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太宜人戴氏墓志铭

 荷香月暖 2015-01-05


董太宜人戴氏墓志铭

太宜人姓戴氏,讳妙贵,其先应天上元人。祖旺与山东昌邑人董公仪并从军于兴州左屯卫,并家玉田。及太宜人父通再世邻好,故太宜人归董氏。是为处士讳之冢妇,封中书舍人赠戸部员外郎讳雄之嫡室,今湖广按察副使锐之母。庄重寡言笑,平居无厉声遽色,而家人子弟軰望之凛然不敢犯。与员外君相对如严賔,事后姑及从姑孝养备至,处妯娌与宗族曲尽恩意,而尤以勤俭持其家,以学业励诸子。副使君甫冠即与员外谋,遣游邑庠,所以训饬之甚至,故君克早有成立,登甲科,官禁从,敭歴中外,懋著声绩,太宜人之教居多焉。员外君倜傥好义,与从父兄弟同居数十年,及分产,惟其欲与之,不较,助边有冠服推以与从弟,不居,皆太宜人之赞决也。故玉田人称内助之贤者,必曰戴氏云。始以副使君初命封孺人,再进今号。副使在中书戸部时,皆迎至官邸享有禄养。叅议河南时,两以公事得便道过家,缙绅皆赋诗为寿,乡里荣之。正徳甲戌夏,忽不乐,语妇子曰:吾将逝矣,惜不得锐儿见之。殓殡之具皆手自捡视,无不如礼,六月二日竟卒。其静治於死生之际又如此。太宜人生正统甲子九月四日,及是,得年七十一。初养一子曰镐,既乃生副使及链与铸,视之若一。孙男二曰澜曰润,女五俱在室,以卒之明年三月望日,塟县之■〈艹属〉秫务之原员外君之兆。员外之塟,副使同年友徐太史舜和为之铭,至是以例请,谊弗可以辞也,乃为铭曰:维戴之先,自吴而燕,望彼玉田,惟同袍之贤,以女于广川,以启其后人,以大其先,既寿而全,帝宠亦蕃,以贲其丘原,尚百千年,过者式旃,曰此贤母之阡。

太宜人戴氏,为董胜之儿媳,董雄之妻,董锐之母也。墓主人之子董锐的资料抄录如下:“董锐,字莲之,隶邑兴左卫籍。幼颖秀,言动不苟,见者奇之。弘治癸丑,以诗经中式,赐进士,督运宣大,出纳严明。由郎中转河南参政,受银牌彩币之赐。官至甘肃行太仆卿。二子润、澜,俱入国学,润以诗著名。锐,崇祀乡贤。”(摘自光绪版《玉田县志》)

《明故封太宜人董母戴氏墓志铭》拓片的照片,所帖珠树坞《董太宜人墓志铭》的拓片。由于当时玉叟先生帖出的是载于《四库全书·东江家藏集》的录文,与此拓铭文有一些不同之处,特别是拓片刻有墓志铭的撰文者、书丹者、篆盖者,我对照拓片重新进行了点断。为了便于大家阅览,今另帖帖出,可与玉叟先生的原帖及邵官屯点断帖相互参照。 

