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方纲要》(各论--第十七章)

 johnney908 2015-01-05
    第十七章. 治燥剂处方法



一、概说

治燥剂是用苦辛温润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燥邪或滋养润燥等作用,功能治疗燥证的一类方剂。因此,要组织好治燥剂,首应对燥证、治燥法,以及治燥药的性效特点有深刻认识。
燥证,是由燥邪(六淫之一)或因脏腑津液内枯所致的一类病证。据其病因及发病部位,又可分为外燥证与内燥证。
外燥系外感燥邪所致的疾病,常发生于秋季感受秋燥之气,或其它季节久旱无雨、气候干燥之时。但随着气候有温、凉的差异,感邪后所表现的症候有别。因而外燥又有凉燥和温燥的区别。正如俞根初曰:“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冷燥……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暴,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
就临床表现而言,外感凉燥证,既有鼻塞、头痛、恶寒等表证,又有燥伤津液的咽干、唇干等症;外感温燥证,不但有发热、头痛、微恶风寒等表证,也有燥伤肺阴出现的咽喉燥痛、咳嗽少痰等上燥症,其伤津程度较凉燥为甚。
内燥证,是属于内脏津液亏损的病证。其因较多:或因汗下亡津;或因房劳虚竭;或因服饵金石;或因浓酒厚味,助狂火而损真阴所致。其证因发病部位不同,分为上燥、中燥、下燥,多指肺、胃、肾津液损伤。临床常见咽燥、口燥、骨蒸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症。
人体内外以经脉相通,病理上相互影响,外燥可兼内燥,内燥亦可兼感外燥,而形成内外皆燥之证。在辩证中须分辨主次。
针对上述燥证,治宜治燥法。治燥法是针对燥邪或内脏津液枯燥所致燥病而拟定的治疗法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又曰:“燥淫所胜,平以苦湿(“湿”,当作“温”),佐以苦辛,以苦下之”;“燥者濡之”;“燥者润之”,为治燥法和治燥剂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具体指出了治燥所用药物--湿剂(湿可去枯,如麦冬、地黄之属),为治燥剂的创立,提供了药物参考。
清代名医喻昌著有《秋燥论》,言前人之未言,对经旨颇有发挥,主张以“辛寒而佐以苦甘”,“冷热平之方”治燥证,并创名方清燥救肺汤,大大丰富了治燥法的内容。
汪讱庵提出,对燥证“治宜甘寒滋润之剂,甘能生血,寒能胜热,润能去燥,使金旺而水生,则火平而燥退矣”,对内燥证的治疗机制阐述颇精,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总之,燥证有内燥和外燥的区别,部位有上、中、下之异。且燥易兼痰、兼气虚,故治法分轻宣外燥和滋润内燥两类。有兼症者,又须与它法配伍使用。
治燥药是组成治燥剂的基础。常用的轻宣达表、治疗外燥的药物有苏叶、豆豉、葱白、桑叶、薄荷、连翘等;滋润内燥的药物有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熟地(黄)、百合、(天)花粉、女贞子、旱莲草、阿胶等。掌握其性效特点,对组织好治燥剂有重要意义。但于这些药物未独立成章,散在于解表、补益(主指补阴、生津药)、清热、化痰等章节,性效特点已在这些章节叙及,请参阅,此处不另加介绍。



二、治燥剂处方原则

燥证是组成治燥剂的依据,组方时必须辨清病因(是外感燥邪还是内脏津液枯燥)、部位(内、外、上、中、下、气、血之不同)、性质(凉燥、温燥)、兼夹症候(如兼痰、气虚等)。外燥宜轻宣,内燥宜滋润。有内外相兼为病者,又当轻宣与滋润并用,但应区别主次,权衡轻重缓急,选药组方。若兼痰、兼气虚,分别配以化痰、补气之法。总之,燥证以润为主,至于辛香、苦燥等易于耗气伤津之品,皆当慎用。



