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届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高考满分必背术语

 许愿真 2015-01-04

2014届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高考满分必背术语

               2014届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高考满分必背术语

 

考点1:神奇的货币    [必背术语]

1、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为什么(神奇)?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3、怎么办?

      从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上看,货币本身并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光荣的。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花钱要有节制,要分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

考点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2、为什么?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由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引起的,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秩序。

3、怎么办?   

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1)解决通货膨胀需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人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严格控制纸币发行量,控制总需求,增加商品总供给,使供求保持平衡,提高存贷款利率,开展保值储蓄业务,增强货币回笼措施等。

     (2)解决通货紧缩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增发国债,降息。

考点3:信用卡和支票    [必背术语]

 一.信用卡

1、 是什么?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为什么(使用)?

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二.支票

1、是什么?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怎么办(用)?

     凡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的,银行给予空白支票薄,存户可在其存款金额内签发支票。银行按照票面上签注的金额付款给持票人。

考点4: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2、为什么?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5:多变的价格    [必背术语]

    1、是什么?市场上不同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商品的价格也有时高、有时低,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

    2、为什么(多变)?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国家经济政策、货币本身的价值、货币发行量等因素也会影响价格。

    3怎么办?

     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都会造成影响。从政府角度看,要稳定物价,减少物价波动对居民购买力的影响;从消费者角度看,选购商品时要货比三家,同时还要学会选择替代品;从企业角度看,要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考点6:多彩的消费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四个重要环节之一。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消费有不同的类型。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为什么(要提高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包括消费类型、消费结构等)的变化主要受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3、怎么办?

       消费者:应该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理智的消费者。①量人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考点7:绿色消费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为什么?

    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促使生产者更加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怎么办?

    根据绿色消费的5R特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考点8:扩大内需    [必背术语]

    1、是什么?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出口是国外需求,扩大内需就是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2、为什么?

     (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怎么办?

     (1)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为此必须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努力增加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扩大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3)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扩大消费需求,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居民消费的消费欲望,解除消费者消费的后顾之忧。

    (4)收入差距影响居民消费,扩大消费需求,要加强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5)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扩大消费需求,要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6)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也影响消费。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以新的思维方式对待消费,比如,在预期收入稳定和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可适当进行信贷消费。

考点9:大力发展生产力    [必背术语]

   1、是什么?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2、为什么?

    (1)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怎么办?

    (1)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4)坚持改革。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考点1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为什么?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怎么办?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考点11:企业与公司    [必背术语]

1、是什么?①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②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为什么?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

①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优化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3)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3、怎么办?

    (1)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公司的成功经营和发展取决于正确的经营战略,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诚信经营,兼并或破产、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因素。(3)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筹措企业发展资金,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提高决策者的素质等。

考点12:劳动与就业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①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

   2、为什么(就业)?

    (1)原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第二,生产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第三,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怎么办?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2)党和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3)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在政策上支持就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要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渠道;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增加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就业,统筹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4)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和多种方式的就业观;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自身素质,发扬创业精神,走自主创业之路。

考点13:自主创业    [必背术语]

    ⑧是什么

    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依法从事个体经营或自主创办企业。

    ⑩为什么(作用)

    (1)对个人的作用:①创业本身是一种就业,在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条件下,自主创业    可以为自己发展寻找出路。②创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自主创业有利于劳动者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利于给自己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对国家的作用:①自主创业不仅为劳动者本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②自主创业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③自主创业有利于创业精神的发扬光大。创业精神是一种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扬创业精神有利于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促进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

    ⑩怎么办

    (1)创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要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自主创业者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把握市场动向,引领市场先机,生产适销对路、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产品。

    (3)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国家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

考点14: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必背术语]

 1、为什么?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有利于增强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2、怎么办?

 (1)从国家方面讲: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

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从用人单位方而讲:严格执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3)从劳动者方面讲:①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④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考点15:投资理财    [必背术语]

1、是什么?便捷的投资一一储蓄存款;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一—股票;稳健的投资——债券;规避风险的途径一——保险。

2、为什么? (1)原因:①企业的设立、经营和发展需要资金,需要多种筹资融资方式。

②企业和个人投资者需要    多样的投资理财品种和渠道。

           (2)意义:①企业:有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②个人投资者:可以获取一定收益,有利于财富的保值增值。

③国家:有利于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怎么办?理性投资要坚持如下原则:

 (1)考虑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投资的目的是获得收益,但投资的风险大小不同,居民在选择时要谨慎。

(2)注意投资方式多元化。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的收益。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会把鸡蛋放到过多的篮子里,而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经济实力薄弱,可以投资储蓄或者购买国债;经济实力允许,可以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如投资股票、企业债券、期货等。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政策。

考点16:商业银行    [必背术语]

 1、是什么?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为什么(作用)?商业银行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①它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②它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政府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③通过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益。

考点017股票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2为什么(建立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意义?