明故封太宜人董母戴氏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日讲官兼修国史玉牒 华亭顾清① 撰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 阳信韩荆② 书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督察院右佥督御史 汴梁王珝③ 篆
    太宜人姓戴氏,讳妙贵。其先应天上元人。祖旺与山东昌邑人董公仪并从军于兴州左屯卫,并家玉田。及太宜人父通,再世交好,故太宜人归董氏。
    是为处士讳胜之冢妇、封中书舍人赠户部员外郎讳雄之嫡室、今湖广按察副使锐之母。庄重寡言笑,平居无历声遽色,而家人子弟辈望之凛然不敢犯。与员外公相敬如严宾。事后姑及从姑,孝养备至,处妯娌与宗党姻戚,曲有礼意,而尤以勤俭持其家,以学业厉诸子。副使君甫童卯,即与员外谋,遣入邑庠为弟子员,所以训饬之甚。至故君克,早有成立,登甲科,官禁从,扬历中外,茂著声绩,太宜人之教居多焉。员外公倜傥好义,与从父兄弟同居数十年。及分产,惟所欲与之,不较,助边有冠带④,推以与从弟,不居,皆太宜人之贊决⑤也。故玉田士大夫称內助之贤,必曰戴氏云。始以副使初命封孺人,再进今号。副使在中书户部时,数迎致京邱⑥,享有禄养。参议河南时,两以公事得便道过家,缙绅皆赋诗为寿,乡里荣之。正徳甲戌夏五月终旬,忽不乐,语妇子曰:“吾将逝矣,惜不得锐儿见之。”殓殡之具,皆手自检视,无不如礼。六月二日竟卒。其静治不乱又如此。太宜人生正统甲子九月四日,至是得年七十有一。初养一子曰镐,既乃生副使及链与铸,待之若一。孙男二,曰澜,曰润。女五人,其最幼者夭,余并在室。以卒之明年乙亥闰四月四日辛酉葬县南薥秫务⑦之原员外公之兆。员外之葬,副使同年友徐太史舜和为之铭。至是,以例请,谊弗可以辞也,乃为铭。铭曰:
    维戴之先,自吴而燕,望彼玉田,惟同袍之贤。以女于广川,以启其后人,以大其先。既寿而全,帝宠亦蕃。以贲⑧其丘原,尚百千年,过者式旃⑨,曰此贤母之阡。


    ① 顾清:(1460--1528年),字士廉,号东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明史》有传。
    ② 韩荆:字廷芳,号信山,山东阳信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嘉靖六年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本年致仕。
    ③ 王珝:河南汴梁人,正德九年二月丁未由顺天府府丞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官至南京大理寺卿擢兵部右侍郎。永平志有传。
    ④ 助边有冠带:明朝正德年间,民人可以捐粮资助边关得冠带,称“义民官”。
    ⑤ 贊决:参与决策。
    ⑥ :此处应为邸。京邸,京都的邸宅。京邱是高大坟墓。
    ⑦ 薥秫务:即现在的珠树坞
    ⑧ :音bì,装饰,修饰
    ⑨ 旃:音zhān,泛指旌旗。


    这篇墓志铭有三个亮点:
   1、它使我们了解到兴州左屯卫的一些情况。董、戴两位士兵,一位来自南京,一位来自山东,一同落户于珠树坞村,由互不相识的异乡人变成街坊邻居,后来还结为儿女亲家;
   2、它给我们勾勒了古代一位伟大女性的风采。董太宜人理家教子很有法度,堪称贤妻良母;
   3、它让我们为母子深情而感动,为“忠孝不能两全”而遗憾。董锐是位孝子,他的孝行历历在目,但在他母亲临终时他却不在身边。当读到董太宜人临终前思念爱子那句话时,谁能不为之动容?
                                                                
                                                                       这篇墓志铭载于《四库全书·东江家藏集》



按语:珠树坞之董氏,为明代玉田望族。玉叟先生和麻山老怪版主曾经根据拓片或明人文集,校订董锐之母戴氏墓志。现再将其妻申氏墓志校订如下。前晚匆匆弄成,错漏恐难免,请网友指正。
    
