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向春阁 2015-01-06

医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2014-12-28 睿博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和本文的作者睿博先生结识已有多年,他是一名很有成就的德国物理学家,长相酷似爱因斯坦,他和蔼和亲,受人尊敬,热爱中国文化。近十年来,他深入研究了各种不同医学哲学的问题,既涉及西医,但更主要地是探索传统中医学与生命物理功能及其调控之间的共性。于是就有了这篇探讨性文章,供大家阅读思考。

对医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这一问题的哲学思考

当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有1110左右的医生在医学领域行医治病,单单在中国就有超过260的从业人员。这意味着,医生的人数与1960年时相比,已经翻了两番。全球的医疗支出更是以万亿美元为单位,各个国家按人均计算差别很大。高支出的国家例如美国,人均医疗开支为每年8000美元左右,而印度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仅有50美元。平均来讲,把各种因素考虑在内,全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大致为75岁。我们更细致的来看,两大人口大国,即中国和印度今天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非常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了。

如果今天有1100万名医生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话,我们可以由此判断,每一名注册医生为了获得其医学博士头衔(西语中Doctor这个单词既是医生的意思,也是博士的意思),必然都写过学术论文,或者正在从事科学性的西医研究工作,或正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回望过去的50年,从全球来看,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与所有的其他科学性科目相比,偏偏是西医学给人类带来的可利用价值和结果少之又少

如果说,一百多年来疾病主要是一种年老体衰的表现的话,今天我们不得不明确指出,越来越多的人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正当壮年,在人生本来应该最大限量施展体力脑力才能的时候,患上了所谓的文明病,遭受着如心血管疾病、新陈代谢类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癌症和不断递增的心理疾病的困扰。

从医学界记录的数据来看,在无数种现存疾病的基础上,每年都会有新增的疾病及症状出现,而不是减少或消失。制药业每年生产巨量的药物,其目的明显就是让原本只是生过一次病的人最大程度保持生病状态,并且还人为制造新的疾病。

全球医学的这种发展趋势当然有其原因,我将在进一步阐述中提出我的观点,供大家思考。这一切清楚地表明,过去五十年间,全世界医学发展中大量撰写出版的科学论文,其巨大的医学科研潜力与得出的结果相比实在让人大跌眼镜,瞠目结舌。每一位具有责任心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反思。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对这种医学的信任,也就不足为怪了。人们转而寻求其他的自然疗法途径,可以让人不用服用药物而帮助人缓解或消除症状的手段。这些途径涉及神秘主义领域,也包括营养补充剂市场。部分保健品市场的销售额已经不亚于药厂药物的销量了。束手无策、寻求帮助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西医对自己够诚实的话,这一切说明了,所谓以科学为立业之本的学术西医已经失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