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方纲要》(各论--第十六章)

 johnney908 2015-01-05
    第十六章. 治风剂处方法



一、概说

治风剂是在治风法的指导下,由辛散疏风药或滋潜熄风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等作用,功能治疗风病的一类方剂。因此,要组织好治风剂,必须对风病、治风法,以及风药的性效有一深刻了解。
风病系指主要由风引起的病证,其范围很广,病情变化亦很复杂。唐以前皆以风邪外中立论。金元以降,论病渐重内因。河间以中风为热盛;东垣认为是本气自病,非外来之风;朱丹溪则谓湿痰生热,热生风;薛立斋倡真水竭,真火虚之说;张景岳以病由内伤颓败持论。各家学说全殊,而认为病由内因而发,则属一致,值此,才将内风与外风分开。至清·张伯龙著有《雪雅堂医案·类中秘旨》一书,言内动之中风,适为肝风自中而发,由于水亏木动,火炽风生,气血上奔,痰涎猝壅,确切地道明了中风症的机理,在病形机理上更明确地与外中风区别开来。近代名医张山雷,对中风病的病因证治,均有独到的见解,大大丰富了关于风病的理论。总而言之,风病可概括为“外风”和“内风”两大类。外风多系外界风邪(或挟寒挟湿)侵袭经络、肌肉、筋骨、关节所致,具体表现为风湿痹痛、破伤风、口眼[口+呙]斜等;内风多系内脏(主要是肝脏)自身病变所致,性多属热,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等。针对上述风病,拟用治风法。
治风之法,唐以前,不分内外,皆用辛温发散。金元以降,始分内外。河间主用辛热通络;薛立斋、张景岳用药偏于腻补;缪仲醇主张初宜清热顺气开痰,而后继用培本;张伯龙主张镇摄培补;
近代名医张山雷,论治中风,其理最为精详,在其专著《中风[(構-木)+卜]诠》一书中有论中风八法,如肝阳宜于潜镇,痰涎宜于开泄等。特别是对肝阳浮越,气焰嚣张之时,禁风药升散以助气火,禁表药疏泄以逮亡阳等之论述,明确指出在治疗中风时,平熄内风与疏散外风应当严格区别开来,言前人之未言,裨益后学,殊非浅鲜。
由上可见,由于外风与内风的病机与临床表现不同,故治疗时当分别对待。
针对外风,宜在疏风法的指导下,组成疏散外风之剂,使风邪从体表散出。尤其在初感表证时,此法更为多用。
针对内风,宜用平熄内风法,使风从内熄。
外风常与他邪(如寒、热、痰、湿、瘀)合并致病,立法组方时注意与祛寒、清热、化痰、祛湿、化瘀等法配合使用。
内风的发病机理各有不同,旨当辨证求因,探求病机,审明虚(如真阴被耗,虚风内动)、实(如肝风内动,血气并走于上)、寒(如肾阳虚衰,痰浊上泛,舌强不语)、热(如阳邪亢盛,热极生风),而后施以滋阴、平肝、温肾、清热熄风,分别组成与病情相适应的各类熄风之剂。
治风药是以治风为主的药物,其中包括祛风药与平肝熄风药两大类。
祛风药又称风药,常用的有三四十种之多,如防风、羌活、独活、荆芥、秦艽、(威)灵仙等。这些药物大都味辛性宣散走窜,性多升、多燥,均具祛风(湿)作用。常用治外风,特别是风湿痹痛。但细分起来,可归纳为三组:
第一组长于祛风湿、止痹痛。药有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藁本、细辛、羌活、防风、白芷、苍耳、辛夷、荆芥等。其中羌活善治上肢痹痛和太阳头痛;独活主治下半身风湿痹痛。秦艽、防风均为风药者的润药,祛风而不燥,但防风善治行痹,且能发散风寒,兼可祛风止痛治痉抽;秦艽主治风湿疼痛,筋脉挛急及中风手足不用,并能退虚热,治骨蒸潮热。(威)灵仙善通经络,祛风除湿,止痛力强;防己主治湿热所致的肢体疼痛及风湿痹痛,兼治水肿、小便不利。藁本、细辛、白芷、苍耳、辛夷、荆芥均可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痹痛,但藁本善治偏正头痛,头顶痛;细辛善治少阴头痛,牙痛,兼能温肺化饮止咳;白芷善治阳明头痛;苍耳长于通鼻窍,治鼻渊,寒热皆宜;荆芥并能清利头目。
