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方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青黛水飞 瓜蒌仁 海石 山栀子炒黑 诃子 上为末,姜汁蜜丸,嚼化。嗽甚者,加杏仁。 【主治】痰盛身热咳血。 【方论选萃】 明·吴昆:咳嗽痰血者,此方蜜丸噙化。肺者,至清之脏,纤芥不容,有气有火则咳,有痰有血则嗽。咳者有声之名,嗽者有物之义 也。青黛、山栀所以除火,瓜蒌、海粉所以行痰,诃子所以敛肺。然而无治血之药者,火去而血自止也(《医方考》)。 清·汪讱庵:此手太阴药也。肝者将军之官,肝火上逆,能炼心肺,故咳嗽痰血也。青黛泻肝而理血,散五脏郁火;栀子凉心而清肺 ,使邪热下行,二者所以治火。栝蒌润燥滑痰,为治嗽要药;海石软坚止嗽。清水之上源,二者降火而兼行痰。加诃子者,以能敛肺而定 痰喘也。不用治血之药者,火退则血自止也(《医方集解》)。 清·费伯雄:咳嗽痰血,固属君相之火犯肺。此方但清火而不治血,乃去所扰则自安之义。然业经失血,则肺已大伤,岂可置之不论 不议。去诃子而加清养肺阴之药,始为得之(《医方论》)。 【按语】 肝主左升,肺主右降。左升太过,右降不及,木火刑金,火灼金伤,扰动阳络,则为咳血。是以朱氏此方,青黛抑肝之强;瓜蒌、海 石助肺之肃;诃子敛肺降火,则不止血而血自止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