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以配博世CRSN共轨系统的潍柴WP10为例介绍低压油路检修过程当中常用的工具及测试项目。
一、测试准备: 油箱中足够的柴油、油品质量合格、滤清器和燃油管路正常。
二、测试工具: 对低压油路系统进行检测时,需要准备下列工具 1. 带真空量程的压力表 (-1bar 至 5bar, 刻度0.05bar, 必须包含真空量程) 2. 压力表 (量程:0-10bar) 3. 粗滤和主滤的油管转接头 4. 高压油泵回油出口的接头软管和接头 5. 将高压油泵回油引入油箱的临时软管 6. 量杯(量程250ml) 7. 量杯(量程 5000ml) 8. 秒表 图:博世标准低压油路测试套装
三、测试项目总揽: 1. 抽油压力:油箱至粗滤 2. 抽油压力: 粗滤至齿轮泵 3. 齿轮泵压力:齿轮泵至主滤 4. 齿轮泵压力:主滤至高压油泵 5. 高压油泵回油量 (低压系统性能测试) 6. 全部喷油器回油量 7. 单个喷油器回油量 8. 限压阀泄漏 9. 检测喷油器喷射
四、测试项目详细介绍 1. 抽吸压力:油箱至粗滤 测试工具: 1) 带真空量程的压力表(必须包含真空量程) 2) 与粗滤相连的转接头 测试准备操作步骤: 1) 拆下粗滤进口螺栓 2) 通过转接头接入压力表 (量程要包含真空, 参见图1) 3) 紧固系统 (确保没有泄漏) 图1、发动机停机状态
图2、发动机高怠速状态(压力低于大气压,图示为:-0.2 bar) 测试步骤: 1) 启动发动机 (启动时间可能变长) 并运行几分钟,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2) 观察不同工况下的抽油压力。 测试数据–典型的压力值如下表所示: 注:拖动工况的运行时间不宜过长,每次起动机工作时间建议不超过12秒。起动机单次工作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其损坏。 测试结果异常的可能原因: 抽油压力不够,高于上限: 1) 油箱液位过低 2) 检查软管、接头的拧紧情况。稍有拧紧不足将会导致抽油压力的损失;空气会被吸入管路,抽吸的油量会减少。(可通过检查回油中是否有气泡来确定) 3) 滤清器堵塞 (受颗粒污染)会减少抽油压力 · 通过对比粗滤两端压差检查粗滤是否堵塞 · 通过对比主滤两端压差检查主滤是否堵塞 4) 齿轮泵故障 抽油压力过高,低于下限值: 1) 低压管路堵塞,油箱或其他管路堵塞 2) 油箱出口到粗滤入口软管尺寸不对(内径应≥12mm),并检查接头有无挤压变形或损坏 3) 油箱通风装置堵塞/受污染(打开油箱盖检查抽油声)
2、抽油压力:粗滤->齿轮泵 测试工具: 1) 带真空量程的压力表(必须包含真空量程) 2) 与粗滤相连的转接头 测试准备操作步骤: 1) 拆下螺栓 (粗滤出油口的反面) 2) 接入压力表 3) 紧固系统 (确保没有泄漏) 图4、粗滤->齿轮泵,怠速 (抽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 测试步骤: 1) 启动发动机(启动时间可能变长)并运行几分钟,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2) 观察不同工况下的抽油压力,检查泄漏 测试数据 –典型的压力值如下表所示: 注:拖动工况的运行时间不宜过长,每次起动机工作时间建议不超过12秒。起动机单次工作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其损坏。 测量结果异常的可能原因: 抽油压力不够,高于上限: 1) 油箱中燃油不足 2) 检查管路、接头的拧紧情况。