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内经》中的医学模式

 天一宗 2015-01-06
医学模式为对医学的意识形态的探讨,属于哲学范畴,来源于医学实践,是对医学的总认识,为医学观。是在是临床、预防、科研教学或行政管理共同来完成的。
在国外,西方医学模式是回顾性认识,因时代不同,医学实践情况不一样也经过多次修正变化。十五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社会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上新事物不断出现,二十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应用于医学,西方医学进入分子与量子水平。比较生理、病理、病理解剖、基因研究等的深入,医学工程学也相继发展,力学、材料学、信息、控制等在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断肢再植、器官移植、人造器官等成果的取得,西方医学临床日新月异。不仅在治疗上,在预防上特别是对传染病的控制,也成果显著。这些发现与创造发明及其应用,都是以人体的生物属性为基础的,故称为“生物医学模式”。
这一模式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70年代,由于社会的进步、变迁,科学的发达,旧的传染病、营养不良等疾病逐渐退居次要,精神紧张、饮食过度、事故、自杀、酗酒、吸毒、环境污染等所致疾病增多,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的关系日益明显密切,信的传染疾病的出现,病原体耐药性的增加,疾病谱变化。医学本身一些情况如人体解剖、人体实验、堕胎、器官移植等又涉及伦理问题,近年的克隆技术更是如此。又因医学分支趋细,医者与患者,医者与医者,患者与患者等间的关系随之也有改变,这些情况使医学的单纯自然科学属性已不全面。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作的定义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诸方面圆满适宜的一种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表明人不仅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人不仅有身躯,还有心灵,单纯从生物方面考虑,显然不足。31年后,美国精神病学教授恩格尔提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取代了“生物医学模式”。
在我国固有的中医学中,虽无医学模式之词,但却有“医道”一词,意义相似。该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著至教论》,“医道”要求医者“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的要求。在陈述医务人员的五种过失的《疏五过论》与惩戒医务人员的四种过失的《征四失论》中,所列过失有:诊病不知阴阳逆从之理;不问病人的社会处境,贵贱、贫富的变化;不区分人的勇怯;不问患者的生离死别、忧恐喜怒、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等情况;不问患者有什么企图;不问饮食、居处;不问生活是否失节过度;不比较病人的正常与异常;不问患者性别等。因为这些原因出现的疾病,问题“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虽不中邪,精神内伤”。以至“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气血离守,五脏空虚。”若“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能中病?”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不能只着重躯体,若“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单纯用药,不会收到良好效果。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的缘故。
所以治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贫富贵贱,各异品理,勇怯之理,问年少长,审于分部,知病夲始,八正九候。”如此则“诊必副矣。”
以上这些记载充分表明我国传统的中医在《内经》成书时代,已包含“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在内。从成书时代计算,其指导医学实践,已有两千数百年,不能不认为中医的模式的先进,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内经》的“医道”中,除包含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外,还有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等广大的自然因素,在《天元纪大论》中详细的提出了“五行,六气的生化,转化,以及太过不及而生变”,在《五运行大论》论及到天,地动静时提到,天地星象的形成和人在其中的关系,说道“上下者岁上下。。。。。。天垂像地成形。。。。。仰观其象随远可知,地之为下否。岐伯曰;人之下太虚之中也。”“大气举之也。燥以干知。。。。。”等。提到了太虚,亦就是宇宙。这是《内经》中对空间的认识提出空。时令、季节、风雨、晦明、晨昏、昼夜、岁月、星辰、方位、地域等各种然界的环境的变化和其当前、既往及未来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与和疾病的关系自然界的环境的变化和其当前、既往及未来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与和疾病的关系在《五常政大论》,《气交变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六微旨大论》与《异法方宜论》等篇中也有详细的论述,以及时间观念。按《淮南子》与《庄子》对宇宙大自然的解释,“宙”的含义为时间,“有长无本,古往今来;”“宇”为空间,“实而无处,四方上下。”因而中医的医学模式实际为“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比西方现代变更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更高一层。这些因素体现了中医的“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形与神俱”、“心心相映”、 “将心比心”等方面的整体观念,它们共同构成中医的医学模式,更体现中医的总的整体观念,这也是世界医学发站的方向。
故《内经》成书后的中医即是“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两千余年一直指导中医的实践与发展,没有变更,其实用价值与现实意义,至今仍保持先进性。所以中医的医学模式是前瞻性的。
中医学心理学是跨中医、心理、社会、人文等学科的学科。中医虽然无“医学心理学” 这一学科名词,但却有极其极其丰富的相关内涵。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中大幅的篇章论及医学心理学,《内经》对现代心理学所论述的范畴,均有涉及,人的一些心理活动如“神”“魂”“魄”“意”、“思”、“虑”、“智”、“情”、“志”等都有定义。中医强调“心身合一”,它贯穿于疾病防治、康复养生等各个方面。对疾病的治疗不仅要看外来病因,更要看人的具体体质和心态而异治。对人的有关性格表现、举止、体态、神情与体质结构及治疗等的关系的记载。
对情志与人体生理及病理之关系均有论述,已形成了中医心理学体系。两千余年历代医家在“心因”疾病的诊疗实践中,逐步积累了更丰富的临床经验,加强了理论基础。随着历代医学、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关人体心理、生理、病理方面研究的逐步深入,形成“形与神俱”及“心身合一”的概念,这是中医学对精神与躯体间的关系最准确、最完整、最精辟的概括,也是对疾病防治与养生保健的指导思想。可见心理因素早已是中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为形成中医的“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重要部分。由于中医对人的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的重视,这方面有很多有价值的贡献,早于西方,优于西方。举例来说,在气质方面,根据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各订立有“五态人”与“五形人”两种分类,两者比言气质者而必称道的古希腊的分型至少早三百余年,“五态”的分型类似功勋卓著的巴甫洛夫的神经类型分型,但比巴氏早两千余年。中医的心理疗法种类很多。现在我国在心身疾病的研究合发展上,也更具前瞻性,至于“移精变气”和“情志相胜”等疗法,,则更具特点。
中医的医学模式是先进的,其形成虽与临床实践紧密相关,但受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哲学理论的影响,非常明显,《内经》的理论也表明这点。
时、空、社会、心理、生物等5个因素的每一个都有总体与具体之分,总体来说是放之世界也是没有。但又要具体到实际情况,如人所在经纬度不同,天时和地理山川、气候会有异;国度不同,社会背景与风俗习惯会有别;处境,教育、种族年龄、性别等情况不同,心态与体质不会一样;就以致病的病原体而言,其生物属性,与环境气候等的关系也各自有别,这些虽有差别,但都包含于整体医学模式中。今后在这方面的发展必然还会继续,现在西医已纳入其自身的医学模式于中医的模式中,两医的体系已相同,中医有优良的传统模式,为造福人类,对各个因素,都宜努力认真继承,并发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