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坛老酒

 昵称11457260 2015-01-04

一坛老酒 

徐锦江

2014年12月06日 08 解放日报  


 
一坛老酒 <wbr>徐锦江

    已经不大写文章了,一则因为忙没了心情,二则也因为现在网上的文字太多,已觉得没什么东西好写,该说的似都已说尽,真正值得写的人和事又寥寥无几,世界看起来很丰富,其实却什么都留不住。话虽如此,小概率的事也总会碰到那么几次。比如最近的这一次,普通的周末,手头有两张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的票子,也没有我心仪的名角在,天又飘着雨,踌躇着要不要去,不去也似乎没有更值得干的事,去又觉得没有好心情,又踌躇着是坐地铁还是开车去,似都显麻烦,夫人下去又折回,说是下大雨了,走着去地铁自然不便,于是下定决心取了车钥匙下楼开车,发动了引擎,才于朦胧中发现雨下得并不大,或者说就是天空中飘着雨丝而已,却已是车在路上,不能不行了,目的地是天蟾逸夫舞台,上海滩上真正看戏听曲的所在。怕高架太挤,便沿着延安路桥下一路东去,照例在来福士停好了车,斜穿过福州路,去看一场心目中并不辉煌的戏,比起老总理费心调制的京剧新春联欢会上的名角荟萃来,眼下这场戏实在算不了什么。
  想不到竟然满座。看来京剧迷还真不少。这就是名家串演较之一台戏的好处了,流派纷呈,各家有各家的粉丝,聚少成多,加起来便是人头挤攒。
  大幕启,在主持人的简单介绍下,从开场学生样的陈圣杰,到杨楠、傅希如、李国静、王佩瑜,渐入佳境,一路如行山阴道中,真不知下一阙端的怎样,才能盖过,有造个铺垫稍迟上场的高(庆奎)派传人倪茂才,嗓音高亮,涨红了脸唱《孙安动本》,回肠荡气;有本地京剧院的安平,和尚长荣一样的光头面相,和着有现代感的配乐唱花脸戏,轻松嘹亮;更兼张慧芳、王蓉蓉两位青衣,或攀龙附凤的银白旗袍,或大红映底的曳地长裙,端的是百媚千娇,仪态万方,鸾翔凤翥众仙下,扬我国服朝饰之美,老旦袁慧琴自是中气十足,师承马长礼的杜镇杰、师承叶少兰的李宏图,或老生,或小生,嗣音不绝,各展千秋,若以唐太宗论右军书法喻之,则“观其点曳之功,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没有了蟒袍褶子、长靠短帔、脸谱口面、盔头翎子,名角们着的是现代时装,唱的是百年老曲,一曲又一曲,争奇斗艳,试比高低,忍不住看客我也扯了嗓子叫好起来。
  最后的压轴,对我这个连菜鸟都算不着的京剧爱好者来说,康万生这个大名,实在是陌生得紧,看戏单,也只是介绍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花脸名家,不似前几位,几乎都戴着“梅花奖”的帽子。甫一登场,一袭长衫,灰白头发,干瘦峻峭老头一个,比起前面的华贵扮相,自然逊色不少,说好点像天津卫说相声里捧哏的,说次点就是个大院门房间的看门老头,论“出场势”,不如前几位,更难和“京剧大腕”气场十足的“亮相”相比。不由让人担心压得住压不住台,按照京剧的规矩,没几把刷子,是站不到最后的,真凭嗓子本事吃饭?不由得让我为老康捏把汗。
  唱的是《锁五龙》:(西皮导板)“号令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一开嗓不由人惊,担得住裘派铜锤花脸!“豪杰”两字一提嗓,赢来阵阵喝彩,“某单人独一骑我把唐营踹,只杀得儿郎叫苦悲哀——”那声音,带点鼻腔,或顿,或提,或擒、或纵,时忽圆,时忽方。如在瓮中,有点沙,但不闷,虽然被幽囚着,却悠长绵远,逐渐鲜亮起来,终成黄钟大吕,让人回味无穷。看来姜还是老的辣。“遍野荒郊血成海,尸骨堆山无处里葬埋——”那声音里有点什么,说不清,道不白,曾经沧海,直抵人心,“小唐童被——”节奏渐快,密而不乱,唱到最后“二十年投胎某再来——”起提按捺,抑扬顿挫,使转灵便,轻松自如,猛然间想起“陈年的酒、厚重的书、久远的画”,立马跳出一个比喻,老康的唱像“一坛醇厚的老酒”。
