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亲情被你“计算”过吗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1-05
你的亲情被你“计算”过吗
2015年0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风,被搬出来说时,似乎最能为一个人装点门面。的确,你跟我谈物质,我就跟你谈精神,你跟我谈道德,我就跟你谈家风。
  “我祖上就怎么怎么了……”这真是一种“血统”,别人偷不来。世家、书香门第,现在是自夸也是夸别人,但也有时代曾标榜“贫下中农”。出身能决定一切吗?有说“上品无寒门”,又说“富不过三”。看来中国人一直喜欢在门第或“家”上做文章。
  真的有家风这种东西?它不是裱在墙上的四字箴言,而是在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中,是无意识的行为习惯,但却靠反省去捕捉培养。
  有些高大上,听起来还有些绕,但家风一定是每个时代都推崇的一些品质,并能融入那个时代的行为系统。
  齐鲁大地涌现过很多优秀的文化世家,他们的后人们至今想把那些祖辈相传的品质嵌入现代文明社会,并为此苦恼。因为时代变了,家庭格局变了,连话语体系也变了。
  2014年12月28日,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联合本报举办了“齐鲁大讲坛·对话高端:齐鲁家风与时代精神”活动,邀请了17位齐鲁文化世家后人代表,与传统文化研究专家一道,探讨齐鲁家风扎根当下的可能性。能做到古为今用的话,那岂不一大善事。 (龚海)
  本报深度记者 刘志浩
实习生 刘春亮 邵鲁文  

  国学热度不减,争议却伴随始终,有人赞其续接传统,也有人讽其文化“大跃进”。当整个国家都意识到传统优秀文化复兴的重要性时,就更应该在这个节骨眼上先正本清源。
  对传统中国而言,家是秩序和价值的源泉。即便是今天,对于普通人,家仍是温暖的港湾。只不过学者们发现,近百年来的一系列文化运动,在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同时,也将传统“家”列为了批判的靶子,使之成为历史的弃儿。
  不过,中国社会无论怎么变,家依然是基本的构成粒子,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从古至今都是在定位个体的家国坐标中,得到培养和沿袭。今天,从家切入,依然不失为挖掘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步。
“家”的流失
  重提家风,是因为传统的“家文化”已经发生了严重危机。
  2014年12月28日下午,在齐鲁大讲坛的讲座上,谈及家文化,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教授用一个极端案例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湖北某地农村,一位老人病危,外出打工的儿子以奔丧名义,请了7天假。但家里老人“迟迟不走”,第4天时,心急如焚的儿子对父亲说,如果“再不死”,过了请假时限,他就要被老板扣钱。于是第5天,老人直接喝农药自杀。办完丧事,儿子赶在第7天回去上班了。
  分享完这样一个心酸的故事,端坐于山东博物馆一楼报告厅的400多名听众,发出了一片哀叹声。
  “这是家文化长期被忽视的极端后果。”干春松说,现在,农村留守老人自杀早已不是孤例。
  对此,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刘燕舞将其视为现代市场理性与人伦亲情的冲突:前者从物质方面强调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后者则代表着传统的力量。
  “当父子、兄弟间都开始按市场的思维方式处理关系,人们开始算账。”刘燕舞说,这种情况下,“贬值”的老人选择自杀,便不难理解。
  干春松倾向于从更深层面看待这个问题,从历史的维度,他更愿将原因归结为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家文化”一波又一波的否定。他发现,在描述跟“家庭”有关的文艺作品时,无论是解放前的巴金《家》三部曲,曹禺的《雷雨》,抑或解放后的样板戏《红灯记》,出于政治或“革命”的考虑,要么把家写得非常阴暗,压抑人,要么把家设定为“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完整、温暖的家”。
  历经改革开放,这一情形并未得到改善,如今,传统大家族逐渐解体,新式“小家庭”成为主流。在干春松看来,传统的中国家庭(确切说是家族)最重要的功能,是维系亲情和延续血缘,此外家还有着生产生活、子女教育、价值传承及慈善功能,但这些功能现在越发弱化。当人们习惯于用“经济利益”考量一切价值时,亲情又值几个钱?
