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高手们经常谈论的“催化剂”究竟是什么?

 真友书屋 2015-01-03

什么是“催化剂”?


导读

不管价值发现,还是摧毁价值,都有赖于催化剂的推动作用。不懂催化剂,相当于闭眼走钢丝。意味着只看得到明牌,而看不到暗牌。


投资者通常综合运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但在完成基本面分析前,最好先不要去看技术图形,避免其对基本面分析先入为主的影响。

就基本面分析而言,有两点需要明确:

1、广大散户不是专业分析师,没有能力及资源仔细深入研究行业及个股的基本面信息。

自己挑选行业个股的工作更类似买方分析师,需要处理更多信息,而卖方分析师则可以集中精力研究少数关注的行业。

2、技术分析者常说“技术走势已经充分反映了一切已知信息”,股票下跌自有下跌的理由,上涨也有上涨的原因。

我们不需要研究所有基本面信息,只将重心放在寻找驱动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上(融券做空则关注驱动股价下跌的催化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早期投资者愿意持有的原因。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记录影响股市的关键信息总是有好处的,尽管未必当天就有买入打算。




催化因素通常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公司业绩预报、快报及年报季报,关注重点是业绩是否超出之前预期以及管理层的解释说明;

2、公司公告任何影响生产经营状况的重大事件;

3、行业规划、指导意见等政策发布,养成定期关注政府部门网站的习惯,如财政部、央行、发改委、工信部等官方网站;

4、行业供需状况及产业链的重大变化,价格大幅改变,新技术的运用等;

5、重要的行业会议及展览,这在一些网站上可以提前了解。

6、突发驱动事件,如重要官员讲话,难以提前预测的突发事件等。

催化因素未必直接导致了相关板块指数的上涨,或者说还有其他因素在同时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就是整体市场炒作环境)。



真正能被投资者有效利用的催化因素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可以把行业看作以行业内各上市公司为子公司的母公司):

1、能转化为实质性的利好因素:

(1)产生收益或现金流有明显增长的预期(如10%以上的增长);

(2)产生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等有一定幅度提高的预期(如5%以上的提高);

(3)产生收购重组预期;

(4)提振投资者信心(如管理层的更换及增持股票)等等。


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的利好因素,有待基本面定性分析及财务分析后才能确定,买入机会的把握还需要做估值分析。

偏短线激进投资者可能看到消息刺激就采取行动,能获取短期收益的同时也承担很大风险(消息不能产生实质性利好,或主力建仓后逢利好出货等);而中长线投资者会仔细分析完后再采取行动,好股不怕等,也不是每个热点都幻想能去把握。

简单举几个不是实质性利好的催化因素例子

(1)行业利好政策出台,但公司相关业务规模占比很小;

(2)公司产品价格上涨,但成本上涨的比例更大或公司早已签署了大额长期合同;

(3)公司新签合同,但合同金额占年销售额的比例很小,或合同价格过低,无法产生太多利润;

(4)公司公布收益大幅增长,但增长大部分来自营业外收支;

(5)公司收购新公司,但新公司规模过小或其与公司原有业务不匹配,难以产生协同效应。

尽管上述因素也能导致股价上涨甚至大涨,但这不可持续,理智的投资者会借股价上涨逢高出货,中长线投资者也不会因此参与。

2、发生在投资者的设定投资期限内。

有些行业规划政策的提出,可能两三年后才能产生明显效果。

有些催化因素属于长期影响因素,建立在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社会变革趋势基础之上,对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未必是可资利用的因素。

比如中国老龄化趋势,从“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这一信息出发,很难把握行业投资机会。倒不如类似“今年大幅提高退休人员工资”这样的消息刺激,更能成为行业驱动催化因素。

3、可被预测。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准确识别并进行预测的催化因素,通常也是最有价值的因素。

散户在这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出利好消息追高被套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催化因素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都是不可预测的(只有公布才知道,而机构则有信息渠道提前掌握并布局)。

我们需要在消息出来之后进行分析,不一定马上做第一波上涨,待其回调后再次发酵时介入也可以,尽管成本会抬高。

真正利好因素会对股价上涨形成长期支撑,耐心等待观察有时是更明智的选择。



对于短线技术投资者来说,关注股价上涨的催化驱动因素是寻找操作目标的重要手段,但往往求多不求精。

对于中长线基本面投资而言,这只是分析的第一步,即筛选分析范围,还需要做重点关注行业的估值分析,然后在整体低估行业中选择个股。

过程尽管麻烦,分析完也未必马上产生投资机会,但投资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盈利需要积累,分析更需要积累,资料积累得越多,越有可能充分应对市场变化。

就算一年只做一个行业,能提高成功率,反复做,有何不可?



催化剂可划分为十类:

1.盈利大超预期;

2.高管、大股东增持;

3.遭遇利空该跌不跌;

4.基本面拐点;

5.新订单、新技术突破、新产品、新管理层;

6.著名券商或知名研究员出深度报告或提高评级;

7.定增、发H股;

8.股权激励;

9.政策出台;

10.高送配。


必须清楚的是,股价如果出现趋势性波动,背后必然存在“催化剂”。为了弥补信息不对称的差距,弄清“催化剂”是什么很重要,这样才能客观评估资金运作的成功率和周期。

为什么一定存在“催化剂”呢?

初期的信息不对称可以造成资金介入成本差异。运作中期的“催化剂”有意曝光可以提高预期一致性。如果没有“催化剂”,这种炒作多半都是虎头蛇尾。

当然,“催化剂”最难的不是识别,而是收集、整理、观察。需要很强悍的专业能力与耐心 - 这就是所谓买方研究的价值所在。

换句话说,跟基金经理谈股票,三句还谈不到催化剂上,估计人家也懒得理你了。

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你还整天抱着K线啊,财报啊看来看去,是不是该有种out的赶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