第二组长于舒筋活络。药有海桐皮、木瓜、伸筋草、络石藤、海风藤、豨莶草、臭梧桐、白花蛇、乌梢蛇等。其中络石藤、海风藤均可祛风湿通络,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症,但前者性微寒,兼能凉血清热而消痈;后者性微温,兼治肺寒喘咳;白花蛇、乌梢蛇功效相似,均可搜风、通络、解毒,主治风湿顽痹,肢体麻木,经络挛急及中风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但前者力强,后者力弱;豨莶草、臭梧桐均能利筋骨,治筋骨不利,兼治肢体麻木,并可降血压,其中臭梧桐尚有较好的镇定作用。伸筋草专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海桐皮主治风湿痹痛,腰膝疼痛;木瓜舒筋活络除湿,治风湿痹痛,脚气肿痛,筋脉拘挛,并能和胃化湿,治湿困脾胃之吐泻,转筋。
第三组长于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湿痹痛而筋骨不健,腰酸痛,筋骨痿软等症。药如五加皮、桑寄生、狗脊、虎骨、千年健等。其中五加皮兼能温补肝肾,及利水消肿;桑寄生主治风湿痹痛,又有肝肾虚损者;狗脊长于补肝肾、强腰膝,治风湿日久、腰膝痹痛、足膝无力者;虎骨有较强的祛风定痛,强健筋骨之力,善治风盛所致的关节走注疼痛,及肝肾虚寒,足膝痿弱之证。
平肝熄风药可分四组:
第一组长于清热解毒,治高热神昏痉抽,如羚羊角、牛黄。羚羊角为熄风止痉要药,用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及肝火炽盛证;牛黄善清心化痰开窍,治热盛动风,热入心包之证。
第二组是熄风止痉,治肝风内动,痉厥,抽搐,药如天麻、钩藤、地龙。其中天麻为肝风内动要药,虚实皆宜,并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钩藤兼清肝、平肝,治肝热头痛头晕,目眩及子痫;地龙兼平喘,通经络,利小便及降血压。
第三组是长于祛风止痉,治痉抽,口眼[口+呙]斜,药如蜈蚣、全蝎、僵蚕。其中蜈蚣毒大力猛,止痉力强,兼治风湿痹痛,顽固性头痛;全蝎毒小力缓,兼治偏正头痛,风湿痹痛;僵蚕无毒平和,兼疏风泄热化痰,治头痛、目赤。
第四组长于平肝潜阳,能潜阳熄风,多用于阴虚肝阳上亢之证,药如石决明、牡蛎、龙骨、磁石、代赭石、白芍等。其中石决明兼能凉肝泄热,主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之证,虚实皆宜;代赭石兼降逆、平喘、止血;龙骨兼重镇安神及收涩,治神志不安,遗精等;牡蛎能软坚散结,治瘰疬、肝脾肿大,煅用收涩,以治虚汗等;磁石兼镇静安神,养肾益阴,聪耳明目,治肾虚气喘耳鸣等;白芍能敛阴、抑肝阳、止痛,治血虚、盗汗、胁痛等。
总之,治风药有治外风(独活、秦艽)、治内风(羚羊角、钩藤)之别;性质有寒(络石藤、防己)、温(五加皮、羌活)之异;作用有兼散寒(细辛、苍耳)、清热(僵蚕、牛黄)、利尿(防己、地龙)、除湿(木瓜、独活)、化痰(牛黄、僵蚕)、安神(龙骨、磁石)、补益(狗脊、五加皮)之长,故组成治风剂时当择善而施。



