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新生代青年音乐教育家郑鹏 “的生命与价值”

 阿里山图书馆 2015-01-06

多学一门乐器或者文化,就能够重新打开一种新的思维逻辑。换了角度看世界,换了方式想人生,人事就会更容易意明了。这是培养个人能力的手段和方法。若自认为只通过一门深入的学习就能够通达彻悟,那么,这种人若能够走出来都是十分罕见的。我们处在大数据环境下的今天,已经不能简单的把自己的专业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技能在手,生活不愁’的时代已经过去,文化知识是具有交叉性的,闭门造车只会把自己的人生越走越窄。我希望在耗尽此生的生命之前能够解开音乐所有的面纱!”——郑鹏


【对话】

记者:一般在活动中,主持人会怎样介绍你?如果让你自己介绍你自己,你喜欢怎样称呼自己?

郑鹏:主持人都一般很喜欢先介绍我的那些头衔,然后是我的年龄、得过的荣誉、打破的记录,最后,才好像是忽然想起了还有我的存在,让我每次听完都感觉像是在给我念追悼词一样,很不舒服。我不认为他们所介绍的就是一个真实的我,我是得过很多的荣誉,但那都不是我的,是过去的。既不代表我的现在,也不决定我的未来。我只希望能做个“玩家”来品味生活,宁愿游戏人生也不被人生所游戏。我从不认为我之前的所得能带给我今后的人生有多大的作用。我只相信,只有在人拥有了“思辨力”、“适应力”和“创造力”的时候,才可能会拥有精彩的人生和张力,无所求而真有所得。

记者:回顾你的音乐旅程和如今的成就,你最感激什么?

 

郑鹏:我感激我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的开始,没有生命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我也感激教过我的老师和善知识,没有他们我就没有今天,所以我的成就都源自于他人的成就。我学过声乐、钢琴、小提琴,涉及过作曲、合唱指挥和艺术指导的内容,也受到了很多大师的指点,我感激他们。但我这生最感激的还是我的恩师孙荷媛先生,孙先生是在教授我技艺的同时又让我悟出了一件比学艺更加困难、更加深奥的学问——那就是做人!

 

记者:作为中国新生代青年音乐教育家,可以谈谈你的教育学理念吗?你现在也带学生,有什么感受?

 

郑鹏:很多报道都说我是中国新一代的青年“教育家”,这是言过了,我不敢当也非常忏愧,我走过很多弯路,就把自己总结的一些体悟告诉了学生,刚好这些学生在专业的比赛中也获了几个小奖,这是运气好,也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和我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只希望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成就他人的人生中圆满自己的生命。作为教师首先要先明白道义,还要终身学习。“名师”不等于“明师”,教育重在培养人才。但老师有德有才才会爱才,无德有才只会嫉才,有德无才还能惜才,无德有才就会毁才!“立德、立功、立言”被称为我国古代的“三不朽”,而其中“立德”为首位,所以立艺更要立德,只有为人师表,才能传道授业,老师如此,学生才能如此。

记者:在音乐上遇到过怎样的挫折?当你现在想起它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因为这件事有所成长吗?


 

郑鹏:音乐和生活是一样的,遇到挫折都很正常。我不认为受挫就不是一件好事。只要经历,就总会让人成长。不管对错,那都是积累,只要不停地积累就总会有质变的到来。因为经历的多了,体悟也就多了,音乐也会为之而发生变化,所以说音乐是来源于生活的。我这一生是注定与音乐有缘的,父母从小对我很严厉。如果说经历给了我成长,那么我就要感激苦难和刻薄给了我成熟。大家看到我现在的荣誉,其实很难会有人在这样的年龄里就获得。闻道有先后,见地有高低。有的人花了很多的精力去追求,但奋斗终身都可能不能如愿,而我却给了他人是很容易就可以成就的错觉。所以就会有人看你不顺眼来挑你的刺。但现实就是如此,大家只会在意你所得到的,却少有人会关心你失去过的。而就是因为失去了太多,才让我变得更加的坚强。我虽然不是最努力的,但我做事一定是最认真的。如果说音乐这些年都带给了我什么?我觉得我明白了世界的残酷和仁慈,真正的音乐不是单单只学了一门技艺,而是透过技艺的学习去认清自我,发现世界。

 

记者:你曾说“我的音乐,也许没有过童趣,也许竞争不是永远的第一,但是,我从来没有遗憾和后悔,为了情感的流露,化作心灵的桥梁,只为彼岸构建起一个没有的精神世界——完美的理想和执着的追求”。“没有的精神世界”应该怎么理解?

