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结报·数字报刊

 北方极地 2015-01-07

  吴红艳

  “老人家,你的脑壳还晕不晕啊?身体有哪里不舒服没?你想吃什么啊……”5月11日,笔者来到花垣县边城镇卫生院,病房里,一位男医生身穿白大褂,脖子上挂着一副听诊器和显眼的胸牌,正在向躺在病床上的老阿婆询问病情,他讲话的语气很亲切,询问很贴心,就像老人家的儿女一般。他,就是深受边城茶峒老百姓爱戴的好医生、好院长杨再军。

  杨再军今年45岁,花垣县边城镇卫生院支部书记、院长。近7年来,他3次获得县级三等功、6次县级优秀卫生院长等殊荣,边城镇卫生院连续3年荣获花垣县医疗卫生先进单位。

  “人老了,病病痛痛是常事,儿女都出门打工了,昨天晚上,我突然觉得胸口闷得很,出气都困难,幸好杨院长留有电话,要不然,我早就到阎王爷那边报道去了。”7号病床的廖大爷一个劲地夸赞,“杨院长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当笔者询问杨再军的情况时,五六个病人和家属如数家珍。

  “他对我们很好,从来不怕我们邋遢,前天我还看到他给隔壁瘫子老公公端屎端尿。”

  一位护士给病人换好药后说,“他虽然是个院长,但从不摆架子,很多事都亲力亲为,随喊随到。昨天,他连续做了几个手术,下午2点多钟还没吃早饭,好不容易抽个时间准备刨两口饭,哪晓得刚端起碗,南太村送来的一个老婆婆又吐又呕,他饭都没吃就跑来了,着实让人感动。”

  “2009年,麻栗场镇新科村一对夫妇开微型车到贵州迓驾那边收破烂,在回去的路上,微型车突然起火,两人烧得不像样,特别是那个妇女,全身几乎没有一寸好地方。四处求医,最后来到这里。杨再军巧妙运用中西药方子,敷的、擦的、注射的、吃的等,精心帮助病人治疗和调理,当得知病人一家非常困难时,他还主动为她减免2万多元治疗费用。”

  三楼病房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大事小事,令人感动不已。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杨再军医术过硬,给人看病治病特别热心、细心、贴心,边城茶峒群众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

  门诊部一位科室医生介绍道,以前,整个医院只有8张凳子,最好的设备就只是一台黑白B超机,医院里只有外科、妇产科勉强能开展医疗业务。医生护士工作生活条件差,老百姓看病难。2008年秋杨再军调来后,他到处“化缘”,多方筹资,争取到了日元项目490万元资金,新建了门诊住院综合大楼,争取到了200万元资金,添置了彩色B超机、全自动生化仪、麻醉机、CR先进照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2010年,医院设置了口腔科、理疗科、儿科、妇科、骨科等科室。老百姓检查看病再不用像以前那样要跑到县里、州里去。为提升医务人员素质,他还跑县里、州里、省里大医院取经学习,回来后手把手地传授技术,该院妇产科、骨科、麻醉科技术骨干12个人都是他带出来的。为了规范管理,提高效益,杨再军大胆改革,在医院实施全员聘任制,使全院53名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和专长,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岗位和发展平台。为健全疾病预防机制,他带领医务人员历时2个月走遍全镇40多个自然寨,上门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让村民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和折腾。在他苦心经营下,现在边城卫生院医疗业务量由原来每年90万元上升到300多万元,接待病人由原来每年7000多人次增加到20000多人次。

  在一楼服务厅,该镇隘门村陈大爷告诉笔者,边城镇卫生院在群众心目中信誉度很高,重庆秀山、贵州松桃好多老百姓看病治疗都喜欢往这里跑,因为大家相信院长杨再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