二、治风剂处方原则

欲组成治风剂,必须以风证为依据。风证有内、外之别及寒热虚实之异,故应首先辨别其属内、属外,分清寒热虚实。若属外风,治宜疏散,组成疏散外风之剂;属内风者,则只宜平熄,组成平熄内风之剂。若风邪挟寒、挟热、挟痰、挟湿,又当分别配以清热、祛寒、化痰、化湿等法。至于病情繁杂,虚实互见者,则又当标本兼治。辛散疏风之品性多温燥,易伤津助火,对于津液不足或阴虚,或阳亢有热者,均应慎用,亦可少佐滋阴之品,以制约之。



三、各类治风剂处方法


(一)疏散外风剂处方法

疏散外风剂是以疏风药为主组成,具有疏风、止痒、止痛、除湿等作用,以治外风证的一类方剂。
《内经》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若人体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则易感受风邪,形成外风证。这里所讲的风病,与解表剂中所指的感冒风邪病不同。彼为风邪浅在皮毛,证以表证为主;本章所讲之风病,系风邪乘虚而袭人体头面、肌肉、关节、经络、筋骨等部位所致,其邪中人较深,发病也较重。由于风中于人,邪有轻重兼挟(常挟湿、痰、瘀血、寒、热),体质有强弱,因而产生的证候也就不同。
常见的外风证有如下几种:
1、风湿痹痛:即风与湿邪相合,伤及人体肌肉、经络、关节等部位所引起的病证。临床以关节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等症为特点。
2、头痛病:即“风邪留而不去,头痛久而不愈,其痛或偏或正,作止无时”之病。临床以日久偏正头痛,眩晕等症为特点。
3、破伤风:由皮肤损伤,“风邪毒气”侵入所致。临床以口噤、手足挛急、角弓反张等症为特点。
4、真中风:风邪与痰湿、瘀血阻滞于手足经络、筋脉之处。临床常见手足挛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等症。
5、风疹、湿疹:由风毒之邪侵袭人体,与湿热相搏,郁于肌肤腠理所致。临床以皮肤瘙痒,抓破流水为特点。
针对外风证,治宜疏散透达,俾风邪得以宣散疏泄之法。处方以善于疏风之川芎、羌活、防风、独活、白芷、荆芥、白附子、(天)南星、秦艽、(威)灵仙等为主,配伍相应药物组成。
由于“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不能独伤人”,常与寒、湿之邪相杂侵入人体,因而若夹寒者,当配桂枝、附子、川乌、草乌等祛寒镇痛之品,组成祛风散寒镇痛之剂,如风湿灵片之用防风、(威)灵仙、老鹳草、防己、续断、牛膝,配伍制川乌、制草乌、桂枝;若湿胜者,宜配苍术、(薏)苡仁、茯苓等祛湿之品,组成祛风湿、解表止痛之剂,如羌活除湿汤即以羌活、防风、川芎、升麻配伍苍术而成。
外风虽多挟寒、挟湿,但亦有挟热者。若遇外风挟热,可伍用清热药,如黄芩、知母、生地、黄连、石膏等,组成祛风清热之剂。方如大秦艽汤、大羌活汤(《此事难知》),当归拈痛汤(《兰室秘藏》),消风散等。
风邪流窜经络,气血津液运行不利,可致瘀血及痰湿。瘀血、痰湿一经形成,则风邪更不易祛除。此时需在祛风基础上,适当加入(当)归尾、川芎、红花、丹参、姜黄、乳香、没药等活血止痛之品,组成祛风活血之剂。俾血脉流畅,留滞之风邪亦随之消除。这种组方法,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风法则,代表方如祛风活血丸(《上海市药品标准》),木瓜酒(《上海市药品标准》),大、小活络丹;若风挟痰阻滞经络,经隧不利,配伍祛风痰药,如(天)南星、白附子等,组成祛风化痰通络之剂,代表方如牵正散。
“风盛则动”,其性“善行而数变”。风阻经脉,可致病痉。此际应与止痉法配合,配入蜈蚣、全蝎、僵蚕、蝉蜕、天麻等,组成祛风止痉之剂。方如玉真散、五虎追风散、撮风散。
正气不足,易感风湿;风湿日久不愈,或治之失当(如辛散太过),又可损伤正气,从而形成正虚邪恋之证。此际,单祛风则易伤正,但扶正则易恋邪,只有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俾风湿去而又不伤正。组方时于祛风湿药的基础上,配伍相应药物。血虚配当归、白芍、川芎,组成养血祛风之剂,方如疏风养血汤(《伤科补要》);气虚配人参、黄芪、白术之类,组成益气祛风之剂,如蠲痹汤(《百一选方》);气血俱虚者,则补气与养血同时配入,共成益气养血祛风之剂,如人参再造丸(录自《清太医院配方》);若肝肾不足者,配川(续)断、杜仲、牛膝、(桑)寄生等补肝肾之味,组成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之剂,如独活寄生汤等。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李?,男,12岁。患者风疹延已两载。偶感风邪或因进食鱼腥之类,辄发风疹。面部四肢为多、皮肤灼热、搔痒难忍、舌苔薄白根黄、脉弦滑数。外感风邪,湿热内蕴,宜疏风清热利湿。处方:荆芥6g、防风6g、赤芍9g、地肤子15g、白藓皮15g、蝉衣1.5g、焦(黄)芩12g、(金)银花9g、蛇床子15g、茯苓12g、蒲公英15g。服上药五剂后,风疹全消而愈。(《黄一峰医案医话集》,苏州市中医院整理,江苏科技出版社,1979年9月版,108页)