 

郑鹏:没有并不代表着虚无,只是一般的人都达不到那样的境界,所以才会滋生出了梦想,繁衍出了追求。因为达不到或者不那么容易达到,人才能够时常的觉知到自己的渺小,这样才不会随意的狂妄,才能够不停地成长,也只有一直处于在成长的状态,才有可能在某一天能达到那样的高度!孔子曾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所以把标准和要求定得更高才不至于把自已缩水到太厉害。


如果不是和郑鹏长达半年的采访,如果不曾跟郑鹏本人深入地交谈过,很难相信,这样一位年轻人能超乎年龄那样睿智、犀利。就像是一个传奇,他有着普通甚至略显稚嫩的外表,却拥有并不普通的人生经历和感悟。那些附着在姓名前面的名号:中国新生代青年音乐教育家、优秀艺术指导、社会实践家……都一一表明,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也跟所有人一样,生命的长度没有任何优待,但郑鹏在有限的时光里,却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他现在是美国国际艺术教育协会的常务理事长,他是中国民族艺术协会终身常务理事兼声乐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他是国家文化部首批的“中华传统文化专家人才库”社会实践型专家,他是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特聘专家,他也是四川省青少年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他在不成熟的年纪里却拥有着丰满的羽翼。


 

他三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和国学,16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川音附中,师从声乐一系孙荷媛副教授,主修声乐表演。期间,辅修小提琴和钢琴演奏。2014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修小提琴。曾受到过俄罗斯合唱艺术教育界泰斗、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斯坦尼斯拉夫·谢苗诺维奇·加里宁大师,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系系主任Pavel Egorov,著名旅美女高音歌唱家张莉教授,著名旅意男高音歌唱家贾棣然先生,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孟新洋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俞子正教授等专家的指导。

 

郑鹏个人曾在“新加坡中新国际音乐大赛”、“中华国际音乐艺术大赛”、“中国声乐孔雀奖”、“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成都市艺术团体中青年演员表演大赛”、“首届中国电视器乐大奖赛”、“2014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成都总决赛”等比赛中获奖并打破记录,在业界素以“获奖专业户”著称。

有志不在年少

许多个“第一位”书写天才足迹

2011年第五届新加坡中新国际音乐比赛的现场,评委会主席、俄罗斯人民艺术家、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评委Pavel Egorov(巴维尔·依果洛夫)在观看了他比赛的演绎后,激动地从音乐厅二楼的评委席上冲下来,握住他的手说到:“你就是个天才,你的音乐表现得非常完美,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你是用真心在诠释你的音乐,希望今后还能有幸听到你的演绎。”此次比赛有来自中、美、日、韩、俄等多个国家共600多名参赛选手,大赛组委会鉴于郑鹏在小提琴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向其颁发了小提琴所有组别比赛中的唯一金奖(即小提琴专业Ⅵ组开放作品组第一名的水晶杯),同时还获得声乐美声唱法专业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声乐通俗唱法专业组第三名(第一名空缺)的成绩。

 

像这样的“唯一”奖项,郑鹏这些年来没有少拿。201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牵头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郑鹏是该届比赛中唯一年龄最小的获奖选手;2012年获“成都市学生优秀艺术人才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成为四川省内第一个年仅18岁就获得该荣誉的青年教师;2013年“成都市第五届艺术团体中青年演员表演大赛”,郑鹏打破了该比赛自建赛以来的最好记录,成为第一个以双专业同时获得“新人奖”的选手;同年受邀北京出任“美国国际艺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长”成为中美两国历史上第一个年龄最小并担任该文化交流职务的中国人;2014年受聘出任“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成为中国音乐专业协会发展史上第一位以最小年龄担任政府部门职务最高的专家。