三、各类治燥剂处方法


(一)轻宣润燥剂处方法

轻宣润燥剂是以轻宣达表药或清润肺燥药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清润肺金等作用,功能治疗外燥证的一类方剂。
外燥系感受燥邪(多见于秋令)所发生的病证。但时有早晚,气有温凉,感邪后所产生的症候有别,因而外燥又有凉燥和温燥之分。
凉燥系深秋凉气,聚束肺气所致。证见咳嗽鼻塞、头痛恶寒、咽干口燥,治宜轻宣温润之法,处方以温散外邪药(如紫苏、豆豉、葱白)为主组成。凉燥伤肺,肺失宣降,易出现咳嗽等症,故此类方剂常配以宣肺止咳药(如杏仁、桔梗、前胡)。燥邪伤肺,气化失常,肺津不布,易生痰湿,若兼痰者,又当与理气化痰之品(如陈皮、半夏)配合组方。杏苏散以苏叶配伍杏仁、桔梗、前胡,以及陈皮、半夏,体现了这一组方方法。
温燥系秋令燥热邪气燥伤肺津所致。临床常见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气逆喘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或薄白而燥、边尖俱红等症,治宜轻宣凉润之法。处方以轻宣燥热药(如桑叶、豆豉、薄荷、连翘)与滋阴润肺药(如沙参、麦冬、胡麻仁、阿胶)配合组方。燥热伤肺,易灼金成痰,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所以又常用止咳化痰药(如杏仁、贝母、(枇)杷叶、桔梗)以为辅佐。若燥热过重者,当配以清热泻火药(如石膏、栀子、黄芩)。燥热不但伤津,且易耗气,肺气损伤者,注意配伍补气之品(如党参、甘草)。桑杏汤用桑叶、香(豆)豉,配伍杏仁、象贝(母),以及沙参、梨皮、栀(子)皮;清燥救肺汤以桑叶、杏仁、(枇)杷叶,配伍石膏、麦冬、阿胶、胡麻仁,以及人参、甘草,体现了上述组方方法。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赵?,女,28岁。患者一周来咳嗽发热、胸痛。前天经受台风、雨淋后,今日热更高、右侧胸痛,咳嗽、呼吸加剧、痰咯不爽,汗出不畅。入院体检:体温38.5℃,脉搏96次/分,心浊音界不扩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前区有II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部听诊无异常。白细胞记数5500/立方毫米,中性75%,淋巴25%。胸透,右肺上部外侧片状密度增深炎性阴影。痰浓缩找结核杆菌阴性。诊断为右上肺炎,予中药治疗……初诊:秋燥外袭,痰热内蕴,身热头痛、汗泄不畅。风燥束肺,肺失清肃之令,以致咳嗽咽干、而咯痰不爽,且有胸痛。适逢经行,当防热入血室。舌红、苔薄腻微黄、脉浮滑而数。今拟辛润疏风,宣畅肺气。处方:薄荷叶3g(后下)、荆芥穗4.5g、嫩苏梗9g、连翘壳9g、仙半夏6g、广陈皮4.5g、紫丹参9g、黑稆豆12g、大川芎4.5g,一贴。三诊:身热得汗退而未尽、咳呛仍作、胸痛已止。秋凉之邪,挟肺中痰热未清。舌红中有裂纹、脉来濡数。今拟清燥救肺汤以祛余邪。处方:嫩前胡4.5g、净蝉衣3g、冬桑叶9g、清水(大)豆(黄)卷12g、金银花9g、连翘壳9g、光杏仁12g、象贝(母)粉9g(包)、天花粉15g,二贴。四诊:身热已退,咳呛、胸痛已止。燥邪挟痰热留恋肺胃之间,尚未清彻。舌苔薄净、中有裂纹、脉濡数。今拟清燥救肺,以助清肃之令。处方:嫩前胡4.5g、桑叶4.5g、杏仁12g、象贝(母)粉6g、茯神12g、天花粉9g、炒白芍9g、炙(甘)草3g、冬瓜子9g,一贴。服后体温正常,咳嗽、胸痛消失。胸透复查,右肺第三肋间外侧带少量炎性阴影而出院。(《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余瀛鳌、高益民合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月版,39页)

