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鹿洞书院|制度变化与风口转向

 leukin 2015-01-05

Part A 学生作业:

谢志民:做一只离开风口的猪

先说个故事。2012年的时候,有一位券商的朋友问我:“你怎么看利率市场化?”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太难了,几乎不可能。国有大银行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是和固定息差绑定在一起。国有大银行是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支柱,利率市场化基本上就是要砸银行的铁饭碗,谈何容易。这个议题已经讨论了一二十年,也没看到啥进展。

但是现在呢?我们看到贷款利率已经放开,存款利率放开进行中,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同时,各种“宝”搞得如火如荼,房贷利率折扣几乎已经绝迹,利率市场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再说一个话题,如果2012年的时候,你去问个资本市场的人,说:“A股很快要取消审批制了,将来要搞注册制。”我相信他一定会圆睁着双眼看着你,觉得你是从外星球来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写进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前几日新闻里说,肖钢表态IPO注册制改革草案将于2014年底出台,注册制或2015年实施。

风向真的变了。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里。

而当前,对于二级市场做投资的人来说,上周的一个变化相信您也已经留意到了:沪港股市将在六个月内实现互联互通,首批试点额度5500亿元。当日,沪港两地市场大涨,两地股民都觉得迎来了解放军,皆大欢喜。可是喜悦之后呢,仔细想想,里面大有深意。

沪港通是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重大信号,这意味着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启动之后,沉寂多年的资本市场开放也将开启。长期以来,由于资本账户封闭,我们习惯了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带来的“高水位”。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居民和企业部门的海外投资绝对额和占比都是很低的,这和我们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不符。可以预见到在资本市场开放后,这一比例会逐渐提高。

周末还有一则新闻,上证所正式对外宣布*ST长油退市,成为央企退市第一股。这是2012年新退市制度正式实施后,沪深两市首家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这次强制退市,打破了央企退不了市的惯性思维。

几则新闻之后,我们回顾思考下A股的特征是什么。从09年由于四万亿刺激,上证指数一把弹到3478点之后,指数就开始了漫漫熊途,到现在的勉强两千点出头。这几年,如果您是做指数投资,做行业配置和轮动,做蓝筹价值投资,估计您会比较辛苦,而且也很难挣钱。在市场里的领跑者,都是炒创业板,炒中小板,炒重组股的人。就连前段时间某大型公募投资总监离职,也有坊间传言说会不会是和该位大佬去年看空创业板有关。

而现在,注册制+退市机制+资本市场开放,这三位骑士一起出现,将会给市场带来什么?

首先,壳价值将迅速消失。壳价值是垄断资源的一种,其本身没有社会价值。在改革的大旗下,破除垄断,消除壳价值,是一件势如破竹的事情。即使有一些投机者可能在遭遇退市,损失惨重后,会去游行示威,给社会、舆论施加压力。但您注意到了吗,这两年当局提“和谐”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改革”的声音倒是震耳欲聋。

其次,小盘对大盘的溢价将迅速消失。在成熟市场,优质蓝筹对小盘股拥有溢价,这是因为普遍来说蓝筹公司治理更好,更稳定,分红更多。主流的机构投资者的大部分精力,也是放在研究优质蓝筹大公司。挖小票,炒概念,炒题材,是A股一贯流行的生存模式,但这个模式在将来会遇到巨大挑战。因为资本开始流动之后,大家发现外面有大量的小票可以炒,可以买,价格便宜量又足。

最后,小盘股将会出现巨大分化,在将来,好的成长性公司依然会受到追捧,我也相信A股会诞生类似于腾讯这样的明星股,但也会有更多的小市值公司沦为垃圾股,不仅股价一落千里,而且宝贵的流动性也将散失,这才是更可怕的事情。

或许也有人会说,A股的资金就是喜欢小票,即使你说的“注册制+退市机制+资本市场开放”上述这三点都成立,但只要A股市场还是由散户主导,资金继续在小票里翻滚,抱团取暖,那A股之前的模式也就能保持不破。

