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应对麻烦的人-失败之后马上推卸责任的人 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

 青衣问道 2015-01-07

如何应对麻烦的人-失败之后马上推卸责任的人



性格背景:有些人,当自己失败时,会马上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从而掩饰自己的失败。

比如,在上司面前,把失败的责任推卸到其他同事身上;在顾客面前,把商品的问题全部推卸到生产厂商一方。很多这样的人,并不是有意识推卸责任的,而是在他们头脑中早已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


还有一些心术不正的人,虽然小的责任他们会承担,但遇到大问题时就会把身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把自己伪装成“善人”的样子。

推卸责任,是人的一种自我防卫行为,被称为“防卫机制”。但也有的人不是出于自我防卫,而完全是“转嫁责任”,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投射”。


应对策略:和喜欢推卸责任的人交往,如果关系处理不当的话,就会成为利用的对象。所以,如果不是工作上必须接触的人,我们最好对他们敬而远之。如果您的直属上司是这样的人,那您是在是太不幸了。

这样的上司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把部下当作垫脚石,甚至替罪羊。所以,他们在部下口中可谓声名狼藉。和这样的上司打交道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他们面前,绝对不可以说别人的坏话。


而且,对待他们不可感情用事,必须冷静面对。我们可以以理论为基础,像他们提一些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但绝不可露出一丝破绽让他们有机可乘。虽然他们很讨厌,但有时又不得不和他们交往,所以我们不如适当地进行自我告白,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一来,便可以减少他们“加害”我们的机会。






越不行的人越爱批评
    

        

有的人总是不喜欢承认自己的错误,总是会说:「那个时候我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而把之前的事情拿出为自己辩解,想要把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

如果你觉得很不满并回答说:「我当时可没有听到你说什么。」那么他可能就会再说:「我当时明明已经说了,你为什么没有好好听我说呢?」于是最后就变成互相争执。

事实上,这种一味责难对方并把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的行为,多半正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

但是,让人觉得很意外的是,这样的人充斥在各大小公司,大都不怎么引人注目,一般都没有能力把大家召集起来,而且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就站在批评的一方。

你这样做没有问题吧?」或者「我也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总是说着这样的话语来逃避责任,这样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很好配合的同事,因为当发生失误时,可能就会产生如「那你自己一个人做吧」或者「难道你想要推卸责任」这样相互责难的结果。

可以断定这样的人不适合担任领导工作,因为他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只能按旧规章进行工作。

另外,只关注琐碎的手续并对周围人的评价不怎么在意的人,也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展现。

一味责难对方并把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的行为,多半正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

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就站在批评的一方。
 





心理战术,是为了依赖别人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的,到底都是怎样的人呢?

人的真实的性格在平时的生活中是不会轻易表现的,因为在时间充裕的时候,性格可以得到隐藏。

我们也都听说过,平时总是悠闲地安排所有事情的人,一旦碰到地震,可能会一边提着裤子一边从厕所里跑出来。

由此可见当人受到挫折的时候或者碰到危机的时候,才能看出真实性格。

有的人即使只是碰到小小的失败,也一下子就显得很自卑,总是责怪自己:「我真是没有用的人,连我都讨厌我自己,真是失败。」

在这种时候,几乎不会有人不留情面地响应说:「的确,就如你所说的那样,你真是失败。」一般人都会安慰道:「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时候,你不要太放在心上。」于是,那个由于别人失误而蒙受损失的人,反而变成了必须鼓励对方的人,两人的立场产生了逆转的现象。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迎合行动」,是一种以迎合对方心理来掩盖自己失误的方式。

「对不起,让你也工作到这么晚」或者「哎呀,我真是胡涂」……等等也都是「迎合心理」的表现。

这种类型的人一般都想要把所有事情委托他人处理,依赖心也很强。虽然总是把自己说成是错误的一方,但那并不是他们的真实心声,他们也未真的反省自己的错误,证据就是这样的人还是会不断的重复错误,而一旦又犯了同样的错误,还是又会做出同样的迎合行为。

「哎呀,我又做错了。」他们一边这样说着,一边轻拍自己的额头。这样的行为与其说是对自己的惩罚,还不如说是无意识 地想要表现给对方看的迎合行为,所以和这样的人交往之前,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他们是依赖心很强的人。

 







