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希”宝帖的前世今生

 隨风飘逝 2015-01-04








三希堂法帖

中国清代宫廷刻帖 ,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 )。乾隆皇帝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镌刻而成。法帖共分32册,刻石500余块 ,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4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皇帝视为3件稀世墨宝的东晋书迹——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珍藏这3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 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全称《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法帖原刻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墙间。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


王珣《伯远帖》



故宫博物院三希堂


北海公园阅古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