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时光荏苒,光阴渐去。年轮像一张没有尽头的唱片,记录了沧海桑田、时代变迁,给后人留下的只有浩如烟海的档案。每当你翻开一卷卷档案,就像打开尘封的历史:一段文字,记载着潮起潮落;一张照片,留下了云卷云舒。 唐山市档案馆珍藏着从明末至今的341072卷、33568件档案,图书、期刊、报纸、地图等资料180余种、37432册,珍贵历史图片1000多幅。包括清末档案、民国时期档案、建国前革命历史档案和建国后档案。我们从馆藏中寻找出较为珍贵的档案,今天起在《唐山晚报》开设“唐山档案”专栏,向世人讲述过往的那些事。 同时,唐山市档案局向社会征集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联系电话:2801721(唐山市档案局征集处)。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武备志》是明代重要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明朝茅元仪辑,240卷,文200余万字,图738幅,有明天启元年(1621年)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宽文年间(1661~1672年)须原屋茂兵卫等刊本流传。清乾隆年间曾被列为禁书。 它将两千余种各朝的军事著作分门别类,每类之前有序言,考镜源流。《武备志》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大部分组成。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战例,西周至明代各种阵法。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军资,涉及到行军设营、作战布阵、旌旗号令、审时料敌、攻守城池、配制火药、造用火器、河海运输、战船军马、屯田开矿、粮饷供应、人马医护等事项,颇为详备。收录的攻守器具、战车舰、船、各种兵器就达600种,以及载兵要地志,图文并举地叙述了地理形势、关塞险要、海陆敌情、卫所部署、督抚监司、将领兵额、兵源财赋等内容。《武备志》对改变明末重文轻武,武将多不知兵法韬略,武备废弛的状况有现实性的意义。《武备志》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辑录了古代许多其他书中很少记载的珍贵资料。其次,《武备志》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兵书,体系宏大,条理清晰,体例统一,是一部类似军事百科的重要兵书。其中存录很多十分珍贵的资料,如《郑和航海图》、杂家阵图阵法和某些兵器,为他书罕载。故该书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后世所推重。 唐山市档案馆藏《武备志》共为十函215卷,书内附民国32年(1943年)3月王恩泽记,记中言到,只有头函,未买书,肆以为难以全备,将头函贱售,嗣后九函发现了又缺了头函,吾以贱价买到了曾以告白方式征求该书合璧,无有应者,可惜一部大书成为残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