例二:朱?,女,32岁。一月来先于脸颊皮肤潮红、浸润,并见细薄鳞屑。脉弦细、舌淡、苔薄布。证属面游风,风燥伤血(西医诊断:脂溢湿疹)。治用养血祛风之法,处方:生熟地(黄)各9g、丹参9g、荆芥9g、苦参9g、白藓皮9g、枇杷叶9g、桑白皮9g、忍冬藤9g、生甘草6g。五剂。外用青白散香油调擦。药后,脸脱屑减少,瘙痒亦见明显减轻,但双前臂又见新起斑丘疹,近日来腰痛、转侧不利。仍宗上方,去忍冬藤,加川(续)断9g、狗脊9g。再服五剂,基本治愈。(《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余瀛鳌、高益民合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月版,399页)
附:青白散
青黛30g、海螵蛸末90g、煅石膏末370g、冰片3g。先将青黛研细,次加海螵蛸末研和,后加煅石膏末研和。冰片入乳钵内轻轻研细,加入上药少许研和,再加全部药末研和用。

按:两例患者虽皆属外风证,但其病情不尽相同,治法、处方各具特点。例一系外风(热)袭表,内有湿热所致之风疹,故治以疏风清热利湿之法,处方以荆芥、防风、蝉衣、(金)银花疏风清热解毒;焦(黄)芩、地肤子、白藓皮、蛇床子祛风利湿止痒。体现了祛风与清热利湿相配伍的组方方法;例二系脂溢性湿疹,发于面部者,中医名为“面游风”,证属风燥伤血,故治以养血润燥,消风止痒。处方以荆芥、白藓皮等祛风;生熟地(黄)、丹参等养血润燥;并外用青白散收湿止痒,消炎退肿,体现了祛风与养血润燥相配伍的组方方法。


(二)平熄内风剂处方法

平熄内风剂是以治内风药(平肝、凉肝、滋潜熄风药)为主组成,具有熄风、止痉等作用,功能治疗内风证的一类方剂。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风证主要指肝风。本类风证系“风从内生”,与外受风邪迥异。临床常见眩晕、震颤、足痱不用、语言不利,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等症。由于内风证的病情较为复杂,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又各有不同,因而处方法各有侧重。内风证常见之病因有肝阳上亢、热极生风、血燥生风等。针对上述风证,治当选用平肝熄风,或凉肝熄风,或滋潜熄风之法,分别组成平肝熄风剂及凉肝熄风剂、滋阴熄风剂。


1、平肝熄风剂处方法

平肝熄风剂是以平肝潜阳,佐以滋阴柔肝药为主组成。功能潜降肝阳、平熄内风,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的一类方剂。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常见头目眩晕、胸中热痛、面色如醉,甚则突然昏倒、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等症。治宜平肝熄风法,处方以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石决明等平肝潜阳药为主,并据病情配伍相应药物组成。由于肝阳上亢,多因肝肾阴虚所致,故本类方剂常与生地(黄)、龟板、玄参、白芍、天冬等滋阴柔肝之品相伍,组成镇肝熄风、育阴潜阳之剂。镇肝熄风汤之以生龙骨、生牡蛎、生(代)赭石配伍玄参、天冬、白芍、龟板等;建瓴汤之以生龙(骨)牡(蛎)、生(代)赭石配伍生山药、怀牛膝、生地(黄)、生杭(白)芍、柏子仁,均体现了这一配伍方法。
“阳盛则热”,故如肝阳亢而兼热象者,当佐配清热泄肝之品,如栀子、黄芩之属,组成平肝、清热熄风之剂。天麻钩藤饮用生石决明、天麻、钩藤配伍山栀、黄芩等药,即是其例。
又如肝风挟痰,阻滞经络,症见中风、舌强不语、半身不遂,处方可于平肝熄风剂中配伍化痰祛风通络之品,如竹沥、防风、羌活、姜汁等,组成平肝熄风,兼以祛风痰,通经络之剂,代表方如资寿解语汤(《沈氏遵生书》)。
若风盛抽搐频繁者,可与镇痉药(如蜈蚣、全虫(全蝎))相配,共奏平肝熄风解痉之功。
因肝为刚脏,性喜条达恶抑郁,故在用镇肝熄风药时,亦可佐以疏肝药(如川楝子、茵陈、青蒿、麦芽等),以将顺其条达之性,有助于肝阳之平降。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林?,50岁。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急扶入院请西医救治,醒后左肢不遂,病已十二日,症状尚无好转。脉弦劲、头偏右痛、面红目赤、口眼[口+呙]斜、舌苔厚腻、微黄、口苦有火味。此病乃肝阳上亢,痰热蒙蔽清窍。治以平肝熄风镇逆,降火涤痰通络。处方:栀子6g、黄芩6g、陈皮4.5g、半夏6g、胆南星6g、牛膝9g、元参9g、羚羊(角)汁1匙。又方:石决明30g、生牡蛎30g、磁石30g、龙骨18g、龟板18g,先煎代水煎药。二诊:服四剂,头痛已愈、面赤亦退、大便通畅、神情颇清,惟嗜食生果及橙汁,致胃胀不消、呃逆频繁、时带酸味。原案以降气消导和胃治之(处方从略)。三诊时手已能举,惟左脚不用、抚摸则诸筋抽痛……原案继以平肝熄风镇逆,降火涤痰通络法治之(处方从略)。四诊时,左肢稍能转动……。五诊:……,近日能由床起,行数步,至椅上坐,免人扶腋,目泪未愈,方用:熟地(黄)12g、淮山药9g、山茱萸6g、牛膝9g、枸杞9g、甘菊(花)6g、龟板15g(先煎)、磁石18g(先煎)、石决明18g(先煎)、白芍9g、青葙子6g、杜仲9g、续断6g,服十剂,已能扶杖而行。(《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余瀛鳌、高益民合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月版,114页)

