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创盟国际,将以下内容授权gooood发行 升值对阿尔奇盟建筑师提供了以下说明:
兰溪庭坐落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www.)内,由三进院落空间构成,它们分别承担了餐饮、内院和私人会所的功能。在设计上, 建筑师运用了数字化建造方式的语言重新阐释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
兰溪宅位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www.) 在中国成都。它由三 部分组成:餐厅,内庭院和私人俱乐部。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通过数字的语言解释 的制造方法。


该项目在空间组织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江南园林建筑的全新演绎,纵深方向居所与院落的多重组合布局表达了传统园林中的空间层次性和多维性,而 对山水意向的绵延起伏也由建筑屋顶的高低起伏和变化形象加以表达,同时也对中国传统的坡屋顶文化符号进行隐喻。
水墙的设计源于对水这一灵动自然意境的一次数字化转译,设计之初我们运用算法试图捕捉其在时间维度上趋于静止时的瞬时动态,而设计转化为 对这一动态过程进行实体的建筑语言的表述。最终我们选择了青砖这一传统建筑材料和极为普遍的错缝砌筑来对其转化,但特殊的空缝砌筑模式实 现了动态水流的视觉效果和厚重墙体轻盈通透效果的表达。设计的重点除了建筑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合理的施工建造方式,现有的技术和施工条件不 允许我们使用机械臂这类数控加工设备来对不同错缝尺寸的砖进行精确的表达,所有的青砖砌筑都必须由工人手工操作完成,而且必须与苛刻的工 期安排相符合。我们预先设计了5种青砖砖缝模板,通过对5种模板数值的排列归类实现砖隙的渐变效果,同时将砌筑模式加以概括。而实际建成的 效果也印证了光影下砖的纹理所具有的水的流动感。这一数字化设计结合低技建造方式实现数字化建造效果的思路正是我们将数字技术与本土建造 材料和建造模式的结合。

该项目的空间布局代表了传统中国南方花园的新的诠释。纵向居住和多种布局 的庭院体现了传统园林层次,多维度的空间格局。UPS和建筑屋顶起伏体现滚动 山河,也作为中国传统坡屋顶文化的隐喻。
从水数字解释,灵活自然受孕派生纹波墙的设计。在开始时,算法试图捕捉瞬间 的行为,当水往往是静态沿着时间维度和设计改造提供了有关该瞬时字面建筑表现 的行为。最后,传统的建筑材料,蓝色砖和惊人的联合过程采用,但特殊中空结合过程现实化 的动态水的视觉效果,以及重壁的光,透明的效果。设计的重点在于构建模式以及合理的 制造模式。机器人是不是在为砖与跨越的精确表达式目前的技 ??术和施工条件,提供 各种惊人的规模。所有的青砖砌筑,应手动完成,并符合严格的施工进度。五种青砖 提供接头模板和关节梯度通过五个模板值的排列和分类 ??实现。然后 砌体图案进行总结。据证实,在光影砖块能体现水的动态效果。所述的组合 数字化设计和低科技制造到actualize数字制造恰好反映了数字技术和当地的材料的组合 和制造的方法。


项目名称
2008年6月-2009年3月 建造时间:2010年4月-2011年10月 建筑师:袁烽/创盟国际 设计团队:吕东旭,孟媛,韩力 摄影:沉忠海
项目名称:兰溪宅 地点: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成都,中国 客户:成都市青羊郊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面积:约4000㎡ 设计:2008年6月- 2009年3月 建设:2010年4月- 9月2011 建筑师:菲利普F.元/阿尔奇盟建筑 设计团队:艹东旭,孟元,亚历克斯·汉 摄影:申中骇




↑参数化墙体墙面参数


↑墙体单元墙单元

↑一层平面图F1计划

↑二层平面图F2计划

↑顶层平面图屋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