稍有拧紧不足将会导致抽油压力的损失,空气会被吸入管路,抽吸的油量会减少。(可通过检查回油中是否有气泡来确定) 3) 主滤堵塞(通过对比主滤两端压差检查主滤是否堵塞) 4) 齿轮泵故障 抽油压力过高,低于下限: 1) 粗滤堵塞(通过对比粗滤两端压差检查粗滤是否堵塞) 2) 粗滤出口到齿轮泵入口软管尺寸不对(内径应≥12mm),并检查接头有无挤压变形或损坏 3) 油箱受污染 4) 油箱通风装置堵塞/受污染 (打开油箱盖建检查抽油声)
3、齿轮泵至主滤之间的齿轮泵压力 检测工具: 1) 压力表 (量程:0-10bar) 2) 与主滤相连的转接头 测试准备操作步骤: 1) 拆下主滤上的入口螺栓 2) 通过转接头接入压力表. 3) 紧固系统 (确保没有泄漏) 图6、锡柴奥威 测试步骤: 1) 启动或转动发动机并运转发动机几分钟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2) 观察几种工况下压力值并记录 测试数据 –典型的压力值如下表所示: 注:拖动工况的运行时间不宜过长,每次起动机工作时间建议不超过12秒。起动机单次工作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其损坏。 测量结果异常的可能原因: 齿轮泵压力过低,低于下限: 1)检查从油箱到齿轮泵入口的管路、接头的拧紧情况。稍有拧紧不足将会导致抽油压损失,空气会被吸入系统,抽吸的油量会减少。(可通过检查回油中是否有气泡来确定) 2) 检查所有从油箱到齿轮泵入口的管路、接头是否损坏。 3) 粗滤及从油箱到齿轮泵入口的管路堵塞。 4) 油箱通风装置堵塞、受污染(打开油箱盖检查抽油声) 5) 喷油器回油量过大 6)高压油泵中的溢流阀卡在打开位置 7)齿轮泵故障 齿轮泵压力过高,大于上限: 1) 主滤堵塞 2) 齿轮泵和高压油泵之间管路堵塞 3) 高压油泵入口滤网螺栓堵塞(建议拆下螺栓进行检查) 4) 高压油泵回油管路堵塞(油泵回油出口压力应小于1.2Bar)或回油管内径尺寸过小(≥12mm) 5) 高压油泵中的溢流阀堵塞、受污染或卡在关闭位置
4、主滤->高压油泵之间的齿轮泵压力 测试工具: 1) 压力表 (最少量程:0-10bar) 2) 与主滤相连的转接头 测试准备操作步骤: 1) 拆下螺栓 (主滤出口) 2) 通过转接头接入压力表 3) 紧固系统 (确保没有泄漏) 图8、齿轮泵出口压力,低怠速 测试步骤: 1)启动发动机或转动发动机并运转发动机几分钟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2)观察几种工况下压力值并记录 测试数据 –典型的压力值如下表所示: 注:拖动工况的运行时间不宜过长,每次起动机工作时间建议不超过12秒。起动机单次工作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其损坏。 测量结果异常的可能故障原因: 在低怠速时,主滤进口(检测3)和出口(检测4)之间的压差应小于0.5 Bar;在高怠速时应小于0.8Bar。否则,更换主滤。 齿轮泵压力过低,小于下限值: 1) 检查管路、接头的拧紧情况。稍有拧紧不足将会导致抽油压力损失,空气会被吸入管路,回油量会减少。(可通过检查回油中是否有气泡) 2) 检查所有从油箱到齿轮泵入口的管路/接头是否损坏 3) 粗滤及从油箱到齿轮泵入口的管路堵塞或尺寸不对。(管路尺寸应≥12mm) 4) 油箱通风装置堵塞或受污染 (打开油箱盖检查抽油声) 5) 喷油器回油量过大 6) 高压油泵中的溢流阀卡在打开位置 7) 齿轮泵故障 齿轮泵压力过高,大于上限值: 1) 主滤到高压油泵之间的管路堵塞或高压油泵入口滤网螺栓堵塞(建议拆下螺栓进行检查) 2) 高压油泵入口滤网螺栓堵塞(建议拆下螺栓进行检查) 3) 高压油泵回油管路堵塞(油泵回油出口压力应小于1.2Bar)/回油管内径尺寸过小(应≥12mm) 4) 高压油泵中的溢流阀阻塞、受污染或卡在关闭位置