例二:谢?,64岁。因心中懊[忆-乙+农]非常,旬日前即觉头疼,不以为意。一日晨起至工所,忽仆于地,状若昏厥。移时复苏,其左手足遂不能动,且觉头疼甚剧。医者投以清火通络之剂,兼法王勋臣补阳还五汤之意,加生黄芪数钱(g)。服后更甚,脑中痛如刀刺、须臾难忍、心中甚热。脉左部弦长、右洪长、皆重按有力。询其家人,谓其素性嗜酒,近因心中懊[忆-乙+农],益以酒浇愁,饥时恒以烧酒当饭……其左脉之弦长,懊[忆-乙+农]所生之热也;右脉之洪长,积酒所生之热也。二热相并,挟脏腑气血,上冲脑部……医者不知所病之由,竟投以治气虚偏枯之药,而此症此脉,岂能受黄芪之升补乎?所以药后而头疼加剧也。治宜降血平脑,以牛膝善引上部之血下行,为治脑充血症无上之妙品,屡经实验,故以为君;佐以龙(骨)、牡(蛎)、二石(石膏、代赭石)、(川)楝(子)、(白)芍、玄参、(龙)胆草、炙(甘)草、铁锈水等,潜镇清熄。方药:怀牛膝30g、生龙骨18g(打)、生牡蛎18g(打)、川楝子12g、生杭(白)芍18g、生石膏30g(研细)、代赭石18g(生打)、乌玄参12g、龙胆草9g、生甘草6g。服两剂,头疼痊愈、脉亦平和、左手足已能自动。后改用全当归、生杭(白)芍、玄参、天冬各15g,生黄芪、乳香、没药各9g,红花3g。连服数剂,即扶杖能走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选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12月新1版,5页)

按:两例患者均属中风,但病机有别,故立法处方各有侧重。例一系肝阳上亢,痰热蒙蔽清窍之证,治以平肝熄风镇逆,降火涤痰通络之法。处方以石决明、生牡蛎、龟板等平肝潜阳;胆南星、栀子、黄芩、半夏降痰火,方证相应,故其效甚佳。体现了平肝熄风与清降痰火配合组成的形式。例二系肝阳化风,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之证,治用潜镇泄降之法,用镇肝熄风汤加减。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风阳;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平肝潜阳降逆;白芍、玄参滋养阴液,柔润熄风;并配生石膏、(龙)胆草清热泻肝,共奏潜镇泄降之功。组方严谨,用药独特,故服两剂而头疼痊愈,脉亦和平。体现了镇肝熄风与泄降肝火相配伍的组方方法。