例二:王?,年35岁。秋深久晴无雨,天气温燥,遂感其气而发病。其症候初起头疼身热、干咳无痰、即咯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脉右浮数、左弦涩,舌苔白薄而干、边尖俱红。此《内经》所谓“燥化于天反胜之”是也。遵经旨以辛凉为君,佐以苦甘,清燥救肺汤加减。处方:冬桑叶9g、生石膏12g(冰糖水炒)、原麦冬4.5g、栝蒌仁12g(杵)、光杏仁6g、南沙参4.5g、生甘草2.1g、制月石0.6g、柿霜4.5g(分冲),先用鲜枇杷叶30g(去毛筋)、鸭梨皮30g二味煎汤代水。次诊:连进辛凉甘润,肃清上焦,上焦虽渐清鲜,然犹口渴神烦、气逆欲呕、脉右浮大搏数者,此燥邪由肺而顺传胃经也。治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甘寒清镇以肃降之。处方:生石膏18g(杵)、毛西(洋)参4.5g、生甘草1.8g、甘蔗糖两瓢(冲)、竹沥(制半)夏4.5g、原麦冬4.5g、鲜竹叶30片、鸭梨汁两瓢(冲),先用野菰根60g、鲜茅根60g(去皮)、鲜刮竹茹9g,煎汤代水。三诊:烦渴已除、气平呕止,惟大便燥结、腹满似胀、小溲短涩,脉右浮数(此处原文似缺一“左”字)沉滞。此为气为燥郁,不能布津下输,故二便不调而秘涩,张石顽所谓“燥于下必乘大肠”也。治以增液润肠,五汁饮加减……一剂而频转矢气。二剂而畅解燥屎、先如羊粪、继则夹有稠痰,气平咳止、胃纳渐增、脉转柔软、舌转淡红微干,用清燥养营汤调理,以善其后……连投四剂,胃渐纳谷、神气复原而愈。(《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选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12月新1版,185页)

按:两例均为秋令感受燥邪所致的外燥证。但例一为凉燥,肺失清肃,兼见痰热内蕴,故治以辛润疏风,宣肺化痰法,方以杏苏散加辛润之品为主。服药后热退、咳缓,而仍有邪热化燥之象。药随证变,后以治温燥之桑杏汤(辛凉甘润)加减收功。例二为温燥伤肺,故治以辛凉甘润之法,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服后上焦虽渐清解,但燥热从肺顺传至胃,后又燥乘大肠,改服竹叶石膏汤、五汁饮而病渐愈。对症发药,药随证变,总不越叶氏上燥治气,下燥治血之范围。


(二)滋润内燥剂处方法

滋润内燥剂是以甘寒养液滋阴药为主组成,具有甘寒滋润作用,功能治疗内燥证的一类方剂。
内燥证,主要是肺、胃、肾阴津不足所致之燥证。其临床表现因部位之不同而各异。燥在上者,多在肺,证见干咳少痰、咽燥咯血,或咳喘气促;燥在中者,多在胃,证见肌热易饥、嘈杂不安、咽干燥渴;燥在下者,多在肾,证见消渴咽干、面赤烦躁,或津枯便秘。内脏之间相互联系,上、中、下互相影响,肺燥可累及于肾,形成肺肾阴亏;也可累及于胃,形成肺胃两伤之内燥证。
治疗内燥,当本“燥者濡之”,“燥者润之”之旨,据病情立法处方。处方总以甘寒滋润药为主,但分而言之,又当据部位不同而选药。
燥在上者,治宜清燥润肺,方以百合、天冬、沙参、麦冬、玄参为主,代表方如养阴清肺汤;
燥在中者,治宜生津养胃,方以玉竹、石斛、麦冬、粳米为主,方如麦门冬汤。
燥在下者,治宜养阴润肾,或润肠通便,方以熟地(黄)、生地(黄)、女贞子、玄参为主,代表方如大补地黄丸(录自《医门法律》)、增液汤。
若肺胃阴伤,则宜甘寒生津,清养肺胃,沙参麦门冬汤以沙参配伍麦冬、玉竹、天花粉,体现了这种组方方法。
若肺肾两虚者,宜滋肾润肺,百合固金汤以百合、麦冬配伍生地(黄)、熟地(黄)、玄参,体现了肺肾双补,养阴润燥的配伍形式。
内有燥热,易炼津成痰,引起喘咳气急,此时须与止咳化痰药(如贝母、桔梗)配伍组方。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配伍贝母,就说明了这一点。
燥热内盛可波及营血。若营血有燥热。当配用丹皮、生地(黄)、玄参、白芍以凉血解毒,养阴清肺汤中配用丹皮、生地(黄)等即是其例。
燥热不尽伤阴,而且伤气。若气虚,可配伍益气药(如党参、山药、甘草),以资助化源。麦门冬汤中配用人参、甘草、大枣,即是此意。
内燥兼有外感燥邪者,可配入薄荷、连翘、牛(蒡)子之类,兼以轻宣达表,内外兼顾。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李?,年四十余。因经某医院屡用汗药,微有呃逆。嗣又改延某医诊治,断为“湿温病”,用大承气汤,云非下则呃不能止。病家信之,讵知承气汤服后,不惟呃逆加甚,且不能坐不能言矣。症见呃逆不止、声震床帐。按其脉尚有胃气,视其舌质焦燥无津。此肺胃津液,因误下而大伤也。甘凉轻降,非专为治呃也。不过以其津枯气弱,命在垂危,姑以此药救其津液耳。处方:北沙参9g、原麦冬9g、生玉竹9g、鲜石斛9g、干地黄9g、川贝母4.5g、清炙(甘)草3g、湘莲肉10粒。次诊:此药服后,安睡两小时,呃声顿止,特醒后则呃又作。予因戒其家人,今日之药服后,宜任其熟睡,不可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仁-二+矣]其自醒,则自然不呃矣。次方:北沙参9g、原麦冬9g、生玉竹9g、鲜石斛9g、淡竹茹6g、干地黄9g、川贝母4.5g、清炙(甘)草3g、湘莲肉10粒、枇杷叶15g(炒香)。第三日复诊:果如予言,呃全止,且能进粥矣。惟神气呆滞,状若痴愚,其家甚以为忧,且恐予药之误。予曰:无恐也。再过半月,即不痴矣,因以六君子汤、养胃汤出入,培养胃气,接服数日而起。(《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选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12月新1版,197页)

