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连香薷饮

 学中医书馆 2015-01-04

黄连香薷饮

  (辛散苦泄法)

  宋·朱肱《活人书》

  香薷二钱  黄连酒炒半钱  厚朴姜制一钱

  水煎热服

  【主治】治伤暑大热烦渴。

  【方论选萃】

  宋·朱肱:治阴阳不顺,清浊相干,气射中焦,名为霍乱。此皆由饱食腥膻,后啖乳酪,海陆百品,无所不餐,多饮寒浆,眠卧冷席

,风冷之气伤于脾胃,诸食结而不消,阴阳二气壅而不反,阳气欲降,阴气欲升,阳阴交错,变成吐利不已,百脉昏乱,荣卫俱虚,冷搏

于筋则转筋,宜服此方。……水一盏,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用新汲水濒濒浸换,令极冷顿服之,药冷则效速也(《类证活人书·卷

十八》)。

  清·吴谦等:香薷饮治暑热乘凉饮冷,阳气为阴气所遏,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满吐泄者,……香薷芳香辛温,能发越阳气,

有彻上彻下之功,故治暑者君之,以解表利小便,佐厚朴以除湿,扁豆以和中,合而用之为饮。饮入于胃,热去而湿不留,内外暑悉除矣

。若心烦,口渴者去扁豆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麻黄,气虚者尤不可服,今人不

知暑伤元气,概以用代茶是开门揖盗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三》)。

  近代·张耀卿:“暑为无形之阳邪,最易耗气伤津,若汗多者,当以白虎汤清透气热为原则;但有无汗而表症悉具者,仍当以辛凉解

表,黄连香薷饮为主方。”(《内科临证录》)。

  【近代验证】

  例一  张伯臾治夏天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案(选自《张伯臾医案》)。

  汤某某,女,29岁

  一诊:1968年7月19日,体温:40.9℃,壮热无汗两天,微恶寒、头痛、口干、胸闷,脉浮数,苔薄白而干。寒暑湿错杂之邪,蕴蒸气

分,拟黄连香薷饮加味,解表清暑。

  炒川连2.4克  香薷6克  扁豆花9克  川朴花4.5克  淡豆豉12克  黑山栀9克  广郁金9克  鲜芦根1支  防风9克  鸡苏散18克(包煎

)一剂。

  二诊:1968年7月20日,体温:38.5℃,药后微汗,身热较减,头痛倦怠,半夜略咳,口干,大便未解,脉仍浮数,苔薄。暑温表证减

,腑气未通,仍守前法出入。前方去川朴花加枳壳9克、杏仁9克,一剂。

  三诊:1968年10月21日,体温:36.7℃,得汗不多,但寒热已退,大便亦解,头痛未止,头汗齐颈而还,脉浮小滑,苔薄腻。暑温虽

化未清,再拟芳香宣化。

  鲜藿、佩兰各9克  冬桑叶9克  菊花6克  薄荷3克(后入)  鲜芦根一支  茯苓12克  炒枳壳9克  桔梗4.5克  青蒿9克  白薇9克 

三剂。

  例二  蒲辅周治风暑湿内闭(乙型脑炎)案(选自《蒲辅周医疗经验》)。

  贾某某,女,4岁,1964年8月15日会诊。

  高热五天,体温都在40℃以上,一直无汗,昏睡谵语,前日起伴有抽搐,眼珠左斜视,每日呕吐3~4次,大便不畅,小便少。脊髓穿

刺,脑脊液外观透明、蛋白(一)、糖1~5管(+)、红血球116、白血球50,其中淋巴45、中性1、单核4。血化验:白细胞总数19,500

/立方毫米,分类中性78%,淋巴22%。脉沉弦细数,舌正红,苔黄白厚腻。属风暑湿内闭,治宜宣透三焦。处方:。

  鲜菖蒲一钱半  郁金一钱半  鲜藿香二钱  香薷一钱半  扁豆花二钱  杏仁二钱  银花二钱  黄连八分  僵蚕二线  钩藤二钱  六一

散(布包煎)五钱  竹叶一钱  通草一钱  二剂。紫雪丹一钱(分五次服)。

  8月17日二诊:神昏,腹满,呕吐黄水,咽喉间痰多。烧热未退。脉微弦滑数,舌淡红中心苔黄腻。治宜开闭宣通郁热。处方:

  黄连一钱  法半夏二钱  黄芩一钱  炒枳实一钱  九菖蒲一钱半  竹茹二钱  茵陈二钱  通草一钱  杏仁二钱  厚朴二钱  生姜一钱

半  二剂。

  8月19日三诊:服药后周身汗出,烧热渐退,体温36.2℃,已能吞咽,痰尚多。腹已不满,大便量多,小便通畅。脉滑微数,舌淡黄腻

苔退。治宜调和三焦,益气养胃。处方:

  茯苓二钱  法半夏二钱  橘红一钱  炙甘草一钱  扁豆衣二钱  生稻芽二钱  宣木瓜一钱  苡仁四钱  九菖蒲一钱  茵陈一钱半  生

姜二片  二剂

  后以此方加减,调理而愈。

  【按语】

  此方《活人书》原名香薷散。方用香薷穗一两半,厚朴去皮、二两,黄连二两,已上三味,以生姜四两同炒令紫色用。右捣为粗末,

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用新汲水频频浸换,令极冷顿服之,药冷则效速也。治海陆百品,无所不餐,多饮寒浆

,或眠卧冷席,风冷之气,伤于脾胃,诸食结而不消,阴阳二气壅而不及,阳气欲降,阴气欲升,阴阳交错,变成吐利不已,百脉昏乱等

症。元《世医得效方》名黄连香薷散。明·秦景明《症因脉治》改名黄连香薷饮,通治暑热。暑月火土司令,天之暑气,地之湿气,氤氲

郁蒸,避暑贪冷,露宿当风,往往暑湿内蒸,风寒外薄,发热无寒,头痛肢楚,胸痞泛恶。最为对证,而今空调取凉,尤多是证,学者最

须留意焉。

  附方一

  加味黄连香薷饮

  (辛凉消暑法、温散风寒法)

  近代·何廉臣《温热病方汇选》引陆九芝经验方

  陈香薷一钱五分  杜藿香一钱五分  薄川朴一钱 苏叶一钱  宣木瓜一钱  扁豆衣一钱五分  青蒿脑一钱五分  小川连六分  赤苓一钱

五分  六一散二钱,荷叶包煎

  【主治】先受暑气,继为风寒郁闭,头痛身疼,发热恶寒,心烦口渴,小便短黄;或霍乱吐泻,或两足转筋。舌苔黄白相兼。脉右搏

数,左反弦紧。

  【方论选萃】

  近代·何廉臣:薷、藿、苏、蒿为君,既散风寒,又能消暑;臣以连、朴、豆衣,苦辛甘淡,消暑和中;佐以赤苓、六一,清利小便

;使以木瓜,专为制暑,或治转筋而设。是为风雨寒暑,表里同病之良方。程钟龄曰:凡风寒闭暑而不能发越者,非香薷不可,香薷乃消

暑之要药……洄溪老人亦谓:猝然受暑之病,当以香薷饮为主,益信陆方之确有经验也(《温热病方汇选》)。

  【按语】

  夏月火土司令,天之暑气,地之湿气,氤氲蒸腾,人在气交之中,未免三焦翕受。若其人避暑贪凉,触冒风寒,则内蕴暑湿,外薄风

寒。头脑胀痛,发热无汗,心烦口渴,小便黄赤,或腹痛吐泻,或胸痞泛恶。舌尖边红、苔黄白相兼。陆氏加味黄连香薷饮,取香薷、藿

香、苏叶,味辛气芳性温之品,轻扬疏达,宣散风寒;青蒿、川连、荷叶之苦寒清芬,轻清暑热;川朴、赤苓、扁豆、木瓜,利中化湿;

六一散甘淡驱湿,导热下行,与病机丝丝入扣,宜乎取效迅捷,信非偶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