2、凉肝熄风剂处方法

凉肝熄风剂是以清热凉肝药为主组成,功能清热凉肝,熄风定痉,治疗热极生风证的一类方剂。
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热毒内陷,风火相煽,横窜经络,则可形成热极生风证。临床除见手足抽搐不止、口噤、甚至角弓反张外,还伴有高热、神昏、躁扰不宁、灼热、肢厥、舌绛苔焦起刺、脉弦数等一系列热盛表现。此际当凉肝熄风,方用凉肝熄风药(羚羊角、钩藤、菊花、桑叶、等)为主,配伍相应药物组成。
热极生风证,热为引动肝风的主因,但热有在气、在营血,以及胃肠热极之不同。故组方时,尚需据此配伍不同的清热之品。
若偏于气分,症兼高热气粗、汗多口渴者,当配伍知母、石膏、栀子等药,组成清气生津,凉肝熄风之剂,方如犀羚白虎汤(《重订广温热论》);
如热偏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心烦、时有谵语、舌红绛无苔、脉细弦而数,当配伍犀角、生地(黄)、(金)银花、连翘等药,组成清营透热,凉肝熄风之剂;
若心营热盛,引动肝风,症见灼热肢厥、神识昏迷、手足瘛疭、舌质红绛,当配用清心凉营之玄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尖、连心麦冬,组成清心凉营,凉肝熄风之剂;
若属胃肠热结,引动肝风,症见日晡潮热、便秘、腹满痛拒按、舌苔黄燥、甚则焦燥起芒刺、脉沉实有力,当配以大黄、芒硝等,组成泻下热结,凉肝熄风之剂。犀连承气汤之用犀角、黄连、鲜生地黄汁配伍大黄、枳实等,体现了这一精神。
风火相煽,耗伤津液,血不营筋,亦是引起四肢抽搐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本类方剂常佐以滋阴柔肝舒筋之品,如白芍、元参、生地(黄)、天冬、麦冬等。羚羊钩藤汤以羚羊角、钩藤、菊花配伍生地(黄)、白芍,就是其中一例。
又热邪亢盛,每易灼津为痰;而风痰上扰,又可使病情加重,甚至窍闭神昏。故凉肝熄风亦常与清热化痰(如竹茹、贝母、天竹黄、姜汁)及开窍药(如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配合使用。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何?,男,10岁。因高热、头痛、嗜睡三天,于72年8月7日前来急诊。经西医检查,诊断为“乙型脑炎(重型)”。入院时体温40.5℃、神志昏迷、偶发惊厥、呕吐两次、小便失禁、大便三日未解。当晚抽搐频作、壮热烦躁、两目红赤、舌红苔黄。此为暑温证,属于暑热内炽,气营两燔,邪闭心包,引动肝风之候,拟以清气凉营,平肝熄风。处方:广犀角4.5g、生石膏30g、(金)银花12g、知母9g、连翘9g、芦根30g、玄参12g、地龙干6g、钩藤9g、紫雪丹3g,止痉散1.8g,先用开水冲服。上方每日一剂,连服两日。8月9日体温降至38.8℃、抽搐略减,但神识未清、颈项强硬、左侧上肢拘挛、喉中痰鸣,大便一次、气味秽臭,小便赤涩、脉滑数。此因气营未清,而痰热已盛,壅阻经络所致,上方加天竹黄6g、安宫牛黄丸1粒,清涤痰热。连用两天,8月13日体温降至正常、两眼能睁开、有时呆视、能自转身、无抽搐、左侧肢体拘挛较松、二便通畅、脉滑数。改投化痰宣窍,清络平肝之剂,以息余波。处方:钩藤9g、白芍9g、菖蒲5g、郁金6g、生(薏)苡仁15g、丝瓜络9g、桑枝15g、地龙干6g、止痉散3g。连服三天,病渐痊愈。(《内科学》,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15页)

例二:张?,女,8岁。住院号:73245。1973年6月16日初诊。初起发热、咳嗽、头痛、吐白色泡沫痰、量多。经用银翘散2天,效果不显。继则日晡潮热、大便2天未解、腹满胀痛拒按、神志昏糊、时有谵语、呼吸急促、喉间痰鸣、手足瘛疭、小便短少而黄、舌绛、苔黄厚干燥、脉沉弦。此系胃肠热结,邪热上扰心神,当属热动风。治宜泻下热结,开窍醒神,佐以凉肝熄风。方用大黄、川贝各5g,芒硝4g、生石膏30g、瓜蒌仁、菊花各10g,杏仁、钩藤、麦冬各6g,地龙3g、安宫牛黄丸半粒兑服。上方进一剂后,下秽臭粪便、热退、神识渐清、瘛疭已停,诸症稍瘥。去芒硝,石膏减为15g。再进一剂,脉象转佳、舌质红、苔薄黄。腹满、瘛疭、谵语、痰喘诸症悉除,但时有咳嗽。治当健脾渗湿化痰,以参苓白术散善后……三剂后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84年6月)