明故申宜人墓志铭


李梦阳《空同集》卷四十四

    申宜人者,河南右参政董公妻也。父曰申洁,洁兄申洪,锦衣卫千户。初,董娶于李,病而无子,乃更娶陈氏,居无几,李卒,于是继娶于申,而陈氏则大不平,闹曰:“吾儒门女也,父兄谓李病无子,乃始副室于君。然恒日夜念曰,李或不幸卒,吾女其继之矣。乃今继申氏女邪?”于是宗族乡党闻之,私为董忧,曰:“申入门,二女必斗争,董之家,其索乎?”暨入门,申氏孝敬慈婉,言动循矩,家人有过,盖之不以彰,背而密训之曰:“汝过,幸官人弗知也,知之不挞汝邪?”久之,家人悦,虽陈氏亦悦。于是,以嫡之礼奉申,而申乃又不敢以嫡加之陈,恩义若姊妹然。于是宗族乡党闻之,则咸喜相语曰:“董中书福人也,获斯二贤。”年余,陈生子澜,申抱之育为己子。已,又生子润暨女,申又咸抱之育为己子,诸子女乃咸亦不自知其非申出。或唆之曰:“汝曹实非申出。”诸子女不信也。已而知之,乃顾益母申弗替。董之中书也,李尝封孺人矣。暨为户部员外郎,李、申并进宜人,于是宗族乡党乃又咸喜曰:“贤者必福。”董为参议副使,四品,一十二年弗迁。往来龃龉,申处之无戚容。然恒语董,第清苦自励,暨董升今官,申亦不为动。嘉靖元年,董觐,挈家北,次郎暨其女婚,还也,申遍探眷属,徘徊第宅巷陌靡忍去。是时,厥父年七十余矣,揽衣泣而诀。闻者业颇讶之曰:“申夫人今年三十九耳,何得凄楚如此。”暨抵汴,痰发,遽卒,是年十二月廿一日也。明日,李子造吊焉。二子哭之甚,形容摧毁,李、董通家同进士同寮,然犹不知二子非申出。董于是始涕泣道故,以墓铭请。李问申生之年,董曰:“申生成化甲辰正月十有一日,小名七姐。然前李氏生成化己丑,亦正月十一日,小名亦七姐。”申卒之明年,是为嘉靖癸未,澜扶母之榇归。五月三日,葬邑南薥秫务祖茔之次,与李氏同云。
      董名鋭,字抑之,玉田人也。澜娶王氏,周府左长史春女。润娶方氏,少卿某女。女适栾旸指挥某长子也。
      铭曰:贵匪尽智,寿岂无愚,修短者天,人或昧诸,冠冕佩玉,岂无非才,哲人其萎,于圣攸哀,是之谓命,君子俟之,夭有流馨,永有取嗤,蕙霜夙零,孤雄鸣悲,我铭我伤,夜台或知。


李梦阳《全同集》书中涉及到“董公”的达好几篇,其中《董生兄弟字义》应该是关于玉田进士董锐的,提到董锐两个儿子之名。

董生兄弟字义
董大夫遣其二子见李子李子问焉长澜次润李子曰二子冠乎礼冠而字之吾字汝矣二子请焉曰澜字汝巨源润字汝真玉请义焉李子曰吾闻君子之名其子也必昭物以勗志其字人也必广才以章义义以阐训训以副名名以责实夫然后父有其家子有其身名无忝实字无辱勗夫澜者源之达而润者玉之发也故君子测源于澜揆润于玉澜以观道玉以比德即末以验本缘用以占体巨小相形真伪以别故弗巨弗长弗真弗光长则澜涌光则润永涌以知巨永以知真是故轲之言道也称澜焉继之以明以光惧遗本也记之言德也称润焉继之以密以栗思务体也子亦观水乎江汉河淮天下之至澜也然其出岷也嶓冡也崑崙也桐柏也非其本细而末巨也亦观玉乎瑜瑾璆瑶天下之至润也然廉而不刿其声清越孚尹旁达气如白虹非其体伪而用真也是故君子志道求达考德视发于是乎有澜与润之名达必先本发以后体于是乎有巨源真玉之字本植体实训义乃行于是名副字彰父兄荣之师友成之身无损名家无弃子斯古今之共义也弟汝含字义二十而冠冠而字礼也弟生三月先吏隐府君名之曰孟章矣十六岁而弟通诗书大义能为绝句诗责以成人之道可也于是冠弟字之曰汝含在坤之六三曰含章可贞夫刚柔相杂而成文之谓章患其不章何以含之坤顺道也六三居下之上得位之象人臣有美含之归功于君坤之道也尝观天下无分外之事君子亦惟求其在我而巳是故有所自足于内则无待汲汲以求见乎其外先生制礼盛服必袭德旌必结则服饰之章晦慱文强识而让则问学之章晦书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则章子事业者必晦况三方进而位不中者乎故虽有美含之不敢挟才能而躐进坤之道也得坤之道可以常久而无咎故曰可贞夫圣人之言大小前后不相背引而伸之自功业之大问学之切服饰之常细求乎言动起居苟非分外之事殆未有可掀揭以自衒誉者可不含欤有美含之而况未美者欤汝含省察无功涵养寡力有长惟恐不扬有能惟恐不知出必修其貌动必华其服又强毅多悔吝是未能有三之章已不能含矣况有之而能含欤君子退则修已进则事君所以自修者掀揭衒誉如此它日得位其不可贞也较然矣可不戒欤汝含柔顺体坤之性直方大法坤之德足于内而无待乎外居三则以时发进之于五则美在其中畅于四支发于事业其章也至矣终含乎哉故既字之复说其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