这其实是属于经济学上经典的囚徒困境,如果所有参与者达成默契,遵守诺言,上述逻辑的确成立。但可惜人归根结底是理性的,资金之间相互的博弈决定了,谁先退出这个游戏,谁就是胜利者。

我不知道蓝筹大盘会不会涨,但我觉得将来一定要回避垃圾股和伪成长股。做一只离开风口的猪,因为风向已经变了。

Part B 导师点评:

导师A:

观点我基本认同。不过,我不太认可区分大盘和小盘的思维,投资分析应该着眼于自身的基本面和估值进行,其他标签贴上去容易让自己舍本逐末。

导师B:

中国股票市场目前特有的投资特点,是资本市场特有制度下的产物,即重融资轻投资,严重缺乏赚钱效应,最终形成只有博弈价值,形成今日风口只朝小票故事票开的鲜明特色。如果把利率、汇率改革,把注册制、退市,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金融制度特别是资本市场制度重大变革来看,风口转向几乎成为必然。我们可能要等待或判断的只是改革的进程和力度而已。

导师C:

巴菲特说过,我不懂什么叫价值投资,难道投资还有不讲价值的吗?所有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同样,不是风向变了,才不要碰垃圾股和伪成长股,而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碰这些,这和风向是否变化无关。

导师D:

文章做了很好的思考,即好多风口是没有价值基础的,热闹过后风险很大。当然,冷的地方风险也不小。股票投资是博弈游戏,top5%你才可能风险比较小。不提高技术,任何理念都不能减少你的风险。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是明白了风险,太多人不知道风险之所在。

做低市盈率的股票总的来说还是胜率大些。但也不能排斥极少数人做高市盈率的股票。像我自己目前重点做高市盈率的股票,有自己独特的逻辑,想证明自己的技术高度。股票投资策略太个性化,只要自己觉得其逻辑足够严密就可以做。

导师E:

文章写得很好,有关小票和大票的问题,确实值得好好思索一下。之前A股小股票总是能得到大家的青睐,其实仔细想想,小股票其实是有非常好的博弈价值,从进攻性来讲,小股票无疑是比大股票要好,因此一般来说买小股票可以期望向上更大的空间;而从防御性来讲,A股的小股票以前同样具有很好的防御性,就是所谓的壳价值,基本上也能值个20亿。因此在之前,30亿以下的小股票,只要有一点可以做大的故事,投资者就尽可以大胆买入,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向上空间无限,向下空间有限的好博弈。

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个情况确实会有所变化,当20亿的壳价值不再是支撑时或再加上退市的风险后,A股的小股票真的要注意向下的风险了,一些垃圾股真的可以跌得什么都没有。

导师F:

在任何成熟或不成熟的市场上,短线趋势投机都是一个重要需求,也一定会有短线趋势参与者。香港市场有大量基于蓝筹股和指数的衍生产品,如窝轮、牛熊证和个股期权等。买卖衍生产品是香港市场参与投机的主要方式。这也是香港证券市场小票参与度和投机价值低的主要原因。业绩缺乏持续成长的小票往往是在蓝筹缺乏波幅时才有资金参与,而股价表现往往也是短时间大波幅,短短几周甚至几天迅速到位,之后归于沉寂,又没人玩了。

个人认为,A股市场小股票(特指缺乏长期成长性的小市值有炒作题材的小股票,即俗称的风口中的猪)之所以被热捧,基于两个条件:一是蓝筹股衍生产品的缺乏,二是巨大的壳价值。假如以上两个条件发生重大改变,相信A股小股票也面临港股小股票的命运。总之,个人认为,投资者都是类似的,不同的只是市场提供的产品和市场制度。同意作者的观点,变革的速度会快于预期。

导师G:

作者对风险及规避风险的时点有较好的认识。作者提到的三个政策是加速调整的外部因素。其调整的内因还是风险的积累。投资者在任何时点都该规避积累已很高的风险点,即远离风口。

(以上内容来源于“赣江汇之白鹿洞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