5、高压油泵回油量 (低压系统性能测试) 建议采用此项测试来检测低压系统的性能。该项测试可以确保低压油路系统在正常的工况下的检测。与开路情况下的流量测试相比(例如:断开高压油泵的进口),这种闭路测试方式可以确保由高压油泵旁通阀所引起的反压(约5bar)可以像正常驾驶时一样工况施加在低压系统上。 可选测试: 检查高压油泵回油出口到油箱之间的油管内径是否合格(≥ 12mm) 检测齿轮泵压力 测试工具: 1) 软管(内径应不小于12mm)+ 高压油泵回油出口螺栓 2) 量杯 (至少 5000ml) 3) 秒表 4) 可选测试:压力表 (0-15bar) 测试准备操作步骤 1) 松开高压油泵的回油出口螺栓 (限压阀回油、喷油器回油、油箱回油管、高压油泵回油的汇集点) 2) 将软管与高压油泵的回油出口直接相连 3) 提示: 当发动机运转时,少量的柴油会从断开的接头处流出 (喷油器回油) 请用厚布盖住以免柴油流到地面。 4) 准备好秒表和量杯(最少 5000ml) 5) 可选测试: 检查齿轮泵的压力 图10、测量高压油泵回油 图11、泵连接方法 测试步骤: 1) 启动发动机直至柴油从相连的软管流出 2) 使用空的量杯 3) 用量杯承接30秒流出的柴油 4) 记录柴油量 测试数据 – 典型的流量如下表所示: 注:拖动工况的30或60秒测量须多次启动起动机完成,每次起动机工作时间建议为12秒左右。起动机单次工作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其损坏。 测量结果异常的可能原因: 回油量明显偏低: 1) 确保油箱中有足够的柴油 2) 检查油箱到齿轮泵之间的管路、接头的拧紧情况。稍有拧紧不足将会导致抽油压力损失,空气会被吸入油路,回流的油量会减少。(若回油中有泡沫,则极有可能由低压油路破损或松动所导致) 3) 油箱到齿轮泵之间的软管、接头受挤压、损坏或直径尺寸不正确。(若回油清澈无泡沫,可仔细检查管路) 4) 主滤、粗滤堵塞或损坏。 5) 油箱通风阻装置/受污染 (打开油箱盖检查抽油声) 6) 齿轮泵故障 回油量明显偏低,且齿轮泵压力过高: 1) 检查高压油泵进口压力 2) 高压油泵进口堵塞或受污染(检查高压油泵进口螺栓滤网是否被堵塞或污染) 3) 溢流阀堵塞、受污染或卡在关闭位置 回油量正常或高于典型值,且齿轮泵压力太小: 1) 喷油器回油量过大 2) 检查齿轮泵出口和高压油泵入口压力,若压力太小,则可能高压油泵中的溢流阀卡在打开位置。
6、喷油器总回油量 喷油器总回油是衡量喷油器内部液压部件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 (注意:喷油器高压接头处的泄漏对于某些类型的喷油器也会导致大的喷油器回油) 测试工具: 1) 软管+用于连接高压油泵螺栓的连接接头 2) 用一根软管供临时连接高压油泵回油出口和油箱 3) 量杯(至少250ml) 4) 秒表
