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怀柔】新年登箭扣,感受其雄奇险要

 昵称cVZ45YVi 2015-01-05

  

  2014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2015年新年的第一天选择了登箭扣,去之前心里很惧怕,知其险,未亲历。在户外圈,箭扣被分为南线以及北线部分,虽然没有严格的南北线区分,但是驴友们一般都是按照这个路线来把箭扣长城分为两端分别攀爬,其中北线是九眼楼——西大墙——北京结——鹰飞倒仰——天梯;这次我们走的是南线,从清晨8点半开始徒步登山,涧口出发,经小布达拉—镇北楼—东一楼—牛犄角边—慕田峪景区—北沟村,路线约9公里,险峰峭壁,碎石悬崖,夹缝小路,近于垂直的上下坡,都是往前行走的障碍。当一步步攀上垂直90度的崖壁,登上直梯,走过很滑的碎石路…然后登高,才能真正感受箭扣的险、峻、雄、奇,这一刻感觉到全心的满足和开心。新年的第一天,对于自己来说这终究是幸运和难忘的一天!

  箭扣长城位于怀柔县渤海镇珍珠泉村西北,距北京不到100公里。它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这里长城多修于险峰断崖之上,雄奇峻峭,气势恢宏,走势极富变化和韵律。它也是各种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一直是户外登山爱好者和摄影师钟爱的一个点。“箭扣”名从何而来,箭扣长城本无名。传说有一次,当地一位地方官前来考察长城,发现箭扣长城十分雄伟,而且在群山之间像一个涧口,就命名为涧口长城。可是当他回到朝廷时,觉得名字不妥,就想了想一句古话“一箭扣双雕”,随即拍案,叫这段长城为“箭扣长城”。

  

  箭扣多为残破的长城

  

  台阶很高,需要用手支撑方能爬上去

  

  倾斜的碎石路,队友们俯身前行

  

  这里就是涧口,两边高,中间低,爬山去往下看好险

  

  险峰有风景

  

  

  这段是此次徒步中感觉最险的一段,登山去感觉整个人是垂直90度贴着峭壁,往下看往上看都很恐高,只有看着眼前的石壁,感觉手是抓牢的,脚是站稳的时候,奋力一登就可爬上去。

  

  

  三次攀登木梯,这可能是很早之前当地人就已经搭设的,其实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这里如果遇到旺季就会有的当地的村民大爷在这,可能会收取一定的通行费,当然如果人多的话,领队和他们都很熟,一般可以讲讲价1-5元。

  

  

  这段驴友们叫“鬼见愁”,意为连鬼见了都发愁,这里贴着墙壁,只有一个下脚的地方,旁边就是悬崖,不论攀登还是下行,脚一定是站稳的才是安全的。

  

  残垣断壁

  

  

  每一块石头都是前行的支撑点

  

  枯树枝在日光下恰似雪后之景

  

  新年的第一道阳光,我站在箭扣之上,感受着它的温暖和力量

  

  只有经历这些才能看到箭扣的壮观雄奇,这处也是很多摄影师热拍和出镜率很高的一处别样景色。

  

  

  

  

  春夏秋冬,箭扣都有它独特的美。

  

  

  

  

  正北楼碉楼上享用午餐,在户外,一口热水和热面都是极为可贵的。

  

  正如牌子上所写,每一个户外登山者都要遵守,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午后,从这里出发,前往牛犄角边

  

  

  

  牛犄角边

  

  

  残破的烽火台

  

  

  沿着牛犄角边的弧形先上后下,下坡是一段很滑很陡很长的碎石路

  

  

  

  远处的山峦和山谷中点缀的村庄和条条马路

  

  从这里开始进入慕田峪景区,景观变了,从险峰断崖残壁变成了整齐干净的石子路

  

  相比较八达岭和居庸关,慕田峪长城更显寂静

  

  更显壮美和大气

  

  Tip:

  箭扣地点:怀柔渤海镇珍珠泉村西北。

  路程:距北京不到100公里。

  车程:从北五环至箭扣一个多小时。

  环保提示:

  攀爬时要注意不破坏一草一木,再有垃圾要自行带下山去。正如箭扣长城公告牌的要求: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

  登山装备:

  登山鞋:必备,箭扣有的地方石头松倒,或有沙粒,最好穿登山鞋。

  拐杖:个别路段需要,但对于手脚并用的险要之处,拐杖显然累赘。

  护膝:一定要带上护膝,尤其是下山很费膝盖骨,这是户外徒步很重要的装备。

  对讲机:箭扣长城虽然线路只有一条,但上去和下来的叉路比较多,如果怕走散可以准备对讲机。

  行摄美好,留住过往

  ——————————

  感谢您的阅读和分享,关注新浪微博:@薇那verna 与您一起分享我的快乐旅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