按:两例患者虽均系热极生风,性质属实,因其证同中有异,故治法处方各有侧重。例一系夏令暑温证,属于气营两燔,引动肝风之候,拟以清气凉营、平肝熄风,处方用广犀角、玄参清营解毒;生石膏、知母等,大清气热;配钩藤、地龙、止痉散,平肝熄风;并以紫雪丹镇痉开窍。组方全面周到,重点突出,故取效较速。体现了凉肝熄风与清气凉营相配伍的组方形式。例二系胃肠热结,气热动风之候,治当泻下热结,开窍,凉肝熄风。吴鞠通说:“邪在心包、阳明两处,不先开心包,徒攻阳明,下后仍然昏惑谵语”。本例舌绛、神昏谵语,本应先用安宫牛黄丸,以开心窍,再议泻下热结。鉴于患者病情危急,手足瘛疭,故开心窍与泻下热结双管齐下。处方汇开心窍、下热结、增津液、肃肺气、熄肝风于一方,使邪去窍开,津复风熄。体现了凉肝熄风与泻下热结、开窍相配合组方的形式。


3、滋阴熄风剂处方法

滋阴熄风剂是以滋阴(养血)药为主,配伍潜阳镇痉药物组成,具有滋补肝肾、潜镇风阳等作用,功能治疗虚风内动证的一类方剂。
肝为风木之脏,因温邪久留,灼伤真阴;或因误汗,或因妄攻,重伤真阴;或素体阴血虚少,劳伤过度,以致肾虚不能涵木,血虚不能养肝,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则形成虚风内动之证。其证可见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手足蠕动、甚或瘛疭、心中憺憺大动、神倦脉虚、舌绛少苔、或光绛无苔、脉细。治宜滋阴养血,平肝熄风。处方当据阴、血两者的偏重情况,以滋阴柔肝药(生地(黄)、麦冬、玄参、白芍)或滋养阴血药(鸡子黄、熟地(黄)、白芍、阿胶)配伍平肝熄风药(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龟板、鳖甲)复合组成。大定风珠之用鸡子黄、阿胶、地黄、麦冬配伍龟板、鳖甲、牡蛎,以及三甲复脉汤均体现了这一精神。
阴虚则阳亢,阳亢则热。若虚热显著者(如身有低热),尚可佐入白薇、地骨皮、知母之类清退虚热。
如邪热灼津为痰者,可佐入竹茹、贝母,以清化痰热。
阴阳互根,阴血大伤,阴损及阳,可致气虚甚至阳虚,将成阴阳两脱之势,此际,当与人参、五味子、麦冬(即生脉散)合用,组成滋阴熄风、益气固脱之剂,以拯救危急。


【临床实践举例】

例一:章?,男,40岁,农民。住院号:79126。1979年4月19日入院。入院前诊断为肠伤寒,历时已二十余天。入院时症见喃喃自语、手足瘛疭、神识昏迷、肌肉消瘦、两颧发红、盗汗、舌质红、苔干无津、脉虚大。证属真阴耗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治宜滋水涵木,潜阳熄风。方用:西洋参、生鳖甲、生龟板、大生地(黄)各15g,生牡蛎、生石决明各24g,白芍、阿胶各12g,炙甘草9g、五味子4g,三剂。服三剂后,神志转清、汗亦止、能安静入睡,舌苔薄黄、转有津液,脉象和缓、较以前有力。再进加减复脉汤:干地黄12g,北沙参、白芍各15g,阿胶30g,麦冬、炙甘草各10g,五剂后治愈出院。(《浙江中医杂志》,1984.6)

例二:初起头晕、仅一二日即愈;续而头晕、至四五日方止。自愈以来,已有半年,阳未获潜,肝阴未充,肝家之风随阳而动,脾家之痰乘气而聚。风能消烁,形为之瘦;痰能凝聚,食为之停;面有冒热,阳动无疑;腰间疼痛,阴虚可知。前半舌苔薄灰、后半舌苔薄黄、左手脉象柔细、右手脉象更细。育阴潜阳以熄风,宽脾和胃以搜痰。方用:龟板、牡蛎、菊花、牛膝、云茯苓、橘红、鳖甲、羚羊角、(枸)杞子、半夏、姜竹茹、桑叶。(《金子久专辑》,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浙江嘉兴地区卫生局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2月版,108页)

按:两例均属虚风内动之患。但例一病情险恶,证属真阴亏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本滋水涵木,潜阳熄风法,以大定风珠大队浓浊填阴,滋水涵木;更以介类镇潜,使上下交合,阴得安其位,阳可立其基,病遂告愈。体现了滋阴与潜阳熄风相配伍的组方方法。例二系肝肾不足,肝阳偏亢,挟有痰浊,内风升动之证,故治用滋水涵木,育阴潜阳,和运脾化痰之法,以枸杞子、龟板、鳖甲滋养肝肾;牡蛎、菊花、桑叶、羚羊角平肝熄风;姜竹茹、半夏、云茯苓健脾化痰,共奏滋潜化痰熄风之功。体现了滋潜熄风与化痰运脾相配合的组方形式。



