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武媚娘传奇》的热播,唐朝穿着开放又甚嚣尘上,人们有联想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那里的唐朝服饰也是非常开放,以低胸著称,人们不禁要问,唐朝的穿衣真的那么开放吗?以至于穿低胸成为一种时尚?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唐朝女服较之其它朝代,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与流行意识,更加追求大气飘逸与华丽绚烂。 而唐朝女子的服饰由于受到胡服的影响,较以前的朝代确实更为开放,也出现了低胸装,但是低胸装不是人人都可以穿。 一,不是任何场合都能穿低胸装,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穿的。 唐制规定,女服分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种为后妃命妇女官于朝会、祭祀等正式场合穿着的大、小礼服,后者为日常穿着。 以皇后为例,《武德令》中规定皇后服有袆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 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翚翟之形。素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 褾、襈 皆用朱色也。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以青衣,革带,青袜、舄, 舄加金饰。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章彩尺寸与乘舆同。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 鞠衣:黄罗为之。其蔽膝、大带及衣革带、舄随衣色。余与袆衣同,唯无雉也。亲蚕则服之。 钿钗礼衣,十二钿,服通用杂色,制与上同,唯无雉及佩绶,去舄,加履。宴见宾客则服之。 从最后一张上面可以看到,依稀有了些影视剧作品中低胸装的影子,这是日常才可以穿的服装,各种典礼仪式都要穿的像前两种一样。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这样的。实际上唐代妇女依然处在封建礼教的制约下,只有身份特殊的人才穿出开胸衫。古画中人可以半裸胸,那也是养在内宅;歌女们半裸胸,则是以身体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仍然是不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二,电视剧里的低胸装是做了艺术的修改。 目前影视剧中对唐代女服的表现,主要是基于唐代一种在贵妇间流行的衣服款式:高腰襦裙。 它的特点是:将裙带高高系在腰线以上,比如胸下,甚至系在胸线上方,准确地说应称为齐胸襦裙。这种款式无论身材丰腴还是瘦削都能达到别样的飘逸效果,尤其是在以丰腴为流行的圈子中更受欢迎。 齐胸襦裙一般分为两种,分别是“对襟”齐胸襦裙与“交领”齐胸襦裙。 交领版 对襟版 可以看到,对襟版是现在电视剧中的原型。 但是,唐朝半露胸的裙装虽然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仍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唐代画家周昉所作的《簪花仕女图》 可以看到,画中美人着裸肩长裙,上身直披一件大袖纱罗衫,轻掩双乳,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由于画家手法写实,既如实地描摹出唐代细腻透明的衣料,又逼真地描绘出女子那柔润的肩和手臂。周濆“惯束罗衫半露胸”等诗、画即描绘这种装束。但是人家的衣服外面也罩了一层薄纱,没有肩背都露着。 “半露胸”的绘画,似乎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因此很多人由此相信唐代的女性开放自由。但这其实只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实际上,武则天之后,唐朝社会对女性抛头露面的情况愈加心怀芥蒂,“守本分、守妇道”为仕家大族对女性成员的通常要求。考察古代封建文化对女性定立的规章制约,很多教条书籍就出于唐代。 虽然,女性在唐代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出现了勃发期,但就历史长河来看仅是昙花一现。“走出去”的途径只有偏向放纵肉体取悦于男性掌握的权力阶层,另一种对社会地位权利的呼唤则很快湮没在男尊女卑的传统风俗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