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散之第一草书》笔法艺术解析

 隨风飘逝 2015-01-06
 本帖最后由 wgwgwg999 于 2013-10-19 11:42 编辑

《林散之第一草书》笔法艺术解析



  南京市书法协会原副主席 、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著名书法家  庄希祖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是我恩师。从1972年开始,我就跟随林老学习书法。1989年林老仙逝后,我结合书法教学,坚持研习林老书法。2000年6月,出版专著《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林散之第一草书》创作于1975年3月,是林老的代表作,堪称“神品”。我主要从笔法的角度来欣赏和解析。
解析《林散之第一草书》的笔法艺术,首先讲林老的执笔法

       执笔本无定法。对一个书法家来说,执笔的方法无须过于苛求。然而由于林老的执笔与众不同,有必要加以说明。林老的执笔法是“回腕执笔法”。清代周清莲在《临池管见》中作了叙述:“回腕法,掌心向内,五指俱平,腕平掌竖,笔画兜裹。”据考此法始于唐代,李世民就主张“ 竖腕锋正”。我曾为“腕平掌竖”专门请过教林老。林老右手执笔,用左手抚摸虎口到竖起的手臂一侧说:“这是腕平。”然后又抚摸一下与桌面几乎垂直的手又说:“这是掌竖。”这种执笔法也称“虎口法”,与包世臣主张的“腕平掌竖”――手腕两个关节与桌面平行,然后,“反扭其筋”与手掌竖起的“凤眼法”不同。林老的回腕法是腕肘悬起,用腕、臂、肘的协调动作来完成书写过程。1970年除夕,林老在乌江镇浴室洗澡,不慎跌入开水池,大面积烫伤。痊愈后右手三指不能自如活动,执笔就由原来的五指改为三指,《林散之第一草书》就是用这种双苞回腕执笔法写成的。林老书写时,手臂悬空,以肘带腕,行笔兜裹,圆转自如,势圆气满,字无圭角。如此独特的执笔法成就了林老特有的草书风格。

解析《林散之第一草书》的笔法艺术,其次讲林老的中锋用笔

      书法贵在笔,用笔贵在锋,用锋妙在中。这里说的“中”就是指中锋用笔。何谓中锋用笔?即藏笔锋于点画之内,简而言之,就是毛笔在纸面的行进中,锋尖始终处于墨线的中间或墨线之内。中锋用笔的特点是:由于笔锋的挤压,墨汗从笔锋的根部酣畅淋漓地由笔毫的两侧流淌,直达锋杪,所形成的线条两边墨的份量较大,而且相对平衡。中锋用笔自由度较大,最有利于行笔方向的随意变化,又能体现出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中锋用笔是千百年来书法家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我们细看《林散之第一草书》就会发现,林老的用笔几乎是笔笔中锋,藏头护尾,瘦而劲健,细而圆润,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在这里讲一个力透纸背的故事。1973年9月24日,冯仲华先生去看望住在南京工人医院的林老,林老将自己作的一首七律诗《辛苦》写成小斗方送给了他,并叮嘱他回去读一读。《辛苦》一诗原先是写在夹宣上的,被装裱师揭成了两张,林老看到时,认为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效果差不多,便叫冯仲华先生在第二层上补盖了印章。我们常说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不是大字,大字容易透;不是只有几个笔画、几个字力透纸背,而是一首诗全部力透纸背,更重要的是透得很匀称,简直跟复印的一样。可见,林老中锋用笔的功夫确实非同凡响。
解析《林散之第一草书》的笔法艺术,再次讲林老的草书线条

        草书线条的最高境界就是“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虫蛀纹”等。这些形象化的比喻是书法者耳熟能详的笔法,更是一生奋斗的目标。可是,几百年来,能写出这些笔法来的书法家却是廖若晨星,少之又少。然而,当我们看到《林散之第一草书》时,就会惊奇地发现,这是诠释古人“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虫蛀纹”等笔法的典范。我们先欣赏《林散之第一草书》中的“屋漏痕”。“日本书法代表团”、“黄河之”、“千数百年”、“一九七五年三月”等都是“屋漏痕”。老辣遒润,凝重盘郁,特别是“一九七五年三月”,疑似“屋漏痕”一滴一滴地“滴”成的,十分形象,特别直观。你看,雨水渗入壁间,聚滴之后从“一”开始徐徐流下,由于下流受阻,小部分流向“九”,大部分穿过“九”流向“七”,又经过“五”到“年”。再看“年”的一竖末端,又一滴已经形成,也许即刻就要下流。我们细看其轨迹,是慢慢的,左右摇晃的,又总是向下的,停留阻涩的痕迹清晰可见。再看手卷中的“折钗股“。第一首诗中的“开元”、第二首诗中的“此”、“千秋”,还有第三首诗中的“愿从”都是“折钗股”的笔法。林老在转折之处,笔毫平铺,锋正,圆而不扭曲、不偏斜,像折弯的“钗股”一样,表层圆畅、均称,内部劲健、有力。我们再来欣赏手卷中的“锥画沙”。第一首诗中“钱”的最后一画,林散耳的“耳”,尤其是耳的最后一笔,是经典的“锥画沙”,像长矛的锥锋画入平沙,沙形两边凸起,中间凹成一线。最后一首诗的最后一个字“来”,也是“锥画沙”。笔锋行进在线条的中间,看不见起笔,也看不到止笔。而墨迹则浮在线条两边,使人感到凝重、突出、劲险、立体,富有质感、力感。还有“虫蛀纹”。“烂漫开”中的“开”、第三首诗中的“深”,第四首诗中的“黄”都是“虫蛀纹”。明代黄公轿说,最难的就是“虫蛀纹”。你看林老那“黄”中的一竖,是典型的“虫蛀纹”,十分自然,异常清晰,真是巧夺天工。