孩子做错事总爱找借口怎么办?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种情况,孩子还小,走路不稳,不是摔了,就是撞了,家长们通常会对着那个地方边做打的动作边说:“谁让你们撞我家宝宝的,打死你。”“妈妈踩它,它让宝宝摔跤了。······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等到下次摔跤了或撞了,也会依葫芦画瓢,学家长的动作。慢慢地,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摔跤了或撞了,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地或门、墙的事,是它们没有“看”好,让“我”摔跤了,撞门了,撞墙了······。

  孩子上了幼儿园,家长们还以这种方法来教育孩子。记得,带小班时,孩子刚来,他们之间的交流很好,抢玩具、抓人事件较多,孩子们就回家告诉家长。第二天,一家四口人都来了,他们爱子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奶奶却对着和她孙子抢玩具的、抓人的孩子的屁股边做拍手的动作(假装打屁股),边对着孙子念道:“奶奶打他的屁股,他欺负我们宝宝,奶奶打······”。被“打”的孩子吓哭了,而他的孙子却“笑”了。可是这位奶奶的做法,会给她的孙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会觉得:是别人抢了我的玩具,抓了我,我又没有错。渐渐地,等他长大成人后,做事失败或遇到坎坷、挫折时,习惯性会抱怨或者找借口“我没有做错,是因为······。”

  这时家长们再来责备孩子:“你就会找借口,也不找找事情的原因、结果。”家长们越责备孩子,孩子们心里就越逆反。因为家长们从小就给他们“找借口”“推卸责任”的教育,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找借口”的种子,把责任、把错“推卸掉”。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理森等人曾根据大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在童年时期记录在大脑中“家长意识”,即由“家长或相当于家长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它在人生的过程中都会自动播放”。

  当我们说一个人做错了事,老找“借口”推卸责任,会说他“死不认帐”。也许在他的思维中,为自己“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把错推给别人,都已成为习惯,在他们的思维中已根深蒂固。像前面举的两个类似的例子中,第一个是因为孩子自己还不太会走路或不小心摔跤了、撞了;第二个抢玩具、抓人本来就是小孩子“自卫”时的一些表现,在孩子身上发生应该是天性。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是我们的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为孩子“找借口”,把错推给环境、推给他人。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对家长的教养态度做出了不同的分类,但大都认为家长的教养态度与孩子的品德、个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孩子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那做为家长,该如何从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一、从家庭日常小事做起。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及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向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并检查他完成任务的情况,使他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家庭成员所应尽的义务。不论是什么任务,家长都应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孩子讲明,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将它做好。如对大班的孩子就可以要求他帮助收拾房子,自己叠被子,整理、修补自己的玩具、图书,收拾玩耍后自己用过的物品和玩具,每天饭前摆放全家用的餐具,饭后扫地、倒垃圾,打扫楼道等,培养孩子做事的责任心。又如:叫孩子为邻居的老奶奶、老爷爷取牛奶、拎菜篮子,扩大他乐意为别人做事的责任心。通过这些家庭日常生活小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孩子来说,是既具体又容易接受和做到的。另外,对有的学弹琴、绘画的孩子,家长也应将收拾琴谱、绘画工具等任务交给孩子自己做,以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养成独自保管整理用品的认真负责的习惯。一个孩子能养成做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习惯,那他就一定会培养出责任心来。

  二、采用故事“游戏法”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责任心。如:让孩子在故事中或游戏中担任“小哨兵”“交通警察”的角色,并在孩子有了角色意识的基础上,逐步有意识地安排他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并鼓励他象“小哨兵”“交通警察”坚持站岗那样把事情做完,让孩子在通过担任的角色中,懂得生活中对有兴趣的事要做,对繁杂不感兴趣的事同样也要做好。

  三、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另外,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好奇心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特点往往会妨碍他把一件事自始自终的完成,而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家长要给予公正及时的评价,并善于用语言的教育艺术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和转移过来,继续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如说:“我相信你还会把事情做完做好的”,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同时要教他今后还应该怎样做就更好,既使他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又看到不足之处,以利帮助孩子养成积极、认真、严谨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

  四、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责任心的培养,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待学习、工作的认真态度,坚持性和责任感将成为孩子良好的学习榜样。此外,家长可以时常有意识地与孩子谈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完成一项任务、克服一个困难后的愉快和成就感传达给孩子,使孩子能具体地感觉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地养成责任习惯。



