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病真的能成良医吗?

 3gzylon 2015-01-06
久病真的能成良医吗?


  • 久病真的能成良医吗? 带你走出自我健康管理的认识误区

      ■本报记者 陈青

      “久病成良医”被喊了上千年;“我的健康我做主”、“自己是最好的医生”、“管好嘴,迈开腿”被谈了十几年,这些宣教词不只是在民间口口相传里,也在医学科普专家和科普报刊的津津乐道中。“科普”,首先要科学,然后再普及,缺一不可。几十年来,我国以资深临床医生为主体的医学科普工作者,为国人的健康生活和生活健康提供了大量的自我健康管理科普知识,受益者无数。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不断改变、环境威胁的不断增大,再审视诸如“久病成良医”之类的某些保健概念,似有必要重新梳理。

      在新年来临之际,特邀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缪晓辉教授,就其多年从事医学科普工作的感悟,以及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的经验和实际生活中的见闻,并结合自身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处理办法,为读者就自我健康管理中可能存在的认识误区一一进行解析。

      

    我的健康我能做多大主?

      解析:对个体而言,健康和疾病一定以你为主体,你必须做主。然而,首先,非医务工作者,其知识结构不可能把健康和疾病诊治问题嵌入很大比例;其次,隔行如隔山,医学很深奥,无论你怎么钻研和管理,你都不可能非常准确地把握高度专业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再次,健康和疾病的涉及面太广,绝大多数普通市民不可能面面俱到,成为全能的“管理者”,你也必须终身学习才有可能胜任;最后,你的健康和疾病不仅必然影响到家人和工作,管理和控制过程或诊治过程,也需要其他人的参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并非否定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实,很多口号式的自我保健宣传言论,多少带有鼓动或激励的色彩,是医学科普工作者善意的提法,也是前人局部经验的总结。不过,对于一些过度强调自我管理的言论和现象,本人表示担忧。

      比如“久病成良医”,实际上是指某人患有某种慢性病之后,在长期就医和调理过程中,渐渐地对该疾病的诊治过程甚至发病机制等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其认知水平远远超过非病者,似乎达到一个“医者”的境界。对此,不宜全盘否定,但又得慎重对待。

      慢性疾病,定期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患者在疾病的常规治疗上执行得很好,但往往疏于针对疾病的个性化监测。比如高血压病患者能做到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限制盐的摄入、调整情绪、运动有度、自行测量血压等,甚至比医护人员做得更好,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到医院检查和监测,尤其是要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相关组织和脏器的损害。

      【案例一】

      慢性高血压患者

      该疾病对动脉血管的不良影响最大,血管内压力升高,会诱导和加促血管硬化和斑块形成,而血管内壁上的斑块又是心脑梗死和动脉瘤的重要成因,患者自己和现有的家庭医疗设备均无法发现这种损害。不久前,就接诊过一名高血压病患者,个人条件非常好,保健也很好,自以为血压控制得很稳定,对自己的疾病管理也很自信,自以为达到了“良医水平”,朋友反复动员他做体检,才很勉强地做了腹部增强CT检查。岂料,正是这项检查,意外地发现了腹主动脉分枝上有一个夹层动脉瘤,而这个瘤的形成,正是血管内过高的压力冲击所致。在与患者交流时发现,他不仅对血管瘤及其破裂后的致命性危害一无所知,而且显得一脸无辜和茫然:我保养得这么好怎么会得这个病呢?

      【案例二】

      糖尿病患者

      其实,血糖增高和尿液中漏掉一部分葡萄糖,都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异常波动,那么相关的心脏损害(冠心病)、脑损害(脑梗塞、脑血管意外)、肾脏损害(肾功能衰竭)、眼底损害、神经损害、性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易患结核病和各种感染病)、甚至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些才是最需要关注的。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并发症大多是可以及时被发现的。可是,对普通病人而言,无论他多么深入了解糖尿病的知识,即使是对相关并发症诊治知识也掌握得很清楚,但也一定是一知半解的,绝对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医生”水平,必须求助医生,必须有规律地到医院检查,不能自作主张、掉以轻心。

      【案例三】

      肝病患者

      一个40岁男性系慢性乙肝患者,他饱览各种医书,把专家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了然于心,他还整天在网络的一个患者群里广泛学习和交流,因此,也固执地形成了这样一个理念:“积极调理、适当运动、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可以保证乙肝病毒与人类和平共处;抗病毒治疗并非必须,长期吃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不仅会发生耐药,出现变异病毒株后就更难对付,而且因为药物有副作用,会造成肾脏损伤、肌肉损伤、骨质疏松,甚至致癌,得不偿失。”听起来这些话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这些话就是他在门诊“请教缪医生”时的语言,他根本听不得作为一个医生的苦口婆心、数据翔实和非常专业的解释。三年后,再次踏进诊室时,已被确诊为肝癌。在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后,也开始了抗病毒治疗。目前恢复良好。复诊时他很感慨地说:“久病成不了良医啊!”

      诸如此类的教训绝非个案。在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医学资讯非常容易获得,“百度”几乎无所不能。但是,我们同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医学是复杂和深奥的科学,只有把自我保健与就医就诊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养成对医学诊治的良好依从性,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获益,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饮食与健康究竟有多密切?