解析《林散之第一草书》的笔法艺术,再其次讲林老用的宣纸和长锋毛笔



      现在研究林散之先生书法,往往忽视研究林老所用的宣纸和笔。同样的用墨,同样的用力,用不同的宣纸和不同的笔,效果明显不同。1975年,我偶得一张四尺三开的乾隆宣纸,请林老书写,林老摸了一下纸的表面,说:“这纸不好写。”于是,他勉强地写了一首自作诗《日长林静路漫漫》(《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第19页)。我看后发现确实一般。线条平谈,墨色没有层次,缺乏那种“屋漏痕”的丰富内涵。林老最喜欢用生宣纸、表面毛糙的厚宣纸,诸如夹宣之类。由于宣纸纤维的不规则性,笔在使用中力量的大小、角度的不同、墨渗入的多少,还有毛笔速度的快慢,都会使草书线条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考证历代书法前贤对宣纸的使用,尤其是生宣纸的使用,从来没有哪一个书法家像林老那样娴熟自如。当代也没有几个能够充分运用生宣纸,更谈不上超过了。再说林老所用的笔。草书创作必须用长锋羊毫毛笔。长锋羊毫,柔韧性大,弹性好,笔杆长,蓄墨多,回旋余地广,书写字数多。在马鞍山采石矶“林散之艺术馆”中,我们可以看到林老当年所用的长锋羊毫,这件遗物在10公分左右,比一般的长锋羊毫还要长得多。用长锋羊毫书写,对运笔要求极高,特别是创作手卷,难度更大,写得不好,就是一团墨。林老是擅用长锋羊毫笔的顶级高手,这幅《林散之第一草书》是用长锋羊毫笔写的,选用绵柔的旧宣纸,堪称经典。这种生宣纸对长锋羊毫来讲,最大的优点是:吸墨快,留得住,渗透性好,墨迹清晰。你看《林散之第一草书》,如崖壁上倒挂之万丈枯藤,遒练劲健,沉郁顿挫;如绝壁间涌出一线瀑布,若断若连,幽妙虚灵,似有若无,朦朦胧胧、不可名状,虚无缥缈犹如一缕炊烟袅袅扶升,如梦似画!

解析《林散之第一草书》的笔法艺术,最后讲林老笔法的形成


           林老笔法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他初习唐楷魏碑汉隶,三十岁以后学行书,六十岁以后才开始写草书。很显然,林老的草书,有着深厚的楷书、隶书、行书的功底。在诸体书中,林老最擅草书,所以被世人誉为“当代草圣”。但是,他的楷书和行书诸体,是其草书的基础和辅助。散之先生常常谆谆告诫我们弟子:以草写草是写不出来,也留不住的,用楷书笔法写草书才行。先从楷书入手,由楷书进入行书,由行书进入草书,循序渐进,要捉草为正。下笔宜慢,求沉着,要天马行空,看着慢其实快,看着快其实慢。快要留得住,又无滞塞才好。没有善行草而不工楷书的。如果一步就进入草书,那就很容易陷入狂怪失理之状况。林老的草书笔走龙蛇,随心所欲,纵横涂抹。其实,他下笔就有楷则,是用楷法写成的草书,笔笔行得开又笔笔留得住,满纸烟云而绝无漂浮之感。有专家指出,篆书的中锋意识,隶书的波动意识,行书的流转意识,楷书的结体意识,如此等等,都溶汇在林散之先生的腕中笔底,讲得很有道理,这都归功于林老年轻时坚实的基础训练。关于草书创作,林老在“自序”中写道:“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这只是略举,实际上,远不止这些诸贤,还有杨凝式、李邕、米芾、赵孟,等等,林老是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林散之第一草书》就是最好的例证:有王羲之的典雅,有怀素的古瘦,有祝允明的姿肆,有董其昌的潇洒,还有王铎的豪放。像帖乎?似碑乎?像王?似米?但深观细研,又发觉谁都不是,啥也不像,而是林老经过不断历炼、不断升华,形成了独具林散之特色的草书。正如赵朴初先生描述的那样:“雄笔映千古,巨川非一源!”







2009年3月16日于天方阁

    ——原载《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一书,文物出版社,题目有改动。(《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简称《中日友谊诗》,称《林散之第一草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