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说“我的长征” 一张珍贵的“雪山草地行军图”

 生活情趣678 2015-01-07
我说“我的长征” 一张珍贵的“雪山草地行军图” -  羊 - 老羊的博客

 

这是一个叫做“我的长征”的雕塑,这个名字来自于5年前的一个活动,在那一年里我们百十号人用了250天的时间,重走了长征路,体现了一种“250”的傻子精神。我当时就是这个长征队伍的探路者,先锋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时隔五年,在残存的记忆里,搜寻到了当你的一些细节,记录下来,再过5年就该网的差不多了。

整理电脑的资料,看到一份当年留下的珍贵的手绘“雪山草地行军图”。随下来,我们说说在雪山草地的艰苦行军。

我说“我的长征” 一张珍贵的“雪山草地行军图” -  羊 - 老羊的博客

 

 

 

 “2006年6月中旬以及7月上旬,我的长征栏目组中的探路小分队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完成贵州境内的探路任务;另一路前往雪山草地探路。下面我来讲讲我们探路组在雪山草地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

 

雪山,遭遇牦牛围攻。

 

我们在爬红军当年翻越的第四座雪山——仓德雪山的时候,遭遇了牦牛攻击。

 

我说“我的长征” 一张珍贵的“雪山草地行军图” -  羊 - 老羊的博客

 

 

 

虽然我们上雪山之前多次询问了向导一些与雪山相关的东西:例如快靠近牦牛的时候不能穿着红色的衣物,而且不要站在牦牛的上方;进入藏民家之前一定不能贸然进入,一定要与家里的主人打招呼,否则就可能被藏獒攻击。。。。。。;但是我们在翻越仓德雪山的时候碰见了成群结队的牦牛,还是被他们围攻了。

当时我们翻越到仓德山的三分之二处的夏季牧场的位置,当地有一处专供放牧的围栏,别上有一条小溪流,牧场的牦牛基本上都在此处饮水。第一次碰到成群的牦牛开始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的,尽量离他们远些,站在向导所说的安全地带;但是看见一头小牦牛走到我们的跟前,而且他那种小牛犊的样子,非常的可爱,使我们降低了防范性,并且把过夹金山时用于涂在鞋子上预防蚂蝗还剩下的一些盐巴给小牦牛吃。我们把盐巴放在掌心,伸开胳膊,把手掌慢慢靠近小牦牛,小牦牛好像非常有经验似的,伸着舌头舔着我们的掌心,而且越走越近;看着牦牛靠近,以及他锋利的双角朝着我们逼近,虽然不是攻击但是我们还是有些害怕,也慢慢往后退;同时牦牛也继续往前靠近,慢慢的,牦牛靠近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也只能退得更快……

此时别的牦牛看见这种情况,也成群结队的向我们跑过来,同时还把我们围了起来,大有把我们围而攻之的样子。幸好我们的向导及时解救……

之后上山的三分之一的路段,我们的身后浩浩荡荡的跟着一大群牦牛:当我们停下来赶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往后跑一小段,当我们继续往前走的时候,他们也继续跑过来跟着我们,而且越来越近;我们继续停下来赶他们,他们继续往回跑,如此循环他们一直陪着我们成功翻越仓德山。

 

这次牦牛的围攻,见证及激励着我们成功翻越仓德雪山,也使我们在翻越仓德山的途中充满了情趣;而下面在过草地途中藏獒的追击就凶险的多了。

 

草地,遇到藏獒袭击。

我说“我的长征” 一张珍贵的“雪山草地行军图” -  羊 - 老羊的博客

 

 

 

在雪山上遭遇了牦牛的围攻,使我们对过草地途中可能遇到的凶险性作了充分的准备:腰上别上了藏刀,同时怀里也揣着打狗棒;同时还有向导领路。

这里所说的打狗棒,不是‘射雕英雄传’中的竹棍,它是一根长长皮绳,一头有个绳圈套在手上,另一头是一个铁疙瘩,像是三国中甘宁使用的‘流行锤’。据说,当地的藏民,可以用‘打狗棒’打掉狂叫的藏獒的牙齿,不过我没看到过。

 

如此充分的准备,我们还是遇到了藏獒的追击。

 

从红原县色地乡前往若尔盖县班佑乡的求吉朗哇村60公里左右的途中,我们受到了若尔盖县境内藏獒的追击。当时我们和向导雇了两辆摩托车过去,因为途中红原县境内的牧场是冬季牧场,基本上看不见人和牛羊;出了红原县境,我们就看见了成群的牛羊,我们在没有路的草地上颠簸的时候,我坐在后座上,边拿着GPS记航迹看距离,同时观察沿途的地形地貌;看见右边差不多隔了两个小山头的距离有间临时搭建的房子跑出了两个黑点,而且越来越快,终于看清楚了两只藏獒,看样子也不是特别的高,但是动作迅速而且活力十足,朝我们的摩托车直奔而来,而且速度比我们的摩托车快的多,看见藏獒里我们越来越近,而且以我们摩托车的速度根本无法把藏獒拉下,就立即把摩托车停了下来,并且朝着藏獒叫喊着,大概离我们五米左右的距离,此时藏獒也停了下来,伸着脑袋朝我们狠狠地叫着。我们在慢慢的发动摩托车而且开得很忙才摆脱藏獒。

此前,我就听过,两只藏獒,把当地人从摩托车后座拖下来的。臧民厚厚的的皮藏袍,帮助他们没有收到伤害,而怀中揣的的打狗棒,帮助他驱散了藏獒。

 

这以后,才有了当地骑警骑马挎枪,护送大部队走出草地的故事。

 

此外,我们再上若尔盖草原,经过藏民居住的地方时,经常被藏獒追赶,有的是成群的呼啸而至,有的则是悄无声息的从黑暗处扑出来,只见几条黑影,接下来是‘砰’的一声,硕大的,毛绒绒的大脑袋就撞在了车门上。

 

呵呵!幸好车门以及窗户都已经关了。

 

如果篇幅允许的话,再说说我们探路组的三次车险。

 

第一次是在贵州的黎平县,当时正直播世界杯;我们凌晨两点多去接社会记录的几位老师,在倒车的时候,我们坐的车倒进了路边的水沟里面去了,幸好沟不深,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县城的吊车,。

第二次发生在我们爬完最后一座雪山打鼓山后,且在雨地里行走三个小时左右到晚上十点左右才和我们雇的车汇合。沿途没有人烟,我们只好往县城赶。差不多是凌晨四点左右的时候,我们迷迷糊糊的只听见‘砰’的一声响,才意识到出事了。披着衣服,畏畏缩缩的下车一看,抽了一口凉气,同时暗自庆幸我们撞在车左边的山里,而非右边的深沟悬崖处。

第三次则是再次回到若尔盖的途中。冬天的苍茫草地一片素裹,公路上已经结冰多次。晚上十点左右我们赶回县城的途中发生了滑坠。

车子滑过一个坡,好在坡不长。

然后滑进了一道沟,好在沟不深。

最后,滑向一条河,真好,河结冰了。 

人车都没事。有惊无险!”

都是一些记忆的片段,先说到这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