    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3怎么办

投资股票要慎重,量力而行。

考点0 18按劳分配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为什么 

(1)原因(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怎么办(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考点019按生产要素分配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分配。

2为什么(意义)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考点020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是什么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为什么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决定因素。这种分配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怎么办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考点021收入分配公平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为什么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利于消除收人差距过分悬殊,实现共同富裕;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怎么办

    (1)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公平分配的根本途径。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为此,必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人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5)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6)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高城乡特别是农村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7)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破除垄断,通过竞争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考点022效率与公平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1)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3)二者的关系: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 表现为: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效率,有可能带来收入差距的拉大,违背公平的目标;如果过分强调公平,则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阻碍效率的提高。所以,在经济生活中,二者不可偏废。

3怎么办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考点023国家财政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具体表现。

 2 为什么

    (1)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 怎么办

        国家应根据具体情形,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推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考点024税收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 为什么

    (1)国家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3 怎么办

        企业和个人要增强纳税人意识,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依法征税;国家要加强税收立法。

考点025依法纳税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按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税。

   2 为什么

    (1)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依法纳税才能使国家各项职能得以实现,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

   3 怎么办

    (1)义务意识:依法纳税,既包括自己要依法纳税,也包括要监督别人依法纳税。

    (2)权利意识:监督意识,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考点026市场配置资源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所谓市场配资源,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资源的配置。

  2 为什么

    (1)必要性: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重要性:①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怎么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进行的。

    (1)价格是市场经济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反之,则减少供给,刺激需求。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2)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

    (3)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围绕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从而使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执行。

      供求、价格、竞争三者相互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用下面图示来表示: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获利较多→  扩大生产↓

 

   ↑缩小生产←一获利较少←价格下降←供过于求

考点027市场秩序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市场秩序是指市场生产经营主体合法交易行为与违法交易行为及其客观后果的总和。

    2 为什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3 怎么办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巾场交易规则。

    (2)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

(4)企业应当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考点028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信用制度指约束人们信用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

   2为什么

    (1)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扩大交易成本,危害社会。

    (2)市场交易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原则。

    (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4)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有利于优化我国贸易和投资环境,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5)提高全民族的信用意识和道德水准,有利于营造和谐信任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3 怎么办

    (1)国家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为此,一要加强道德建设,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二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为社会信用制度奠定基础;三要加强信用立法和执法,给信用以强有力的保障;四要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企业要提高道德素质,依法诚信经营,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3)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公德,维护他人合法权益;

(4)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等。

考点029 宏观调控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 为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 怎么办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国家的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考点0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 为什么?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 怎么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考点031小康社会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 为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怎么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强。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

考点032科学发展观    [必背术语]

1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 为什么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 怎么办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际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了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考点03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背术语]

1是什么: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2 为什么?

 (1)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国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3 怎么办

 (1)国家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税收、信贷支持;要保护知识产权;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要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要完善分配制度,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素质。

(3)劳动者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考点03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 为什么

(1)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增加物质消耗实现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并且给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带来威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 怎么办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考点035“三农”问题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三农”问题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2 为什么

 (1)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基础地位脆弱,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的环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这已成为影响社会公平的重要因素。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3)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重视“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4)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3 怎么办

 (1)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体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加大财政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

    (3)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4)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中的二、三产业。

考点03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L,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2 为什么

 (1)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弱,这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怎么办

(1)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要利用财政、税收、信贷、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推动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利用法律、行政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打击浪费资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2)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效低耗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公民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

(4)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和经验。

考点037经济全球化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 为什么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科技进步和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一方面,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它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会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同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3 怎么办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我们应积极面对而不是简单地反对。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3)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4)在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我国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考点038对外开放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

        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2 为什么

 (1)原因: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通过对外开放,能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尽快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少走弯路。

 (2)意义: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于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我国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3)实践证明:200世纪?0年代末,我国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怎么办?

        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全面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我们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考点039世界贸易组织。    [必背术语]

 1是什么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2 为什么(为什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正确的)  ·

    (1)加人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我国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实践证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考点040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必背术语]

 一、“引进来”

   1 是什么: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  质人才。

   2 为什么

        (1)原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的突出难题是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根据当时条件,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引进来”为主。

        (2)意义(作用):弥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问题,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3 怎么办(目前在“引进来”方面的要求)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 “走出去”

      1 是什么: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鼓励企业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

   2 为什么?

       (1)原因: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明显提高,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要求越来越迫切,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举措。2000年,我国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2)意义:①“走出去”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国内外两个市场,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走出去”,发挥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可以进一步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③“走出去”可以使我国有跨国经营能力的企业更广泛地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培育出我国自己的世界级大企业,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3 怎么办(目前在“走出去”方面的要求)

          创新对外合作和投资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考点041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必背术语]

1 是什么: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2 为什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1)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广泛,客观上要求国与国之间贸易自由、相互开放。

 (2)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各国只有在平等、竞争、开放的基础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4)贸易保护主义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怎么办(怎样应对贸易摩擦)

(1)政府:①在对外开放中,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加强宏观调控,做好信息引导,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积极组织和协调反倾销应诉。   

    (2)企业:①企业要树立经济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努力学习并善于利用WT()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开发中高端产品,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变价格竞争优势为质量、品牌、技术竞争优势。③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针对我国目前产品多出口到欧美国家的现状,要积极拓宽国际市场,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④相关企业要实现国内自主发展,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需求,降低产品对出口的过度依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