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文徵明行草欣赏《山静日长》行书卷

 鳳舞抚仙 2015-01-07
内容摘要:
《明·文徵明法书选:行草山静日长图跋并图》是历代法书真迹萃编系列之一。文徵明《山静日长》局部图纵22厘米,前有长子文彭书写的“山静日长”大字引首,还有次子文嘉于丁丑年所绘画卷。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
文征明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书法方面,先是刻意临学宋元范本,既悟笔意,又专法晋唐。其书真、行、篆、隶、草无所不精,尤擅小楷。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模板。

明 <wbr>文徵明 山静日长行书卷

明 <wbr>文徵明 山静日长行书卷

明 <wbr>文徵明 山静日长行书卷

明 <wbr>文徵明 山静日长行书卷

明 <wbr>文徵明 山静日长行书卷

明 <wbr>文徵明 山静日长行书卷

明 <wbr>文徵明 山静日长行书卷

明 <wbr>文徵明 山静日长行书卷

明 <wbr>文徵明 山静日长行书卷

释文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吸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乌知此句之妙哉!人能真如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已多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