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 (益气实卫法)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防风一两 黄芪蜜炙 白术各二两 上fu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主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 【方论选萃】 明·李中梓:卫气虚薄,则玄府不闭,阳不能固,自汗乃出。黄芪甘温,专充肉分,是以为君。防风入肺,贯彻皮毛,故东垣曰黄芪 得防风而功愈大,是以为臣。白术甘温入脾,脾主肌肉,故以为佐,以其善补卫外,足为吾身之倚庇,故玉屏风之名立焉(《删补颐生微 论》)。 明·吴昆:外冒风雨,则寒湿不免矣,以外得之,故令伤形而皮肤枯槁。然皮肤之间,卫气之所居也。《灵枢经》曰:卫气者,所以 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闔者也。故峻补其卫气,而形斯复矣。黄芪甘温,补表之圣药也,得防风而功愈速,故以防风等之;白 术益脾,脾主肌肉,故以白术倍之。三药者,皆补气之品,《内经》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此之谓也。方名玉屏风,亦是以其补 益卫气,足以为吾身之倚袭尔(《医方考》)。 清·柯韵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 府不闭故也。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 上清头目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 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 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茂,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 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其自汗不止者,亦以微邪在表, 皮毛肌肉之不固耳。其与防风通圣等方悬殊矣(《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讱庵:此足太阳、手足太阴药也。黄芪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术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 ,而黄芪畏之,故以为使。以其益卫固表,放曰玉屏风(《医方集解》)。 清·王晋三:黄芪畏防风。畏者,受彼之制也。然其气皆柔,皆主乎表,故虽畏而仍可相使。不过黄芪性钝,防风性利,钝者受利者 之制耳!惟其受制,乃能随防风以周卫于身而固护表气,故曰玉屏风。一方有白术者,名白术防风汤(《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徐大椿:脾肺气亏,不能卫外,而腠理不密,放风邪易入,自汗不止焉。白水健脾燥湿,黄芪补气密卫,防风走表引领芪、术固 腠理而止自汗也。为散煎服,使脾肺气充,则风邪外解而腠理致密,何自汗之不止哉?此补中托表之剂,为腠理虚受邪自汗之耑方(《医 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张秉成:大凡表虚不能卫外者,皆当先建立中气,故以白术之补脾建中者为君,以脾旺则四脏之气皆得受荫,表自固而邪不干; 而复以黄芪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此散中寓补,补内兼疏, 顾名思义之妙,实后学所不及耳(《成方便读》)。 【近代验证】 例一 岳美中治表虚、外感风热案(选自《老中医医案医话选》) 患者:何某某,40岁,男性,中国科学院电工所。 1973年4月19日初诊:前因患甲状腺癌于某某医院作手术、电疗后,服用甲状腺素片,经常出汗,极易感冒,舌苔薄白,脉象浮大无力 。辨为表虚卫阳偏弱所致,予“玉屏风散”:黄芪九钱,防风二钱,白术五钱,上药共剪成小块,掺匀,每用三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连服一月,感冒及出汗等均愈。 二诊:1974年1月29日,患者又因穿着不慎于四天前感冒后,鼻塞流涕,涕色黄白相兼且带血块,有时鼻流鲜血。咽痒,咳嗽,痰色白 ,量不多。食欲睡眠尚好,尿黄,经某医院耳鼻喉科诊为“鼻咽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经治未效而又就医。舌苔薄白,右脉数大。予 以“自验外感方”: 白薇三钱 桔梗三钱 芥穗三钱 防风二钱 前胡三钱 白前二钱 杏仁二钱 浙贝三钱 桔红二钱 甘草一钱 连翘三钱 牛蒡子 二钱 嘱服四剂。 1975年3月26日随访,患者服四剂药而鼻衄等均愈。 例二、干祖望治多涕症案(选自《中国当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一》) 丁某,男,8岁。 初诊:1985年2月5日。 主诉:(母诉)患“鼻炎”已四年,主症涕出奇多,初期清稀,迩来偶有稠浊,通气尚可,四时迭更而症状不减,且善泄汗,汗多时 涕更多,尿炕频繁,几无虚夕。 诊查:鼻前庭红赤粗糙、潮润,鼻腔有分泌物,舌薄苔,脉平。 辩证、治法:肺怯则肺液滂沱,四年来无法控制,肾虚则摄纳失权,遗尿已成习惯,好在金水同治,古有先例。 处方:黄芪10克 白术6克 防风6克 乌药5克山药10克 百合10克 诃子肉10克 益智仁10克 七剂 二诊:4月1日。母诉:进药二十剂,涕多清稀及尿炕明显改善。鼻前庭充血已较淡,粗糙区已完整。鼻腔内多粘液性涕。舌薄苔,脉 细。肺怯未见充壮,肾虚逐渐改善。仍取玉屏风散会缩泉丸大意,再参敛药。 处方:黄芪10克 防风6克 白术6克 乌药5克 山药10克 益智仁10克 诃子肉10克 五味子10克 乌梅10克 五剂 三诊:6月17日。母诉:药累进四十剂,涕量已减少到正常。小便次数减少四分之三,基本无遗尿。鼻前庭及鼻腔未见异常。舌薄苦, 脉细。肺窍多涕者已敛,肾窍多尿者已少。药求扫尾,量取维持。 处方:黄芪10克 白术9克 防风6克 山药10克 桑螵蛸10克 诃子肉10克 益智仁10克 五味子10克 五剂,隔日一剂,即维持量 服法。 【按语】 《灵枢》有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肥腠理,卫外以为固也。”又云“营出中焦,卫出下焦。”下焦乃肝肾所居,肾为元气之根。 气虚卫疏,腠理不固,故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此方益气实卫,故以治表虚自汗,虚人感冒。仁济医院陈曙霞教授,用以治疗病毒性心 肌炎,效用卓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