测试准备操作步骤: 1) 断开高压油泵回油口上的空心螺栓 (限压阀回油连接螺栓、喷油器回油、回油管、高压油泵回油的汇集点) 2) 将接头和油的汇集点与连接螺栓相连. 3) 检查并确保限压阀(PLV)正常(没有回油) 4) 将另一根软管临时接入高压油泵的回油出口并将回油导入油箱 5) 准备好秒表和量杯(至少250ml) 测试步骤: 1) 如有可能运行发动机至冷却液温度达到65°C 2) 拖动发动机/启动发动机至柴油流出软管 3) 使用空的量杯收集约60秒的喷油器回油量 4) 记录油量 检测数据 – 典型值如下表所示: 喷油器总回油量(前提条件:燃油温度:15-30°C; 冷却液:20-60°C) 注:拖动工况的60秒测量须多次启动起动机完成,每次起动机工作时间建议为12秒左右。起动机单次工作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其损坏。 测量结果异常的可能故障原因 回油量过大: 1) 可能是喷油器回油泄漏较多 2) 逐个检查每缸的回油量
7、单个喷油器的回油 如果喷油器总回油量明显有过高的嫌疑,建议逐个检测6个喷油器的回油。所述的检测步骤仅适用于喷油器回流管在气缸盖外面的发动机。 测试工具: 1) 软管+ 用于连接喷油器回油螺栓的转接头 2) 用于封闭喷油器总回油管的螺栓 3) 量杯(至少 250ml) 4) 秒表
测试准备操作步骤 1) 断开喷油器的回油管路 2) 将软管连接到喷油器回油口 3) 用螺栓封闭总喷油器管路 4) 准备好秒表和量杯(至少250ml) 检测步骤: 1) 如有可能运行发动机至冷却液温度达到65°C 2) 拖动发动机/启动发动机至柴油流出软管 3) 准备好空的量杯 4) 转动/启动发动机并按动秒表 5) 观察约60秒内流入量杯的柴油量 6) 记录各个喷油器的柴油回流 测试数据 – 典型值如下表所示: 注:拖动工况的60秒测量须多次启动起动机完成,每次起动机工作时间建议为12秒左右。起动机单次工作时间过长有可能导致其损坏。 测量结果异常的可能故障原因 回流量过大:
8、限压阀泄漏 PLV(DBV)是一个安全阀,它能避免在某些故障情况下导致的油轨中过高压力。 在通常情况下,该阀必须封闭并且不允许有任何泄漏。 测试步骤如何测试: 状态1:如果发动机处于冷机且可以启动的状态 1) 触摸限压阀回油管路,感受温度情况 2) 另一位操作人员应将转速提高到1500-2000转/分 3) 管路温度应该不会上升 状态2:如果发动机处于热机且可以启动的状态 1) 移去限压阀上的回油管 2) 启动发动机 3) 限压阀出油口应该没有燃油泄露 状态3:如果发动机处于无法启动的状态 1) 移去限压阀上的回油管 2) 拧点火开关,使起动机拖动发动机运转 3) 限压阀出油口应该没有燃油泄露 测量结果异常的可能故障原因 状态1/2:在限压阀回油管路上温度上升: 1) 限压阀处于打开位置 2) 限压阀泄漏 状态3:柴油从限压阀接头流出:
9、检查喷油器喷射 本检测主要目的是通过目测检查确认各缸喷油器能否正常喷油,适用于喷油器外置的发动机。在进行本测试之前,必须确保: 1) 电池电量充足,起动机能够正常工作 2) 已完成低压油路测试,在起动阶段的油轨压力能达到200Bar以上 3) 发动机同步状态正常(正常达到48) 4) 没有喷油器/起动机继电器/主继电器等相关部件故障代码 5) ECU能正常释放喷油(可用电流钳/示波器测量喷油器电流)
测试工具: 1) 量杯(用于收集喷射出的柴油,防止高压燃油直接喷射到外面) 2) 示波器(带电流钳) 测试准备操作步骤 1) 松开油轨到喷油器之间的高压油管 2) 将喷油器从发动机体中拆下 3) 重新连好该喷油器与油轨之间的高压油管、喷油器线束,并固定好喷油器 检测步骤: 1) 一名工作人员用量杯收集喷油器可能喷出的柴油 2) 另一名工作人员起动发动机 3) 用示波器检查ECU是否对喷油器加电(须确定ECU对该喷油器有加电电流) 4) 目视检查是否有燃油从喷油器油嘴中喷出(油嘴中应有雾状燃油喷出) 测量结果异常的可能故障原因: 1) 喷油器卡滞 2) 喷油器油嘴堵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