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宓皇玉收藏术语知多少

 天玉之璋 2015-01-07

宓皇玉收藏中有很多行业内的行话术语,懂得这些行话术语,对收藏、了解宓皇玉都是大有好处的。以下,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34个宓皇玉收藏术语。

 

1、捡漏:是指慧眼识宝,以较低的价格买进了价值较高的宓皇玉藏品。

 

2、包浆:宓皇玉挂件,手镯,摆件等器件经长时间氧化而在外表形成的一层泛亮光泽。

 

3、掌眼:请行家里手帮忙鉴别宓皇玉的真假好坏。

 

4、交学费:指买入宓皇玉赝品所费的冤枉钱。

 

5、沁色:指宓皇玉饰品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而被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

 

6、灰皮:宓皇玉饰品入土后受沁呈灰白色,这种灰白色有深有浅,浅的就像一层皮,因此被称为灰皮。

 

7、土咬:宓皇玉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侵蚀形成的凹坑,又称土吃、土蚀。

 

8、提油:一种人工宓皇玉籽料染色方法。

 

9、绺裂:宓皇玉料里的裂纹称绺,表面的裂痕称裂,统称为绺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纹。

 

10、拿了:投资者决定将宓皇玉藏品买下,这件宓皇玉藏品我“拿了”.

 

11、走宝:与“捡漏”相对,指卖家卖亏了,贱卖了。

 

12、有一眼:指这件宓皇玉藏品不错,艺术价值较高,值得收藏.

 

13、没用:买家看不上某件藏品,觉得没多大价值,一般说“没用”.

 

14、:宓皇玉行内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类型的宓皇玉作品。

 

15、俏色:又称巧作,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颜色琢成图案纹饰。

 

16、蛀孔:指玉质表面大小不一,如虫蛀一般的孔洞,是原料表面的一种特征。

 

17、玉皮:玉料的表皮被称为玉皮。玉皮又分为色皮,石皮,僵皮等。

 

18、铁沁:一般指地下水中铁质氧化后顺着玉石较疏松的纹理沁入内部的现象,多呈现为深浅不一的红、黄褐色。

 

19、脱胎:出土玉器经人工长期把玩盘摩后,玉质会变得晶莹亮润,色泽也更显明艳。这样的玉石犹如羽化成仙,脱出凡胎,故称之为脱胎。

 

20、白化:玉器入土后,受到埋藏环境地下水的影响,其显微结构发生变化,透明度丧失,颜色变白的现象。

 

21、喇叭孔:指用旧式工具钻磨的圆孔,上大下小,状如喇叭,俗称“喇叭孔”。

 

22、管钻痕:指器物表面留下的圆孔钻孔的痕迹。

 

23、生坑:指新出土或出土后未经盘磨的器物。

 

24、熟坑:指未经入土或早年出土后经人工盘磨的器物。

 

25、象鼻穿:又称“牛鼻穿”,指并排二孔,内部相通。

 

26、通心穿:俗称“通天眼”,孔从顶至底钻成。

 

27、斜刀:西周特有的刀法,指在并行的双阴线中,磨去其一的线墙,使之成斜坡形。

 

28、汉八刀:汉代特有的刀法,器物线条粗劲、简练,雕琢极少,似八刀刻成。

 

29、透雕:指镂空雕法。

 

30、游丝毛雕:汉代特有的刀法,指线条织细如丝,作断游动状。

 

31、剔地平雕:先在玉料表面设计主纹,把主纹外的地子均匀琢低到一定深度,将主纹凸显出来。

 

32、圆雕:指立体雕法,即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要求雕刻者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雕刻。

 

33、开门:形容绝真无疑之古玉。无论沁色、雕工、包浆等均堪称一流。观者往往啧啧称奇又故作大惊失色状曰:开门!开门!典型的老三代!若在230年前进献乾隆皇帝,必得赏黄马褂一袭!

 

34、鸡骨白:古玉大多出土于碱性土壤,所以多有石灰沁且呈矾白色。又因石灰沁的轻重程度不同,细分为鱼肚白、鸡骨白、象牙白、雪花白等。如今很多不法商贩仿造鸡骨白来牟取暴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