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秋霜,秦砖汉瓦,一座沉寂了千年的九朝古都 2014-12-27 01:20|
作者:茉莉
摘要: 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省会,兼具现代感和历史感,因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厚重。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有着“天 ...

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省会,兼具现代感和历史感,因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厚重。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为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古城墙也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环绕(渭、泾、沣、涝、潏、滈、浐、灞),自然景观优美。




西安即古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一座有帝王之气的地方,是一座历经时代变迁而创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典故的地方,也是一座历经岁月消磨而又永垂不朽的地方。这里有灿若繁星的文物,有石器,铁器、铜器、银器、金器、玉器、陶器、瓷器;有生活用具,有兵器,有祭祀用具,有建筑材料,有宗教器物和货币。它们静静地在那里等待有缘人来聆听它们无声的讲述。一件文物,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这里有几千年的历史,讲不完的故事……





西安应该是那么一座方正如汉字的四方平齐的古城,斑驳的城墙,坍圮的宫殿,还有“平沙莽莽黄入天”。西安给人的意象不是如那江南的千里莺啼,水村山郭,而是那将凋未凋,将尽不尽的秋,从两声弦音,一夜刁斗,玉笛暗飞里飘出那秋声,飘渺惘然。西安那座沉寂了千年的九朝古都,洛阳铲随便在他哪一寸土地都能打出一片秦砖汉瓦。北京与金陵也都是六朝古都,但金陵过于繁华,北京过于森严,唯有西安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





漫步西安,就如同走进了一座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博物馆,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的风物名胜尽收眼底,栉次鳞比的现代摩天高楼与古色古香的帝王宫殿、塔楼和谐一身,久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发展的现代气息,让游客顿生一种浅薄与渺小。西安之古老历史遥可追溯到美好而遥远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开始的历史沿革中,自勤劳、朴实、智慧的周族人在这里建立起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的近百个帝王在这里逐鹿霸业,度过了他们充满神奇的激荡岁月和宫廷生活。天子之诏从这里频频发出,一代又一代的雄业霸主,用他们的智慧和权术驾驭着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帝国,在烟波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实现着他们大气磅礴的梦想。他们把这里当作演绎历史的大舞台,将中国的古典文明一步一步地推向世界文明的极致。






西安最神秘是那兵马俑,兵马俑分为一、二、三好坑。一号坑发掘了一大半,一个个步兵站得整整齐齐,手握兵器,仿佛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开赴前线。这些泥人都梳着向右的发髻,据说这是右为大的标志。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但似乎没有看到一个愁眉苦脸的,他们为始皇帝效忠好像都心甘情愿,也许这只是始皇帝的一相情愿吧。二号坑是车马坑,也就是驾战车作战的部队。三号坑是现代的指挥所,是当时的幕僚坑。这些军官的穿戴与士兵的大相径庭:头上有官帽,身上铠甲更精致,脚上都是脚尖往上翘的鞋。军官的腹部都有些微微隆起,这是当时军官待遇不错的一个证明。或许将军肚就是从这里开始叫出来的吧?这些兵马俑现在全身灰黑,其实刚发掘出来的时候他们都是彩色的。经过空气的接触,全都氧化了。要是现在展现在眼前的还是一个个彩色的徐徐如生的人与马的话,那又该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








西安依然拥有汉唐的风骨和神韵。钟楼暮鼓尤在,古老的城墙尚存,护城河水依然泛着汉唐的清波,汉墓唐陵前站着千年古柏,虬曲的枝,沧桑的干,披着岁月的风沙,风骨硬朗,神态依然。一座大雁塔,阅尽人间沧桑,历尽岁月霜寒,砖棱上结满了苍苔,依然站在那儿,迎着朝霞,送走落日。大概是大雁塔的灵气太重,有西天佛光的护佑,战火焚烧不了它,风沙摧毁不了它。历史上的西安,也发生过数次大的地震,大雁塔,古迈的身姿只是摇晃一下,又坚定地站成完整的自己。






秀美的骊山,柔滑的温泉,曾见证过多少爱情的甜美与悲伤,见证过多少王朝的辉煌与衰亡。烽火台、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芙蓉园……都已成为传说;周幽王、秦始皇、汉武帝、唐明皇……谁都抵挡不住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曾经属于他们的王朝也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不变的是西安这片沉默的土地,依旧用她最宽广的胸膛包容着数千年的沧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