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上册阅读专项测试

 cqxx203 2015-01-07
点击蓝字小学奥数关注我哟

语文,学奥数,下资料,上网课;关注免费领取小学数学满分题库小学奥数微信17万家长与您见证


一、 快速浏览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20分+3分)


地 震


①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② 地震就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破裂,产生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因此,在古代地震又称为地动。地震和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其发生率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破坏力极大,影响范围很广。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③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即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④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⑤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汶川地震是自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震源北纬31.0°,东经103.4°。震源深度33千米,震中位置:四川汶川县映秀镇,震级为里氏8.0级,烈度11度。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震中50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截至2008年7月4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8624人。目前累计受灾人数4624万人。


1. 快速阅读,判断对错,在正确的答案后画“√”,错误的画“?菖”。做对8题即可得满分。(8分)


(1) 地震一般发生在中间层的地幔中。( )


(2)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像刮风、下雨、闪电一样平常。( )


(3) 第④自然段主要说明了地震的种类。( )


(4) 构造地震是天然地震中最多的地震。( )


(5) 汶川地震是浅源地震。( )


(6) 汶川地震烈度为8度,是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 )


(7) 第②自然段“频繁”一词说明地震经常发生。( )


(8) 第③自然段“反之亦然”是说:震源越深,破坏越小,但波及范围也越大。( )


(9) 海啸是由地震引起的。( )


2. 下列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写在句子后的括号里。(2分)


(1)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


(2) 截至2008年7月4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8624人。目前累计受灾人数4624万人。( )


3. 第④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用“——”在文中画出来。(2分)


4. 你从第⑤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中读出了什么?请写出来。(3分)


5. 在汶川大地震两周年时,请你写一句寄托人们对遇难者哀思的话。(2分)


6. 读了本文,你对地震有了什么认识?用你从本文中学到的知识来支持你的答案。(3分)


7. (加分题)请将下列纪念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好。(1分)


汶川大地震 儿童节 青年节 清明节 国庆节


8. (加分题)写一句汶川大地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激励人心的标语。(2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20分+7分)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夏日的阳光,用前所未有的炎热烘烤着这座城市。当大家都在屋子里面寻找一丝凉爽的时候,他却在为自己依旧满满的货物袋而发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本想坚持下去,可他的确承受不了饥饿带给他的乏力,想了很久,他终于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甲)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


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她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


只是,在他走了之后,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似乎还看到了大家的微笑,在不断鼓励他说:加油,你会成功的。于是,男孩子心中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刹那间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了。


其实,在推销商品的前一天,男孩子已经下定决心要退学了。可是,满满的一杯牛奶和那位女子的微笑却最终让他放弃了退学的念头,激起了他继续坚持并不断奋斗的勇气。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乙)。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丙)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他不断地想方设法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并且还几乎彻夜不眠地对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希望从中找出好的治疗办法。经过艰辛努力,医生们决定对这位病人进行一次手术,在手术之后病情也就可以好转很多了。只是这样一个手术的费用也是常人无法承受的,那位年轻的女子有些不知所措,因为自己所拥有的所有财产都要被押在这样一场(丁)的手术上。凯利医生耐心地劝她,最终让她摒弃了所有杂念,一心要进行手术了。在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不懈的努力之后,手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的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她读着读着竟流下了眼泪,好像看到了多年以前,那个炎热的下午,一个贫穷的小男孩,和他那颗念念不忘的感恩的心。


“施以爱心,不图回报。”但是善良又往往是很容易得到回报的,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自己。


1. 请你为本文添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分)


2. 下面的词语是从文中括号里抽取出来的,请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每空1分,写句子2分,共计6分)


A. 束手无策 B. 竭尽所能 C. 不知所措D. 生死攸关


甲——( ) 乙——( ) 丙——( ) 丁——( )


3. 我会理解。(4分)


“施”在字典里有如下解释:A. 施行,施展B. 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 C. 给予 D. 施舍


“图”有如下解释:A.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B. 画 C. 希望得到 D. 谋划,谋求。


“施以爱心,不图回报。”中的“施”应当


( )讲,“图”应解释为( )。因此,结合上下文,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


4. 文中第一段中加“ ”的句子是环境描写,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5. 从文中“医药费——一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你读懂了什么?( )(3分)


A. 医药费只需要一杯牛奶。


B. 医药费由凯利医生付了。


C. 凯利医生认为用付出一笔巨额的“医药费”来报答多年前赠送“一杯牛奶”的恩情是应该的。


D. 虽然巨额的医药费和一杯牛奶在价格上有天壤之别,但凯利医生认为现在替年轻女子付医药费,正如多年前对方给自己一杯牛奶一样,都是对最需要的人一种莫大的帮助,体现的都是“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6. 读了短文,你认为“一杯牛奶”对“小男孩儿”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7. (加分题)感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在古代就有“ ,当涌泉相报”的说法;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 , 。”也表达了子女对慈母的感恩之情。(每空1分,共计3分。)


8. (加分题)今天,我们阅读了两篇短文,让我们分别对知事(明理)、做人增加了一些认识,相信你的内心也有很深的感触。请带着你内心真实的感受,就两篇短文或者其中一篇,写一段5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5分)

————————————————————

小学奥数/作文互动直播网课寒假报名倒计时,现在报名8仅需99元!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