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中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研究

 决策咨询 2015-01-05

湖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中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研究

□ 作者:   靳洪1 戴化勇1 陈向军2
作者单位:1、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2、湖


区域经济 2014年 第28期 字号:【
 
       
        ▲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q095);湖北经济学院青年基金项目(XJ201324)
        ◆ 中图分类号:F127.6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高新区是湖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最活跃的区域,其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构建对其他创新主体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和带动作用。本文从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的视角,探讨了湖北省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的表现形式,总结了在湖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高新区创新引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充分发挥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创新驱动   高新区   创新引领
       
       
        引言
       
        当前,我国进入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湖北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作为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湖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思想观念为引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逐渐将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人才、资本、技术等单一要素驱动型模式转向为要素集聚、全面创新驱动型模式,是加快转变湖北省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高新区作为创新湖北的重要依托、区域经济增长的龙头,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新区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平台,是率先走创新驱动的探路先锋,是引领全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路者,是推动湖北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湖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中的高新区引领作用研究是在总结湖北省高新区在创新引领作用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剖析创新引领存在的问题,提出湖北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挥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进而推动和提升湖北发展相关建议。
       
        湖北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优势分析
       
        高新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近两年湖北省高新区呈现出“速度快、变化大、环境优、质量高”的发展态势,总体经济呈现健康、持续、良性的发展。高新区越来越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战场,成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一)发挥战略提升潜力,创新政策不断优化
        湖北省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纷纷加大投入,出台得力措施,加快高新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2012年8月,武汉市政府出台了《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完善和深化“黄金十条”,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动,目前东湖高新区制定完成《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实施导则》,这标志着东湖示范区在探索我国支持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财税政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它各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意见。襄阳拟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意见》。各高新区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也纷纷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进行战略提升,优化发展环境,有力推进了高新区的快速发展。
        (二)发挥自主创新优势,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发挥自主创新优势,是高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而高新技术企业则是自主创新的主体。高新区的建设是否成功,关键是看能否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区域创新能力的集中表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11月,湖北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3805件,同比增长32.2%,居中部之首,全国第八,比去年提升一位,实现“提档进位”。以东湖高新区为例,2012年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万件,创历史最高。东湖高新区去年专利申请量就达到10365件,同比增长44.0%;专利授权量为6662件,同比增长31.2%。2012年武汉市专利申请总量为24105件,东湖高新区占全武汉市申请量的43.0%。同时,东湖高新区内还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部属实验室4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8个。
        (三)发挥创新集聚效应,创新产业特色不断体现
        近两年,湖北省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创新集聚效应,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高新区对区域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武汉东湖、襄阳、宜昌和孝感四个国家级高新区产业特色进一步鲜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武汉东湖高新区全力打造以光电子信息为首的核心产业;襄阳高新区已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龙头核心产业。除此之外,各省级高新区也发挥着重要的创新资源集聚效益,同时在追赶效应和“晋级”驱动效应下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集群。
        (四)发挥创新推动效能,创新创业服务不断完善
        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创新推动效能,高新区充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打造技术创新平台,构建了多层次、网络化的创新创业体系。全省高新区,有一半以上建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或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东湖高新区内就拥有2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的孵化面积已达2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1800家;宜昌高新区创业中心已形成1个孵化中心、3个创业园为主体的科技创业孵化格局;襄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搭建了8大功能服务平台;孝感高新创业服务中心孵化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168家,毕业58家。
       
        湖北高新区创新引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湖北高新区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新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产业特色不断体现,创新创业服务不断完善,引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但相较于国内外一流高新区,湖北省高新区的功能发挥和创新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群有待进一步升级
        由于湖北高新区大多是原有的经济开发区发展而来,区内企业以加工制造为主,虽然近几年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但仍离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有一段距离。除了东湖高新区外,有的高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引进项目重“数量”轻“质量”,重“引进”轻“培育”,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高新区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仍不高。多数高新区产业集聚度偏低,没有真正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不完善。整体来看,除了武汉东湖高新(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襄阳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少数高新区内存在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外,其它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产业集群效应未凸显,导致不能够起到很好的创新引领作用。
        (二)科技成果转化不足,产学研合作平台有待进一步升级
        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产业技术联盟是湖北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政策扶植和引导的重点方向,是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技术联盟为产学研结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纷纷开始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湖北高新区除了东湖高新区有多家国家级产业联盟以外,其它高新区没有,产学研合作平台亟待升级。尽管东湖高新区拥有包括激光加工、光纤接入、光纤材料、地理信息系统、高清光盘国家级产业联盟,但由于成立时间比较短,仍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阶段,缺乏深层次的研发合作,联盟内部资源整合效率不高,协同效应发挥不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效果不明显。全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在湖北省工业企业立项经费在10万元以上的研发项目中,企业独立完成的项目经费占74.8%,与国内高校合作项目占11.9%,与国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项目占3.9%,与境内其他企业合作项目占3.9%。由于湖北高新区产学研合作仍存在问题,直接导致了科技成果供需双方不对称,科技成果转化不快,科技创新集成度不高,技术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新引领有待加强。
        (三)知名品牌缺乏,科技领军企业有待进一步培育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代表着高新区,乃至整个区域的科技含量,而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科技领军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示范带动力、国际国内影响力直接决定了高新区是否能够引领湖北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湖北省高新区内科技领军企业数量较少,大部分集中在东湖高新区,比如长飞光纤、邮科院、中冶南方等10余家,其收入都在100-200亿之间。有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值过亿的企业较少,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尽管这些企业大多具有技术、产品、经营理念上的优势,但不可能带来良好的整体效益。此外,湖北省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知名、乃至国际知名自主品牌还比较缺乏,没有将专利战略、标准战略与品牌战略相结合,无法形成高投入、高收益的技术创新良性循环,无法完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四)人才价值未充分体现,科技创新人才有待进一步提升
        湖北省作为科教大省,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条件良好,但密集的科教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转化为高新区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一方面,全省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科研设施条件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力量总体上以基础性研究见长,在基础研究成果、获奖成果、科技论文等方面优势突出,学术水平和成果数量较高,但真正能够在湖北实现转化、形成产业的“适用”和“实用”成果供给不足,导致科技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产业发展的真正价值还未充分体现。另一方面,科技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不够,人才结构还需调整。目前,高新区引进一两名高端或行业领军人才相对容易,但要组建一支由中端人才构成的技术团队却相当困难。由于中端人才在政策倾向、待遇等方面与高层次人才有着较大的差距,导致中端人才流失率比较高。
       
        湖北省高新区创新引领发展对策
       
        高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