例二:项云禅令郎,年五岁。初起恶寒发热、满咽皆粉白、音哑鼻塞、面青神倦、大便溏泻、脉浮无力、左关弦数、舌红苔粉白、指纹青紫。脉证合参,素体阴虚,肝热内盛,至深秋复感温燥,而发喉症。此真白喉症也,治之之法,唯有以厚重之药,镇其上层,如巨砖盖鼎,使焰不上腾;复以清凉之药润其次层,如以湿棉御炮,使火不内射。既镇且润,火毒自[马+侵-人]驯而下行。胃大便泄泻太甚,又宜兼顾脾气,庶无滑脱之虞。处方:细生地(黄)15g、原麦冬9g、炒白芍6g、生粳米1合、苏薄荷3g、乌元参12g、湖丹皮6g、生石膏9g(研细)、川贝母6g、生甘草3g,每日服两剂。又方:西瓜霜3g、飞朱砂0.9g、梅花片(冰片)0.3g、人中白0.6g、西牛黄0.6g、雄黄精0.9g,研细末,频吹喉内白点上。效果:二日神色明亮、白块束小。五日泄泻亦减。七日白点退尽、饮食如常。十日声音稍亮。再以竹叶、石膏、北沙参、原麦冬、生(薏)苡仁、生甘草、川贝母治之,两旬诸恙悉退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选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12月新1版,316页)

按:两例均属内燥,其病机不尽相同,立法组方各具特点。例一系汗下伤津,肺胃津液大伤之内燥呃逆证,故治宜甘凉清降。初方一派甘润,救肺胃之津,呃暂止而复作;次方加竹茹、枇杷叶清降止呃,二剂后呃乃全止。体现了滋润肺胃与清降并用的组方形式。此案用生地(黄)、麦冬,推为治燥证呃逆之特效药(原案说明有麦冬、地黄为补液制痉之圣药一语),可谓新发明矣。例二系素体阴虚,肝热内盛,至深秋复感温燥而发之真白喉症,故以养阴清肺,泻火凉血解毒之法治之,方用养阴清肺汤加生石膏(清泻气分之火)、生粳米(清热补脾,以兼顾脾气,庶无滑脱之虞),七日白点退净,饮食如常。体现了滋肺润燥与凉血解毒配伍组方的形式。



四、组成治燥剂应注意的事项


(一)辨清燥证的病因、病位、兼夹邪气,法意与它法的配合使用

燥有表里内外气血之分,外燥有温凉之异,内燥又有上中下部位之不同,故组方首当辨清燥证的内外、寒热,以及兼夹病证。喻昌所谓:“凡治燥病,燥在气而治血,燥在血而治气,燥在表而治里,燥在里而治表,药不适病,医之过也”;“凡治燥病,须分肺肝两脏见证。肝脏见症,治其肺燥可也;若肺脏见证,反治其肝,则坐误矣,医之罪也”,充分说明了辨证的重要性。


(二)法意用药宜忌

燥邪最易伤津化热,化热后又进而伤津耗气,故治燥总以润为主,必要时配伍甘寒清热,或益气生津之品。至于辛香(易耗液)、苦寒(易化燥)等药物,则非燥证所宜。同时,治燥剂(特别是治疗内燥之剂)多由甘凉滋润药药物组成,易于影响脾胃运化,故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必要时配伍益气养胃之品,或反佐以辛温开达之品,以免伤中。



--第十七章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