孩子为何总是不认错并且推卸责任


在孩子犯错时,孩子因为逃避惩罚或缺少责任心而引发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不在于故意推卸责任,而在于逃避惩罚,如怕爸妈打骂,怕幼儿园老师批评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推卸责任,实质上是孩子自卫的一种心理。从儿童成长特点来看,5岁的孩子属于半被动半理解的责任阶段,开始明白“担当自己的责任”,但没有真正地理解什么是责任,责任的寓意等。因而,5岁的孩子多爱推卸责任。

这种行为多发生在与父母相处时,孩子总爱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损坏或弄丢东西、偷吃食物或打哭别的孩子等错误行为被发现后,比如,把玩具玩坏了,妈妈责怪他,他就会说是邻居家的小刚玩坏了。也有的孩子会在不想做事时,推卸责任,如,玩完玩具,妈妈让他收拾,他说:“爸爸说他吃完饭后会收拾的。”过了一会儿,妈妈再让他收拾,他就说:“我累了,妈妈帮我收拾吧。”

这种行为在孩子犯错后更加多发,如,不小心将吃饭用的碗或喝水的杯子打碎了等。如果家中有姐妹的话,姐姐就会说是妹妹打碎的,妹妹呢,则会说是姐姐打碎的,不是我。如在幼儿园中打了小朋友,孩子就会说某某小朋友打的,不是我打的。孩子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多是没有勇气,或怕受到父母或老师的批评与惩罚。

孩子推卸责任,多与父母或幼儿园老师教养方式不当有关:

(1)父母对孩子简单粗暴,孩子如果犯错,非打即骂,而不是循循善诱地说服。因而,孩子就会为.逃避责罚而“拒不认账”。在大人看来就是推卸责任、“说谎”。

(2)幼儿园老师批评不当。如果幼儿园老师爱当众批评孩子,而孩子好胜心又强的话,那么,孩子就会感觉丢面子,为了保面子,孩子就会在犯错时推卸责任。





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


为什么有些人没做好事情会把失败归结到别人头上、觉得自己有理?

这件事做的不好了,人们总是把事情的失败归结到别人头上,总觉得自己有理, 无论客观上是否真的有理。


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这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倾向于把好的事情和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功劳,而把坏的事情和结果归结于他人、环境、运气等外界的不可控因素,例如考试得了一百分,小朋友觉得是因为自己聪明努力,下一次考试不及格,呵呵,小朋友会认为老师卷子出的太偏。



这种认知偏差的好处和存在价值在于,他可以保护人的自尊、自信和好的自我概念,让个体不是这么容易饱受打击而痛苦,算是属于自我防御机制吧,不过像所有自我防御机制一样,小用怡情,大用伤身。


如果滥用自利偏差去解释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就会建立起过度的不切实际的自尊、自信,使自我概念脱离实际,这是比较危险的,结果只有两个:

1,在现实不断发出你并不是这么优秀的信号的时候,你用更加强烈的扭曲的解释来维持自利偏差,保护自我概念,你会越来越脱离现实。

2,如果现实的打击让你无法再维持这种长久以来建立起的自我概念,那么迎接你的将是非常痛苦的历程,类似慕容复发现自己之前都是自欺欺人,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受不了打击就疯了。当然现实很少有这么严重的。




心理学中有个“归因理论”,外部归因/内部归因,可控/不可控,等等。内部/外部是指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自身还是环境和他人,可控/不可控是指将问题的症结视为可以被控制和改变的还是固定不变,无能为力的。总共有四种归因类型:外部-可控归因;外部-不可控归因;内部-可控归因;内部-不可控归因。


归因是有习惯的,可以看做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特性。
例如有人发生事情就喜欢将原因归结于外部-不可控,例如工作做不好,认为是领导不好,同事不好,甚至这个工作就不好。
而有些人喜欢内部-可控归因,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自己工作方法没有找对。

你可能也看出来了,这两种归因方式都很普遍,导致的个人处理问题的心态和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外部-不可控归因的人倾向于怨天尤人,消极怠工,既然是外部的,那么没有我的责任,我不需要因此去努力和改变,既然是不可控的,那么我也没必要为此采取什么行动,听天由命吧,这种人一般比较被动,抱怨多于行动。

而倾向于内部-可控归因的人呢,会比较积极的改变自己,既然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并且是可控的,那么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当然要努力去改变和提升自己,争取解决问题,这种人一般比较向上,心态也会比较健康。


