和情感支持。

B.   在工作中提供帮助。

C.   给组织成员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

③      对组织活动:

A.   可弥补正式结构不足。

B.   会干扰正式结构运行。

5.    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组织结构?

①      我国结构特点:

A.   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我国组织结构受初级关系畸形发展的影响,非正式结构冲击和干扰着正式结构。

B.   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单位制结构,追求大而全。

C.   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纵向行政控制结构。

②      调整:

A.   关注非正式结构及其影响,控制消极功能,使其与正式结构相协调。

B.   形成多元开放式结构。在分化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的整合功能。

C.   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建立横向联系网络。

6.    简述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①      古典组织管理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韦伯的科层制管理。以等级规则和非人格因素为基础建立。称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成员必须遵守规则,不带个人情感,提高效率。

②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梅约和巴纳德。重视民主、非集权的组织形式,反对非人格化的科层制。忽视了对工作本身和经济技术的研究。

③      现代管理理论:二战后。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系统的观点、权变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1.    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①      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②      阶级产生的条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与私有制相联系。

③      阶级内部的关系和发展:同一阶级的成员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其共同行动的实际能力与其是否以从“自在阶级”过渡到“自为阶级”相联系。

④      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发展的直接动力。

⑤      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个历史现象,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其消亡与产生同样不可避免。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⑥      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进行阶层分析必须以阶级分析为指导。

2.    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①      分清区别:

A.   两者确立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科学的唯物史观。西方分层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B.   研究目的和重点不同。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推翻私有制社会,建立公有制社会。西方分层论,维护私有制,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

C.   最终结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不平等是可以消除的,西方分层论,不平等永存。

②      有选择的加以借鉴:

A.   借鉴理论概念,促进对我国社会良性运行的研究。

B.   借鉴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对策,控制我国不平等现象。

C.   借鉴方法,促进我国相关研究。

3.    为什么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社会分层现象?

总体上废除了私有制确实缓解了社会不平等,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基本上不存在社会不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平等,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简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帕雷托精英循环理论之间的区别。

①      社会不平等是由自然差别还是社会差别决定。

②      个别成员的流动是否能改变社会不平等的性质。

③      个人努力能否弥补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

④      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阶级关系的对立性质还是在于精英循环渠道不畅。

5.    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①      流动方向: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包括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

②      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一生中的流动(参照基点,个人的初职)和代际流动(参照基点,父母与本人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

③      流动原因:自由流动(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变化),结构性流动(社会结构变迁造成)

6. 如何理解合理社会流动的意义。

 

1.    什么是社会制度?它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①      社会制度:社会设置,通过长期的社会互动,人们为调整特定社会活动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基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创设的,并为此特定领域中大多数人所共同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

②      构成:社会规范体系、与之相关的社会价值观、维护制度的权威、社会制度的实际承载体系。

2.    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类型。

①      历史过程:本原的社会制度和派生的社会制度。本原的,适应环境中产生的,也是其他社会制度产生的母体。

②      人类实际活动的领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家庭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

③      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自然形成的制度、有计划建立的制度。

④      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无形制度、有形制度。或说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

3.    如何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

①      从社会制度的功能耦合网角度,考察制度之间的一致、配套、衔接以及功能互补情况。

②      从制度潜功能角度,考察制度功能发挥的复杂性。

A.   首先要注意潜功能发生的层次和环节。

B.   注意潜功能是对谁而言的。

③      从发展的角度,揭示社会功能的功能性质。

 

1.    什么是社区?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①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A.   占有一定地域。

B.   离不开一定人群。

C.   某种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

D.   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互动关系。

②      联系:外延上,社区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或地区社会。

③      区别:

A.   社会不强调“共同”,社区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

B.   社会不强调地域概念,社区注重。

C.   社区中各种关系紧密。

D.   社区功能更加明确和专门化。

2.    简述社区类型的划分。

①      社会生产力:纵向角度,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发达社区或现代社区。

②      空间特征:横向角度,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精神社区。

③      以空间特征划分的城市—乡村社区连续体,主要分析单位。包括: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小城镇(集镇)社区和城乡联合社区。

3.    简述社区研究的方法。

①      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方法。两者之间有内在的、约定俗成的联系。

②      包括:

A.   人类生态学(人文区位学)方法,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B.   人类学方法,重在考察、比较文化与社会形态。

C.   社会体系(系统)方法。把社区看作一个互动系统,研究其结构与功能、互动关系以及社会场域(社会互动的场所)。

4.    简述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①      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

A.   城乡融合: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而不是要消灭城市乡村的具体形态。

B.   三种理论模式: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社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C.   原则:优势发展、整体发展、互益发展、地区平衡发展。

②      城乡布局理论:探讨城乡社区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缩小地区差别。重点在地区差别。

A.   我国城市布局的一般特点:城市分布于东南沿海。

B.   环境与城市布局:重要影响。

C.   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正相关。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D.   人口与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本身意味着人口的再分布。其建立和发展也与人口有关。

5.    试论转型期社会的协调发展。

①      变化特点:

A.   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

B.   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

C.   生活方式上,注重效率,节奏加快,消费行为多样化。

D.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变化的基础。

②      把握:

A.   各方面的同步性,尽快完成新的整合。

B.   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加强社区对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C.   加强社区规划和预测性研究。

弱化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社区自组织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