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这一回讲座分会几个环节,一个比较大的环节,其实叫《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这是我1月份要出的一个小说集的题目,我是一个写得特别慢的人,所以本来这一次应该带着小说来,但是小说还没有出来,好像这样给大家干讲会受不了。不过我特别的喜欢这样的过程,因为我觉得每次不是讲座而是交流,而且我自己也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这次演讲的题目有一个小的标题,叫做《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个是德国著名的作家尼采写的一句话,我非常的喜欢这一句话。为什么呢?因为一直觉得,时代不是用来迎合的、时代不是用来适应的、时代不是用来战胜的,时代是需要在你的身上克服的。 如何才能在自己身上去克服这个时代?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句子是用一种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去克服这个时代。我上大学以来坚持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坚持减肥,大学毕业的时候以60公斤体重宣告失败,另一件事是坚持不听课,不幸的是成功了。我不是完全不听课,我是有选择地不听课。因为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同宿舍的同学早上六点多就去图书馆,我每次都是八点多才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我就慢慢悠悠去教室,拿着两三本书,到了晚上最后一节课就看完了,再把两三本书里我摘抄的内容,大概几千字左右录入到电脑里。这样四年下来会有两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那时的生活就是周末去买书,其它时间看书,生活非常简单,没有互联网,没有谈恋爱,没有参加社团活动,我感觉自己这段时间进步最快。 后来我发现,有很多的人都在这个时代或者那个时代去进行一种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我看过“棋圣”吴清源的自传《天外有天》,他在自传里提到一件事,他四五岁的时候在北京的四合院下棋,每天都下棋,生活当中只有棋,有一天他爸爸就从外面回来说,外面有几个学生在闹事,没关系,你们继续下棋吧。其实那就是著名的“五四事件”,当时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是有几个学生在闹事。包括卡夫卡的日记里面也有类似这样的事件,他日记里写到,今天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去游泳了,碰见了谁,我们怎么聊了文学,整个世界大战在他的日记里面只有一句话而已。所以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脱离于时代的,或者他们非常幸运,没有受到这些干扰。生活中对其他人来说或许非常有用的东西,比如手机、互联网,对于有些人来说根本是无用的。他们是不是天才呢?后来想,唯一的天才其实并不是做哪件事情特别有天分,而是他一旦要做一件事情,其他一切都不存在,其他没有什么能够去阻挡他。 并不是让大家扔掉手机去过苦行僧的生活,其实不是。而是有时候我们要认真地去想一下生活当中这种变得越来越富裕的工具,你要想一下它带给你的是脆弱和焦虑多,还是带给你的自由和快乐多?对我来说他已经带给我越来越多的焦虑和脆弱,所以我觉得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是应该回归一种简单易行的生活。我觉得有的时候,大家要发现我们有一种生活,是不用依赖手机和大家点赞,我们就能够活下去。我们就能够非常的开心,能够持续的,我觉得就能够找到这样的生活方式,自己就会很幸福。 第二点是用独立精神去克服这个时代。上个月我去南京师范大学去做了一个讲座,现场一个学新闻传播的大二女生和我说了几点。她说,我觉得你这么成功,你假装去了解我们的苦闷,你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第二点是,你给我们熬这么大大的一锅心灵鸡汤,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她说的第三句话,你说的这些东西你自己能相信吗? 她说的话,我其实到今天还在想。其实,在我的理解里,我真的觉得没有成功的人,没有成功的人生,我觉得只有成功的事情,比如说他做了一个成功的企业,他拍了一部成功的电影,他写了一部成功的书,但是我不觉得存在成功的人生,我觉得任何人的人生都有别人看不到的委屈和不甘,任何人都是这样的。 她说的第二点,你跟我们说的这些心灵鸡汤我们每天都在喝,到底有什么用?我当时在想,确实是这样。我觉得一个人他有多虚弱,他才会去靠心灵鸡汤这样的东西去喂养。需要心灵鸡汤吗?我觉得某种程度上也是需要的,但是并不需要那么频繁,我有一句特别喜欢的话,是尼采说的,他说那些让我们醒悟的东西往往让我们觉得痛苦,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好,当我们觉得痛苦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克服,但是周围一些事情往往是让我们去醒悟的。 她说第三点,你自己说的话你相信吗?我到现在我还在想。高考结束我去了四川,我当时在北川走了一整天,北川就只有一家卖吃的,是一个卖猪蹄的,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我那天特别饿,我就买了七八个猪蹄,我就坐在马路牙子上啃。我旁边也坐着一个老头,然后就拿个猪蹄给他,然后和他聊天。就和他说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这样的话,他漠然地点头。后来他就讲,他有一个20多岁的女儿,当时在农业局工作,他和女儿在家看电视,因为他身体不好,所以他就坐在沙发上等死,然后他女儿20多岁,跑得很快,很快的跑下楼,他就直接看到他的女儿被楼压死。我当时就很后悔,我和他说了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关于相信和不相信,我们这个时代,其实我们的不相信是经验性的。因为我们会发现,不是没有好的东西,只是这些好的东西有些太微弱,太短暂,来不及相信,它就在阳光下蒸发掉。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相信其实又是惯性的,就是我们习惯性地相信一件事。所以我们相信未来是可以变好的,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一直会变化,我们相信很多事情是有别人来做。我在一个人的日记里面看到,他说永远不要习惯这样的生活,永远不要因为一个配不上你的社会而降低自己的标准。因为当你习惯去相信的结果就是你去适应它而丧失了改变它的动力和能力,就像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所以你开始习惯性地等待被拯救也好,等待被改变也好,等待被时代冲到下一个时代,我们的相信是惯性的。我们总是觉得很多事情不必改变她就自然会发生。 所以最后我要说,你可以不相信这个世界,因为其实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世界,我真的不相信。但是你至少可以相信你可以克服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庞然大物或者是一个你无法战胜的东西,你没有办法用个人的力量去完全扭转它,但是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去克服它。 本文根据蒋方舟全国巡回演讲《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整理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