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外部-可控归因,内部-不可控归因。

例如请家教补课一个月发现效果不好,外部-可控归因的小朋友会想是这个老师不好,换一个更好的老师吧,或者这个老师教学的方法不适合我,我要跟他说明我的特点,让他针对我的特点好好教我。


内部-不可控的小朋友会想,我太笨了,智商不行,怎么也学不好。
可以看出来,外部-可控归因的人也会比较积极的解决问题,去想办法改变不如意的现实,这种人会比较有侵略性,把问题归结在别人身上并且想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成功,比较会折腾会来事儿。
内部-不可控归因的人可以看出来比较悲观,因为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并且是不可控的,不能通过努力改变的,所以就会放弃,认为自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也会伴随着自卑等消极情绪。


总之有四种归因的模式,内部-可控,内部-不可控,外部-可控,外部-不可控。
我们每个人都会多少有一些倾向于其中的一种,就像所有人都可以被归为内向或者外向一样,当然没有内外向性这么根深蒂固,也是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甚至特性,形成的原因也比较错综复杂,涉及到个人经历、家庭教育等等,想改变是会费些力气的。







拒绝自我辩护
  侯坤

    项羽遭垓下之围,用“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来为大势已去的自己开脱;秦国名将白起兵败自刎前,也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把战败的“黑锅”交给老天来背。而今,我们也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说辞:“事情变成这样,不是我的错。”从古至今,每当人们犯下错误时,都习惯于通过自我辩护来寻找安慰和推卸责任。

    美国人艾略特·阿伦森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他的著作《社会性动物》在全球畅销千万册。这一次,在他与卡罗尔·塔夫里斯合作的新书《错不在我》中,重点针对自我辩护行为的根源、途径、危害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堪称解读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经典之作。

    人们为何要进行自我辩护?究其根源,在于人们面对错误的态度不够坦诚和勇敢。犯下错误后,大多数人习惯于为错误辩护,并推卸责任。在心理学上,这种自我辩护的原动力是一种意图将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合理化的本能力量。明知犯错,还要通过自我辩护美化和掩饰自身的错误,这是一个十分不愉快的过程。另一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斯汀格将这种扭曲定义为“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往往令人陷入纠结。例如:当一个吸烟者明知吸烟危害健康,但又无法戒除烟瘾时,他便会因内心的矛盾冲突而感到难过,于是通过自我辩护来缓解内心压力:他会努力让自己相信吸烟的危害并不大,或者告诉自己承担吸烟带来的健康风险是值得的。

    习惯性的自我辩护让人们丧失了纠错能力,《错不在我》指出了一条破解思考盲点、坦然面对错误、积极修正自我的康庄大道。






行由不得,反求诸己埋怨别人,推卸责任,闹小情绪都是自私


 
    
    

我们先看看您是否有以下行为:

1.自己每天都很郁闷,很不开心,看到别人苦瓜脸。

2.经常推卸责任,埋怨别人。

3.经常闹小情绪

乍一看没什么,其实这实质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不是别人出了问题而是自己出了问题。为什么不开心,因为我们以一颗挑剔的心来挑剔别人,挑剔世界,挑剔每一个身边的人。如果您不相信。请您立刻说出您身边每个人的五个优点。如果您能说出身边任何一个人的五个优点,那么恭喜您。如果没有,那表示我们看别人都是用一双有色的眼睛,挑刺的眼睛,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缺点。

心理学做过一项测试,人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那就是自己身上已经有的优点,我们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那也是自己身上未改正的缺点,举个例子。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问佛陀,为什么娑婆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也就是佛陀教化的世界)这么乌烟瘴气而其他的佛土清静庄严呢。佛陀对舍利弗说:“所有世界本来一样,不过是自己带着分别心去看。”就像一首诗写得一样:“感时花溅泪,恨时鸟惊心”。伤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花都在哭泣。再看另一首诗句:“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开心的时候看到的花也是开心的。所以一样的花,不同的人看是不同的心境,伤心的人看到的是花溅泪。开心的人看到的是笑东风。同样如此,我们对于同样一个人看法也是跟自身的心境有关。心眼小的人看到别人就心眼小。心胸宽广的人,看到别人也是心胸宽广。所以我们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就是我们自己本有的缺点。我们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就是我们身上的优点。所以我们看到别人身上额缺点的时候。记住要感谢别人。他就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自己的缺点,他就是我们的老师,提醒我们还有这么多的缺点。提醒我们改正。感激都来不及了,怎么会去埋怨呢。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问题,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没有修到家。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去改变自己,而不是指责别人。如果我们还不能打动别人,不是别人冷漠,是自己改的还不够彻底,还得继续改正。

