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消毒汤 (辛凉透邪、咸苦泄热法) 唐·王焘《外台秘要》引《删繁》 大青四两 香豉八合、熬、绵裹 干葛 栀子各四两 生干地黄一升,切 芒硝三两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诸药味,取二升五合,去滓,下芒硝,分三服。一方有石膏八两 【主治】天行三日外至七日不歇,内热,令人更相染着。 【方论选萃】 隋·巢元方:夫天行时气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此非其时而有 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新·率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人有壮热为病者,此属 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也。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一名时行伤寒。此是节候有寒伤于人,非 触冒之过也。若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小轻也;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也;七月八 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小微也。其病与温病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诸病源候总论》)。 【按语】 《外台》此方,乃表里双解之范例。为疫毒充斥表里三焦者,立一法门。方中葛根、豆豉辛凉宣透,达邪外出;大青、栀子苦寒泻火 ,清解热毒;生地酸苦微寒,凉血清营,芒硝咸寒润燥,急下存津,使热毒无所依附,乃釜底抽薪之策。药仅六味,而解表清里彻热之用 ,全在其中矣。然须形体壮实,表里俱实者,始为合拍,若施于年老体弱者,芒硝非其所宜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