      解析:“糖尿病是吃糖太多引起的吗?”,毫不夸张地估计,面对该问题半数以上的人给出的答案为:“是!”但这个答案并不准确。

      糖尿病分两型:1型糖尿病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胰岛β细胞被大量破坏而不能再合成胰岛素,导致血糖不能被控制在正常范围,此型糖尿病多见于年轻人,与吃糖多少毫无关系。2型糖尿病是因为身体出现了对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素相对不足,也可能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肥胖者。部分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等得到控制,甚至治愈,但并非仅仅靠控制摄入糖分而能达到目的的。另外,糖尿病均与遗传有关。研究证实,有遗传背景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占1/4到1/2。

      还有一个事实:我们每天吃的馒头和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就是有多种“糖”组成的。你不妨咬一口馒头后在嘴里慢嚼三分钟,你的嘴里一定会产生甜的感觉,那是由于你口腔中的淀粉酶分解了淀粉,糖被分解出来了。所以,只要三餐中有米有面,你就一直在吃糖,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吃包括西瓜在内的甜食,关键在于控制一次进食的量和间隔时间。

      由于环境污染、不良种植、养殖及加工等原因,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激素、抗生素、农药、重金属、变质发霉、微生物污染及各种食品添加剂,这七大类食品不安全因素,如影随形,其对健康的损害无法估量,老百姓试图用吃精吃细来避免这些损害,那是不现实的。

      避毒,是一种无奈的保健措施,控制摄入量则是一种很积极的自我保健甚至是治病之道。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最近流行的所谓“酸性体质”、“碱性食物”、“抗癌食谱”、“女性养颜菜谱”等,基本不靠谱。

      

    锻炼与运动的区别何在?

      解析:简单地说,“锻炼”和“运动”是量的差异,但是在不同人群,究竟要锻炼还是要运动?如何把握锻炼和运动的度?这两个问题若把握不好,就可能产生质的差别,是生命安全与生命危险的差别。同样遗憾的是,不少人并没有这方面的常识,存在认识误区。

      有人说,人一辈子的心脏跳动次数是固定的,年轻时“消费”多了就可能提前结束“消费”,这种说法是否有严格的科学根据,目前无法查实。给大家说这么一个现象:运动员们不见得是健康的群体,或者恰恰相反。由于长期的高强度,尤其是挑战体能极限的锻炼,运动员们的身体健康会受创。须知,刘翔的跟腱损伤,除了不能为祖国获取更多金牌外,其遗憾也就限于局部的跟腱而已;而美国女排运动员海曼的猝死,则是不该发生的事情;相扑、举重和摔跤运动员,基本上都是超重的。可以推测,这些运动员因为超重而带来的相关疾病发生率一定高于其他人群。

      应该说,除运动员外,锻炼、健身和运动,应当相应地分别适合于以下人群:

      ★锻炼 主要针对青年人。大学以前的在校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在这个时期,采取各种形式,科学而有度地、持之以恒地强化锻炼,对于提高体能和健壮身体是非常有益的,由此而打下的健康“本钱”,也有益于应对未来的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遗憾的是,种种原因导致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体能锻炼的关注度不高,现在的学生们总让我们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健身 适合于健康的中青年人。健身的目的包括体格健康和体形美丽两个方面。通常健身的强度小于锻炼,但本质上还是一种锻炼,所以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健身活动必须以身体基本健康为前提。

      目前在发达城市,健身比较时髦,主要利用的是室内设施,包括各种辅助运动的健身器械,也包括羽毛球、网球、游泳和跑步等运动。这类健身运动多数要消耗较大体能,甚至很剧烈,比如打网球和羽毛球,持续奔走后,对各种器官尤其是心肺和血管的挑战是比较大的。某些慢性病的患者,不宜开展此类健身活动,比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血管瘤、老慢支患者。

      ★运动 适合所有人。广义的运动,应该包含锻炼和健身,而约定俗成地,我们可以把“运动”理解为不太剧烈的、旨在促进呼吸、强化心跳、调节血液循环、恢复精神神经疲劳的各种活动,包括慢走、慢跑、健身操、广场舞、太极拳、瑜伽等,这些运动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需要制宜。

      对于运动,我们现在缺两样“东西”:一是缺乏运动的意识,二是缺乏干净的空气。白领们整天坐在电脑前面,两、三个小时不离开显示屏一步,或者白天工作繁忙,应酬又多,回到家里懒得迈动脚步。也许有人会说,自己也缺乏时间。其实,真正缺乏的是运动意识。

      每个人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超市离你家不过2公里,你是开车去呢,还是走着去?你家或你的办公室或你要去的办公室,不过在或者间隔3-5层楼,你是乘电梯呢还是爬楼梯?你在机场挎着一个背包,是双脚走平地呢还是乘水平传输电梯?如果这些简单和常见问题的答案都不能令人满意的话,那你就不要抱怨没有时间了。

      关于空气污染,我们很无奈,何况大多数人对雾霾的产生也有“贡献”,从我做起并配合政府治理是前途。但是,雾霾天气的确阻碍或不适合户外运动,象上海这样的如同停车场的马路,并不适宜路边运动。对于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尤其不能在雾霾很严重的情况下到户外长时间运动,当然戴上具有一定滤过功能的口罩也是一种防雾霾的方法。空气严重污染的时候,还是建议回到家中进行适当的运动。同时,适当地在居室添置空气净化器,可能也是一种兼顾的手段。

      

    【专家支招】 教你几招避毒法

      ★不要再自我加害。比如,喝酒抽烟,就是雪上加霜的行为;

      ★所有的蔬菜都必须连根在水中浸泡不少于30分钟,让菜中所含农药最大程度地“透析”出来;

      ★尽可能在自家厨房做饭做菜,这是你能把控安全的唯一关口;

      ★海产品可能要比河里的产品更安全一些,因为至少在现阶段,海产品的人为污染要相对少一些。

      顺便说一句,海鲜的“发”,也是误解很深的传统观点。所谓“发”乃是对食物过敏,尤其是对某些蛋白质过敏,海里或河里的生物致过敏并无太大差异。事实上,今天的对“食物”过敏,不仅仅是食物本身,而且还包括上述食物中的七类“杂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