几年来我们举办了无数次的讲座、培训及大小营队,间中都会安排双向交流的环节。有一天,我在整理这些发问的纸条,准备将之结集成册,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半数的提问不是提问者本身的问题,而是提出在别人身上看到的问题,或与别人有关而影响自己,令自己烦恼的问题。我们姑且相信可能有些提问者以第三人称发问,但却掩盖不了大多数的人还是容易将注意力放在观察别人的缺点上面。

人们容易看见别人的缺点,但对自己的缺点却视若无睹,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许多人很会指责别人,而自己却从来不曾想到要检讨自己。有些人则很会原谅自己,但却无雅量包容别人。在人群中与人互动,人性的弱点与凡夫的习气随境而起,不论是发生在别人或自己身上,这些都是我们随时教育自己的活教材。不过,要让自己在这个社会大学里,能做到转化“随心所欲”为“随身教育”,则自己非要有“反求诸己”的自省能力不可。

证严上人带领全球数百万慈济人齐心推动济世志业,以积极的态度去实践,以主动的精神去力行,当然也深知在实践与力行的人群互动中,参与者会在活动中不自觉地流露出凡夫的习气,也可以透过内观,而在反观自性中觉察出人性的弱点。因此,上人早已将一一对治的良方准备好,让所有投入慈济志业的志工们,在行善造福之余,也能兼顾修慧。这本让人人能藉事练心、净化己心的处世经典就是“静思语”。静思语是做人处事的智慧,也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它是让我们拿来警惕自己,而不是用来教训别人。其中,针对“反求诸己”的心念教化,信手捻来就有许多句,句句发人深省、让我们深自惕励。

“要批评别人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看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有问题”、“原谅别人是美德,原谅自己是损德”、“要原谅一个无心伤害人的人,不要做一个轻易就被伤害的人”、“人都是在原谅自己的那一刻开始懈怠”、“宁愿做一个尽力做事而被批评的人,不要做一个不会做事而只会批评的人”、“人因自觉而成长,人因自满而堕落”,这些智慧法语如能与生活结合,随时警惕自己,日子一久,那就是一股“心念的力量”了。“念力”够的人,比较会有定力,遇事比较能一心不乱。他可以在陷入烦恼之际,立刻以洞察力与离执力,找出烦恼的缘起,并立即加以克服。

一个人,如能做到看人顺眼、原谅别人,同时也不做一个容易受伤的人,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埋怨与忧愁?人常常会有埋怨,盖因不懂得“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比较能“反求诸己”──反省自己一旦做人处事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时,赶快在自己身上下反省的功夫,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他人。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碰到问题,然而面对问题时,要以何心念对治,却深深左右着我们的情绪,这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警惕我们:一个心量宽大的君子,永远是约束自己、要求自己,换句话说就是“严以律己”。而一个气度狭小的人,则时时怪罪别人、指责别人,但却很会原谅自己,此谓之“宽以待己”。孔子又说:“以约失之者,鲜矣!”意即;一个懂得约束自己而又会犯错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啊!所以,如果懂得“反求诸己”的道理,什么事都先往内自照,甚至先说出自己的不对,别人听了也就不会再批评我们的不对了。而我们如果先将自己的缺点或弱点拿出来自讽一番、自娱娱人,人家不但会欢喜赞叹于我们的勇气与坦白,我们也会因先自讽而避免人讽。这是一种奥妙的人类心理,更是自省的一种智慧,妙用它,就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

修行离不开人与事,而做人处事又以处事容易做人难,生活中的起心动念如稍一不慎,极易因人乱了心、因事起妄念。不论是人或事,一旦因“事多”而造成“多事”,或别人要“对人不对事”,我们只有自我警惕──“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样才能将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没事。

当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的时候,我们内心才会升起无穷的快乐,我们才会真诚的赞美别人。最后推荐大家一本书《弟子规》,如果您做到了这1080个字您将成为一个讨喜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在改过得时候,改掉了没几天又犯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再继续修改。不断的改过精进。我们想想我们都自私自利了几十年了,这个恶习的跟扎德太深了,想一下子就把根除掉,没有这么简单的。只要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是自己错了。反省自己,那么怨恨怎么会升起来呢。心有不得,反求诸己。那是多么的没有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