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爸带孩子的九大理由!转给你身边的爸爸们

 林泽曼 2015-01-05


男性身上有很多女性不具备的品质,通过互动传承给孩子,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爸爸带孩子的九大理由↓↓

理由1 爸爸对于怎么教育心里更“有谱”

孩子这件事上,爸爸心里比妈妈更“有谱”。大多数妈妈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妈妈往往显得无计划。但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爸爸心中一般都有计划。

理由2 爸爸的知识面相对较广

妈妈则一般都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而爸爸的知识面相对较广,而且在史、地、哲等知识上,爸爸往往精于妈妈。因此,爸爸给孩子讲的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这有利于拓宽孩子的视野。

理由3 爸爸相对不会容易溺爱孩子

爸爸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妈妈则比较喜欢帮孩子走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爸爸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妈妈则时常心软。爸爸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多,零食吃的少;妈妈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不多,零食却吃的不少。

理由4 爸爸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德国心理分析师发现,很多吸毒孩子缺乏父爱,爸爸在他们童年成长过程中是消失或者很少出现的。爸爸在家庭中多半演着“责任承担者”的角色,一旦孩子与爸爸的接触过少,孩子果断、有节制、勇于担责并解决问题的个性就很难得到发展,导致遇事逃避等消极行为。

理由5 爸爸能让孩子情绪稳定、更独立

研究发现,爸爸带大的孩子除了更愿承担责任、更有主见,心态也更宽容和开放,思维方式更加理性而有逻辑,独立性也优于妈妈带大的孩子。这是因为,多数男性带孩子采取的是“放养”模式,爸爸的宽容给了孩子,“去做吧,一切有老爸在,你值得尝试全世界”的暗示,让孩子的“主见”受到了肯定。

理由6 爸爸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儿童心理咨询中,不少孩子性格孤僻、柔弱、与同学人际关系不好,大多数与爸爸不参加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爸爸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离异之后很少来看孩子,还有的每天早出晚归。而妈妈在抚养孩子时多呈现温柔、关怀、细致的一面,孩子在成长中,无法从爸爸那里获得粗放、进取、外向的特质,与人相处就自然显得内敛、柔弱。

理由7 爸爸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冒险和探索精神

男性喜欢冒险,因此爸爸对孩子的冒险行为也会适当的给以鼓励,如果孩子从高台阶往下跳,妈妈往往会严厉批评,而爸爸就会伸出大拇指,对孩子说:真棒!男性喜欢探险,爸爸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搞些探索性的活动。如果孩子把玩具拆开,妈妈往往会骂他一顿。而爸爸却常常不以为然,甚至会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理由8 爸爸有助于强化孩子的性别认同

爸爸的陪伴对孩子的性别认同以及婚恋关系有影响。对女孩子来说,她需要通过爸爸来认识男人是什么样子,未来两性关系发展时不容易被欺骗、欺负;男孩子更需要从爸爸身上学习什么才是男人,帮助他在未来维持稳定的婚姻与家庭关系。

理由9 爸爸更能帮助孩子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跟爸爸关系良好的孩子,在运动和协调能力上也比较好。大家可以看看身边的女球迷、玩篮球的女孩子,是不是都有一个爱这类运动的爸爸?爸爸可谓孩子的第一任体育老师,很多孩子运动的理念、习惯都是从爸爸那里传承来的。

欢迎免费订阅,请加微信:jzzhkt3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