  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的“家”出了问题,负面影响就显而易见,其中之一就是腐败。
  “小小科处级干部,都能贪一两亿,能说这跟家风家教没关系吗?”长期研究家风的学者、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说。
  在王志民看来,古时的优良传统,在一些世家大族中得到集中展现。尽管社会和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还是有一些“没有而且也不能变”,而且可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发挥作用的东西。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家风,王志民认为,其中佼佼者当数齐鲁家风。
齐鲁家风
  事实上,对于齐鲁优良家风的打捞,王志民和他的团队早已开始并取得不少成果。
  “优良家风,一定存在于有着显赫功绩的先人,且能数代传承的文化世家中。”几年前,拿着这个标准,王志民带领团队,从山东各地选择了包括孔孟曾颜在内的28个大家族,完成了一套以“齐鲁家风”为主题的丛书。
  尽管生于以“谦逊、厚道”著称的山东,评定起本地家风来,王志民却毫不谦虚:齐鲁优秀家风有资格代表中国优秀家风。
  历史依据支撑着他的结论:学者钱穆曾经统计,汉代中期以前的十二个经学大师,十个是山东人,在《汉书·儒林传》里写的八大经师,六个来自山东。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世家,最早也多是兴于齐鲁大地。
  在丛书的编纂过程中,王志民发现,这些代代相传的世家大族,无一不有着优良的家风,“有了优秀家风,才能成就文化世家;反过来,每一个文化世家,它本身发展兴旺的历史,就是传承、发展、创新优秀家风的历史。”
 (上接B01版)

  王志民尤其注意到,让家族世代都能成为道德模范之家,是这些文化世家历代贤人的最重要理想。
  “刘罗锅(刘墉)家族200多官员,王渔洋家族五代高官,没有一个贪腐的,为什么?清廉教育,以身作则。”王志民颇为感慨,因为今天的情况往往是“家里弟兄几个,一抓全进去了”。
  王志民团队成员之一、齐鲁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王钧林,则将传统齐鲁优秀家风的核心价值,概括为“耕读、勤俭、忠孝”6字。
  2014年12月28日,17位齐鲁文化世家后人齐聚济南座谈,他们的发言中,就贯穿着这6个字。
  孔子76代后裔孔令绍说,他的爷爷是一私塾先生,每年春节都坚持亲自写下内门的春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忠厚传家,意指做人要忠诚厚道,只有这样,这个家族才能传续下去。”谈及自家家风,孔令绍语气中透露着自豪感。
  在王钧林看来,能够传承数代的世家大族,无一不遵循“耕读、勤俭、忠孝”,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
  颜子后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讲述了济南南部一个村子里关于“孝”的故事:在独立照顾瘫痪在床20多年的父母并送终后,一位村民后来也瘫了,他的4个儿子接起接力棒,“像当年他们爹照顾爷爷奶奶似的照顾这位老人。”
  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也是传统家风中“孝”的体现。颜炳罡感慨,一些人文明程度提高了,行为却离本心越来越远,“不客气地说,离禽兽更近了。”
重振“家风”
  事实上,政府高层乃至各级媒体也早已注意到传统文化和“家风”的重要性,寻找优良传统,树立文化自信也成为社会共识。
  “家文化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但是近代以来遇到了很大困难,这就需要反思,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干春松说,新文化运动出于“反封建”的考虑,将“家”列到批评的第一位,有其时代背景。但今天看来,当时对传统的批判,却有“把孩子和洗脚水一块儿泼掉”的嫌疑,以至于这种反传统的心理,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今天一些人的心中,而这些都需要反思。
  “比如,把父子之间的关系、孝道的关系还原为市场的关系,实质就是把家庭里的亲情、互相关爱的成分剥离掉了。”干春松表示,高层也注意到这个问题,“针对老人自杀的情况,中央有关领导曾做出批示,强调要调查,就是要看一下,对这样的一个现象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
  不过,好的榜样有着无穷的力量。“我们要吸取的,是优秀传统家风中的精神追求。”王志民说。
  自去年2月开始“齐鲁世家”系列报道以来,本报也不断收到我省各地读者的来信,希望他们的家风被更多人知晓并学习。王志民认为,传承家风不能只重视形式,而要从精神层面真正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
  王志民进一步解释,比如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接受好教育,明白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然后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并把好的家庭风气传下去。
  而在这方面,齐鲁文化世家无疑是很好的典型,“里面还有很多好东西值得挖掘和阐发。”无论社会再怎么变,国家再怎么变,优秀家风这份宝贵的遗产都不会过时,王志民说,“它代表的,是我们这个名族的精神命脉。”
  只不过,经过近百年的休眠,它们这次需要被激活得更彻底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