  最后观众掌声难拒,老康又加唱了一段《奇袭白虎团》。常听戏迷叫“过瘾过瘾”,这回我算是亲身领教了。曲终人散,戏迷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厕所间像个“戏窝子”。回想起我那过世的骨灰级戏迷老父亲,看场戏可以兴奋三天,真想让他再回来看看。
  谢幕时,站在一旁比起那些年轻漂亮、星光夺目的角来,老康却又像个打回原形的配角,若不是刚才曲压群芳,简直会把他当跑龙套的。
  回来后,我急着上网查找这位过去鲜知其名的天津演员。看到这样一段采访记:
  康万生的家坐落在本市一个老式居民小区内。来到这个小区的时候,记者发现康万生已经早早地等在了小区的门口,正和小区的保安聊天呢。小区保安想和他学京剧,康万生谦虚地说:“你晚上有时间来家里找我,学习不敢当,大家共同进步吧。”康万生夫妇和女儿女婿分别住在同一层楼的两个单元内,房子是康万生买的,为了便于生活上互相照顾。
  康万生的家只有简单的装修,室内的陈设非常简单,餐桌还是结婚时打的。客厅内有一个一面墙大的壁橱,里面摆的都是京剧CD、DVD,看起来更像一个京剧爱好者的家而不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家。
  康万生的妻子原来对京剧一窍不通,婚后却成了康万生的知音。然而,1994年,一场变故差点让康万生的舞台艺术走到了尽头。那一年,妻子突发脑栓塞,虽然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自理能力。当时女儿还在上班,康万生只能留在家里照顾妻子,暂时告别了喜爱的舞台。为了给妻子治病,康万生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大医院。但是,医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是建议康万生一定要照顾好妻子,让她慢慢地恢复。康万生每天都在想念着舞台,想念着台下的观众。但是为了妻子,他只能尽量让自己不想,还不能让妻子看出来自己内心的焦虑。妻子深知丈夫离不开京剧,她不忍心因为自己把康万生捆在家里,她让康万生去唱戏,说自己留在家里没问题。
  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康万生做出了一个特别残忍的决定。他对女儿说:“你把工作辞掉在家里照顾妈妈,我出去唱戏养家。”就这样,康万生在告别舞台一年多以后,终于再次登台演出。但是他的内心依然矛盾,为了他的事业,老伴、女儿都做出了重大的牺牲,他唯有更加卖力地唱戏,才不辜负家人的付出。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老康能唱得那么好,他的唱里有内容,他是真正爱唱戏,同时也是为一家人的生计,为实实在在的生计在唱,这个生计不是大红大紫、荣华富贵,相信年近古稀的老康一定断了这个念。所有的磨难砥砺、清贫不屈,做人的良心和本份都变成内蕴,变成对唱好戏的追求,让他的正宫调,让他的“酒曲”熟了,醇了,浑然天成了。生活虽然苦,唱戏却是快乐的。老康充满生活阅历含着不幸却热爱生活和生命百折不挠没有抱怨的声音,让前面的声音变得飘浮起来,尽管都唱得不错,但那只是流派技术。比起老康这一壶来,前面都是初酿新醅的女儿红,学戏如学书,技艺道,各有三重境。唱戏听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顿有所悟。
  生活中有许多出其不意的难忘之事,比如今晚,得手于偶然间不经意的心境契合,悲伤或者愉快,感动或是兴奋,从天而降,发自内心。
  我很奇怪,为什么我和夫人会一同觉得:这是我们看过的所有京剧演出中最好的一次。
  因为老康这一坛老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