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威鲁堡遗址

 闲之寻味 2015-01-06
 八台子村往东大约5公里处,有一圈残缺破旧的城墙,围着一个宁静古朴的村庄,这便是明长城大同镇的又一个重要关隘:威鲁堡。

    威鲁堡,明称威虏堡,始建于嘉靖二十二年,北依阴山山脉,南临川界,占地区位势高,且视野宽阔,一览无余,是典型的军事战场,因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长城雄浑凝重,墩台密布,城堡坚固,历史上守将屯兵亦多。嘉靖到万历年间,蒙古骑兵曾多次试图由此入侵中原,却总是在激战后被拒之门外。如今城堡毁严重,但四周围墙均有遗址。

    进入村口,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条笔直狭长而高大威武的引水渠。一个个拱形的桥洞前后相接,共同筑起了这条高约5米的引水渠。

    

    

    

    

    站在引水渠上,仰望着蓝天白云,仿佛世界就在我下。

    

    

    引水渠北侧约一公里处便是明长城,那也是如今山西与内蒙古的分界线。

    

    虽然刚刚进入11月中旬,左云县就已北风呼啸、天气多变。刚刚还蓝天白云,眨眼间就风雪同舞。下图的近处还是晴天,远处已经飘起了雪花,雪花被猛烈的北风瞬间刮到了近处。

    

    威鲁堡北侧的明长城内侧,有一座建在长城上的独具特色的袖珍小城,它与长城紧紧相连,被称作月华池。华池以长城为北墙,另筑东南西三面围墙,围成一座周长约260米的城堡,约同北京小团城大小。应是世界上最小的城堡。聚合了屯兵、瞭望、报警乃至战斗等多种军事功能,北墙上有高出墙体两丈的烽火台,腹内有洞梯81级。

    

    月华池的造型像一张“弓”,东、南、西三面是一道弧形城墙,像弓背;正北的墙则是笔直的,却像这张弓的“弦”。南墙下只有一个独门,拱券上方,有一块嵌入城墙的石匾,上刻斗大三字“月华池”,字体苍劲有力,现石匾已剥落丢失。

    

    月华池这个美丽动听且含秀色风情的名字,一是说因小关城旁有一碧池映月落星而得名,一是说戍边军中有一美貌女子常来此住而得名。

    

    

    从远处看,月华池跟附近其他的土堡相比,除了体积大一点,其他几乎没什么两样,可谁又能知道这里面能屯兵几千?这也许是当年迷惑并战胜蒙古骑兵的原因之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