四、组成治风剂应注意的事项


(一)掌握治风药的配伍用法

治风药是组成治风剂的基础,品种繁多,仅常用的就有三、四十种。其中最常用的有独活、秦艽、防风、羌活、细辛、木瓜、威灵仙、桑寄生、五加皮、羚羊角、天麻、钩藤、地龙、(白)僵蚕、全蝎、石决明、牡蛎、代赭石。掌握这些药物的配伍用法,对组织好治风剂有很重要的意义。其配伍用法大抵是:
羚羊角:配石决明,平肝清肝;配钩藤,凉肝熄风止痉;配犀角,凉血止痉;配生石膏,清气血实热而解毒;配决明子,清肝而明目。
天麻:配钩藤,定惊熄风,清利头目;配川芎,或菊花,或茺蔚子,清头目、止头痛;配半夏,或天南星,祛风痰,爽头目;配防风,祛风止痛。
钩藤:配全蝎,熄风定惊,止痉止痛;配菊花,平肝泄火,熄风。
地龙:配朱砂,清热止痉安神;配白僵蚕,祛风通络,化痰止痉;配胆南星,祛风活络;配石膏、麻黄,清肺平喘;配黄芪、红花,益气活血通络;配木通、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
(白)僵蚕:配白附子,或全蝎,或蝉蜕,祛风通络止痉;配荆芥穗,或茺蔚子,或菊花,祛风止痛,清利头目;配桔梗,疏风清热,利咽止痛。
全蝎:配蜈蚣,止痉解毒;配天南星、防风,祛风止痉;配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络。
石决明:配生地(黄)、白芍,养阴平肝潜阳;配夏枯草、菊花,清热平肝;配决明子,清肝明目;配牡蛎,平肝潜阳镇静。
牡蛎:配龙骨,平肝潜阳,安神;配龟板、鳖甲,育阴潜阳,熄风止痉;配浙贝(母),化痰软坚散结,消瘰;配黄芪,益气固表止汗;配白芍,敛阴潜阳,止汗。
代赭石:配旋复花,止呕、平喘;配牛膝,镇肝降逆;配白芍,平肝降逆,敛阴止血;配人参,或党参,补气平喘;配禹余粮、五灵脂,固涩止血,而又祛瘀生新。
关于独活、秦艽、防风、细辛、羌活、威灵仙、桑寄生、木瓜等药的配伍用法,已在解表及祛湿药中叙及,故此处省略。


(二)注意治风药的剂量及煎服法

由于治风药的性质及质地轻重的关系,其用量往往相差很大。例如:全蝎、蜈蚣有毒性,煎服剂量为1g到3g,吞服为0.6g到1g;羚羊角磨汁服剂量为0.3g至0.5g。与此相反,有的药由于质地较重,故其常规用量就较大,如牡蛎、珍珠母、石决明、代赭石等,用量为15至30g。这些均需全面掌握,以免剂量过大引起中毒,或剂量过小无济于事。
就煎服法而言,随着药物种类、性质、质地的不同,煎服法也有较大差异,具体包括先煎、后下、冲服等。例如:石决明、牡蛎、代赭石、虎骨、羚羊角等,因质重而难煎出味,应打碎(或锉)先煎;钩藤经水煮沸20分钟以上,则降压效能有所降低,故煎时须后下;天麻、独活、荆芥、防风、羌活等含有挥发油,均不宜久煎;羚羊角贵重,而又难于煎出气味,常研末吞服,或另煎冲服。


(三)辨清风病的类型及兼挟邪气,注意与它法配合运用

风病比较复杂而多变,外风可以引动内风,而内风又可兼挟外风,其产生之机理又各有所异。对这些错综复杂的症候,立法组方,必须首先辨别其属内、属外,分清寒、热、虚、实/若风邪挟寒、挟热、挟痰、挟湿、挟瘀,则又当与清热、祛寒、化湿、化痰、活血祛瘀等法合参。至于病情有虚实互见者,则又须标本兼治。凡此种种情况,临证皆当随证施治,灵活组方。


(四)注意治风剂的治疗宜忌

外风只宜疏散,而不宜平熄;内风则只宜平熄,而切忌辛散。辛散祛风药多温燥,易伤津耗液,且易动火,对于津液不足或阴虚,或阳亢有热者均应慎用。非用不可者,亦应佐伍滋阴之品,以制约之。



--第十六章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