 

“第一位”,可以彰显出一个人的突破性,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潜质。郑鹏因他的年纪被人刮目相看,但也用实力书写着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高中开始教授研究生

不可思议的青年教育家

自己还是个学生的郑鹏,就已经在教师的道路上走了许久了,他喜欢和爱琴的孩子在一起,教琴、交友,每一次传道、授业、解惑都是一次心灵成长的历练。

 

他高中开始教学,有学生也有老师,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指导的学生们曾在“成都市优秀艺术人才选拔赛”、“首届厦门'音超杯’青少年钢琴公开赛”、“首届中国好琴声钢琴大赛”、“第九届全国青少年艺术比赛”、“第八届新加坡中新国际音乐比赛”、“亚洲国际音乐舞蹈大赛”、“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盛典”、“首届四川青少年业余钢琴大赛”、“首届韩中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艺术中国·全国艺术新人评选”、“首尔杯世界青少年艺术大赛”、“第十四届'蒲公英’全国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第九届全国平面模特大赛”等专业比赛中包揽前三名。其个人也屡次被授予了优秀指导教师奖、音乐育才成就奖、国际最佳教学奖等诸多的殊荣。

他说,他不敢比肩大师,但仰慕他的学生络绎不绝。怎么当老师,他有他的见解。

 

“我认为示范是懒人的教学方法。人和动物都会模仿,但人却要优越于动物,因为人可以创新,而动物却不会。教学不是让学生来模仿自己,制造老师的影子。我们应该给学生考虑的更多,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把他们当成是独立的人来培养而不是其他。我这样做虽然会慢一些,累一些,但学生们一旦找到了自己,就会受用终身。”

 

是音乐家也是文化学者

行走在文艺之路的旅人

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单线条的,如果问小提琴、声乐、钢琴这些在一个音乐家的生命里到底占有了多少分量,大多数人都会回答,全部。

 

但是,与郑鹏聊天,你会发现他所展现的生活并非只是这些,他注重文史哲的通修,他的言语可以引你参禅悟道,他像生活的旁观者一样洞若观火,他注重精神的深化和升华……就是这样的一些体悟,很自然的融汇到了他的音乐当中,他参加比赛时常“随心所动”,不管是声乐还是小提琴都喜欢在赛场即兴创作,从不按照常规出牌。

 

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系主任童卫东教授作为“2014首届中国电视器乐大奖赛”的评委会主席在听了他决赛的演奏后给了这样的评价:“其实学音乐的能达到他的那个状态就已经足够了。”

 

用心追随文化的足迹,郑鹏也时刻会透露出对音乐的执着:“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人越是害怕,就越要继续前行。在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里,那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一个人若能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的,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我喜欢尼采的那句话:'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获奖】(部分)

2007年8月“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全国总决赛初中小提琴专业第一名;

2010年8月“第九届金色彼岸之声”全国总决赛小提琴专业组金奖,美声唱法专业组铜奖,通俗唱法专业组铜奖,民族唱法专业组优秀奖;

2011年6月受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演出;

2011年7月“中国青少年国际艺术节全国总决赛”声乐青年专业组金奖第一名;

2013年3月“第十五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直接保送四川赛区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半决赛;

2013年9月参加国际著名指挥家,国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斯坦尼斯拉夫·谢苗诺维奇·加里宁的指挥大师班以优异成绩结业,并获得了由加里宁大师亲笔签名的“嘉奖证书”;

2014年5月“第四届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盛典全国总决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4年6月“首尔杯世界青少年艺术大赛西南赛区”获“育才成就奖”;

2014年8月“首届韩中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总决赛”获“最佳教学奖”(成为国内第一个年仅21岁就在音乐教学上取得了国际专业赛事认可的优秀青年教师);

2014年8月“2014首届中国电视器乐大赛”小提琴青年专业组第二名;

2014年10月“2014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成都总决赛”小提琴青年组第一名;

2014年11月“第九届新加坡中新国际音乐比赛中国赛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