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气养荣汤 (润燥泄热法) 明·吴又可《瘟疫论》 鲜生地一两 生白芍二钱 小枳实一钱五分 真川朴五分 油当归三钱 白知母三钱 生锦纹一钱 水、姜煎服。 【主治】温疫暴解之后,余焰尚在,里证未清,阴血未复者。 【方论选萃】 清·何秀山:火郁便秘,不下无以去其结热,液枯肠燥,不润则适以速其亡阴,方以四物汤去川芎,重加知母,清养血液以滋燥,所 以增水行舟也。然徒增其液,而不解其结,则扬汤止沸,转身即干,故又以小承气去其结热。此为火盛燥血,液枯便秘闭之良方(《重订 通俗伤寒论》)。 近代·何廉臣:吴鞠通重用细生地、玄参、麦冬合调胃承气,名曰增液承气汤,乃从承气养荣汤套出(《重订广温热论》)。 【按语】 热病热甚伤津,液为汗耗,或发汗利小便后,津液消亡,肠燥便秘,其人必口干咽燥,舌红少苔或见干裂,吴氏此方,乃小承气汤加 鲜生地、当归、白芍、知母者也。意在滋营养液,通府泄热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