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后来成为短命大顺皇帝的李自成来,人们头脑里闪现出来的是一个农民英雄形象。其实,在发动起义前,李自成是个下岗驿卒。也就是说,在下岗前,他本是捧“铁饭碗”吃官家饭的“工人”。![]() 崇祯三年,朝廷为节省开支整顿驿站,裁撤数万驿卒,一年多共省下68万两左右的白银。事后证明,这区区68万两白银恰恰成为明王朝灭亡的代价——由于裁减驿卒,李自成下岗,愤而参加农民军,“奋臂大呼,九州幅裂”。据康熙年间的《米脂县志》记载:“明末李自成,银川驿之马夫耳。因裁驿站、饥荒,无所得食,奋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救!” 李自成大旗一展,饥民齐集。虽屡战屡败,在好几次惨烈的战争中,他都几乎是全军覆没,换作别人早就玩完了。可李自成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竟一次次咸鱼翻身,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最后拥军百万,占领了北京,宣告了大明的灭亡。 由于没有正确认清形势,没能很好地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李自成的大顺皇帝昙花一现,功败垂成,以悲剧英雄结束了人生。但这血的教训启迪和教育了后来的执政者和革命者,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壮哉李自成!下岗后一点都不气馁,反而以更大的激情挥洒生命,居然拥有了如此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人生,真为古代的所有下岗工人都挣足了面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